一部<三国演义>,写尽了魏蜀吴数十年间风云争霸谋国的兴衰历程,刻画了一大批风流倜傥.豪气干云的文臣武将.
纵观全书,在纵多的人物形象中,关羽关二爷称的上绝对出类拔萃,罗贯中老先生为塑造关羽的英雄形象,可算是不惜浓笔重彩,对其进行全方位包装,使这位原本三国正史武将行列中普通一位带上神仙般的色彩,从而在(三国演义)这场乱七八糟的混战中大大地出拉一把风头.
在作者笔下,关羽可谓是人近完美,貌似天神,一亮相就是震得大家晕头转向.不信请看:一双凤眼私争似闭,两道卧蚕眉直挑额梢,身高八尺赤面长须,鹦哥绿战袍黄澄澄的金甲,骑着今天比赛肯定也是准赢没输的赤兔马,提着一柄八十九斤重砍谁谁趴下的青龙偃月刀,长年是秉烛夜读手不释卷,整日里张口<春秋>闭口仁义,甭管见谁都一脸傲气.一脸的不屑,这形象还了得?就这酷相,要搁现在绝对得让普天下的MM门围追堵截崇拜无比;让全世界的男人羡慕的两眼发绿自愧不如.
为了显示二爷的与众不同,罗老先生大书特书耗尽笔墨的关二爷那难得的"五常俱全"的英雄本色.何谓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也.关于他的仁,到是将军平生战之有理,龙刀上只斩大将不杀小兵(所以最后被无名小兵所擒);关于他的义,道是不忘桃花结义之情,为寻兄单骑千里(枉费曹操三日一小宴,七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银,下马一提金;赠赤兔.赏侯爵.);关于他的礼,道是一宅分两院,彻夜立于门外叔叔嫂之礼不乱(想进去又怕被人看见,该死的曹操日夜派人盯着没机会下手,害我进退两难,没办法拿本<春秋>解解闷);关于他的智,道是,水淹七军巧用计,斩庞得擒于禁威震华夏(唯一可以数的战功);关于他的信,道是华容道上放曹操,以报当年知遇之恩.(正史压根根本没这回事).这种种挑不出错的优点,乍看起来真是够让天下人猛学一阵儿的.
于是,原来是山东解良普普通通的一介武夫,凭者罗老先生的一支笔,成就了今天的武圣关帝君,他享受的荣誉不想浪费口水.
好在罗老先生心中清楚:光凭这些优良品质还是不大够使,因为要想在中国历史上那么多英雄猛将中拔一头份儿,能打能拼则是所有将军必须具备的混饭本钱,如果没有了这桩本事,空说什么仁义礼智信总还是有那么点心虚.故此,狡尽脑汁,撰出了一堆儿什么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颜良诸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取长沙斗黄忠;临江亭单刀赴会,捉庞德擒于禁水淹七军有关二爷特能战斗的光辉事迹.
这下成了,没人怀疑了.也没办法怀疑了.可是什么事都怕琢磨,越琢磨就越觉得不对劲而,不信就摊开说说.
一说那温酒斩华雄,说好听的是关二爷真狂,说不好听了的是二爷忒嘿.人家华雄倒真是一地道的猛将,书中出世就打了两仗,是杀鲍忠砍祖茂败孙坚斩潘凤,吓的众诸侯屁滚尿流连寨门也不敢出.只可惜,错就错在不谦虚,打了胜仗一高兴就放松了警惕,结果让关二爷钻了空子,这二爷似乎老凭一绝招;跑的快.趁人不注意哧骝儿就到人跟前儿,是抡刀就砍.砍完就跑.跑完就吹,不光吹自己还捎带吹张飞,表面上听着挺谦虚,其实心里透着得意.尤其是得了赤兔马之后这招儿用的就更神,要不怎么那么容易就把河北名将颜良给斩了呢?要怪就怪这招平常练的忒熟了,到时候不用都不行,刹都刹不住,加上曹操这帮人再夸上两句,二爷真就有点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原来字长生变云长,估计就是那时候改的.
二说那三英战吕布本意是夸刘关张三兄弟,结果是弄巧成拙,反而让人看不出三位爷有多大的能耐.谁都知道,自古打仗都是兵对兵将对将,讲究的就是单打独斗.这回可好,开始三位谁也不上去,戳在那儿看热闹,等人家吕布打半天累的够呛了这才上去,上去还不算,还三一块儿上.俗话道:好虎架不住群狼,蚂蚁啃死大象.所以就算吕温侯再勇再神再厉害,一根儿方天画戟也挡不主蛇矛当头猛戳.偃月刀两边乱剁.双股剑在屁股后面没完没了的瞎招呼,何况后面还有一帮拉拉队在哪儿敲锣打鼓起哄架秧子.(还有5次没说以后补)
关羽嘛...勉强算个能打的 秒杀能力100 不过耐久才10
字打的慢2小时才转打拉这么一点点还有5说可能要打2小时明天再补上
[em06]其实无非是给大家看清楚关羽本性[em01]欢迎光临 三国策论坛 (http://bbs.sgconline.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