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主打副数据
107防副城: 两刀平均 68 攻击可以打(互不掉气的准确数据107/1.5/1.06=67.3)
两枪平均 72 攻击可以打(互不掉气数据 107/1.5=71.3)
两骑兵平均 100 攻击可以打(互不掉气数据 107/.072/1.5=99.1)
160主: 两刀平均 101攻击可打(160/1.5/1.06=100.6)
两枪平均 107攻击可打 (160/1.5=106.7)
两骑平均 149攻击可打(160/0.72/1.5=148.1)
三刀平均 76攻击可打 (160/2/1.06=75.4)
三枪平均 80攻击可打 (160/2=80)
三骑平均 112攻击可打 (160/0.72/2=111.1)
四骑兵平均 89攻击可以打 (160/2.5/0.72=88.9)
这里是用平均的数据,比如如果两队刀平均刚好101,那么攻击高的那个打城,城会掉气,攻击低的打,自己掉气。计算能不能打时,参照上述平均的攻击数据即可。
良好的计算是三国技术提高的关键之一,要能比较快的计算出能否下城,打几下能够下城。
2、下空城,空关数据
一下下普通54防,50气空城:刀86,枪89,骑127
两下下普通空城: 刀60 骑90
一下下75防,50气空城:刀118 枪122
一下下关:刀 124 枪129
两下下关:骑131+
3、士气数据
君主士气排行:曹操96 吕布96 司马95 孙坚95 孙策95 董卓93 刘备91 孙权90 曹丕88
各将领出来的初始士气搜集(下面为我心天下整理)
关羽赵云96+5
邓艾94+5(加一把攻21的武器回气可为+6,出营100)
姜维93+5
张辽陆逊92+5
曹操夏候淳张飞黄忠马超吕蒙吕布91+5
马云绿张合甘宁太史慈孙策孙坚90+5
徐晃庞德89+5
郝昭孙尚香关兴88+5
陈到李岩祝融夫人这些87+4的,后面黄盖诸葛诞这些86+4
4、断线城出将降低士气值:
今天初步实验了下 张辽在断线城出来73 诸葛诞68 分别降低士气19和22 可以估计断线城降低20左右士气
迁都降低士气值:迁都一次 张辽出来73(和断线城出来一样的) 迁两次出来 64 迁3次出来50 迁4次 出来36 迁5次出来30 迁都6次 出来还是30 因为声望20了,迁都7次,声望0了,那士气呢?实验证明,张辽出来还是30!
结论:迁都一次降低士气20左右,再迁都降低士气的规律不明显,由于张辽出来的士气在迁都5次后到30打住不往下掉了,因此可以推断2种可能:一是将领出来的士气30为下限;二是迁都5次后将领出来的士气不再降低 实际情况待进一步研究
不管如何,看来迁都上了五次以后(个人认为实战中是完全可能的),将领出来的士气不会降低。按照30的士气来看,智力稍微高点的鼓舞2次便可以满,不用害怕迁都太多无法翻身的!
5、下主下副数据
经过练功区的试验:
我得出 一刀 下107防御100士气副 需要248攻击+
那么两刀下160防御100士气主 需要多少攻击?2刀下普通副又需要多少攻击呢?这些数据对比赛中一季度下主,或者一季度下副秒主是很重要的。我们来探讨一下:
大家应该知道假设我刀的攻击力是X,那么一刀砍掉160防御城的防御值大概是 X-160,也就是我的攻击力与城防御的差值。然后主城剩下的防御是160-(X-160) = 320-X 那么第二刀砍的话,可以砍掉城防 X-(320-x)=2X-320 那么城市剩下的防御是 320-X-(2x-320)=640-3X 如果要2刀砍下主,这个值应该是0。即640-3X=0 X=213.3333
也就是说 刀的攻击在214以上的话,就可以2刀下主了。
那么3刀下主需要多少攻击呢? 我们再继续下去,2刀下来城的防御是640-3X了,3刀下去掉城防X-(640-3X)=4X-640,剩下的城防是 640-3X-(4X-640)=1280-7X 要3刀下主的话 X=1280/7=182.85
也就是说刀的攻击在183以上的话 就可以保证3刀下主了,当然,如果是一个刀营,必须确保他的兵数在18000以上,因为第一刀掉兵大约1500+,第二刀稍微少一点,这样两刀下来还是营,第三刀才能保证下掉。如果是2刀的话,只需要平均攻击达到120,就可以3刀下主了。
结论:2刀下普通主 攻击214 3刀下普通主 攻击183
下面再看看2刀下副和3刀下副的数据,同样的按照刚才的公式 2刀下副是需要攻击 107*4/3=142.31 3刀下副需要攻击107*8/7= 122.28
结论:2刀下普通副 攻击142 3刀下普通副 攻击122
下面再来算算变态主和变态副的数据:变态主的防御222,变态副的防御148
那么2刀下变态主的攻击需要222*4/3=296 这个基本需要合击才能打到 3刀下变态主的攻击222*8/7=253.71
2刀下变态副需要 148*4/3=197.33 3刀下变态副需要148*8/7=169.1
结论:3刀下变态主攻击254 2刀下变态副攻击197 3刀下变态副攻击169
由于刀下城有一定的加成,所以实际的数据可能比上面的数据可以略微的低一点。如果用师营偷袭的话,训到我上面所说的攻击就可以出去偷了,当然要保证带兵足够多。如果是多刀偷袭,也可以参考上面的数据。
由于现在比赛骑兵为主流,因此再算算骑兵下主下副的数据:
骑兵3下下普通主 183/0.72=254.1 这个数值,带好宝好将的骑师是完全可以达到的,所以单骑下主,是很有可能的,当然要保证兵数。
骑兵2下下普通副 142/0.72=197.3 197.3/1.5=131.5 所以,攻击都在131以上的2个骑兵,是可以2合击下普通副的。
骑兵3下下普通副 122/0.72=169.4 普通单营就可以达到的数值。
结论:骑兵3下下主攻击254,骑兵2下下副攻击197,骑兵3下下副攻击169。
6、各兵种攻击掉气掉防计算精确数据(这个另跟一帖)
7.带兵数与统御的关系:
带兵数=2000+(统-50)*120 (T>50)
带兵数=2000 (T<50)
调兵公式:
带兵数<5000, +2000/次
5000<带兵数<10000, +3000/次
带兵数>10000, +4000/次
8.一回合加满粮回气量与统,攻,防都有关:
回气点数=(T+G+F)/48
根据以上公式,张辽和陆逊装上LV15猛宝也是可以出来100满气.
9.关于城市、关的防御数据:
城市防御 空城 副城 主城
一般城--54- 107 160
变态城--75- 148 222
关口 --83- 205 205
10.地形对攻防力的影响:
武将攻防力:攻击力=(武力+统御)/ 2;防御力=(防御+统御)/ 2;
道路、平原:不影响攻防力。
森林、山区:会削减枪兵及骑兵的攻防力。黄地减30%,红地减50%。
峻岭:只有刀兵可以通过,也不会影响刀兵的攻防力。
河泊:如果带队武将有“水军”技能,部队攻防力会下降 2 成
11.中赤火阵数据:
中阵减少兵数(防御/兵数):90/3600;80/4000;70/4600;60/5400
中阵减少士气(防御/士气):90/35;80/40;50/50
例如:107攻击90防御179训100士气+99攻击88防御179训100士气 后者中火后前者可砍主
12.关于加六技宝和马所加的侦:
经常我的实验...这些BT宝(LV14,LV15统.LV15帝释甲,15级的马)所加的侦查技能是七格,而不是五格....
跟商店里的那个孔明灯是一样的~
所以打秋猎兄弟注意了~如果对方有装以上宝的话,埋伏要在七格之外...当然我们有带以上宝的话....也要充分利用带这些宝的将去巡逻,追击或侦查敌人的将位置~
高手区作战的几个好习惯
转自17173 作者: 夏羽飞
(一)录将
1)在行政指令阶段(特别是在游戏初期)先看在野武将情况,有自己不准备录或不能录的好武将要马上通知盟友。要说明谁,几将,哪里。能说明哪个盟友可录更好。千万不要问某某某有人要吗,即使在战斗中或上一次行政阶段说过该武将在哪里,也不要省略地名。没有好武将时报个“0”,免得盟友等将。
2)录盟友报的将前,尽量先通知:某某某我要。避免自己或盟友浪费指令。
3)有好武将时要优先让给在前线的和受围攻的盟友。有把握时可帮着录掉几个--将,最高境界是自己录下后挂好宝再解雇给处于危险中的盟友录。
4)--将少的城里的好将尽量留给拿--君主的盟友录。
5)记住好武将的录用地点,以防万一。
(二)占城
1)有危险时非必要不占空城,防止副城被打主城掉气。
2)无危险时尽量早打多占空城好为盟友找将。
3)有盟友相邻时打空城尽量先协商,间隔打空城可避免副城被打后连环掉气。
4)打空城时要注意给穷盟友留吃饭的城和给处于危险中的盟友留逃命的城。
(三)占关和变态城
1)关和变态城的重要性毋庸多说。开局后不能马上打自己主城附近应该由自己打的关或变态城时要尽早告诉盟友。以免失去屏障。
2)骑弓兵或将弱无法打重要的关或变态城时,可以先派一将到关的附近埋伏骚扰,拖延时间以便盟友赶来抢。
(四)配合
1)有危险时要早求救。至少要给盟友出兵补气赶路的时间。不能死到临头才叫救命。
2)对可能有危险的盟友提前准备救兵是真正的高手风度。
3)对于出营出师的看法见仁见智,但我至少反对开局练师:等你是练好师盟友都死了,你一打四还不是死路一条!
(五)开局不利
1)开局不利不要自暴自弃,拿刘备几年录不到好将的情况经常发生,杨奉开局录到关羽陆逊也不少见。你的形势不好对方也未必好。
2)不要抱怨同盟,不要发牢骚,特别是同盟已经尽了力时
3)不要过于拘泥枪将骑将。我有一次出周瑜铁骑被盟友大骂,但就是周瑜骑配合几个士气只有30左右的骑将用合击救了汉中(对方的部队士气也不高了)。
4)我见过高手用一堆--将纵横天下的。
5)在盟友还在努力时不要向对手暴露你的不利形势。
6)地形不利时更不要灰心,要尽量拖时间等盟友支援。盟友的支援可以是部队,也可以是好的在野武将。有了2-3个猛将又何惧四面对敌!我有过3个盟友1个被灭1个投降1个逃跑后独灭三家逼和第四家的实际战例(绝不吹牛,实际上第4家我也可以灭掉的,没打好),关键就是在第2季连录3个好将!
什么样才算一个高手?
一个高手,攻必胜守必稳,未战先知敌人的走势。在作战中必须眼观八方,把握全局,不应该只注意自己作战的一片地盘,要随时随地的观察盟友的战况,适时的提醒作法方法或是出兵增援。虽三国策是一个小小的战略游戏,但它仍能体现一个人的头脑。这需要极高的技巧和高度准确的判断。谋而後动,後发制人,坚壁清野,旁敲侧击,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引蛇出洞,2面夹击,野战伏击,弃车保卒,围魏救赵,最忌孤注一掷和放虎归山,这些都是战局後期必须要会的,要分清他们主力在哪,不要轻易报漏自己的主力,迷惑对手,多去後方骚扰,带了兔子就要上来打出有力形势,分析对方的心理!抢要神出鬼没,奇要打出形势,打出君主的实力,硬打,弓要多。
总论:掌握三国策战术技巧,总览全局,准确判断。
一、开局总势判断。
一开局,必须了根据同盟和敌人的位置、兵种,作出判断。和盟友配合该抢占哪里城或关,形成对敌人围剿之势,或是对盟友的支援之势,或是挡住敌人的进攻强势、或是以兵种克对方,进而形成我方多打一或有天险可守。确保我方能形成地利、兵利,就算开局地利不好,也要努力造成这种局面。举一例:在一次秋猎中,祁山图。我方在上卦,子同,上庸。敌方武山,犍为,巴郡。在敌我双方实力差不多的情况下,我方子同的玩家须舍了棉关,占城往阳平关武都天水一线,迁进成都,和上卦的同盟形成一起打武山。上卦的同盟只要出兵不给快攻,拖住武山的敌人就行,等到子同的同盟一到,武山的敌人应该就死定。记住:不要舍不得迁都,迁都往往是胜利的必要条件!把握地利的条件是千变成化的,需要灵活变动,不要一成不变!在不能形成有利的作战地利时,该牺牲一家同盟有时也是必要的,和另一同盟灭掉敌方一家或形成自己初期兵力比敌人有优势,为后来的进攻形成有利局面。
二、作战过程的把握
有了好的地利,再加上把握好作战的过程往往就胜利了。三国策主要的作战技巧可以用以下几个成语概过:瞒天过海、围魏救赵、以逸待劳、调虎离山、无敌法刀、快攻法。骚扰法、无敌法刀。
1、瞒天过海 出兵麻痹敌人,让其以为主力,没防主,出二可偷袭的兵取敌方主城。
2、围魏救赵 孙子兵法云:“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救同盟有可能来不及(或同盟有能力守)或是去救同盟要和敌人主力相撞,不合算,直取对方主城还好些。
3、以逸待劳 这是我常用的方法,用于单挑屡试不爽,用于盟战也是很好的。这是比耐性的,要沉住气,和我单挑过的人中,我心悠悠最喜欢用这招。开局初期,出个营和出二兵进攻指令是常不多的,进攻要多一至二指侦察,不如等一季出个营埋伏反击进攻来得好。往往出个营也可以帮助盟友防守,让盟友放心进攻。
4、调虎离山 对方占了地利,进攻不利,不如出一、二--的将带兵去让对方发现,让其追上,然后主力埋伏灭对方兵,可以放心进攻。
5、无敌法刀 往往在自己劣势的情况下,一个法刀用得好可以改变局势,这需要极高的技巧。举例一:有一局敌人将超好,敌骑在成固,我青永安,将不好,靠有贾诩荀或这好军师。我一开始就占了上庸,敌人占了南乡,二季就出孙坚太史马超三骑来打我上庸了。此时我枪训300,没有好将,在第三季出了一刀,出了贾诩在42位建了一阵,贾法刀走出城外,但可以妖到41位的地方,三月,敌人刚好二月下我上庸,三月一兵踏了我42位的阵,抓了马超,法刀妖,刚好妖到太史,又抓,下季出马超太史,反杀上去,胜!法刀还可以跟在主力的后面进攻,在主力后面放法,杀敌人。100气的法刀守主,适合的走位,引对方进入法刀范围,法刀的作用是很大的!
6、快攻法 记住快攻的同时要为自己留后路,防快攻不成可以守住,快攻是很危险的,快攻也是最有效,谁都会快攻,提醒:快攻要为自己留后路!
7、骚扰法 断对方的连线,下对方主城附近的副城,逼对方防守,为自方赢回时间和让对方疲于奔命。
主要的技巧基本就是这些了,然而在战局中技巧是死的,要灵活运用,要灵活运用判断是最重要的,判断是灵活运用的前提。
作战的过程中,指令的运用也是很重要的,要根据敌人的心理和习惯运用指令,比如哪里该侦察或是敌人大概会怎么建阵,省下指令,要知道一个季才三个指令,要是一个季能省一个指令就等于多了指令了。我一般进攻时侦察敌人一次主城知道阵以后,第二季就不侦察了,只要你有个会侦察的将带兵进攻,我认为第二季侦察是浪费的。
这篇文章是一个小时写的,其中定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大家好好体会,望大家能从中得益。总之我认为战局的胜利只有二个字:判断!
关于团队作战的一些细节引导,,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作:未了
1.开局所要做的事:方位认定,确认自已主攻还是主守。能和同盟连线的城,能前后夹攻敌人的城交叉点有机会抢的务要抢。强调易守难攻之城一定要抢,不要因为自已将就准备直接训到300后攻敌,其他什么事也不作.要知道守比攻易,你将就是好人家两档,人家有法刀加一较硬兵你也是攻不下的.将好更应当稳中求胜.附关于将:有好将要先让于主守方.
2.关于防偷与偷:主城边三阵除长安等大城外是不够防偷的,要出一两--法刀加防才行,特别是偷路线比较明显的主城。至于何时需要出法刀防偷,应当随时留意字幕战况,看看目前谁在打的火热就偷谁,谁没半天的没任何战况就得防谁偷偶.
3.关于战略:对强队我主张的方略是反守反攻,不同意用荆,并两州(这两州攻有余而防不足,仅限战技高都用)。务要以省指为要,将能一次到位的可录(如某城有赵云,还有好多其他刘系的文官,你君马腾则不便先录要是训兵观其变,通常他会转到附近城,到时说不定能一次到位,君是刘备可行,因他录到赵云的机率高。),花五六指就为录一员大将,偶不到迫不得已基本不作这事.
既是反守反攻则先前的侦指大可不必花,出两法刀闪在阵后足可应对敌伏兵一季。对付完这季,直接出兵加法刀虽敌士暂高他却不便强攻,反攻时法刀也可用上(便是用于踩阵也是好的),你是守方则你的指会比攻方多上一季,不用挡心兵力不如他,只是士不如而已,有法刀在旁后动也有后动的好,加上阵在旁如虎添翼。灭敌主力后长驱直入,务要以效率为先,枪兵打完城,一但敌城士不多时枪可先走,刀打余下的城防。
4.关于攻:能前后夹攻最好,前后夹攻方略:如敌全力守一边,则从另一边攻/这边务要保存实力,兵在敌城附近晃就行,以免急进兵被杀光,敌便可全力守另一方了。如敌两边平均守,则两边同时攻。打时双方互通信或自已侦也能知是否有八成以上把握打下,能攻下概率小于六成的不要强行突入.一看形式不妙打不过人家要跑保存有生力量,不要蛮干到底.
不能夹攻需正面进攻的(也是两攻一情况),两人应事先商量好一人出队兵,一人出营,关键的敌法刀务要用营一击而中。5.开局形势:如两人夹敌一人,两人如距敌只两月路程可双方同时出兵快攻,如敌城稍远可不急,训兵后再出兵(一人用营,一人出队,看将分配)以求保险。此时敌必有阵,出营的这方可备--踩阵。
6.关于守:这是最为关键的.要知道高手对决,盟友过早的被K出局往往会失去整场比赛.
A.守最好得有--法刀和较硬的训300兵配合,硬兵用于走位挡前,需要时也可强砍,注意放法时不要全放,前方的可不放,
后方敌打不到的有一知高的放法就成,安排站位是知高的放后.再不到万不得已时硬兵(硬兵如是高防法刀)不要放法,应当要用于需要时强砍.
B.目前我看到我团好几个人前线兵全被打飞时,家中只三阵什么也没,这叫什么防守呀!(如你主城就在敌旁,你的阵应当是要在你出发准备进攻时边侦边备才是,或是更早.)此时当你被敌反攻时,一边可向同盟求救,另一边寻求法刀备守,注意此时如有训不足硬兵也得出挡法刀前助防(不要老想着再训到300,你目前是保命要紧了).当你主城不在敌旁时,应当适当发弃前线几副城(可以让他空空如也),直到认为此时有能力守住时便在某一副城处出兵再布点阵助防.
7.把握战机:A.围魏救赵:当发现敌去攻同盟时,如刚好你在这敌旁马上出兵进攻这家敌,此时要注意自已旁是否另有敌,如有便只出两队训300加一--打这个魏,其他用于防守.(此时关键注意的是:在没能力情况下不要强攻魏主营,而是搞他连线的副城,在快攻下他副城时,最好分一兵站在他主城上,不让他士气升上去,--瞧准了找个好位踩阵,此时要多想如何走位以达最好.)
8.打游击:最好适用于枪兵兵种(化被动为主动),一枪挑敌副城.
当我方没能力正面时攻时,可根据需要分一两兵绕路去扰敌后方空副城(这个需要是指保证分兵出去后仍有能力守情况下),注意扰敌的将需会伏有能力一枪挑副城者.扰后方城最好要会估计,能不侦时则不侦省指作其他事,打游击的将尽力要活(尽力不要撞上敌兵和阵).
9.势:何为势?有N多种的.目前时间有限我只说一种势便是如何保持优势.(如何持住劣势==因这几种我团没几个有战技超强者,估计没机会用.况这种要地图和实战方能讲解,秋猎后我可能会用实战与大家讲解,这种难懂的很,修行靠个人了.)
保优势是指:当初始位置出来,发现如果我方有一家有能力抢到某城后可据险要挡住两家攻击时(并使其不能扰到同盟),那么好将应当先分配与他,其他两家攻,他守.这是典型的多打少,一家死守两三年内无碍,另两家合攻无险可守的敌,灭一家是一家.注意活着就是本钱.后方两家合掉一家后,前方快撑不住的这家迁营到后方,由后方两家暂守(注意没八成胜算不要攻,一定要等到前头守的那家有战力时,再根据地图需要,另找一家牵住一敌,其他两再合一家,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我们的目标是胜利,而不是为争胜利时间短而去冒险.)
录将:
孙策:可录全部孙将和吕布系将,大部分非司马系的曹将;不能录刘将
周瑜,吕蒙,诸葛诞,朱桓,孙尚香,甘宁,孙坚,孙权,黄盖,曹操,郝昭,夏侯淳,夏侯渊,许褚,张辽,徐晃,曹丕,贺齐,朱处,徐盛,周泰,典韦,文丑,丁奉,颜良,曹彰,凌统,李典,董卓,吕布,孙策,张郃,陈到,纪灵,华雄,管亥,贾诩,弭衡,荀或,鲁肃,貂蝉,田丰,曹植,马良,诸葛瑾,沮授,陈登,锺会,陈宫,大乔、陆迅、太史慈、王双
孙权孙坚能录除王双外所有孙策的将.比孙策多录刘备、张飞、关家4将、诸葛亮、赵云、魏延、赵统
董卓能录除孙尚香、文丑、荀或、陈登、田丰外所有孙策的将,还可录:司马4将、羊祜、庞德、王浚、杨修、文鸯、邓艾、郭嘉
袁术能录除荀或和陈登外所有孙策的将.还可录司马4将、羊祜、庞德、王浚、杨修
吕布能录除荀或、陈登、孙尚香、颜良、沮授、文丑、田丰外所有孙策的将,还可录:司马4将、羊祜、庞德、王浚、杨修、文鸯、邓艾、郭嘉、张任、公孙赞、孟获、祝融夫人、夏侯霸
刘表:可录除孙系和部分袁绍系以外几乎所有的将
诸葛亮、庞统、诸葛诞、关羽、孙尚香、邓艾、司马懿、姜维、曹操、徐庶、郝昭、司马昭、张任、赵云、张辽、羊祜、司马师、张飞、王平、徐晃、夏侯淳、公孙瓒、关兴、夏侯渊、刘备、许褚、马腾、关索、曹丕、李典、王浚、黄忠、严颜、夏侯霸、董卓、祝融、马超、吕布、张郃、庞德、典韦、陈到、李岩、魏延、马岱、关平、孟获、司马炎、赵统、兀突骨、华雄、王双、曹彰、文鸯、管亥、郭嘉、贾诩、弭衡、荀或、杨修、张松、貂蝉、锺会、法正、李儒、陈宫、曹植、程昱、陈登、皇甫嵩、马谡、杨仪、张鲁、王允、曹睿、蒋琬、张嶷、夏侯惠、文钦、高顺、于禁、曹仁、吴兰、张卫、鄂焕、张苞、沙摩柯、周仓、乐进、吴懿
司马能录除孙尚香外所有刘表的将,还可录纪灵
刘璋能录除董卓,华雄,管亥外所有刘表的将,还可录颜良,沮授,文丑,田丰
公孙赞,孟获能录除诸葛诞、董卓、华雄、管亥外所有刘表的将,还可录颜良、沮授、文丑、田丰(比刘璋少个诸葛诞,其他一样)
两曹可录除荀或、陈登、孙尚香外所有刘表的将,还可录周瑜、孙坚、孙权、贺齐、鲁肃、黄盖、孙策、大乔、纪灵
马腾可以录除吕布、张郃、陈到、贾诩、弭衡、陈宫、诸葛诞、董卓、华雄、管亥外所有刘表的将,还可录
颜良、沮授、文丑、田丰、朱桓、凌统
杨奉:可录除了曹系、司马系、袁绍系外几乎所有的将
诸葛亮、庞统、周瑜、吕蒙、黄盖、朱桓、关羽、孙尚香、甘宁、孙坚、孙权、邓艾、姜维、徐庶、张任、赵云、张飞、王平、公孙瓒、关兴、刘备、马腾、关索、贺齐、朱处、徐盛、黄忠、严颜、夏侯霸、周泰、祝融夫人、马超、孙策、李岩、文丑、丁奉、颜良、魏延、马岱、关平、孟获、纪灵、赵统、兀突骨、文鸯、凌统、郭嘉、荀或、鲁肃、张松、法正、李儒、田丰、程昱、马良、诸葛瑾、大乔、沮授、陈登、马谡、杨仪、王允、蒋琬、审配、张嶷、文钦、孙韶、吴兰、鄂焕、程普、全琮、张苞、沙摩柯、周仓、吴懿、袁绍、孙桓、陆迅、太史慈
袁绍能录除邓艾、郭嘉、文鸯、夏侯霸、曹操、兀突骨外所有杨奉的将,还可录诸葛诞、董卓、华雄、管亥
刘备可录除纪灵、黄盖、孙策、大乔外所有杨奉的将,还可录曹家4将、郝昭、夏侯淳、夏侯渊、许褚、典韦、王双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到总的录将能力曹操曹丕刘备3人并列第1,司马、刘表、刘璋、孟获、公孙赞5人略差,然后是马腾、吕布、孙权和孙坚、杨奉、董卓、袁术和袁绍
令人想不到的是录取率最低的竟然会是孙策
录取高能力武将能力最低的是司马懿、孟获、公孙赞;刘表、刘璋、马腾;曹操、曹丕;而杨奉和袁绍居然高过刘备!袁术也能与孙策持平。
录取高能力文官的能力孙策最差,袁术袁绍孙坚孙权也差,董卓杨奉吕布马腾也不好。其他君主则相差不大。
综合以上分析:刘备总录将能力与曹操曹丕相同,但录武质量高过曹操曹丕,可列第1,两曹并列第2。
司马、刘表、刘璋、孟获、公孙赞5人总录将能力不差,但录将质量最低;而杨奉、袁绍录将质量较好,总录将能力则较差;这也许是游戏策划者的平衡考虑吧。
孙策的总录将能力和录将质量都比意料中差。不是0将时的理想君主。袁术和董卓自然也是不灵。
除了最强的3位和最弱的3位,其他君主在0将时如不靠考虑君主自身能力,差别并不如预料中大。
有人发现有些君主在游戏前期和后期录将能力有变化。
录将口决:
孙策可录孙吕曹,(孙策可录全部孙系、吕布系的武将和曹操系的大部分武将)
奈何司马不奉招。(但是曹系的司马家族孙策不能录)
孙权孙坚备老将:(孙权和孙坚还可以录一些刘备的老将)
刘张四关亮魏赵。(主要有刘备、张飞、关家四将、诸葛亮、魏延和赵云赵统)
董卓袁术司马认,(董卓和袁术在孙策的基础上还可以招司马系的将)
吕布还把孟获交。(吕布除了孙策的武将和司马系的武将,还可以招孟获夫妻)
特别注意司马系除司马4将外,还包括羊祜、庞德、王浚、文鸯、邓艾、郭嘉(后三人袁术不能录)
董卓不能录孙妹妹,吕布不能录孙妹妹和颜良文丑,但可录夏侯霸
司马不能录孙袁,(司马能录除了孙系和部分袁绍系外几乎所有的将)
刘表偏有妹妹缘。(刘表能录除纪灵外司马能录的所有的将,还可录孙妹妹)
刘璋少了董华管,(刘璋不能录董卓、华雄和管亥)
颜良文丑来补全。(但刘璋可录颜良和文丑,实际上还有沮授和田丰)
马多朱恒没有诞,(马腾比刘璋多录朱恒少录诸葛诞)
吕贾弭陈张郃怨。(马腾也不能录吕布、贾诩、弭衡、陈宫和张郃)
公孙孟获只缺诞,(公孙赞和孟获只比刘璋少录一个诸葛诞)
两曹偏能录孙权。(两曹可录孙权父子3人和周瑜、鲁肃、黄盖、纪灵,但不能录孙妹妹)
两张徐晃与李典,(两张指张辽和张郃)
黄盖孙策诸葛诞,
华吕管董加陈到,(华雄、吕布、管亥、董卓和陈到)
刘备录将人最全。(刘备录将最全,上面12人却是他不能录的)
袁绍3将加邓艾,
杨奉孙刘一把抓,(杨奉除了录孙将和刘将外,还可录颜良文丑和袁绍,还有邓艾。注意夏侯霸是刘将杨奉可录)
绍缺邓艾和夏侯,(杨奉的可录将中袁绍不能录邓艾和夏侯霸)
管华董诞也不差。(但袁绍可录管亥、华雄、董卓、诸葛诞)
枪打3阵主城方法:(原著:张飞)
情况一:对方三火,一月你有一兵带兵大于6000的,强行采阵(死不了),另一
兵站位,二月占位的打城,另一兵不打,三月两枪一起打,可以下主(训练在
250左右)
情况二:对方三八卦,除非你带了金刚经,否则就不用去了~~
情况三:三火,你出三枪,一枪采两枪围,可下
情况四:主副相连很近,一月两枪打副,二月走位,三月攻击强的打主,下
一季度,他没关赵一定完完~~
情况五:主副较远,一枪埋伏在副,一枪埋伏在主,副枪,气100,一月打
城,3月可下,主城的枪最好气不要100,95左右,3月打主;下季再补粮,放
防御----,
情况六:出枪师,2枪下主,或好将带好宝的枪营直接打主;
关于骑射定位和配合问题:(原著:张飞)
建议我团都用我们组的这个战术。
对于骑射对象定位这个很简单,就是以你所要攻击的对象为城中心,来沟通如何走位进行联射和合击。
在这个基础上的配合有一点要注意,就是主攻和配攻的问题。
举一个例子:在扶风与长安之间的补给道上有一个对手骑营,你有一个单骑在扶风,你盟友有一个骑营与你的单骑在一起,在攻击沟通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预走位矛盾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在此建议要形成一个主攻和配攻的概念,由主攻的说出自己的走位即可,不必要定下配攻方的走位,其原因就是节省沟通时间。
在攻击的时候谁来做主攻的条件如下:在都能攻击到对手的前提下,以攻击兵力强的一方为主攻方。如果攻击兵力相等的话,以距离攻击对象近的一方为主攻方。主攻与配攻的概念也可以沿用到攻城方面上。
进攻实力最强的顶在最前面,这也是毫无疑问的。
对方只有一个被攻击骑兵营时,以他为中心,类似城中心,
按照清水阵图报自己的攻击位置,如:报我攻敌营22位,如还有敌
人2-3个骑队,报我甘宁攻张飞46位,等等,优先攻击敌人的营和师;
攻击指令不要下得太快,当两人攻击位置重复,如需要修
改,以副攻修改为主。
森林说很难区分什么时候谁为主攻谁为配攻,我对这个概念已经提出了我自己的解释:在对攻击对象进行攻击的时候,攻击力强的一方为主攻方(判断攻击力强的标准就按同兵种综合攻击来定);如果兵力相等,距离攻击对象近的一方为主攻方。
主攻方说出自己的攻击走位,作为配攻方,自然就会做出相应的走位,不必再说自己的走位了,因此能节省时间和避免出现重复的矛盾。
这个概念的最大作用是能很有效的节省沟通时间并且长期实行后能非常自然的形成即时的主配转换,从而避免了沟通中临时修改的弊端。
张飞提出来的重点攻师营这点是随势而变的,当我们的对手发现兵力于我方兵力不能对抗的时候,知兵的对手会选择后退,这个时候如果不能有把握吃掉对方的中坚力量的时候,应该选择打击散兵。在相遇的时候如何攻击对手,这就是主攻方的责任,配攻方应做出相应的配合。作为主攻方,就必须因势而定,即时做出合理的决定。作为配攻方,要能自然的根据主攻方的行动做出合理配合。主攻和配攻是相辅相成的。这也就是说,一个组里的每一个人都要有担当主攻的能力与配攻的能力。
张飞说的指令要慢些下,我非常赞同,因为它能避免忙中出错以及下意识性出错。
不错,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补充一点,尽量要考虑好敌人先动会走哪个位,是否会造成我方兵少的兵全撞死,如果关乎大局的话,兵少的兵宁可不上,当然只能赌的时候例外。另一个如果我方有气低的骑,那肯定比敌营是后动,这时要考虑敌的骑营和我方兵撞一起的位置,我方气低的骑要走合击能撞的位(我方骑多的话气低的骑还可以用射。),或者气低的骑考虑敌营往后撤的情况,直接往前多冲一点,以方便追击敌营时造成合击和能侦察到。
还有一个,在扶风到长安时,不会水的兵站在43位,点32位就是往水里走,能直接走到33位断长安的。
字太小,多数也都看过了。。
辛苦了 ~总结这么多~表示感谢
呵呵,总算看到新面孔登陆论坛发言了,欣慰啊.青争,把你们签名都签上游戏中ID的名字,这样方便认识!操作方法点击用户控制面板基本资料修改,里面的签名栏里添上自己游戏中ID的名字就行了.
顶!有时间我多看看
很好
[em01][em01][em01]欢迎光临 三国策论坛 (http://bbs.sgconline.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