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标题: [原创]三国名将排序 [打印本页]

作者: wxyk    时间: 2006-2-24 17:43
标题: [原创]三国名将排序

三国名将排序,所谓名将者不只靠武力,而是统兵作战能,不算君主。

周瑜,排第一位,赤壁之战以弱胜强,确立三分天下。

陆逊,击败经验、统帅、君主于一身的刘备。

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之所以无法与周、路比,是因为他击败的是曹操的大将。

吕蒙,击败了关羽,但属偷袭性质,故在手下败将之后。

曹仁,在曹操赤壁战败后,能保向阳不失。

张飞,在入蜀作战中义释放严颜。

后期,三国的稳定期,名将多以凋零。

司马懿 拖死孔明

郭淮,大败姜维,虽为后者杀,但是战役是胜利的。

邓艾,取西蜀。

锺会,与邓艾争功

杜预,在大势已定的情况下取东吴

————————————————————————————

名将中,东吴最多,原因是东吴的君主没什么作战能力,都靠手下武将。

西蜀次之,刘备的作战能力强于孙权,取荆州、下西川、拿汉中。

魏,曹操太过威猛,手下武将少有表现的机会。擒吕布、败袁绍、破马超、平乌桓、取汉中(后来又失了)、兵不血刃下荆州(也丢了),战绩无数,打下魏国的基业,最后统一中国(司马家族继承完成)。

至于黄忠取汉中,还是刘备直接领导的战役。


作者: 甲哥    时间: 2006-2-24 17:57

作者: 下后墩    时间: 2006-2-24 18: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三国名将    时间: 2006-2-24 18:35

路过啊


作者: 浪云义    时间: 2006-2-24 18:52

张飞也算吗? 要是张飞也算的话.三国名将可以说是多不胜数. 徐晃 张辽 赵云 论智 胜张飞多以 论武 也不镁多让. 黄忠 花甲之年 尚能 斩掉曹营大将(夏侯渊)难道比不上张飞?


作者: 张羽鹤    时间: 2006-2-24 19:04
吕蒙在张辽手里吃的苦头可不少!
作者: xyj856    时间: 2006-2-25 14:10

名将是不少啊,

但你说的好象不全面啊.

张了.徐晃 .等人也不错啊 !


作者: wxyk    时间: 2006-2-27 09:46

我的一家之言,采用标准,在弱势或均势的情况下取得战役级、战略级别的胜利;

周瑜、陆逊 的赤壁、白帝取得战略级别的胜利

关羽 襄樊战役 战役级别。

吕蒙 战役级别

张飞 义释严颜 战役级别。

张辽 大战逍遥津 并没有取得战役级别的胜利,最后靠曹操的五路大军叶只和孙权打了平手,双方休战,和了。

至于他和文聘的几次防守战役也没有取得击溃敌军的胜利,只是力保不失。

战争的参考以历史(三国志)为准而不是小说(三国演义)


作者: wxyk    时间: 2006-2-27 10:18

徐晃 在荆州已失的情况下击败关羽,故没上榜。

至于赵云,大家是受游戏误导,所有三国类游戏把赵云的参数都设得特高,其实赵云在长坂坡时是刘备的主骑(贴身侍卫长),因保护少主有功(并没有七进七出)

下面是《三国志》记载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本属公孙瓒,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
先主主骑。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
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迁为牙门将军。先主入蜀,云留荆州。
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召诸葛亮。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至江州,
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建兴元年,为中护
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五年,诸葛亮驻汉中。明年,亮出军,扬声
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云、芝兵弱敌强,失利
于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军退,贬为镇军将军。
七年卒,追谥顺平侯。

评曰:“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
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马超阻戎负勇,以覆其
族,惜哉!能因穷致泰,不犹愈乎!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腾之徒欤?”

甘夫人(后主母)也没死,因赵云保护有功封为“牙门将军”——将军的入门级别(玩光荣的都知道)。入蜀后历任 翊军将军(禁卫军统领)、中护军、征南将军、镇东将军(刘备、张飞、关羽、马超死后,实在没人了),攻祁山失利,但不至大败,被贬为镇军将军

与关羽的前将军 张飞的车骑将军 马超骠骑将军 有档次的差别(赵云当时“翊军将军”较低将军)

后期与魏延前军师、征西大将军也不可比(云镇东将军)
陈寿的评价 “并作爪牙,其灌、腾之徒欤?”
 

汉代官职表
车 骑 将 军   
骠 骑 将 军
卫 将 军
征 北 将 军
征 东 将 军
征 南 将 军
征 西 将 军
镇 北 将 军
镇 东 将 军
镇 南 将 军
镇 西 将 军
北 将 军
安 东 将 军
安 南 将 军
安 西 将 军
平 北 将 军
平 东 将 军
平 南 将 军
平 西 将 军
左 将 军
右 将 军
前 将 军
后 将 军
中 领 军
中 护 军
中 监 军
中 典 军
五 官 中 郎 将
左 中 郎 将
右 中 郎 将
虎 贲 中 郎 将
羽 林 中 郎 将
掌 军 中 郎 将
军 师 中 郎 将
武 威 中 郎 将
绥 南 中 郎 将
武 略 中 郎 将
笃 信 中 郎 将
振 威 将 军
奋 威 将 军
扬 威 将 军
扬 武 将 军
辅 汉 将 军
安 汉 将 军
荡 寇 将 军
讨 逆 将 军
令 讨 虏 将 军
昭 文 将 军
昭 德 将 军
绥 武 将 军
奉 义 将 军
抚 戎 将 军
翊 军 将 军
辅 军 将 军
牙 门 将 军
城 门 校 尉
射 声 校 尉
长 水 校 尉
越 骑 校 尉
步 兵 校 尉
屯 骑 校 尉
典 学 校 尉
儒 林 校 尉
昭 信 校 尉
五 部 都 尉
绥 戎 都 尉


作者: 下后墩    时间: 2006-2-27 11: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铁枪lovesytu    时间: 2006-2-27 11:58
以下是引用wxyk在2006-2-27 9:46:00的发言:

我的一家之言,采用标准,在弱势或均势的情况下取得战役级、战略级别的胜利;

周瑜、陆逊 的赤壁、白帝取得战略级别的胜利

关羽 襄樊战役 战役级别。

吕蒙 战役级别

张飞 义释严颜 战役级别。

张辽 大战逍遥津 并没有取得战役级别的胜利,最后靠曹操的五路大军叶只和孙权打了平手,双方休战,和了。

至于他和文聘的几次防守战役也没有取得击溃敌军的胜利,只是力保不失。

战争的参考以历史(三国志)为准而不是小说(三国演义)


诸葛阿亮赤壁借东风,气死周瑜,战功数不胜数.周瑜小儿在他眼里算什么?


作者: wxyk    时间: 2006-2-27 12:13

又看了一遍

是我的误评,张辽也是受了演义误导,是张辽击败孙权,是防守中的胜利,同时追击也获得胜利当排第三.

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余人屯合肥。太祖征张鲁,教与护军
薛悌,署函边曰“贼至乃发”。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乃共发教,教曰:“若孙权至
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匆得与战。”诸将皆疑。辽曰:“公远征在外,
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
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李典亦与辽同。于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
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平旦,辽被甲持朝,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
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
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
人得出,余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余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
当者。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权守合肥十余日,
城不可拔,乃引退。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太祖大壮辽,拜征东将军。建安二十一
年,太祖复征孙权,到合肥,循行辽战处,叹息者良久。乃增辽兵,多留诸军,徙屯居
巢。
调整后

三国名将排序,所谓名将者不只靠武力,而是统兵作战能,不算君主。

周瑜,排第一位,赤壁之战以弱胜强,确立三分天下。

陆逊,击败经验、统帅、君主于一身的刘备。

张辽;

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之所以无法与周、路比,是因为他击败的是曹操的大将。

吕蒙,击败了关羽,但属偷袭性质,故在手下败将之后。

曹仁,在曹操赤壁战败后,能保向阳不失。

张飞,在入蜀作战中义释放严颜。

后期,三国的稳定期,名将多以凋零。

司马懿 拖死孔明

郭淮,大败姜维,虽为后者杀,但是战役是胜利的。

邓艾,取西蜀。

锺会,与邓艾争功

杜预,在大势已定的情况下取东吴


作者: 下后墩    时间: 2006-2-27 12: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xyk    时间: 2006-2-27 12:17
以下是引用铁枪lovesytu在2006-2-27 11:58:00的发言:

诸葛阿亮赤壁借东风,气死周瑜,战功数不胜数.周瑜小儿在他眼里算什么?

又一个严重受演义误导的.

诸葛亮统兵除了对孟获(蛮夷),未尝一胜,他是个杰出的政治人才.


作者: wxyk    时间: 2006-2-27 12:19
以下是引用铁枪lovesytu在2006-2-27 11:58:00的发言:

诸葛阿亮赤壁借东风,气死周瑜,战功数不胜数.周瑜小儿在他眼里算什么?


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
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
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
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看最后一句:"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连年兴师动众,而不能成功,是因为临敌应变、领军韬略并非他的长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7 12:21:05编辑过]

作者: wxyk    时间: 2006-2-27 12:33
以下是引用下后墩在2006-2-27 12:15:00的发言:

魏,曹操太过威猛,手下武将少有表现的机会。擒吕布、败袁绍、破马超、平乌桓、取汉中(后来又失了)、兵不血刃下荆州(也丢了),战绩无数,打下魏国的基业,最后统一中国(司马家族继承完成)。???

请自翻看魏夏侯诸曹传及张乐于张徐传,特别是夏侯渊以及魏五子的传,另请留意几位军师的传!!!若无此等骁果勇毅之将,更无运筹帷幄之谋,焉能全魏武横扫六合、总齐八荒之功?偶觉得你的立论,也是演义大过三国志,令人不能信服处多矣~呵呵


多谢赐教,我的评价标准是战役级别会战的统帅,本非史学家,纯粹业余爱好,难免疏漏,很想听听您的高见!


作者: 下后墩    时间: 2006-2-27 15: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xyk    时间: 2006-2-27 17:40
11
作者: 羽    时间: 2006-2-27 18:59
以下是引用wxyk在2006-2-27 12:17:00的发言:

又一个严重受演义误导的.

诸葛亮统兵除了对孟获(蛮夷),未尝一胜,他是个杰出的政治人才.

呵呵,我也来发发牢骚。说几句题外话!

演义怎么了?没有罗先生的三国演义,就不会有今天这个三国策,也不会有这个网站,更不会有诸君在这唇枪舌剑了。纵观中国历史,英雄辈出的时代多了去了,为何人们总是对三国津津乐道,这还不是罗贯中老先生的功劳!所以还请大家对罗先生的三国演义保持尊重!

在下不才,替诸葛先生鸣下冤。蛮夷怎么了,楼主你还别看不起他们,他们只是少读了点迂腐之论,并不是智力低下。外族向来都是各朝各代都很头疼的问题,晋朝统一后没多久就被逼到了江东,五胡乱华,南北朝等等,例子很多,我就不多说了。何况连成吉思汗都是当时所谓的外族!诸葛亮能一战而定,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吧!

再说诸葛北伐,刘备丢了荆州之后发动的夷陵之战,使的国家元气大伤,要知道蜀国也就刚成立不久,经不起这么折腾的,不像曹操那样皮厚,经营了几十年,在赤壁被烧了几十万还有几十万备用的。所以刘备死后丢给诸葛亮的是一个很烂的摊子,然而诸葛亮还能数度北伐,而无论国力人口人才都数倍于蜀国的魏国只能采取守势,嘿嘿,明眼人该看出来了吧!


作者: 羽    时间: 2006-2-27 19:22

关羽张飞我觉的还该往上排,毕竟是整部三国志里仅有的两位“万人敌”,世之虎臣,呵呵!要知道陈寿写三国志的时候,魏吴两国都已经有史了,而蜀国资料严重缺乏,全是陈寿在民间收集的,陈先生又惜字如金,蜀国一些将领如赵云等,因为记载少了点,被一些网友狂踩,怎么说赵云也是跟关张一起列传的人物。光看看两位万人敌在三国志里的战绩就知道了,真是少的可怜.


作者: wxyk    时间: 2006-2-28 00:02
以下是引用在2006-2-27 18:59:00的发言:

呵呵,我也来发发牢骚。说几句题外话!

演义怎么了?没有罗先生的三国演义,就不会有今天这个三国策,也不会有这个网站,更不会有诸君在这唇枪舌剑了。纵观中国历史,英雄辈出的时代多了去了,为何人们总是对三国津津乐道,这还不是罗贯中老先生的功劳!所以还请大家对罗先生的三国演义保持尊重!

在下不才,替诸葛先生鸣下冤。蛮夷怎么了,楼主你还别看不起他们,他们只是少读了点迂腐之论,并不是智力低下。外族向来都是各朝各代都很头疼的问题,晋朝统一后没多久就被逼到了江东,五胡乱华,南北朝等等,例子很多,我就不多说了。何况连成吉思汗都是当时所谓的外族!诸葛亮能一战而定,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吧!

再说诸葛北伐,刘备丢了荆州之后发动的夷陵之战,使的国家元气大伤,要知道蜀国也就刚成立不久,经不起这么折腾的,不像曹操那样皮厚,经营了几十年,在赤壁被烧了几十万还有几十万备用的。所以刘备死后丢给诸葛亮的是一个很烂的摊子,然而诸葛亮还能数度北伐,而无论国力人口人才都数倍于蜀国的魏国只能采取守势,嘿嘿,明眼人该看出来了吧!

有几点说明一下:在三国时期有赖于强汉余威,从武帝到霍光把大匈奴国这北方唯一强权击败,他们跑的跑,降的降,在漠北还没有一支能比上匈奴唐以后的少数民族强权,五胡乱华是因为晋的八王之乱,内乱不断,被鲜卑钻了空子;

历来对中国的中原王朝有威胁的都来自北方的强悍民族,而南方异族。

至于逐个的北伐用兵未见高明之处。


作者: 懒问天意    时间: 2006-2-28 00:28

第一是董卓!!!八国联军都怕他~~[em01][em01]

第0.5是美女~小吕老董都能杀~~~

第0.4是王允,美女是他养在家~~

[em01][em01][em01][em01][em01]
作者: 老红    时间: 2006-2-28 00:45

排司马不排诸葛?????

楼主看不上“三国演义”,专论《三国志》。

《三国志》作者是陈寿。其人是蜀汉降将,成书好象在晋朝。

这书对蜀汉名将的介绍有太多保留!!!!局限性很大!

赵云在北伐是败回,但面对的是优势敌军,本身是偏师,任务就是吸引敌军。

在整体战局不利的情况下,从容撤退、军容完整。怎不是名将????

要知道,胜仗固然难打,但败仗更难!!!!!败而不乱。可称名将。

另在汉中,子龙以几十骑兵吓走曹操大军,被刘备称赞“子龙一身是胆”,好象史书也有记载!!!

按影响排,赤壁第一应当。但后面的不太同意。

另诸葛北伐虽未成功,但应算以弱敌强,战略始终是主动,不能算败把!!!!

诸葛的军事才华不是顶尖的,但绝对是一流高手。

从诸葛北伐开始,魏的防御重点就在蜀汉,其中好象魏主还想过迁都。(那本史书,记不清楚了)

诸葛军事才能不高?不可能把。

司马的军事才能主要是与诸葛抗衡,但魏的国力、人才强蜀汉太多了。相较而言,诸葛高明很明显啊!!

诸葛亮怎也排司马前面啊!!!!!!

另诸葛不但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是发明家。木牛流马、诸葛连弩等等。这些据说现代人都复制不出来。

何等智慧??

另:赵云是一直跟在刘备身边,将军排位是不高,但位置重要啊!!!!

禁卫军的领导,绝对亲信啊!!!论权力比藩王都大,这得看你怎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8 0:54:50编辑过]





欢迎光临 三国策论坛 (http://bbs.sgconline.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