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定打掉对手的士气数
今天向大家爆一个大料,也是许多好手密而不宣的秘密!就是如何判定打掉对手的士气数。
明白这个算法最有用的地方是在面对妖刀时,判断打完后对方能不能放出妖来,再有就是使打仗指令更加有效率。
比如你本来一只部队已经可以打掉对方部队,结果你又用了一只去合击这只部队,后面的这个指令就使费指令了。
首先,我先讲解同种兵之间的战斗,也就是刀砍刀,枪砍枪,骑砍骑(弓的稍后介绍)
这里的战斗是在绿地上的战斗,除去地理因素的影响。
再者双方的部队数要多,因为不死500是破气就死的。(题外话:大家打仗不光看士气和攻防,还要看部队带兵,看到不死500,要优先攻击)
下面已一组数据讲解:
我方部队赵云刀141综合攻击力,140综合防御力,士气100
敌方部队徐晃刀105综合攻击力,102综合防御力,士气85
这里可以准确的断定赵云打徐晃后,徐晃要掉19左右的气,(误差不超过1,因为有小数问题)
那么是怎么算的哪?看公式:
敌人掉的气 = (我方攻击力-敌人防御力)/敌人防御力×100×0.5 ;
(141-102)/102*100*0.5 = 19.1176……
掉的气和徐晃的当前士气85没有关系,打完后也就是徐晃剩余85-19=66的气,如果剩余的气小于0那么徐晃就挂了
不信的话大家可以去验证。
同理,枪打枪,骑打骑,也是这么算,这里告诉大家骑兵打骑兵时,射的效果和砍的效果是一样的
下面是重要章节兵种相克:
游戏里所谓的兵种相克也就是在部队综合攻击力的基础上在加相克的系数
还是以数据为例:
我方部队赵云刀141综合攻击力,140综合防御力,士气100
敌方部队徐晃枪105综合攻击力,102综合防御力,士气85
呵呵,徐晃变成了枪兵……
这时他会降多少气呐?我来告诉你,答案是24左右
双方的兵种换一下,赵云枪,徐晃刀
徐晃又会降多少气呐?答案是14左右
我们知道两个人同种兵打是徐晃掉19,现在兵种相克后就不一样了。
现在告诉你怎么算,
敌人掉的气 = (我方攻击力 + 兵种相克系数 - 敌人防御力)/敌人防御力×100×0.5 ; (我克敌)
敌人掉的气 = (我方攻击力 - 兵种相克系数 - 敌人防御力)/敌人防御力×100×0.5 ; (敌克我)
24 =(141+10-102)/102×100×0.5
我来公布兵种相克系数:刀克枪10,枪克骑15,骑克刀25(有点狠了)
这里要特别提出的是骑克刀,由于骑兵有两种攻击方式近攻(砍)和远攻(射)
打刀时砍有相克提成,而射没有!这就表示你砍刀是要加25的攻击力的,而射确没有加
打枪时砍有相克提成,而射没有!这就表示你砍枪是要减15的攻击力的,而射确没有减
所以骑兵的打仗要诀是射骑枪,砍刀弓
接下来介绍弓兵:
大家知道弓兵远攻克所有兵种,弓兵近攻被所有兵种克制
相克系数是%50
还是举例说明:
许晃弓 100气 120综合攻击力 115综合防御力
赵云部队 100气 140综合攻击力 135综合防御力(赵云是什么部队不影响计算)
许晃运气好先动打了赵云,那么赵云掉多少气呢?
答案是16左右!
计算公式:敌方掉的士气 = (我方攻击力×150% - 敌人防御力)/敌人防御力×100×0.5 ; (弓远攻敌人)
重要提示:知道公式了在实战当中,由于时间也不可能算的非常清楚,但是可以算出个大概来!
比如上面的赵云刀克许晃枪
(141+10)-102=151-102=49
49/102大概是1/2,
所以粗略计算大概掉25的气,和准确计算的24的气也相差不大
所以这些常数要知道哦:1/2=0.5 1/3=0.33 1/4=0.25 1/5=0.2 1/6=0.16 1/7=0.14 1/8=0.12 1/9=0.11
好多朋友都回复说战斗时根本不可能算出来,是的,准确的数据是算不出来的,人脑不是计算器,大概的数字还是可以估算出来的,我现在打仗基本上下攻击指令时,鼠标移到对方武将看下攻防就能估计出大概了,当习惯成自然后做到并不难!
最后说下不破防的情况:
这里的不破防是指兵种加了相应的提成系数后依然没有破对方防,那么自己要掉多少气!(弓远攻除外)
公式:自己掉的气 = (对方的防御力+相应提成-自己的防御力)/自己的防御力×100×0.5
很多人对打下城后不吃米,感到疑惑,这里我给大医馐鸵幌隆?lt;/P>
其实很简单,总结一句话就是:如果城里现在的补给是满的,就会补米;掉过补给,就不补粮。
假设敌主江油,副梓潼。你一刀将,能两刀下副。
一、你刀一月43砍梓潼,二月43下梓潼,刀不补米。(梓潼一月断过补给,米不是满的)
二、你刀一月不在43砍梓潼,二月43下梓潼,刀补米。(梓潼城的补给没断过,米是满的)
三、你刀是3月下的梓潼,换季后,刀不补米。(因为在换季的时候,城会有一个补给动作,城如果是断的,这里缺一次补给,米不是满的)。
当然,如果下城后,梓潼和你的城是连通的,换季时,会补米
要想自动加米,就不要在一月断线砍敌人的副,也不要在3月下敌副.二月下城就能自动加米.
我给大家总结下:
1月,2月下敌城,前一个月该城市没有被断,则兵能加米!
而且不单是下城的兵,只要兵在城池范围内,都能加米!
这点对用弓的来说很重要,尽量一月,二月下掉敌人的的城,这样兵都可以补上米。3月下敌人的城,如果该城市和自己主城不连,需要指令加米,非常危险!
同理,1、2月下空城,可以加米。3月下空城,该城市和自己主不连,需要自己加米。
出城士气计算公式
(统御攻击防御的总和-50)/5+50 不计小数点 (前提是声望200)
例:关羽 93+96+93=282-50=232/5=46.4+50=96.4
赵云 93+95+96=284-50=234/5=46.8+50=96.8
曹操 99+79+80=258-50=208/5=41.6+50=91.6
姜维 94+86+87=267-50=217/5=43.4+50=93.4
邓艾 95+85+90=270-50=220/5=44 + 50=94
张飞 70+97+88=255-50=205/5=41 + 50=9
内部娱乐 老五制作 |
一击 |
二击 |
三击 | |||||||
刀 |
枪 |
骑 |
刀 |
枪 |
骑 |
刀 |
枪 |
骑 | ||
一般城 |
主城 |
|
|
|
212 |
222 |
|
180 |
188 |
262 |
半气主城 |
128 |
134 |
187 |
|
|
|
|
|
| |
副城 |
239 |
250 |
|
142 |
149 |
207 |
121 |
126 |
176 | |
空城 |
86 |
90 |
126 |
61 |
63 |
88 |
55 |
57 |
80 | |
变态城 |
主城 |
|
|
|
|
|
|
248 |
260 |
|
半气主城 |
177 |
185 |
257 |
|
|
|
|
|
| |
副城 |
|
|
|
197 |
206 |
|
166 |
174 |
242 | |
空城 |
120 |
125 |
174 |
83 |
87 |
121 |
76 |
79 |
110 | |
关卡 |
半气关 |
166 |
174 |
242 |
|
|
|
|
|
|
空关 |
122 |
128 |
178 |
89 |
93 |
130 |
83 |
87 |
121 |
1. 打掉对手士气数公式
兵种同:敌人掉气数=(我方攻击力—敌方防御力)÷敌方防御力×50
我克敌:敌人掉气数=(我方攻击力+兵种相克数—敌方防御力)÷敌方防御力×50
敌克我:敌人掉气数=(我方攻击力-兵种相克数—敌方防御力)÷敌方防御力×50
弓射敌:敌人掉气数=(我方攻击力×1.5—敌方防御力)÷敌方防御力×50
未破防:自己掉气数=(敌方防御力+相应提成-自身防御力)÷自身防御力×50
刀克枪10 枪克骑15 骑克刀25
弓兵远射任何兵种攻击要×1.5
刀,枪,骑近战弓兵攻击要×1.5
2.出城士气计算公式(声望200小数不计)
出城士气数=(统御+攻击+防御-50)÷5+50
3.打城掉气公式(小数不计)
城墙掉气数=(部队攻击力×部队攻城系数-城墙防御力)÷城墙防御力×75
兵种攻城系数:刀兵1.05 枪兵1 骑兵0.72
4.征兵降低训练度公式
降低的训练度=征兵数÷(征兵数+原兵数)×0.4×原训练度
5.带兵数计算公式
武将带兵数=(统御值-50)×120+2000 (统御不满50按50算)
6.城墙防御力计算公式
一般主城防御力=士气÷100×160 (按四舍五入计算)
一般副城防御力=士气÷100×107 (按四舍五入计算)
变态主城防御力=士气÷100×222 (按四舍五入计算)
变态副城防御力=士气÷100×148 (按四舍五入计算)
|
原机动力 |
道路消耗 |
水路消耗 |
绿地消耗 |
红黄消耗 |
蓝地消耗 |
刀兵 |
12点 |
2点 |
2点 |
3点 |
4点 |
6点 |
弓兵 |
12点 |
2点 |
2点 |
3点 |
5点 |
|
枪兵 |
16点 |
2点 |
2点 |
3点 |
4点多 |
|
骑兵 |
20点 |
2点 |
3.33点 |
3点 |
调整带兵数以前:(以下所说“统御值”都是指“武将不带宝的统御值”)
(秤??50)*120+2000 (统御值不足50的按50算)
比如张飞统御70,带兵数就是(70-50)*120+2000=4400,小胖就是(50-50)*120+2000=2000
调整带兵数增加的兵数:
带兵10000以下的武将,调1次增加3000带兵数,10000以上的增加4000(没有一次增加5000的)
如关羽7160--10160--14160--18160--22160--26160--30160--34160--38160
调3次出单营,7-8次出单师
打城的一些数据
一、打城下士气(百分比):(已攻击力X兵种攻城系数-城防)/城防 X 3/4
注:1,兵种攻城系数:枪1,刀1.05,骑0.72,弓:待策友补充。
2,举例:90攻枪破空城,90枪打54防,50气城,一枪下,90*1-54=36,36/54=2/3,2/3*3/4=1/2=50%
三刀下主:180攻刀打160城,一刀,下13,二刀,下26,共39,三刀,下73(实际只有61了),城下了。
3,如果算出有小数点,如下12.9气,实际只下12气,余数不算数的。
二、打人下士气(百分比):(已攻击力+-兵种相克系数-敌防)/敌防 X 1/2。
注:1,兵种相克系数:刀克枪10,枪克骑15,骑克刀弓25,弓克所有兵种+50%。
2,举例:100刀打60气60防刀,40/60*0.5=33%,敌人27气妖不出来了。
120刀打60气80防刀,40/80*0.5=25%,敌人35气,妖出来了。
140骑打80气80防刀,85/80*0.5=53%,敌人27气妖不出来了。
120骑打80气80防刀,65/80*0.5=40%,敌人40气妖出来了。
3,如果算出有小数点,如下12.9气,实际只下12气,余数不算数的。
4,注意计算地形系数,一般是枪骑红减五成,黄减三成,水对水将减五成,对一般将减三成。
一,君主阵亡概率
二,军师谱系及智力排名
三,武将谱系表
四,28位顶级武将排名
君主阵亡概率
如果按照新策4的体质数据来给新策4君主做个最容易阵亡排行榜
(90体质=10%阵亡率)
那么最易阵亡的君主分别是:公孙瓒、刘璋、袁术
公孙瓒阵亡概率最高排名第一 20%。也就是说平均5次要阵1次。
刘璋刘胖子排名第二 19% 不过胖子出门比较少,看不大出。
袁术 排名第三 18%
排在第二序列的是: 刘表、杨奉、袁绍 并列第四 都是 15%
排在中间集团依次是: 孙坚 10%、马腾 9%、董卓 8%、孙策 8%、曹丕 7%、刘备 6%
最不容易阵亡的君主:曹操、司马懿都是 5%
孟获、孙权都是 4%
吕布1%
永远不会阵亡的君主:新君主 赫连夜姬!
新策4军师谱系和智力排名
游戏中可以作为军师的共有49位(指不加智力宝的武将),其中曹操、曹丕、司马懿、孙权还有新加入的赫连夜姬,其身份为君主,一般玩家不大可能录用得到这5个人,所以实际上等于44位。
其中:
刘备嫡系军师(10位):诸葛亮,庞统,徐庶,姜维,赵云,马良,陈登,马谡,蒋琬,关羽。
二曹家嫡系军师(9位):郭嘉,荀彧,锺会,郝昭,貂蝉,曹植,荀攸,程昱,甄宓。
孙(权、坚)家嫡系军师(7位):周瑜,陆逊,吕蒙,鲁肃,张昭,小乔,诸葛瑾
司马懿嫡系军师(4位):杨修,陈群,司马昭,王朗
刘表嫡系军师(2位):弭衡,邓艾
吕布嫡系军师(2位):贾诩,陈宫
杨奉嫡系军师(2位):田丰,孙尚香
马腾,公孙瓒的嫡系军师(2位):张松、法正(分明应该是刘胖子家的)
董卓嫡系军师(2位):李儒,阎圃
孙策的嫡系军师只有他老婆大乔,但孙权,孙坚的军师不少,几乎可算嫡系。
袁术的嫡系军师只有一个阚泽,可怜。
刘璋嫡系军师在原来的策4没有,新策4增加了一位:黄月英。
能力比袁术的嫡系军师强多了,算是给胖子找回点面子。
神秘的君主袁绍的嫡系军师是同样神秘的华佗 ......
以下是所有49位军师按智力高低的排名情况:
排名 武将姓名 所属 智力
1 诸葛亮 备 100
1 弭衡 表 100
3 黄月英 璋 99
4 司马懿 懿 97
4 庞统 备 97
6 郭嘉 曹 96
7 周瑜 孙 95
7 陆逊 孙 95
7 贾诩 吕 95
10 曹操 曹 93
10 姜维 备 93
10 徐庶 备 93
13 赫连夜姬 董 92
13 荀彧 曹 92
13 杨修 懿 92
16 吕蒙 孙 91
17 邓艾 表 90
18 锺会 曹 89
18 鲁肃 孙 89
18 法正 马 89
18 李儒 董 89
18 华佗 绍 89
18 张松 马 89
24 郝昭 曹 88
24 陈宫 吕 88
24 田丰 奉 88
27 赵云 备 87
27 貂蝉 曹 87
27 荀攸 曹 87
27 曹植 曹 87
31 张昭 孙 86
32 程昱 曹 85
32 马良 备 85
34 陈群 懿 84
35 司马昭 懿 83
35 小乔 孙 83
37 大乔 策 82
37 诸葛瑾 孙 82
37 阚泽 术 82
40 陈登 备 81
41 孙权 孙 80
41 曹丕 曹 80
43 马谡 备 79
43 甄宓 曹 79
45 蒋琬 备 78
46 关羽 备 78
47 孙尚香 奉 76
48 阎圃 董 69
49 王朗 懿 54
新策4二十八位顶级武将排名
武将姓名 所属君主兵初始士气
关羽 备 7160 96
赵云 备 7160 96
邓艾 表 7400 94
姜维 备 7280 93
陆逊 孙 7520 92
张辽 曹 6560 92
曹操 曹 7880 91
吕蒙 孙 6920 91
夏侯惇 曹 5600 91
黄忠 马 5600 91
马超 马 5000 91
张飞 备 4400 91
吕布 吕 3680 91
司马懿 懿 7640 90
周瑜 孙 7520 90
孙坚 孙 6320 90
孙策 策 6080 90
张郃 吕 5480 90
马云绿 备 5000 90
庞德 表 5000 90
太史慈 孙 4880 90
甘宁 孙 4880 90
孙尚香 奉 5480 89
徐晃 曹 4640 89
董卓 董 5600 88
郝昭 曹 5600 88
关兴 备 5240 88
典韦 曹 3080 88
新策4所有每回合恢复5点士气(不带宝物)的武将,共二十八位排名
排名按照 初始士气 -> 统御 -> 攻击 -> 防御。
所属君主指最容易录到该
刀 枪 骑 弓
征兵训练度公式
征兵降低训练度公式: 每征一次兵 减低训练度: 40% * 征兵数/(征兵数+原来兵数)
比如
300训0兵,征一指兵降低训练度40% 成180训
21000兵280训 征一直7000兵 则兵训降:40%*7000/28000=10% 还有252训左右
游戏数据区
兵种互克:
刀克枪,11点攻防,也就是说综合攻击110的刀,打不动防御122的枪,高于16点防御本体会掉气
枪克骑,15点攻防,115的枪,打不动131的骑,高于21点本体会掉气
骑克刀,25点攻防,90的骑,打不动116的刀,高于35点,本体会掉气
克弓,综合攻击力60的骑枪近战可以破90防御的弓,刀兵55综合攻击可破90防的气
弓克近战,对刀,不要底于22点,对骑不要底于30点,对枪不要底于26点
骑射其它兵种的情况:骑射枪,互相满气,需要综合攻击高3+.骑射骑:需要综合攻击5+.骑射刀:综合攻击9+
兵力消耗:
队和队之间,攻防差距不大,战斗消耗在200-300兵之内
营战,攻防御差距不大,战斗消耗在700-800之间
师战,攻防差距不大,战斗消耗在1400左右
攻城数据
一下打下空城:
刀空城:综合攻击86+
刀下变态城:综合攻击118+
刀关卡: 综合攻击126+
枪空城: 综合攻击90
枪变态城:综合攻击122+
枪关卡: 综合攻击129+
骑空城: 综合攻击127+
骑变态城和关卡,队是不用做个这梦了!
骑兵砍城市的加成准确的数据0.72
枪兵没有加成(城防是以枪为主设计的)
刀兵砍城市加成的准确数据是1.05
掌握攻城技术数据非常重要,可以让玩家出个合适的将迅速下城,向同盟及时靠拢以便支援,可以在出兵偷袭时了解出多少攻击的将合适,不一定非得等接近满训才出兵,可以在抢关时出个合适的将,争取一击或两击下关。经过多次演练以及推理,我推导出了下城公式,在练功区经过多次验证,准确无误。这里我以枪兵为例说明,因为枪兵攻城系数为1,便于计算,刀兵攻城系数为1.05,骑兵攻城系数为0.71,由枪兵攻城数据换算即可得出刀兵和骑兵攻城数据。
首先,我在这时解释一下士气和防御力的关系,以便于大家理解,大家都比较关心能下掉对方多少士气,实战中也是显示掉气多少,其实防御力和士气的意义是一致的,它们之间是成正比的关系。如普通副城满气时城防107,半气时(空城)城防54即为它的一半,这里有个小数取整的问题,相信大家能够理解。之所以强调防御力,是因为我推导的公式是基于防御力进行计算的.
公式如下:
城掉防=(枪攻-城防)/城防×满防×0.75
城掉防是指每次攻击城所降低的防御力,枪攻是指枪兵的攻击力,城防是指攻击前城的防御力,满防是指城满气时的防御力,0.75是系数,其中满防是个容易搞混的关键数据,这里特别说明一下,普通副城和空城满防都是107,普通主城满防是160,变态副城和空城满防是148,变态主城满防是222,关的满防总是205。
我们把一击后城剩下的城防用A表示,则:A=城防-(枪攻-城防)/城防×满防×0.75
我们首先计算单兵下城数据
如果想一击下城,则A=0,代入数据可得,并换算刀骑数据:
一击下普通空城: 枪攻90 刀攻86 骑攻127
一击下变态空城: 枪攻125 刀攻120 骑攻177
一击下空关: 枪攻127 刀攻122 骑攻180
一击下普通半气主:枪攻134 刀攻127 骑攻188
一击下变态半气主:枪攻187 刀攻178 骑攻263
我们把二击后城剩下的城防用B表示,则: B=A-(枪攻-A)/A×满防×0.75
如果想二击下城,则B=0,代入数据,解二次方程可得,并换算刀骑数据:
二击下普通空城: 枪攻61 刀攻58 骑攻86
二击下变态空城: 枪攻87 刀攻83 骑攻123
二击下空关: 枪攻95 刀攻91 骑攻134
二击下普通半气主:枪攻93 刀攻89 骑攻131
二击下变态半气主:枪攻134 刀攻127 骑攻188
二击下半气关: 枪攻121 刀攻115 骑攻170
二击下普通副: 枪攻142 刀攻136 骑攻200
二击下变态副: 枪攻203 刀攻194 骑攻286
二击下普通主: 枪攻222 刀攻212 骑攻312
二击下变态主: 枪攻324 刀攻308 骑攻456
我们把三击后城剩下的城防用C表示,则:C=B-(枪攻-B)/B×满防×0.75
如果想三击下城,则C=0,代入数据解方程,这可是四次方程,
三击下普通副: 枪攻120 刀攻115 骑攻169
三击下变态副: 枪攻171 刀攻163 骑攻241
三击下普通主: 枪攻187 刀攻178 骑攻264
三击下变态主: 枪攻271 刀攻258 骑攻382
由以上数据计算一下两兵围城下城所需的各兵最低平均攻击力,这在出兵偷袭时判断能否成功非常关键,单兵数据/1.5即得:
二击下普通副: 枪攻94 刀攻90 骑攻133
二击下普通主: 枪攻148 刀攻141 骑攻208
三击下普通主: 枪攻125 刀攻119 骑攻175
四击下普通主: 枪攻116 刀攻110 骑攻163
再计算一下三兵围城下城所需的各兵最低平均攻击力,骑兵常用此数据,单兵数据/2即得:
二击下普通主: 枪攻111 刀攻106 骑攻156
三击下普通主: 枪攻94 刀攻89 骑攻132
四击下普通主: 枪攻87 刀攻83 骑攻122
军队攻击防御计算
1 部队的分类
队→500-15000人攻防x1
营→15001-30000人攻防x1.5
师→30001攻防x2
2 怎么计算各个武将带领军队的攻击防御
部队攻击=武将的统御+武将的攻击/2
部队防御=武将的统御+武将的防御/2
如果是2个武将带领一支军队,需要把2个将领部队攻击防御相加/2
如果是3个武将带领一支军队,需要把3个将领部队攻击防御相加/3
如果是营或者师就相应攻防x1.5或者攻防x2
3 兵种技能的影响:
刀兵不需要武将有相应的技能,都不会影响部队的攻击防御枪兵弓兵骑兵
都需要武将有相应的武将技能,如果该武将没有相应的技能,部队的攻击
防御减半。
4 士气的影响:
对于士气是三国策游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推荐士气需要达到100
弓兵是个特殊兵种,一般情况能对对方军队造成士气下降
一般合击,如果是差不多的攻击防御和士气,
5 训练度的影响
部队训练度对军队攻击防御有很重要的作用
兵种特点:
枪兵:攻击最强
刀兵:可以使用魔法
弓兵:进行远距离作战,可以使敌方军队士气下降
骑兵:移动最快,比较适用于速攻 合击数据
合击攻击力计算为:本体攻击力+合击兵攻击力一半,合击对兵加层5-7点!所有部队都是家上其他部队的攻击一半, 比如说100的队和其他3个100的队围城那加城攻击是不是到了250.
弓的叠加,其实计算和刀枪骑是一样的,只是合击模式不同而已!至于黄地,红地的换算方式,我给大家一个模糊数据,红地,综合防御,综合攻击,综合防御下降50%以上,黄地,综合攻击,综合防御下降20-30%,黄地位置好象对枪和骑影响比较大,对弓和刀影响小点!
移动力
刀兵:12 弓兵:12 枪兵:16 骑兵:20 走1格是2点移动力
刀:
道路:12/2=6
平原:12/3=4河流:12/2=6森林:12/4=3山地:12/4=3高山:12/6=2
弓:
道路:12/2=6
平原:12/3=4河流:12/2=6森林:12/5=2.4(算2格)山地:12/5=2.4(算2格)高山:无法通过
枪:
道路:16/2=8
平原:16/3=5河流:16/2=8森林:16/5=3山地:16/5=3高山:无法通过
骑:
道路:20/2=10
平原:20/3=6河流:20/2=10森林:20/8=2山地:20/8=2高山:无法通过
破阵概率
对于无军师或者军师能力一般的阵法各系武将破阵概率分析如下:中火云阵的所造成的损失数目大致公式:伤兵≈323000/自身防御力,八卦阵是火云阵的2倍。中阵在99%以上的武将 董卓,李榷,华雄,郭汜, 管亥 樊稠 张鲁公孙渊,公孙度,公孙康, 吕布,高顺,公孙恭,郭淮, ,韩忠,藏霸, 韩玄,王双, 牛金朱灵张燕吴懿,祝融夫人赵统颜良,文丑袁绍,袁尚,袁谭,袁熙孙策中阵在70%以上的武将张合,阎圃,李肃诸葛诞张卫魏续骆统,曹性,曹彰, ,夏侯惇,夏侯渊,典韦,许褚于禁曹昂,夏候玄,郭奕, ,夏候和满宠,陈泰,毛介王基, 司马炎王浚刘岱,蔡瑁,张允蔡和,蔡中庞德公孙瓒、孟获霍峻,孟优严颜, 马腾、韩遂 马超马岱,李严关平,关兴,周仓陈武,丁奉太史慈,朱治,朱然孙坚谭雄张勋,雷薄中阵在50%以上的武将 张辽,钟繇, 许攸孙礼,夏候德州泰,桓范徐晃,夏侯尚, 韩浩, 司马师文钦夏候霸程银黄忠关羽凌统,凌操徐盛中阵在30%左右武将 陈宫, 李典,乐进曹真,曹爽高览蒯良,蒯越黄祖,韩嵩邓艾, ,张苞,魏延,赵云朱桓,陆绩周泰 吕蒙 甘宁 ,孙韶中阵在10%左右武将 钟会 程昱 贾诩 辛毗 荀攸,荀或, 王粲, ,贾充, 羊枯王朗,杨修陈群陈琳,毋丘俭文聘孔融文鸳张任李恢吴兰,张嶷张松曹操刘备马良, 糜竺,陈洼,陈登田丰, 审配沮授诸葛恪,诸葛瑾,张纮,张休程普孙权周瑜,鲁肃黄盖顾雍全琮中阵在5%左右,基本上不会中阵的:曹丕曹叡,曹植曹仁郭嘉, ,郝昭, 曹洪, 夏候惠陈矫司马懿, ,司马昭皇甫嵩,祢衡王平,秦密法正, 简雍姜维,庞统,王甫徐庶张飞诸葛亮马谡, 张昭, 陆逊,, 澉泽切记,需要踩阵的时候最好出智力低下的,因为有时候需要踩阵却破了阵,很有可能意味着整场比赛得失。
潘璋---- 董卓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田丰----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祖茂----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金旋---- 董卓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胡车儿--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廖化----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潘凤----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牛金----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袁术
阚泽----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公孙康--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张燕----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袁术
孙礼---- 董卓 吕布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孟优----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王匡----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樊稠----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吴班----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诸葛瑾-- 董卓 吕布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荀攸----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袁术
田畴----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李异----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韩当----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贾诩----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袁术----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公孙度--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孟达----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带来洞主-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貂蝉----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李催----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杨仪----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臧霸----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蹋顿----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夏侯德--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马休----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马铁----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苏飞----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曹睿----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公孙续--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曹爽----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孙策 袁术
张鲁----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吕义----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关统----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黄权----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马忠----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吕翔---- 董卓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陈武---- 董卓 吕布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许贡----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郭图---- 董卓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蒋钦----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邓芝----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谭雄----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邢道荣--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韩浩----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小乔----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陈登----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蒋琬----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大乔----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李恢----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刘表----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木鹿大王-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张允----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袁术
公孙范--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蒋义渠-- 董卓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韩馥----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袁尚---- 董卓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袁熙---- 董卓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黄祖----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袁术
吕旷---- 董卓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陈群----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袁术
郭汜----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袁谭---- 董卓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张英---- 董卓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程昱----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程银----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刘封----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笮融---- 董卓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金环三结-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高干---- 董卓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诸葛恪-- 董卓 吕布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孙皓----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董荼那--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忙牙长--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于诠---- 董卓 吕布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糜芳----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朱治---- 董卓 吕布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郭嘉----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孔融----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何仪----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魏续----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公孙越--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毛玠----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袁术
满宠----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袁术
鲍隆----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胡班----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陶谦----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刘岱----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袁术
诸葛均--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李儒----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马玩----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蔡勋----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袁术
田楷----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傅士仁-- 董卓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梁兴----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杨秋----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曹性----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公孙恭--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夏侯玄--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弭衡----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韩玄----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吕凯----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董和----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雷薄----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贾范----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甄宓----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高翔----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龚都----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荀或----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马良----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张昭---- 董卓 吕布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巩志----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骆统----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韩暹----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华佗---- 董卓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许攸----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陈琳----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袁术
贾充----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袁术
王朗----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袁术
吕范---- 董卓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夏侯尚--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陈横----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辛毗----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费椲----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张松----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乾----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锺繇----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伊籍----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刘琦----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简雍----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夏候懋--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孙策 袁术
王甫----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顾雍----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陆绩----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杨修----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袁术
蒯良----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袁术
刘璋----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胤----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李肃----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阎圃----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王累----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桓范----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张休---- 董卓 吕布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王修----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秦宓----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刘琮----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虞翻----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向朗----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郭攸之--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费诗----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曹植----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蒋干----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糜竺----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刘禅----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张紘---- 董卓 吕布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王粲----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袁术
蒯越----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袁术
许靖----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袁术
陈矫----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袁术
刘繇----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袁术
韩嵩----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袁术
尹默----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谯周----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王允---- 董卓 吕布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陈珪----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孙策
黄皓----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刘表 刘璋 孟获 公孙瓒 马腾 刘备 杨奉 袁绍 孙权 孙坚
骑射米仓条件:
米仓的综合防御(即hp)为1000.
骑射米所下米的防御跟【部队兵数】和【攻击力】有关. 兵数越多,所需攻击力越小。
测试结果:
1. 兵5000 攻击力122 -1000(下米) (下限) (马超,马代,盘得等)
2. 兵10000 攻击力120 -1000(下米) (下限) (马超+马代+盘得任意2个)
3. 兵15000 攻击力91 -1000(下米) (下限) (马超+马代+盘得)
根据兵数,大概可以了解射米所需攻击力范围, 具体公式还不清楚.
补充一个骑合射数据: 10000+兵 80+攻击 + 另外1小队骑 合射(总攻击140+) 未下米!
结论: 合射米时, 只算本身部队攻击力.(兵数可能可以相加,未测试.)
其他数据:
兵 5000 攻击力115-121 -760(都未下)
兵 10000 攻击力99 -119 -960(都未下)
兵 15000 攻击力90 -773(未下)
兵4880 攻击力123 -1000 (马腾300训可下)
兵4160 攻击力135 -968 (未下)
兵4400 攻击力127 未下 (张飞300训不可下)
兵6160 攻击力106-115 -806 (未下)
兵2120 攻击力135 -859 (未下)
兵13730 攻击力110 -1000 (下米)
兵14576 攻击力82 -762 (未下)
兵22000 攻击力117 -1000 (下米)
解疑针对前面发出数据后, 从回复看来很多人对骑射米不了解. 相对性的解释如下)
骑射米不是完全只跟"攻击力" 有关, 还跟"部队兵数"有关! 关羽带宝140攻击(500兵)也下不了米, 但是15000兵只要91攻就可以下.
[三国策IV最新数据之骑兵篇]
·骑射枪,骑综合攻击高于枪综合防御3才可以射得动。
·骑砍枪,骑综合攻击高于枪综合防御18可以撞动,15-18之间是临界点。
·骑射骑,综合攻击高于对方防御5才可以射得动。
·骑砍骑,综合攻击高于对方防御3才可以撞动。
·骑射刀,骑综合攻击高于刀综合防御16才可以射得动。
·骑砍刀,25点攻防,90的骑,打不动116的刀,高于35点,本体会掉气
·骑射弓,综合攻击高于对方防御5才可以射得动
·骑砍弓,自身攻击不低于对方防御的2/3都能撞动,举例:攻击60的骑可以打动90防御的弓,91防御的就撞不动了。同理,攻击80的骑可以打动120防御的弓。
·单骑砍长安、成都<BT空城50气>,要105以上综合攻击包括105
·单骑砍关<40气空关>要117以上综合攻击包括117
·单骑砍副<100气>要150综合攻击以上包括150
·单骑砍50气的副,要75综合攻击以上包括75
·单骑一次砍下空城(不包括BT城),要127以上综合供给包括127
·综合攻击155的骑才可以射动米仓
4大地图和各城市之间的格子(要牢记)!
城市间详细距离
PS:该地图是多加了一格,实际运用中移动格数应该减少1
提问补充:想问下楼主合击是不是所有部队都是家上其他部队的攻击一半? 比如说100的队和其他3个100的队围城那加城攻击是不是到了250了?
是的,所有攻击都叠加其他部队一半攻击力!
还有个朋友问道弓的叠加,其实计算和刀枪骑是一样的,只是合击模式不同而已!
至于黄地,红地的换算方式,我给大家一个模糊数据,红地,综合防御,综合攻击,综合防御下降50%以上,
黄地,综合攻击,综合防御下降20-30%,黄地位置好象对枪和骑影响比较大,对弓和刀影响小点!
提问补充:想问下楼主合击是不是所有部队都是家上其他部队的攻击一半? 比如说100的队和其他3个100的队围城那加城攻击是不是到了250了?
是的,所有攻击都叠加其他部队一半攻击力!
还有个朋友问道弓的叠加,其实计算和刀枪骑是一样的,只是合击模式不同而已!
至于黄地,红地的换算方式,我给大家一个模糊数据,红地,综合防御,综合攻击,综合防御下降50%以上,
黄地,综合攻击,综合防御下降20-30%,黄地位置好象对枪和骑影响比较大,对弓和刀影响小点!
提问补充:想问下楼主合击是不是所有部队都是家上其他部队的攻击一半? 比如说100的队和其他3个100的队围城那加城攻击是不是到了250了?
是的,所有攻击都叠加其他部队一半攻击力!
还有个朋友问道弓的叠加,其实计算和刀枪骑是一样的,只是合击模式不同而已!
至于黄地,红地的换算方式,我给大家一个模糊数据,红地,综合防御,综合攻击,综合防御下降50%以上,
黄地,综合攻击,综合防御下降20-30%,黄地位置好象对枪和骑影响比较大,对弓和刀影响小点!
1、打主打副数据
107防副城: 两刀平均 68 攻击可以打(互不掉气的准确数据107/1.5/1.06=67.3)
两枪平均 72 攻击可以打(互不掉气数据 107/1.5=71.3)
两骑兵平均 100 攻击可以打(互不掉气数据 107/.072/1.5=99.1)
160主: 两刀平均 101攻击可打(160/1.5/1.06=100.6)
两枪平均 107攻击可打 (160/1.5=106.7)
两骑平均 149攻击可打(160/0.72/1.5=148.1)
三刀平均 76攻击可打 (160/2/1.06=75.4)
三枪平均 80攻击可打 (160/2=80)
三骑平均 112攻击可打 (160/0.72/2=111.1)
四骑兵平均 89攻击可以打 (160/2.5/0.72=88.9)
这里是用平均的数据,比如如果两队刀平均刚好101,那么攻击高的那个打城,城会掉气,攻击低的打,自己掉气。计算能不能打时,参照上述平均的攻击数据即可。
良好的计算是三国技术提高的关键之一,要能比较快的计算出能否下城,打几下能够下城。
2、下空城,空关数据
一下下普通54防,50气空城:刀86,枪89,骑127
两下下普通空城: 刀60 骑90
一下下75防,50气空城:刀118 枪122
一下下关:刀 124 枪129
两下下关:骑131+
3、士气数据
君主士气排行:曹操96 吕布96 司马95 孙坚95 孙策95 董卓93 刘备91 孙权90 曹丕88
各将领出来的初始士气搜集(下面为我心天下整理)
关羽赵云96+5
邓艾94+5(加一把攻21的武器回气可为+6,出营100)
姜维93+5
张辽陆逊92+5
曹操夏候淳张飞黄忠马超吕蒙吕布91+5
马云绿张合甘宁太史慈孙策孙坚90+5
徐晃庞德89+5
郝昭孙尚香关兴88+5
陈到李岩祝融夫人这些87+4的,后面黄盖诸葛诞这些86+4
4、断线城出将降低士气值:
今天初步实验了下 张辽在断线城出来73 诸葛诞68 分别降低士气19和22 可以估计断线城降低20左右士气
迁都降低士气值:迁都一次 张辽出来73(和断线城出来一样的) 迁两次出来 64 迁3次出来50 迁4次 出来36 迁5次出来30 迁都6次 出来还是30 因为声望20了,迁都7次,声望0了,那士气呢?实验证明,张辽出来还是30!
结论:迁都一次降低士气20左右,再迁都降低士气的规律不明显,由于张辽出来的士气在迁都5次后到30打住不往下掉了,因此可以推断2种可能:一是将领出来的士气30为下限;二是迁都5次后将领出来的士气不再降低 实际情况待进一步研究
不管如何,看来迁都上了五次以后(个人认为实战中是完全可能的),将领出来的士气不会降低。按照30的士气来看,智力稍微高点的鼓舞2次便可以满,不用害怕迁都太多无法翻身的!
5、下主下副数据
经过练功区的试验:
我得出 一刀 下107防御100士气副 需要248攻击+
那么两刀下160防御100士气主 需要多少攻击?2刀下普通副又需要多少攻击呢?这些数据对比赛中一季度下主,或者一季度下副秒主是很重要的。我们来探讨一下:
大家应该知道假设我刀的攻击力是X,那么一刀砍掉160防御城的防御值大概是 X-160,也就是我的攻击力与城防御的差值。然后主城剩下的防御是160-(X-160) = 320-X 那么第二刀砍的话,可以砍掉城防 X-(320-x)=2X-320 那么城市剩下的防御是 320-X-(2x-320)=640-3X 如果要2刀砍下主,这个值应该是0。即640-3X=0 X=213.3333
也就是说 刀的攻击在214以上的话,就可以2刀下主了。
那么3刀下主需要多少攻击呢? 我们再继续下去,2刀下来城的防御是640-3X了,3刀下去掉城防X-(640-3X)=4X-640,剩下的城防是 640-3X-(4X-640)=1280-7X 要3刀下主的话 X=1280/7=182.85
也就是说刀的攻击在183以上的话 就可以保证3刀下主了,当然,如果是一个刀营,必须确保他的兵数在18000以上,因为第一刀掉兵大约1500+,第二刀稍微少一点,这样两刀下来还是营,第三刀才能保证下掉。如果是2刀的话,只需要平均攻击达到120,就可以3刀下主了。
结论:2刀下普通主 攻击214 3刀下普通主 攻击183
下面再看看2刀下副和3刀下副的数据,同样的按照刚才的公式 2刀下副是需要攻击 107*4/3=142.31 3刀下副需要攻击107*8/7= 122.28
结论:2刀下普通副 攻击142 3刀下普通副 攻击122
下面再来算算变态主和变态副的数据:变态主的防御222,变态副的防御148
那么2刀下变态主的攻击需要222*4/3=296 这个基本需要合击才能打到 3刀下变态主的攻击222*8/7=253.71
2刀下变态副需要 148*4/3=197.33 3刀下变态副需要148*8/7=169.1
结论:3刀下变态主攻击254 2刀下变态副攻击197 3刀下变态副攻击169
由于刀下城有一定的加成,所以实际的数据可能比上面的数据可以略微的低一点。如果用师营偷袭的话,训到我上面所说的攻击就可以出去偷了,当然要保证带兵足够多。如果是多刀偷袭,也可以参考上面的数据。
由于现在比赛骑兵为主流,因此再算算骑兵下主下副的数据:
骑兵3下下普通主 183/0.72=254.1 这个数值,带好宝好将的骑师是完全可以达到的,所以单骑下主,是很有可能的,当然要保证兵数。
骑兵2下下普通副 142/0.72=197.3 197.3/1.5=131.5 所以,攻击都在131以上的2个骑兵,是可以2合击下普通副的。
骑兵3下下普通副 122/0.72=169.4 普通单营就可以达到的数值。
结论:骑兵3下下主攻击254,骑兵2下下副攻击197,骑兵3下下副攻击169。
6、各兵种攻击掉气掉防计算精确数据(这个另跟一帖)
7.带兵数与统御的关系:
带兵数=2000+(统-50)*120 (T>50)
带兵数=2000 (T<50)
调兵公式:
带兵数<5000, +2000/次
5000<带兵数<10000, +3000/次
带兵数>10000, +4000/次
8.一回合加满粮回气量与统,攻,防都有关:
回气点数=(T+G+F)/48
根据以上公式,张辽和陆逊装上LV15猛宝也是可以出来100满气.
9.关于城市、关的防御数据:
城市防御 空城 副城 主城
一般城--54- 107 160
变态城--75- 148 222
关口 --83- 205 205
10.地形对攻防力的影响:
武将攻防力:攻击力=(武力+统御)/ 2;防御力=(防御+统御)/ 2;
道路、平原:不影响攻防力。
森林、山区:会削减枪兵及骑兵的攻防力。黄地减30%,红地减50%。
峻岭:只有刀兵可以通过,也不会影响刀兵的攻防力。
河泊:如果带队武将有“水军”技能,部队攻防力会下降 2 成
11.中赤火阵数据:
中阵减少兵数(防御/兵数):90/3600;80/4000;70/4600;60/5400
中阵减少士气(防御/士气):90/35;80/40;50/50
例如:107攻击90防御179训100士气+99攻击88防御179训100士气 后者中火后前者可砍主
12.关于加六技宝和马所加的侦:
经常我的实验...这些BT宝(LV14,LV15统.LV15帝释甲,15级的马)所加的侦查技能是七格,而不是五格....
跟商店里的那个孔明灯是一样的~
所以打秋猎兄弟注意了~如果对方有装以上宝的话,埋伏要在七格之外...当然我们有带以上宝的话....也要充分利用带这些宝的将去巡逻,追击或侦查敌人的将位置~
所谓压制,何为压制!
现在很多人拿了老曹,司马,刘,孙坚==强君主,对附近有弱君主的时候,竟然在家训练300兵!
这样的结果往往造成对方有喘息时间!更或者出了一些法刀,八挂对你进行防御!当你出300兵的时候,你想
灭他反而更加困难!
这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压制,因为本身是强君主,而敌人是弱君主,你就可以用快攻的形式来打击对方,假如
对方没有防守,或者防守慢了,那么恭喜你,快攻成功!
假如对方放阵了,你可以先查看军师状态,没有军师,不要怕,强踩!不中就下,中了就撤!
攻如狂风,守如磐石!
假如对方拥有军师,那么围着他,一般让他故意发现一只部队,引他出兵防守,你对他的兵力开始有效果的打击!
记住一点,伤敌一百,不如斩杀一个,有时候可以用自己的环保部队去换取敌人好将!
这就是所谓的压制!希望大家能掌握!
超级技术之(种子)
此种子技术希望王者的兄弟能全部掌握,特别是对刀,弓的兄弟!好了废话不说,我说此技术要点!
所谓种子,就是一高训练兵,一般都叫300练兵!
大家都知道300兵出完后,征兵后是180训练,180训练出完,再次征兵成为了110训练,这叫需要你耗费很多
指令去训练回来了,此技术在自己政治将很差的情况下特别明显,
当180练的兵出完,你手里还有300兵的时候,你把此300兵回营,使训练重新回到300!
再出完300兵,继续征兵,你会发现兵训还是180,你继续出完180练的兵,300兵,再回营,重复,无数的重复
你的敌人会发现,不管他杀你多少部队,你的兵训一直为180+甚至,有时候你可以训练1-2指令!
这样的暴兵方法,对用刀者,用弓者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
所以善用此法的朋友会发现,你的技术将真正提高一级!让你的对手为你的高训兵而头痛!
超级技术之(诱惑)
所谓诱惑,就是诱发敌人犯错,这种错误可以是战略错误,也可以是技术上的错误,总而言知就是让你的敌人惨遭打击!
那么我就来说说诱惑技术如何使用和如何防范。
我们最常见的诱惑技术就是使用不会埋伏的兵,在敌人视线里闲逛,并且因为士气底下,训练底下等等原因,诱发他的部队去袭击你,脱离他城镇的补给,可当他袭击你才发现,你的部队比他强大的很多,这时候他要逃跑已经来不急了,最正常的下场就是全军覆没,也有机会逃掉一个伤兵败将。
这类人我定给他的标准为初级。
使用起来危险比较高的,带来效果也是最明显的就应该算空城计了,因为敌方已经离你主城非常之近,而你特意在主城不放一兵一足,最多也就放上个一阵到二阵,把主力部队埋伏在城市附近,或者后面的补给城市,让对方侦察你后发现你主城“空虚”那么他就会集中部队打过来,甚至有时候去踩阵灭你,可当他中阵,或者陷入你的圈套后,猛然发现他中招,这不光对他实力造成严重打击,也对心理造成不小影响,在后面的战斗里,中这样招数的人很容易被彻底反攻下来。
这类人,我定给他为中级
使用起来难度比较大,掌握技术要比较强的诱惑,就是牺牲部队,完成战略目的。甲是我同盟,他出两刀或者两枪去敌方主城偷袭,那么作为同盟的自己应该怎么做呢?当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去葬送部队,让敌人以为你很好对付,部队也随着脱离他主城,攻击你的城市,这类诱惑可以说堪称经典,往往敌人部队潮水一样攻击你了,还没打下两城,家里已经没了,这类诱惑在高级对战中,非常常见。
这类人,我定给他为高级
最后说说特级吧,遇到这类人,那么恭喜你,尽量乖乖的呆在家里,除非你自己也是同类人,特级的诱惑根本没有界限,没有固定模式,当你以为对手是白痴,是菜鸟的时候,那么你的命运也就被决定好了,遇到这样的人时,小心景深已经成为必须,最最重要的是千万主要当对手出现很白痴的行动后,就需要三思而后行,因为那往往会是对方一个大大的陷阱,他就等待着你去钻入。
超级技术之(判断)
假如你是个什么都不懂的新人,那么这篇东西不太适合你,但假如你是个面临突破,却无法找到门径的中鸟,那么或许她会给你指出一条明路。
判断:当你成为中鸟的时候,这个东西应该已经进入你的视线里面。
初级者,判断敌我兵种相克,发现对方克自己的兵,那么打的会格外谨慎,假如发现敌方的洲刚好被自己克,那么他会选择比较有利的进攻。
中级者,判断整个局部走势,地理位置,兵种能力,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法开始发展,他已经具备了一些高手的素质,战术也开始多变性起来。
高级者,他不光对形势上,战局里判断出自己所需要做的事,还能在战斗中,去判断敌方兵力,和己方兵力谁胜谁负,在不利的情况下会断然选择撤退,已经具备这样判断力的玩家会很难对付,因为他们已经非常清楚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打,当具备这样的判断能力,他已经是个高手了。
极度存在者,这类人已经不能用正常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可以说他们基本上是现代的诸葛,周喻,正面敌人两年内所有指令都能从一些打城,兵力,训练度上去判断,他们会设身处地的把敌人当成自己去考虑他应该如何行动,只要一打城,一出兵,一行动,他们就能判断出你的技术能力,你的水品有多高,往往在4V4中,某个人出现了错误,弱点,这些人的眼光非常之毒辣,只要有一点可趁之机,他们就会疯狂的扑上来,不会给你任何反身机会,绝对的一击必杀。这类人靠的已经不是光光的技术实力,那是需要近万次,或者几万次战斗的经验了。
所以,想成为一个高手,想成为一个让敌人头痛的人,那么就好好去学习:判断,选择自己最有利的方法才素王道
经过练功区的试验:
我得出 一刀下107防御100士气副 需要248攻击+
那么两刀下160防御100士气主需要多少攻击?2刀下普通副又需要多少攻击呢?这些数据对比赛中一季度下主,或者一季度下副秒主是很重要的。我们来探讨一下:
大家应该知道假设我刀的攻击力是X,那么一刀砍掉160防御城的防御值大概是 X-160,也就是我的攻击力与城防御的差值。然后主城剩下的防御是160-(X-160) = 320-X 那么第二刀砍的话,可以砍掉城防 X-(320-x)=2X-320 那么城市剩下的防御是 320-X-(2x-320)=640-3X 如果要2刀砍下主,这个值应该是0。即640-3X=0 X=213.3333
也就是说 刀的攻击在214以上的话,就可以2刀下主了。
那么3刀下主需要多少攻击呢?我们再继续下去,2刀下来城的防御是640-3X了,3刀下去掉城防X-(640-3X)=4X-640,剩下的城防是 640-3X-(4X-640)=1280-7X 要3刀下主的话 X=1280/7=182.85
也就是说刀的攻击在183以上的话就可以保证3刀下主了,当然,如果是一个刀营,必须确保他的兵数在18000以上,因为第一刀掉兵大约1500+,第二刀稍微少一点,这样两刀下来还是营,第三刀才能保证下掉。如果是2刀的话,只需要平均攻击达到120,就可以3刀下主了。
结论:2刀下普通主攻击214 3刀下普通主 攻击183
下面再看看2刀下副和3刀下副的数据,同样的按照刚才的公式 2刀下副是需要攻击 107*4/3=142.31 3刀下副需要攻击107*8/7= 122.28
结论:2刀下普通副 攻击142 3刀下普通副攻击122
下面再来算算变态主和变态副的数据:变态主的防御222,变态副的防御148
那么2刀下变态主的攻击需要222*4/3=296 这个基本需要合击才能打到 3刀下变态主的攻击222*8/7=253.71
2刀下变态副需要 148*4/3=197.33 3刀下变态副需要148*8/7=169.1
结论:3刀下变态主攻击254 2刀下变态副攻击197 3刀下变态副攻击169
由于刀下城有一定的加成,所以实际的数据可能比上面的数据可以略微的低一点。如果用师营偷袭的话,训到我上面所说的攻击就可以出去偷了,当然要保证带兵足够多。如果是多刀偷袭,也可以参考上面的数据。
由于秋猎比赛骑兵为主流,因此再算算骑兵下主下副的数据:
骑兵3下下普通主 183/0.72=254.1 这个数值,带好宝好将的骑师是完全可以达到的,所以单骑下主,是很有可能的。
骑兵2下下普通副 142/0.72=197.3 197.3/1.5=131.5 所以,攻击都在131以上的2个骑兵,是可以2合击下普通副的。
骑兵3下下普通副 122/0.72=169.4 普通单营就可以达到的数值。
结论:骑兵3下下主攻击254,骑兵2下下副攻击197,骑兵3下下副攻击169
作者:daffodilr
单兵秒城攻击力数据
从别的论坛粘过一个帖子,希望能给大家特别是新手一点帮助!
嘿嘿!
再提个建议,建议大家将将自己的经典战局传上来,大家一起分析讨论,共同进步嘛!
新策4军师谱系介绍和智力排名
排名 | 武将姓名 | 所属 | 智力 |
1 | 诸葛亮 | 备 | 100 |
1 | 弭衡 | 表 | 100 |
3 | 黄月英 | 璋 | 99 |
4 | 司马懿 | 懿 | 97 |
4 | 庞统 | 备 | 97 |
6 | 郭嘉 | 曹 | 96 |
7 | 周瑜 | 孙 | 95 |
7 | 陆逊 | 孙 | 95 |
7 | 贾诩 | 吕 | 95 |
10 | 曹操 | 曹 | 93 |
10 | 姜维 | 备 | 93 |
10 | 徐庶 | 备 | 93 |
13 | 赫连夜姬 | 董 | 92 |
13 | 荀彧 | 曹 | 92 |
13 | 杨修 | 懿 | 92 |
16 | 吕蒙 | 孙 | 91 |
17 | 邓艾 | 表 | 90 |
18 | 锺会 | 曹 | 89 |
18 | 鲁肃 | 孙 | 89 |
18 | 法正 | 马 | 89 |
18 | 李儒 | 董 | 89 |
18 | 华佗 | 绍 | 89 |
18 | 张松 | 马 | 89 |
24 | 郝昭 | 曹 | 88 |
24 | 陈宫 | 吕 | 88 |
24 | 田丰 | 奉 | 88 |
27 | 赵云 | 备 | 87 |
27 | 貂蝉 | 曹 | 87 |
27 | 荀攸 | 曹 | 87 |
27 | 曹植 | 曹 | 87 |
31 | 张昭 | 孙 | 86 |
32 | 程昱 | 曹 | 85 |
32 | 马良 | 备 | 85 |
34 | 陈群 | 懿 | 84 |
35 | 司马昭 | 懿 | 83 |
35 | 小乔 | 孙 | 83 |
37 | 大乔 | 策 | 82 |
37 | 诸葛瑾 | 孙 | 82 |
37 | 阚泽 | 术 | 82 |
40 | 陈登 | 备 | 81 |
41 | 孙权 | 孙 | 80 |
41 | 曹丕 | 曹 | 80 |
43 | 马谡 | 备 | 79 |
43 | 甄宓 | 曹 | 79 |
45 | 蒋琬 | 备 | 78 |
46 | 关羽 | 备 | 78 |
47 | 孙尚香 | 奉 | 76 |
48 | 阎圃 | 董 | 69 |
关于补米
很多人对打下城后不吃米,感到疑惑,这里我给大家解释一下。
其实很简单,总结一句话就是:如果城里现在的补给是满的,就会补米;掉过补给,就不补粮。
假设敌主江油,副梓潼。你一刀将,能两刀下副。
一、你刀一月43砍梓潼,二月43下梓潼,刀不补米。(梓潼一月断过补给,米不是满的)
二、你刀一月不在43砍梓潼,二月43下梓潼,刀补米。(梓潼城的补给没断过,米是满的)
三、你刀是3月下的梓潼,换季后,刀不补米。(因为在换季的时候,城会有一个补给动作,城如果是断的,这里缺一次补给,米不是满的)。
当然,如果下城后,梓潼和你的城是连通的,换季时,会补米
要想自动加米,就不要在一月断线砍敌人的副,也不要在3月下敌副.二月下城就能自动加米.
以上为游戏基本常识,希望能给团里还不了解此项的兄弟带来帮助!
先”后动技术公开专贴
事件由来:大概三个月前,在某一战局里,因为我是边吃饭边打仗。加之我那天比较犹豫,在所有100气兵中间,我居然在某一季次次后动。我觉得这种情况并不正常。分析了一下,发现我每次后动的原因都有以下相同点“就是每季我都是最后下指”。于是我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后下指就后动机率大吗?经过近二天的测试,终于得出如下结论。(这只是一个秘密,说白了很简单,关键在于运用。)秘密就是:指令时间条有三种颜色,当兵都100气时,在同种颜色时间跟相连种颜色时间下指的兵,先后动是随机的,但第一种颜色下指的兵必比第三种颜色下指的兵先动。于是有了以下基本运用:1、 当两兵都100气时,能保证一个先动站位,一个后动打城,打城不再需要气差。(三兵以上也是一样,能保证二个先,一个后。三骑满气也能直接围住打),操作方法:先下指的兵在第一种颜色下指,也就是最快下指。第二下指的兵在第三种颜色下指,也就是尽量拖到最后下指,那么肯定能比先下指的兵后动。操作不出错100%的成功率。
2、 当同盟100气兵(不管几兵、但下指要快)下副时,我方100气兵能后动下主。操作方法:同盟在第一时间下指,我方在第三时间下指(这一点要注意:双方网速越接近越好,如果双方网速相差太远。不能保证100%。这一点配合在比赛之前就要测试好。)
3、 先下指先动机率大,要想最先动,一月受网速跟下指速度影响,二、三月还要受硬件影响,因为每月下完指,要时间显示作战情况。硬件好的显示得快。
以上三点是先后动技术最基本最初级也是最实用的运用。高级运用时时存在,无处不在。同时高级运用也让我觉得很难解识。只能举几个例子帮打开下大家的思路。
4、 当我100气兵站敌城门,同盟100气从外面来打城时,我100气兵也能直接后动打城了。注意同盟没拖指。时间条最好没过“城市”二字线。也就是时间条6分之一线。过了6分之一,没过三分之一,网速不是相差太远也没关系~
5、 要抢先,下指一定要快,千万不能犹豫。这样才能加大机率。
6、 当我不满气法刀站五仗之汉中主路埋伏时,(没跟汉中敌交战)如我成固有一枪满气。敌汉中二枪满气并马上冲五仗时。他双枪冲五仗没交战被我法刀挡住,操作我枪后动去汉中领土交战。然后刀妖敌双枪。
7、 当敌兵100气要打我法刀,而我法刀100气。如敌很快下了指(下指时间没过三分之一)。那我方控制刀后动妖敌。尽量最后时间下指妖。
8、 根据下指时间、网速、硬件判断兵跟兵的先后顺序。做最好的考虑。原则是先下指先动机率大,相差一种颜色必分先后。(最近已想到方法控制网速,暂时保密中。。。。。)
9、 秘密很简单,关键在于对他的运用。希望看了的朋友,以后发现非常绝妙的运用,能够发给我。小弟邮相:yifangmei520@yahoo.com.cn
10、 兵无常势,战无常形,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随机应变,所向无敌。三国策对将领每月士气回复值的设定如下:
(统+攻+防)/3(以下将此算式得出的数值简称为A值)
>=128,每月回气8;
>=112,每月回气7;
>=96,每月回气6;
>=80,每月回气5;
>=64,每月回气4;
>=48,每月回气3;
>=24,每月回气2;
>=12,每月回气1。
有些--将出城后不加气,就是因为A值不到12的原因。
按照现有宝物系统,加最高等级宝物后出城能满气的将领只有6个,即关羽,赵云,邓艾,姜维,陆逊和张辽(其中关羽和赵云不用加宝出城即满气)。
我和大家说一下防止偷袭的经验:
1、和对方相临2个空城的时候:这个时候要特别注意偷袭,对方可能一路打城过来,打到离你还有1-2个空城的时候突然不动了,这个时候就要特别小心。预防方法,出个会埋伏的**兵走到和相临的空城附近,如果对方来偷,必然会碰到你。
2、对方弓的偷袭,弓的偷袭是非常难防的,这个时候,就要密切注意对方用弓的人的主力是不是在战斗,如果对方用弓的人一直没出很多的弓,就要非常小心,预防方法也是在对方容易来的地方放个侦察兵。
3、关于师的偷袭:枪师现在必须训练高打城要3次,才能打下,因此家里务必要放3阵2刀,这样枪师一个季度内是打不下了,可以迁都。
4、关于后期的偷袭,有的时候,胜券在握,打的对方一路迁都,这个时候要特别小心,因为对方很可能在外面埋伏了兵偷袭你,而你的主力都在前线,是非常的危险的,我的预防方法是:优势下我自己先迁都到BT城或者自己主力附近。
5、要尽快收回对方被断补给的副城:很多人不重视收回这些城,要知道,只要对方出个仙刀+2枪,一个月士气就到100,那是防不胜防的。
6、要多注意对方的主力在哪里,如果对方迟迟没动,或者出来的都是一些**兵,要特别小心了,现在高明的偷袭不是只去2个兵,多个可以去4个兵偷你,你就是家里放3阵2刀都不安全的~
7、要善于用侦察兵,出一个侦察兵放在对方来偷你的路上,又省指令效果又好
1。团友间的配合默契
2。进入战局前要注意看好对方兵种排序,哪怕是一个专门负责也要看仔细了,别着急就进游戏,到时候连对方是些什么兵都不知道了
3。要有一指挥人员,大家要听他的指挥(指挥人员必须熟悉将的技能和君主录将表,而且必须保证自己的网络无故障,打字速度够快)
4。进入战局先看势力,分辨己方与对方的地形和君主
5,看好势力后再看在野武将,切记不可抢将,好将要先让前方盟友录用(抢将是团战大忌之一)
6。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放慢下指速度,听指挥者安排后再进行下指是最好
(一)录将
1)在行政指令阶段(特别是在游戏初期)先看在野武将情况,有自己不准备录或不能录的好武将要马上通知盟友。要说明谁,几将,哪里。能说明哪个盟友可录更好。千万不要问某某某有人要吗,即使在战斗中或上一次行政阶段说过该武将在哪里,也不要省略地名。没有好武将时报个“0”,免得盟友等将。
2)录盟友报的将前,尽量先通知:某某某我要。避免自己或盟友浪费指令。
3)有好武将时要优先让给在前线的和受围攻的盟友。有把握时可帮着录掉几个**将,最高境界是自己录下后挂好宝再解雇给处于危险中的盟友录。
4)**将少的城里的好将尽量留给拿**君主的盟友录。
5)记住好武将的录用地点,以防万一。
(杨中穆--补充几个要点:
1,开战初期,自己在野的没有可用的将,要打空城找将或者向盟友问
将.不可盲目录,浪费指令.
2, 报将格式:
比如 张飞汉中1/4;
1/4中的"1"表示"张飞","4"表示"汉中"有4个在野的武将, 整个意
思就是 在"汉中"有4个在野的将,其中1个是"张飞")
(二)占城
1)有危险时非必要不占空城,防止副城被打主城掉气。
2)无危险时尽量早打多占空城好为盟友找将。
3)有盟友相邻时打空城尽量先协商,间隔打空城可避免副城被打后连环掉气。
4)打空城时要注意给穷盟友留吃饭的城和给处于危险中的盟友留逃命的城。
(三)占关和变态城
1)关和变态城的重要性毋庸多说。开局后不能马上打自己主城附近应该由自己打的关或变态城时要尽早告诉盟友。以免失去屏障。
2)骑弓兵或将弱无法打重要的关或变态城时,可以先派一将到关的附近埋伏骚扰,拖延时间以便盟友赶来抢。
(四)配合
1)有危险时要早求救。至少要给盟友出兵补气赶路的时间。不能死到临头才叫救命。
2)对可能有危险的盟友提前准备救兵是真正的高手风度。
3)对于出营出师的看法见仁见智,但我至少反对开局练师:等你是练好师盟友都死了,你一打四还不是死路一条!
(五)开局不利
1)开局不利不要自暴自弃,拿刘备几年录不到好将的情况经常发生,杨奉开局录到关羽陆逊也不少见。你的形势不好对方也未必好。
2)不要抱怨同盟,不要发牢骚,特别是同盟已经尽了力时
3)不要过于拘泥枪将骑将。我有一次出周瑜铁骑被盟友大骂,但就是周瑜骑配合几个士气只有30左右的骑将用合击救了汉中(对方的部队士气也不高了)。
4)我见过高手用一堆**将纵横天下的。
5)在盟友还在努力时不要向对手暴露你的不利形势。
6)地形不利时更不要灰心,要尽量拖时间等盟友支援。盟友的支援可以是部队,也可以是好的在野武将。有了2-3个猛将又何惧四面对敌!我有过3个盟友1个被灭1个投降1个逃跑后独灭三家逼和第四家的实际战例(绝不吹牛,实际上第4家我也可以灭掉的,没打好),关键就是在第2季连录3个好将!
(六)防偷袭
现在3.0里,军师报将很让人头疼,如果自己是比较差的君主,如羊风,六表之类
的,千万别轻易去录军师报的将,除非是关赵之流,或者的确自己是非常急需用将才去录,只会浪费指令
现在3.0里,大家从以上数据就可看到,快攻,快偷必定非常流行,上来如果自己不具备进攻的势力
就老老实实家里放好3阵加法刀,注意留退路,看对方进攻的节奏,要有防偷的意识,觉的不对,立刻迁。
综合攻=[(武将攻+武将统)/2 + 训练度/6] x (士气/100) x 营师系数
综合防=[(武将防+武将统)/2 + 训练度/6] x (士气/100) x 营师系数
和魅力数与征兵数没有绝对的对应公式一样,城市产米数没有绝对公式,但可以和魅力征兵数一样有一个大概的经验公式。(90魅力一般6000兵多一点,100魅力运气好可以征超过7000)
要计算春天和秋天你能收多少钱和多少米,肯定要知道下面几个问题:
1、产粮和产米数量主要和城市的总人口相关,其次是城市的农业和商业数。
2、断线的城市不能提供米和钱,也就是断线城市的人口不算。
3、关卡会消耗一定的钱粮(具体多少未研究) 将领会消耗一定的俸禄(具体多少未研究)
4、征多少兵,你的总人口就减少多少。
5、每年的夏天,你的总人口会增加1/10。比如你出来在人口10万的城,夏天看一下,你的人口会变成11万。
经过练功区的少量试验,我得出经验公式如下:
城市农业30的情况下: 秋天收的米 = 总人口 * 8%
也就是说10万人口,秋天能收到 8千左右的米
城市商业30的情况下: 春天收的钱 = 总人口 * 3%
10万人口,春天能收到3000块大洋左右,够迁个都。。。。。。
大约农业提高每3点,相应的百分比会提高一点,因此,农业40的城市,秋天收的米能达到城市人口的11%还多,比如汉中巴西江油陇西成都等城。
而商业40的城,上面的比例提高不多,能达到4%,比如汉中,长安等地。
由于大城在实际的战斗中不用太考虑钱粮问题,关键是普通人口不多,农商业不发达的城市需要考虑,因此,记住我上面的公式就可以了。
如果城市农商业低于30,比如28,人口又不到十万,那么就在上面的公式上往下减点,做好挨饿的准备,你每年收到的钱不够3千,米不够8000,慢慢熬吧。。。。。。
策Ⅳ正面克制弓群之三大实用战术
策Ⅳ正面克制弓群之三大实用战术(策Ⅲ通用)
策Ⅳ中,很多人认为将会是弓和刀的天下,甚至在论坛上写了很多弓兵的必胜攻略,并指出弓群的威力如何强大,好象弓群真的成了所向无敌了。只要有点头脑的人,都会认为这样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无知、可笑之极。
下面我就结合我不传之秘和兵法以及策Ⅳ的一点经验,简要的谈谈如何正面对付气势汹汹的弓群,比较实用的有三大战术:
1.车轮战:
说起这个词语,可能大部分的都会将他和骑兵联系到一起,的确,当初形成战术的时候,也就是从骑兵中领悟出来的。车轮战,它是一个循环反复的战争技术,他的目的是不断消耗对方的有生兵力,最后走向胜利的过程。车轮战在策Ⅳ战局中,它不仅仅限于骑兵,可以包括除弓兵以外的所有兵种,那车轮战术该怎么样对付弓群呢?
先说说该怎样做好车轮战的准备吧:
1.实施循环进攻的部队:车轮战属于群战类型,弓可以组成群,那骑、枪、刀同样也可以组成群,弓群讲究越多越好,而骑枪刀讲究将领实用就行,可以不必太多,一般4队足够,多了一来不好施展,二来要受到将领的限制,也就是说,4队就可以实施车轮战的过程了。当然,如果可能,你有备用军队更好,如果一旦损失了一队,你还有备用部队及时补上。
2.二支会仙术的法刀:此为车轮战的必备条件,这样做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迅速恢复受伤部队的士气。而同时2法刀互相补充,这样就可以无休止的施放仙术了。在战局中,对方连动2弓的可能性很大的,2刀补充,即使对方把你的部队打成残废,部队也能马上恢复战斗力,继续投入战斗。2仙刀最好选智力高点的出,这样效果更好。打个比方:你有姜维和黄浦嵩2枪,可以选择让姜维做仙刀,因为姜维加仙术不会失败,黄浦嵩偶尔失败而且一次补充的士气也不是很多,但让黄浦嵩作为进攻部队和弓兵对抗,还是可以胜任的。
3.各个部队的兵力充足:当然,你不能拿500兵的部队做为车轮战的人选,不然对方把你500兵射掉,你就马上少一个“轮子”了。兵力充足,主要指你在非分兵的状况下所出的部队。对于车轮战来说,只要对方2次射不掉你的兵,你就不会有什么损失,因为经过2仙刀的鼓舞,你部队的战斗力又恢复如初了。
实施车轮战的具体过程:过程很简单,就是让你的部队循环冲杀对方的弓群,比如说你有4支枪队(或者刀骑),可以由2队为一组,2组轮番进攻,一组冲杀后,下月必须回到仙刀的3格范围内,绝不能继续冲杀,让另一组冲杀,然后再回到仙刀旁边,2仙刀则不停的鼓舞士气,这样循环反复的消耗对方,弓群拿你没任何办法。即使对方次次有弓先动,也不会捞到什么便宜,如果你次次有部队先动,对方只有损兵折将的下场。假如对方有妖刀随行,不用惧怕,你也可以出白弓的呀,射射他的白刀还是绰绰有余的。不过中间有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走位,简单的说一句,那就是哪里对方的要害,你就往哪里走,切记,不要走的太远,必须保证下月能回到仙刀的范围内。
2.奇袭战:
这里的奇袭不是指偷袭对方的主营,而是在对方的兵力没有防备的情况下,你以神兵天降的方式有效的打击对方弓群的要害。当然,奇袭战首先必须提前准备好,不然等到他们打过来了,你再想着奇袭,那是没什么用的。说到奇袭,肯定就要和埋伏技能挂钩,也就是说奇袭战的基本要求也就是会埋伏。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能有效的突袭对方的兵力。那我们就简单的谈谈奇袭战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首先,你必须有一定的兵力,不然很难给对方予以重创。比如说你就一小队,就想着去突袭对方的弓群,那只能是羊入虎口,不过一小队可以等待时机攻击对方的米仓,也是一种积极的做法。在很多情况下,3队或者1营一队基本上就能起到突袭的效果,每一队撞个每一弓的士气,剩下的满气弓就不多了,没士气的弓根本对你形不成威胁。
其次,要埋伏到对方不易侦察的地方。现在用弓的基本上都知道多侦察的道理,一般路上主营或者副城都是他们侦察的范围,所以要突袭对方的弓群就不能埋伏在这些地方,可以选择树林等离路线稍微远一点的地方。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不要被对方的侦察将所侦察到,不然奇袭战就变成遭遇战了。所以选择合适的埋伏点是非常重要的的。
再次,突袭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很多情况下,对方都是处于戒备状态的,对方可能利用妖刀或者利用他们会侦察的将领巡视,并有效的挡住了你的突袭路线。这时候不能冲动,要等时机成熟时在进行突袭。比如对方弓群正在攻击的你城池,你就可以等行政时出兵,突袭部队尾随对方弓群之后,然后两面夹击,虽然刚出的兵成了炮灰,但你也重创了对方的弓群,所以还是值得的。时机成熟并不是单单指这个时候,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这些都要靠你们自己去把握。
3.围歼战:
围歼战就是指多方向地攻击对方的弓群,可以两面攻击,也可以三面攻击。大多数情况下,都为两面进攻,也就是前后夹击。众所周知,弓兵是远程兵种,射程距离为3格,只能在距离1格或者2格下才能射杀对方部队。所以多面夹击,对方弓兵则难以施展开来,退无可退,避无可避,从而损失折将,大败而归。
围歼战的要领是不能急于进攻,积极做好战前的准备,将战略方向放在消灭对方的有生兵力后,然后再实施下一步的战略部署。他不属于战略进攻,而是属于战略防守。当然,也不能刻意的去等着对方的弓群来攻,这之前你可以派出一定队伍去骚扰消耗对方的薄弱环节,以减缓对方弓群集结的速度。从而提高以后正面交战的我方兵力和胜算。
联盟作战中,围歼战的运用也是十分广泛的,主要联合两家的兵力一起进攻对方的弓群,大多数弓群都是战败而归。在单线作战中,敌我兵力差距不大,所以要对付弓群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看你自己发挥的水平和战前的表现了。
还有围歼战的时机也要把握到位,所谓围歼,当然是前后部队同步进攻,别你这边的部队还没到,那边的部队就急着与对方交战,那也只能算是单面的作战了,而且于己军不利,所以,既然实施围歼战,就要把握好战争节奏,让自己前后部队一起对敌方的弓群予以毁灭性的打击。话又说回来了,雄厚的兵力还是围歼战的前提条件。
以上三种战术是策Ⅳ中最实用也是最常见的战术,有的人虽然没形成这种结论,但他们有意无意中就常常运用到这些战术,从而大破对方弓群。综合以上三种战术不难看出,对付弓群都需要相当的兵力,这就要看你怎么样去把握战争的时机了。所以别老是想着怎么样进攻对方,而是想着怎么样去消耗对方,等时机成熟了,自然而然离胜利也就不远了
东西我发了~
有没有人来看~针对讨论~
我控制不了~
我要求置顶!!!!
恩
好的
呵呵
玄玄受刺激了?
呵呵
玄玄受刺激了?
受刺激大了~
反正以后我来的也少了~
无所谓~
哈哈
受啥刺激了
你真的要我说嘛~~
反正你也应该知道了~~
谁叫我小心眼~爱记仇呢~
看不得人家说的那些话~~
[em31][em31][em31][em31]哈哈
别人说一句就在意一句
人就不用活了
哈哈别人随便说
大家还是随便玩
各有各的观点
不要在意
难道天天都要看别人脸色才能生活吗
哈哈哈
不要在这个帖子说啦~
这里是技术交流讨论贴~~
要不又要被说啦~~
反正你都承认自己是猪了~
~~嘿嘿~~我气就消啦~~
[em31][em31][em31][em31][em31]
不许在这里说别的啦~~
我之前应该多占几个坑.....
这样有新数据~可以填里面...
现在没地方了~~
刷............
水.................
欢迎光临 三国策论坛 (http://bbs.sgconline.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