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标题: 三国著名人物简介 [打印本页]

作者: 自由天鹰    时间: 2006-3-8 13:14
标题: 三国著名人物简介

关羽

关羽(160-219),子云长,蜀汉建国前的大将, 蜀汉四虎将之首,刘备手下最早的将领,河东解良人。早年在家乡杀人,逃至涿郡与刘备、张飞相识。三人以兄弟相称,实有父子之谊,关羽虽然年长刘备两岁,但由于刘备汉室宗亲的身份,关羽仍尊刘备为兄。

  在徐州讨伐吕布的战争中,关羽表现突出,深受曹操的欣赏。后刘备造反,为曹操所败,关羽被曹操生擒。关羽表明自己不愿离开刘备,曹操表示一有刘备的消息即让关羽离去。随后袁绍起兵攻打白马,关羽作为曹军大将出战,斩杀了袁绍手下大将颜良。然后关羽离开了曹操,至袁绍军中投奔刘备。

  赤壁之战中,关羽作为刘备手下大将出战,镇守华容道。曹操逃至此处,撞阵得过。关羽没有能够抓住曹操。战后,关羽出征长沙,结果被韩玄手下大将黄忠击败。刘备大军杀到,终于收服黄忠,取下了长沙。然后刘备入川,诸葛亮作为二路援军起兵,留关羽镇守荆州。

  镇守荆州后的关羽渐渐变得狂傲起来。在对东吴的政策上,关羽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孙权先是想和关羽和亲,但不仅被关羽拒绝,而且还受到一阵痛骂。其后想要进攻东吴,却被甘宁击败。215年,鲁肃摆下单刀会,痛骂关羽,使得蜀方只得割让三郡给东吴。后刘备自封汉中王,关羽被封为四虎将之首。219年,关羽起兵攻打樊城的曹仁。曹操闻讯后派于禁、庞德为援军前往救援。一场大战后,白马将军庞德一箭射中关羽头颅,关羽只得退兵整顿。此时一场大雨帮了关羽大忙,屯兵山谷内的曹军被水淹七军。关羽生擒了于禁,斩杀了庞德。再次进攻樊城时,被毒箭射中。军医为关羽刮骨疗伤,关羽稍有好转。而此时,东吴的吕蒙已用白衣渡江之计袭取了荆州。关羽此时又被曹仁、满宠击败,无路可去,只得退守麦城。

  在麦城中的关羽四处求救,但由于平时他已将同僚基本上得罪完了,故而糜芳、刘封均不愿发出援军。关羽最后只得单骑突围,连连中东吴军的埋伏,最终被潘璋捉住。至建业城后,被孙权杀害,终年60岁。

  历史上的关羽和《三国演义》里被神化的关羽有很大不同。历史上关羽既没有骑过赤兔马,也没舞过青龙刀;温酒斩华雄的事情是完全夺了孙坚的功劳,诛杀文丑则是曹操的谋略,就连他斩杀颜良这件事的第一功臣也应该是荀攸而非关羽;千里走单骑的事情也是子虚乌有,华容道之事也是与史实大相径亭;杀车胄、杀蔡阳则是夺了刘备的功劳;至于单刀会,这件事情的真正英雄是鲁肃。总之,演义中的关羽不是人,而是神。不过,演义中的关羽的英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关帝君也早已被千家万户供奉起来了。


作者: 自由天鹰    时间: 2006-3-8 13:17
赵云



赵云(?-229),字子龙,蜀汉禁军首领。初为公孙瓒手下随从,刘备救援徐州时,向公孙瓒借兵,公孙瓒便将赵云借给刘备。徐州之战后,赵云回到公孙瓒处。后来看到公孙瓒难成大事,便离开了公孙瓒。赵云离开公孙瓒后不久,公孙瓒便被袁绍灭掉了。赵云离开公孙瓒后,在古城遇到了刘备,便投奔了刘备。此时赵云已年过40岁。他说:“云漂零半生,今得使君,云心愿足矣。”刘备任赵云为“主骑”,相当于亲兵队长。依赵云的能力,与这个职务太不相称。但赵云没有拒绝,还是从此后忠心于刘备,认真保护刘备家小。
208年,曹操南下,大败刘备。刘备带了几万民众逃走。长板坡一战,赵云趁曹军不知哪个是兵、哪个是民,得以顺利救出了刘禅和糜夫人。其后刘备入川,赵云作为二路援军,与诸葛亮一起入川,由于路上没有遇到什么抵抗,所以也没有立什么太大的功劳。汉中之战时,赵云也立下了功劳。刘备封汉中王时,只封了赵云作偏将军,后提升至虎威将军。这一职务便使得赵云不可能列入虎将的行列。但赵云也没有什么怨言。
219年,关羽遇害。221年,刘备称帝后欲起兵伐吴。赵云苦谏,他说:“关将军之仇,私也;汉室之仇,公也。今国贼是曹丕,而非孙权。陛下万不可因私而废公,今只应伐魏,而不能伐吴。”可见赵云并非一般的武将,实在是难得的一员文武全才。但刘备不听,结果并陆逊大败于彝陵。223年,刘备白帝城托孤,赵云就是六员托孤之臣之一。
其后诸葛亮南征,已六旬开外的赵云随诸葛亮出发,立下了大功。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赵云和邓芝守住箕谷,因兵少而败。赵云及时退兵,使得损失不大。随后赵云病逝,被追封蜀汉大将军。
历史上的赵云虽有很多功劳,但官职始终不大。因为他亲兵队长的身份,使得赵云不可能有独挡一面的机会。在蜀汉内部,赵云甚至只能算一名文官。但赵云确实是难得的一员将领,从后人对他的美化,送他一个“五虎将”的名号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后人对赵云的喜爱了。关于赵云的年龄,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但《三国演义》中关羽赵云的描写显然有点不能自圆其说。长板坡时赵云好像还是一个面白无须的小将,而诸葛亮南征时赵云就已经是一员白发飘飘的老将了。其实长板坡之战(208年)距离诸葛亮南征(225)年相隔最多不超过十八年,怎么会使一个青年人就变成了老年人了呢?一般认为,赵云在长板坡时年龄在五十岁左右,病逝时大概就在七十岁左右。至于传说中的血战长板坡,史书上没有这一场战斗的描写。更为关键的是,史书上并未有縻夫人自杀的描写,这也就意味着赵云很有可能是在长板坡同时救出了甘夫人、縻夫人和刘禅。其实,没有了血战的长板坡更能反映出赵云的随机应变,脱下了“五虎将”外衣的赵云,他那智勇双全的中年将领形象将更加深入人心,永远在夜空中闪耀。

作者: 自由天鹰    时间: 2006-3-8 13:18
马超


马超(176-222),字孟起,蜀汉四虎将中最年轻的一位。自幼随父亲马腾生活在西凉。208年,马腾与韩遂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马腾只得带全家(除了马超)前往许昌投奔曹操,曹操让他在邺城做官。马超则仍然留在西凉。曹操以后几次让他到许昌,都被马超拒绝。211年,曹操在宛城练兵,马超、韩遂疑为图己,遂起兵攻打长安。因为马腾在邺城,曹操手下都认为马超不会造反,结果毫无准备的长安城瞬间就被西凉兵攻占。曹操闻讯后,立即带兵前往潼关,与马超交战。结果曹操大胜,一举平定了西凉。马超只得和从弟马岱、属下庞德前往汉中投奔张鲁。而曹操回到许昌后立即将马腾诛灭三族。马腾之死,马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其后刘备攻打西川刘璋,刘璋向张鲁求救,张鲁立即派马超前往救援。其时庞德有病在身,马超就留他在汉中,而带从弟马岱前往葭萌关攻打刘备。结果,马超中了诸葛亮的离间计,张鲁不肯收留,马超无奈,只得和马岱一起归顺了刘备。在攻打成都的战役中,马超立下了首攻,这为他在蜀中的地位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其后刘备封汉中王时,就封了马超作四虎将。221年,刚刚称帝的刘备起兵攻打东吴。马超此时已是身患重病,就没有随刘备出征。第二年,马超疾病日益严重,临死前上疏刘备。说自己一家差不多都被曹操杀完了,只有从弟马岱,请陛下善待他,其他就没有什么可挂念的了。终年47岁。
历史上的马超和《三国演义》里写的差别也很大。为了使得曹操更残暴,罗贯中将曹操杀马腾和马超起兵的顺序变了一下。这样一来,事实的本质就变了。其实对马腾家族的灭亡,真正该负责任的就是马超。而且在马超死的时间上,罗贯中让马超又多活了近三年的时间。其实马超病逝在刘备伐吴的过程中,而并非像演义中一样病逝在诸葛亮南征之后。另外,“锦马超”一词在正史中也未见记载,马超在潼关之战时已是三十六岁,应算是中年将领,而不是年轻将领。

作者: 自由天鹰    时间: 2006-3-8 13:18
黄忠



黄忠(150-221),字汉升,蜀汉四虎将中最年长的一位。早年是刘表部下,却一直没有被刘表重用。208年,曹操南下,平定了荆州。曹操当时也并没有发现黄忠的能力,只让他到长沙太守韩玄手下为将。其后刘备攻打长沙时,黄忠将关羽击败。后归顺刘备。已是花甲之年的黄忠在刘备手下得到了很好的重用。刘备入川时,黄忠就立下了很多攻劳。汉中之战时,黄忠依法正之谋,成功斩杀了曹军大将夏侯渊,使自己在蜀中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其后刘备封汉中王时,黄忠就被推为了四虎将。刘备称帝前一年,黄忠病逝。时年71岁。
历史上的黄忠和《三国演义》中写的差别也很大。对于黄忠的年龄,黄忠是大了一点,但从未在“老”字上作过太大的文章。想来也很清楚,黄忠不过比刘备大了12岁,和赵云比起来只差9岁左右,在蜀汉内部也不算是十分老的。黄忠并没有参加刘备的伐吴之战,也许是后人不愿这位大将无声息的死去,所以又让他多活了一年,还斩杀了东吴几员大将吧.

作者: 自由天鹰    时间: 2006-3-8 13:18
张飞

张飞(?-222),字益德(《三国演义》中有误),刘备手下最早的将官之一。牌气暴燥,性如烈火。在刘备寄居吕布手下时,由于张飞屡屡与吕布作对,最终使吕布夺了刘备所在的小沛,刘备投奔曹操。曹操很看重张飞的能力,把夏侯渊之女(一说为夏侯渊之妹)嫁给了张飞,而后来张飞之女嫁给了刘备之子刘禅,这也就意味着曹操与刘备之间有亲戚关系。刘备反叛后为曹操所败,张飞只得前往汝南。最终与刘备、关羽团聚。其后,刘备入川,张飞作为二路援军,义释严颜,并一路攻至颌城,并大战马超。其后刘备自封为汉中王,封张飞为四虎将之二,仅次于关羽。此后张飞镇守阆中。
219年,关羽遇害。221年,刘备称帝,张飞返回成都,极力主张刘备伐吴,为关羽报仇。想要得到荆州的刘备立即同意,让张飞为先锋攻打东吴。由于张飞对部下历来不好,伐吴前终被部下杀害,终年只50出头。


作者: 自由天鹰    时间: 2006-3-8 13:19
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人称卧龙先生,蜀汉丞相。早年隐居隆中,后刘备三顾茅芦,请出诸葛亮作军师。由于当时诸葛亮年纪很轻,所以关羽张飞等人看不起诸葛亮。刘备对他们说道:“孤有孔明,如鱼之得水。”关羽等人听了也就不再说什么了。208年,曹操南下,大破刘备。诸葛亮和徐庶在逃跑中被曹操击溃。徐庶遂投奔了曹操。诸葛亮至江夏后,受刘备之托,前往东吴游说,联吴抗曹。刘备入川后,诸葛亮镇守荆州,诸葛亮此时的治政能力初步显示出来。庞统中箭身亡后,诸葛亮作为二路援军,和赵云一起入川。此后,刘备基本上都领兵在外,诸葛亮一直留守成都,由于他出色的治政能力,使得西川的经济有了和很大程度上的恢复。这一成果不旦蜀国人人称道,就是魏国的钟繇、董昭等人也在给曹操的奏章中屡屡称颂诸葛亮的治政能力。曹操因此也给诸葛亮写过信,并送了一些礼物。当然,这一切都是白费心机了。汉中之战后,刘备自封汉中王,封诸葛亮为军师将军。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被封为丞相。刘备想伐吴,诸葛亮苦谏无用,结果刘备大败。
223年,刘备白帝城托孤,为限制诸葛亮的权力,刘备留下了李严来总管粮草,制约诸葛亮。其后诸葛亮南征,大败孟获,南方平定。然后诸葛亮北伐,收得姜维。然后诸葛亮让马谡镇守街亭。魏将张郃大败马谡,占领街亭,蜀军大败。其后诸葛亮又几次伐魏,并成功的除掉了李严。但诸葛亮的北伐先后被曹真和司马懿成功击败,最终蜀国的国力越来越弱。234年,诸葛亮劳累过度,病逝于五丈原,官至武乡侯、蜀汉丞相。司马懿在探查蜀军营寨时,称诸葛亮为“天下奇才”。但诸葛亮一死,便注定了蜀国的灭亡。
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出山至入川前,这一阶段,诸葛亮主要表现的是自己的外交能力。尤其是他在赤壁之战中的游说,使得孙刘结成同盟。当然从后来来看,蜀国内部有这样外交能力的人还有很多,如邓芝、郤正等人,但诸葛亮在孙权面前谈论战事时的精细,与当时东吴大都督周瑜、参军校尉鲁肃等人不谋而合,说明诸葛亮对这场战争还是看得很清的,诸葛亮有军师之才。第二阶段是诸葛亮入川到白帝城托孤,这一阶段诸葛亮主要表现的是自己出色的治政能力。可以说蜀国在诸葛亮死后还能撑一段时间就和这一段时间诸葛亮对西川的治理有关。这一阶段,刘备先后屯兵于公安和阳平关,成都的全部内政都交给了诸葛亮。和演义中不同,汉中之战以及此前的定军山之战,诸葛亮都没有参与,他一直守在成都。第三阶段是刘备死后到诸葛亮病逝,这一阶段诸葛亮的精力已经由内政转向了军事。然而就诸葛亮的几次北伐来看,诸葛亮在军事上是长于治军而短于计谋。诸葛亮在北伐期间也发明了木牛、流马以用来运输粮草(注意,这里的木牛、流马是两种工具,而且也是要由人力来推动的,并不像《三国演义》中说的那样),并且创造出了八阵图(八阵图今已失传,不过八阵图更向是两军对垒时的一种阵法,而不是演义中说的石阵)。从这点上来看,诸葛亮更适合的是在战争中负责后勤工作,他实在不是能做三军统率的人才。这里还要特别说的是,诸葛亮最大的失误就是他的后事处理。诸葛亮后事处理是这样的:兵法传给姜维,军队归杨仪,丞相位置由蒋琬继承(由于后主刘禅在此后坚决不设丞相,所以蒋琬只做到了大将军)。这种后事处理,只能导致蜀汉内部的内讧,因为杨仪难以容人,而蒋琬和姜维在北伐的态度上又是完成相反。由此可见诸葛亮在识人方面要选比刘备差得多。最后要说的是,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都爱说“诸葛军师”四个字,但其实诸葛亮从未作过刘备真正意义上的军师(诸葛亮作过军师将军和军师中郎将,但这并不是真正的军师),诸葛亮在刘备手下的地位就和曹操手下的荀彧很相似,都是镇守后方的关键人物。当然,历来对诸葛亮的神化,也都不可信。就传说中的东西而论,周瑜属于群雄分争的前三国,司马懿属于由魏至晋的后三国,而诸葛亮则属于三分天下的中三国,三人没有任何可比性。

作者: 自由天鹰    时间: 2006-3-8 13:20
刘备


刘备(162-223),蜀汉昭烈帝,蜀汉的建立者,汉室宗亲,乱世的枭雄。在镇压黄巾起义时认识关羽、张飞二人,三人名为兄弟,实有父子之谊。由于刘备是汉室宗亲,所以虽然关羽长刘备两岁,但仍尊刘备为兄长。镇压黄巾后,刘备被封为安西县令,后因不满督邮对自己的百般刁难,鞭打督邮后弃官出走。(正史为刘备鞭打督邮)后又投奔公孙瓒,被封为平原县令。
其后,曹操攻打徐州,陶谦向刘备求救,刘备遂从公孙瓒处借来数千兵马,又借得将军赵云,往徐州救援。此时吕布偷袭曹操的根据地濮阳,曹操不得已而退兵。刘备则进驻徐州。陶谦将小沛城交与刘备。 然后赵云欲离去,刘备苦苦相留,赵云答应日后必来投奔。其后陶谦病故,将徐州城交与刘备。刘备遂自领为徐州牧。此后被曹操所败的吕布前来投奔,刘备让其居小沛。后来,吕布偷袭了徐州,刘备只能前往小沛。其后袁术派纪灵带大军攻小沛,吕布用“辕门射戟”救了刘备。但其后,因张飞和吕布产生矛盾,使吕布攻小沛。刘备只能前往许都投奔曹操。曹操表奏刘备为豫州牧,至此人称刘备为“刘豫州”。
其后袁术称帝,曹操动员刘备、吕布、孙策三路人马攻打,占寿春后刘备前往小沛。其后曹操欲讨伐吕布,便联合刘备一起讨伐。吕布得知后立即先攻破小沛,刘备只得逃往曹操营塞。下邳城破,白门楼上,吕布苦苦求侥,刘备只说了一句“公不见丁原、董卓乎”,便让吕布丧了命。其后,刘备随曹操一起回许都,却不愿居于人下,以打袁术为借口,向曹操借兵,曹操允之。打完袁术后,刘备立即攻占徐州。曹操闻讯后大军攻城,刘备三兄弟失散,刘备只身逃往河北投袁绍。其后在延津被曹操击败,被袁绍派往汝南。
官渡一战,曹操大破袁绍。刘备自以为许都空虚,便于汝南联合刘辟一同打许都。结果曹操及时赶回,刘备大败,只能前往荆州投奔刘表。又因为不愿居于人下,一次酒后说了几句真话,刘表知其意,就让其前往新野。曹操派兵前来攻打,刘备用计在道旁放火,烧跑了夏侯敦。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曹操此时亲率大军南下,刘备只能逃往江夏。诸葛亮只身前往东吴游说抗曹,孙权以周瑜为大都督在赤壁大破曹军,曹兵北还。此后,孙权又将其妹孙尚香嫁给刘备,以促成孙刘联盟。刘备在这一时期取了荆州南部许多州郡,并占了襄阳。
210年,东吴大都督周瑜起兵取西川,却不料中途箭伤发作,逝世在巴丘。庞统此时前来投奔刘备。刘备在权衡了卧龙、凤雏的军事能力后,决定带庞统、魏延、黄忠前往取西川。不料在战斗中庞统中箭身亡,刘备只得让诸葛亮入川,并留关羽守荆州。成都城前,马超加入,并劝降了刘璋。214年刘备遂自领为益州牧,并于其后连克数十州县,蜀国的版图初步形成。218年,刘备因兵马整齐,便起兵攻汉中,欲收东川。定军山一战,黄忠因法正之谋,斩杀了曹军大将夏侯渊。汉中已得,刘备自封为汉中王。
其后关羽起兵攻樊城却不知见好就收东吴吕蒙趁机用“白衣过江”之计取了荆州,使关羽走投无路,最后在麦城被俘建业城中关羽被孙权杀害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继任魏王之位,其后废汉献帝,建立了魏国。次刘备以“汉室宗亲”之名在成都称帝,立国号为“汉”,史称“蜀汉”,蜀国政权正式建立。
次年,为争夺荆州,刘备以为关羽报仇为借口,出兵30万攻打东吴。却不料在起兵前夜,张飞被属下所杀,属下投奔东吴。这更坚定了刘备攻打东吴的决心。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陆迅坚守不战。时过一年,刘备在长江岸边摆下八百里连营。陆逊趁蜀军战义已无之时用火攻,连营被烧,刘备只能狼狈逃走。逃至白帝城,刘备以此为行宫,暂时住下。
次年,刘备病情恶化,从成都招来蜀相诸葛亮,以后事、孤儿托之。见诸葛亮无反意、只愿一心抚佐太子刘禅后,刘备方才放心。言讫即逝,终年63岁。

作者: 自由天鹰    时间: 2006-3-8 13:20
吕布


吕布,字奉先。先是丁原部下,后改投董卓。在董卓讨伐战中,率领殿后部队与孙坚交战,但被打败。随董卓至长安后,因和董卓小妾有私,被董卓发现后和董卓之间产生了矛盾。司徒王允趁机挑拨,终于使吕布杀死了董卓。随后李傕、郭汜杀进长安城,要为董卓报仇。吕布与其交战后,被贾诩的计谋所败,只得逃出长安。流落至濮阳时,曹操正在攻打陶谦所在的徐州。吕布与陈宫勾结,攻占了濮阳。曹操回师大战吕布,吕布被打败,只得投奔徐州的刘备。刘备让他在小沛居住。后来吕布趁刘备出兵攻打袁术时一举占领了徐州,反而让刘备住小沛。袁术派纪灵来攻打刘备,刘备、袁术双方都希望吕布能站在自己一边。吕布辕门射戢,救了刘备。但后来吕布又攻打小沛,刘备只得去许昌投奔曹操。后来,曹操趁袁绍攻打公孙瓒时,联合刘备攻打吕布。吕布得知后,立即先攻进了小沛城。但最终被曹操打败,只得退守下邳城。下邳城中,民心不稳。曹操放水淹城,终于在白门楼上生擒了吕布。吕布乞求活命,曹操问刘备怎么办。刘备说:“君不见丁原、董卓乎?”就这一句话,东汉末年第一猛将就被缢死了。
终吕布一生,实在是反复无常。他与袁术、曹操、刘备等人分了又合、合了又分,但最终还是难逃一死。第一猛将最终是这样一个下场,实在令人感叹。

作者: 自由天鹰    时间: 2006-3-8 13:20
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魏国政权的实际建立者。二十岁初举孝廉,在讨伐黄巾的战斗中初露锋芒。黄巾之乱后任汉朝骁骑校尉。公元189年,董卓入京任相国,十分赏识年轻有为的曹操,但曹操鄙其为人,不愿与董卓为伍,便离开了洛阳。曹操一走,董卓立即四处捉拿曹操。行至中牟县,曹操被捉。经过努力,曹操终于逃了出去。回到自己的故乡陈留,曹操立即招兵买马,此时收得族弟曹仁、曹洪、夏侯敦、夏侯渊四人,又有李典、乐进二将前来投奔。曹操实力渐丰,立即发出檄文,约齐十四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诸侯共推袁绍为盟主,大军直发泗水关。在长沙太守孙坚的杰出表现下,大军终于攻占了洛阳。董卓狼狈逃往长安。后被王允、吕布诛杀。
而此时曹操则来到濮阳任太守。在将父亲接来的途中,父亲曹嵩在徐州被山贼杀害。曹操盛怒之下起兵攻打徐州。临走前留谋士陈宫守濮阳,谁知正当曹操和陶谦在徐州激战时,陈宫勾结吕布,竟攻占了濮阳。曹操只得放弃攻打徐州,回兵夺回濮阳。经过一番争斗后终于夺回了濮阳。此时长安再燃战火,献帝逃出了洛阳,四处求救。曹操抓住这个绝好的机会,将献帝迎回自己的范围内,并上奏请迁都至许昌,从此开始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序幕。以后几年里,曹操先是联合刘备大破吕布于下邳城,白门楼上杀了吕布;然后又在徐州大破反叛的刘备,生擒了刘备手下关羽。
然后就开始了与袁绍之间的战争,曹操先在白马坡使暂住的关羽杀了袁军大将颜良,然后又在延津口用计诛杀了袁军大将文丑。然后关羽离开了曹操,至袁绍营中投奔刘备,曹操则在此时与袁绍对峙于官渡,二万对十万。200年年底,曹操趁袁军松懈之机,用烧粮之计火烧了袁军的粮仓乌巢。袁军大败,曹操获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然后又在仓亭大败袁绍,使得袁绍吐血而亡。袁绍临死前传位于三子袁尚,这便注定了河北必有一场内讧。曹操抓住时机,到207年一举平定了河北。
208年,曹操任丞相,南下准备平定南方。他先在长板坡大破刘备的军队,占了新野城。然后刘表死去,蔡瑁请降,曹操大赏刘琮,然后就驻扎在江陵,准备一举平定江东。此时江夏的刘备派诸葛亮过江联吴抗曹,周瑜起兵三江口,与曹操对峙。北方将士不习南方水土,多有疾病发生。208年冬,黄盖献诈降书,周瑜用火攻之计大破曹操于赤壁,曹操只得烧船自走,退回许都。
211年,马超起兵造反。此时马超之父马腾尚在邺城作官。曹操先大破马超于渭水,然后一举平定了西凉。回许都后,诛杀了马腾的三族。
213年,曹操封魏公,魏国的政权版图初步形成。然后曹操攻打汉中张鲁,原马超部下庞德举众投降曹操,张鲁也被迫投降。此时司马懿献计让曹操攻打刚取下西川的刘备,但曹操不从此计,从而失去了平定西川的绝好机会。
216年,曹操封魏王。218年,西川刘备起兵攻打汉中,曹操以夏侯渊为先锋镇守定军山,不想夏侯渊中法正之计被黄忠斩杀。曹操大兵杀到定军山,结果被刘备击败。曹操只得放弃汉中,退回许都。为报此仇,曹操秘密与东吴定下了魏吴同盟,共同攻打荆州的关羽。此时荆州的关羽正在大兵攻打曹仁所在的樊城,曹操以于禁、庞德为后援先锋杀向樊城。战场之上,白马将军庞德一箭射中关羽头颅。本当曹军要胜之时,一场大雨使得曹军受到了灭顶之灾。水淹了七军,庞德被关羽斩首,于禁则被关进了荆州。然后东吴吕蒙成攻袭取了荆州,曹仁又反攻击败关羽,使得关羽被迫退走麦城,最终被吕蒙生擒。孙权将关羽斩杀后,将关羽首级送至许都。曹操识破了孙权之计,厚葬关羽,使得西蜀没有伐魏。
此时的曹操头风病越发严重,看见蜀、吴之间必有一场斗争,便没有后虑了。曹操临终前传位于次子曹丕(由于长子曹昂早逝,此时的曹丕就是长子),并托后事与众谋士。220年,魏王曹操病逝于洛阳城,终年六十六岁。其后曹丕代汉,追封曹操为魏武帝。
曹操戎马倥偬一生。用兵灵活,长于选将用将,治军严整。严格训练,赏罚分明,座骑惊入麦田,当场割发代首以肃军纪。体恤将士,赢得军心。曹操好兵法,自著兵书十万余言。 又集录诸家兵法为 《接 要》。所著《孙子略解》(即《孙子注》),开创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的先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其“兵以义动”的战争观,因事设奇、任势制胜的“诡诈论”,注重后勤保障和加强水军建设的远见,颇受后世推重。他的军事著述大部亡佚,中华书局辑校的《曹操集》,汇集有曹操存世的用兵文书。


作者: 自由天鹰    时间: 2006-3-8 13:21
周瑜


周瑜(175-210),字公瑾,东吴四英将第一位,庐江舒城人。幼年与孙策相识,结为生死之交。后孙策脱离袁术自立后,周瑜主动投奔孙策。在孙策平定江东的战争中起到了谋士和武将的双重作用,用计谋收服了太史慈。孙策平定江东后,周瑜任水军都督。200年,孙策早逝,临死前对孙权说“外事不决问周瑜”。孙权继位后,也十分信任周瑜。208年,孙权西征黄祖,周瑜立下了大功。208年,曹操南下,目标直指江东,孙权战和未定。周瑜及时从鄱阳湖赶回,正确分析了曹操远来的种种弊端,使孙权决定与曹操一战。周瑜身为水军大都督,用火攻之计大破曹操,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后,周瑜攻打南郡时中毒箭,但还是拼死取下了南郡。随后周瑜割长江南岸给刘备,但刘备至京口见孙权,要求得到整个荆州,孙权同意,因此周瑜只得退往柴桑郡养伤,在生病期间周瑜提醒孙权要提防刘备。210年,周瑜领兵攻打西川,行至巴丘城时箭伤发作,英年早逝,年仅36岁。孙权闻讯后,立即素服迎接周瑜灵柩回柴桑。
历史上的周瑜风姿英发,心胸广阔。东吴老将程普,早年跟随孙坚,自以功高,瞧不起年轻的周瑜。但周瑜并不与程普计较,最后使程普自己折服,程普说道:“与周公瑾交,如饮醇缪,不觉自醉。”到宋代时,世人还是很喜欢周瑜,这一点从苏轼的《念奴娇》一词中就可以看出。但到了元代以后,人们就逐渐对周瑜进行丑化,至到《三国演义》成书时,周瑜就完全成了另一个人了。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周瑜和刘备的关系,周瑜一方面主动割长江南岸地给刘备,但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外交行为;另一方面周瑜又看出刘备的枭雄本色,不愿刘备一天天壮大,因此上书孙权,要求孙权将刘备软禁在京口(这就是《三国演义》中美人计的由来,但其实周瑜本人并未施美人计,孙尚香也是由孙权主动嫁给刘备的),但孙权不愿。在对刘备一方的态度上,周瑜和鲁肃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法,周瑜是激进派,而鲁肃则眼光看得更远。遗憾的是,千百年之后,这两个人都成为了当时还默默无闻的诸葛亮的垫背人,周瑜成了心胸狭窄的代名词,而鲁肃则变成了一个老实得笨得出奇的人。

作者: 自由天鹰    时间: 2006-3-8 13:21
张辽


张辽,字文远,曹魏第一将才,五虎将之首。开始是董卓手下的将官,后随吕布,吕布被曹操诛杀后归顺曹操。官渡之战中立了大功。赤壁之战败后,在曹操逃往南郡的途中表现突出。曹操北还,就留下张辽镇守合淝。不久以后,孙权起兵攻打合淝。张辽识破了太史慈里应外合之计,将计就计成功射杀了太史慈。孙权只得退回吴郡城。215年,曹操平定汉中时,孙权再次起兵攻打合淝。张辽以八百人大破孙权的五万大军,威震逍遥津。自此后南人闻张辽之名,小孩不敢夜啼。223年,东吴陆逊火烧连营,刘备大败,曹丕亲率大兵再次南下攻打东吴。不料中了徐盛火攻之计,张辽奉力救主,不想头部中了一箭,回洛阳后病逝。曹丕亲自为张辽吊孝。

作者: 自由天鹰    时间: 2006-3-8 13:22
夏侯敦


夏侯敦,字元让,曹魏大将军,曹操的族弟。曹操在陈留举兵讨董卓时就前来投奔。在讨董卓的战斗中斩杀董卓手下徐荣,表现突出。后来曹操欲联合刘备讨伐吕布,吕布得知消息后先行攻进了小沛,刘备向曹操求救。夏侯敦作为援军先锋出征,半路遇到吕布手下高顺挡路。在战斗中,高顺手下曹性一箭射中夏侯敦左目。夏侯敦拔目啖睛,大叫“父精母血,岂能丢弃”,怒斩曹性。从此人称为“盲夏侯”。202年,夏侯敦奉命攻打荆州的刘表,刘表使刘备出战,在博望坡用火攻大破夏侯敦。以后的战斗中,夏侯敦立下了很多功劳。220年,曹操病逝,夏侯敦就是托孤重臣之一。其后曹丕代汉,封夏侯敦为大将军。次年夏侯敦病逝。
由于“拥刘贬曹”的观点,夏侯敦长期都是以反面形象出现。其实夏侯敦在当时来说真是一员猛将,他拔目啖睛的英勇形象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作者: 自由天鹰    时间: 2006-3-8 13:22
司马懿

司马懿(179-251),字仲达,魏晋过渡时期重要人物。30岁时受曹操三请,才出仕相助曹操,任丞相府文学掾,后任丞相府出簿。曹操平定汉中时曾向曹操献计攻打刚取下西川的刘备,但曹操没有采纳。后刘备势力已成时,曹操想起司马懿之言才追悔莫及。后刘备出任汉中王,曹操想起兵攻打,司马懿又献计,利用蜀吴之间的矛盾,结果使得关羽败走麦城。曹丕继位后,司马懿并没有什么大用。 曹叡继位后,司马懿被封为荆、豫两州的都督。此时孟达想要造反,司马懿果断平定了孟达的叛乱。以后几年,诸葛亮连续北伐,司马懿数次击败诸葛亮。其间,司马懿顶替了曹真成为魏都督。234年,司马懿用疲军之术将诸葛亮拖死在了五丈原。
曹叡临死前向司马懿托孤,此后大将军曹爽下了司马懿的兵权。司马懿并不着急,而是用诈病之计使曹爽失去了警惕。在一次曹爽陪曹芳出城祭祖时,司马懿在城中发动兵变,一举占领了洛阳。魏主曹芳只得依司马懿召曹爽回城,结果曹爽被司马懿诛灭了三族。魏国政权全归司马氏。251年,司马懿病逝,时年73岁。司马懿病逝时任丞相,加九锡,和曹操的地位差不多了。265年,其孙司马炎代魏称帝,成立晋朝,追封司马懿为晋宣帝。
历史上的司马懿是一个很有军事才能的野心家,他城府很深,连曹操也看不透他。由于后人对诸葛亮的神化,司马懿就成了反面人物。其实司马懿在带兵作战方面,远比诸葛亮要厉害的多。

作者: 自由天鹰    时间: 2006-3-8 13:23
孙权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大帝,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生于光和五年(公元182年),卒于太元二年(公元252年)。 孙坚次子,幼年跟随长兄孙策平定江东,200年孙策早逝,临死前对孙权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208年,孙权起兵西进,收复甘宁,剿灭了黄祖。 同年,曹操南下,刘备大败,曹操占了荆襄后给孙权写信,直意要取下东吴。东吴内部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主战以黄盖为首,主和以张昭为首。张昭在当时是很有说服力的,但孙权却有意一战。此时,鲁肃从江夏带来诸葛亮,表明刘备联吴抗曹的决心。周瑜及时返回,说明曹操的种种弊端,说明战有望获胜。孙权果断决定,以周瑜为主帅,出兵三江口,与曹操决战。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赤壁战后,孙权为联合刘备,将其妹孙尚香嫁给刘备。后又从鲁肃之计,将荆州借给刘备。后刘备取川成功,孙权让刘备归还荆州,刘备不从。鲁肃单刀会后讨回了三郡。后孙权出战合淝,被张辽击败。217年,魏吴大战于濡须口,双方均不能获胜。濡须口之战后,孙权与曹操和睦,并签定了魏吴秘密同盟,共伐关羽。
219年,关羽攻打樊城,孙权任命吕蒙取下荆州。吕蒙用白衣渡江之计取下荆州,又在麦城生擒了关羽。关羽被带到建业后,孙权将关羽杀害,并将头颅送给曹操。220年,曹丕代汉。孙权宣称东吴是魏国的附庸,曹丕授予孙权九赐。221年,刘备称帝,然后立即起兵攻打东吴,名曰为关羽报仇,实为争夺荆州。孙权果断任命39岁的陆逊为都督,迎战刘备。陆逊在彝陵火攻大破刘备。223年,刘备病逝,诸葛亮为了北伐,派邓芝过江讲和。孙权与蜀汉和睦,共伐曹魏。224年曹丕大军攻打东吴。孙权让徐盛火攻破敌。226年,曹丕病逝。孙权亲自率军攻打江夏,却因太守文聘的坚守而败。
229年,孙权称帝,东吴政权正式成立。234年,孙权响应了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御驾亲征合淝,却败于扬州都督满宠。称帝后的孙权日益骄奢,宠信吕壹,丞相顾雍无故被杀,大将军陆逊忧愤而卒。在立太子方面,孙权犯了很大的错误。太字孙登夭折后,孙权先是废了孙和,又赐死孙霸,最后立孙亮为太子,这为日后的吴宫政变埋下了祸根。252年,孙权病逝,终年71岁。

作者: 自由天鹰    时间: 2006-3-8 13:25
甘宁

字兴霸,南阳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名将。甘宁早年先依附刘表,因不被重用,转而投身黄祖,而黄祖又以普通人看待,在这种情况下,他投奔了东吴。

甘宁入吴后即向孙权分析天下形势,并规划了统一全国的大计。这个取荆图蜀、一统天下的方略是符合当时客观形势的,成了孙权立国图谋天下基本国策的一部分。吴国也很快实现了擒黄祖,尽获其士众,立足江东的第一步。后来曹操进犯濡顺(在安徽省含山县西南),甘宁为前部督,受命出兵砍杀敌人的前营。后官至折冲将军。

甘宁是三国时期颇有政治见解的人物,同时他还粗犷凶猛,喜欢厮杀,性情豪爽开朗,轻视财物,尊重将士,孙权一向视他为东吴重要谋士、勇将,他也被时人称为江东虎臣。

作者: 自由天鹰    时间: 2006-3-8 13:27
邓艾

字士载,义阳郡棘阳人,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和政治家。

魏甘露元年,他以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封列侯。翌年升为征西将军。魏景元四年年他同钟会大举伐蜀,使姜维一退汉中,再退四川德阳。这时,他拒守剑阁,冬天十月,又走过七百多里无人之地,凿开山岭,开通道路,修筑桥梁阁道。山高谷深,极为艰险,又加上运输困难,粮食快用完时,邓艾就用毛毡将自己裹住,沿山坡向下滚,将士们也都攀着树木贴着悬崖一个个接着前进,最后终于袭取成都,为翦灭蜀汉立下汗马功劳。后被诏为太尉。 邓艾向朝廷建议,应在继续推行民屯的基础上于淮河两岸推行军屯。这个建议得到了曹丕和司马懿的支持。邓艾在淮河流域“修广淮阳、百尺二渠”,使淮河两万余顷土地粮食丰收。此项工程既有利于农田的灌溉,又便利了交通漕运。曹魏政权能在三国中始终保持实力最强,邓艾的许多政治主张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 自由天鹰    时间: 2006-3-8 13:27
魏延


字文长,义阳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

魏延原系刘备的亲信将领“曲部”,后随刘备入蜀,因屡立战功,被提拔为牙门将军。提升魏延为镇远将军。兼任汉中太守,掌管汉中地区的军务。刘备这一任命,使“一军尽惊”,魏延成为蜀汉的第一员大将。

刘备称帝后,魏延升为镇北将军。刘禅即位后封其为都亭侯。227年,诸葛亮驻军汉中,任魏延为丞相府司马,并担任凉州刺史,统率前锋部队。因战功卓著被提升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授以符节,并被进封为南郑侯。

魏延以勇猛过人、善于用兵著称,但他性格有些高傲,故当时的人们都对他很客气,避免冒犯他,只有杨仪对他毫不忍让。诸葛亮死后,杨仪不听魏延的主张、亲率大军南撤时,魏延便率兵抢先南归,互相攻击对方为叛逆,告急文书纷纷上交到朝廷。无能的后主心中无数,结果使魏延被杀,造成了蜀汉历史上一大冤案

作者: 自由天鹰    时间: 2006-3-8 13:32
太史慈

  字子仪,东莱郡黄县(今山东黄县)人。生于延熹九年(公元166)。

  太史慈面生美髯,少时好学,曾任本郡小吏。孔融曾经对太史慈非常赞赏并以钱粮接济太史慈的母亲。黄巾军余部围攻孔融时,太史慈受母命前往救援,但是孔融未让其与敌交战。孔融欲求救于刘备但无法突围。太史慈与两个军士数日于城外习射,待敌军懈怠时突围出去,使孔融得救,因而受到孔融器重。后来太史慈投奔刘繇,在孙策消灭刘繇之后归附孙策,官拜折冲中郎将。孙权执政时,委派太史慈负责东吴的南方事物。

太史慈死于建安十一年,卒年四十一。


作者: 自由天鹰    时间: 2006-3-8 13:39
陆逊

陆逊(183-245),字伯言,东吴四英将第四位,孙策的女婿。赤壁之战时就随东吴军参战,但一直没有受到重用。后来向吕蒙献白衣渡江之计,使得吕蒙成功袭取荆州。221年,已经称帝的刘备起大兵攻打东吴。东吴连战连败,阚泽向孙权推荐陆逊。孙权果断任命陆逊为都督,统领三军。陆逊在彝陵用火攻之计大破刘备,立下了奇功。诸葛亮北伐时,东吴作为蜀汉盟国也几次北伐,陆逊很能看清时机,每次都能获得一些局部胜利。后任东吴上大将军。顾雍死后,孙权改任陆逊为丞相。但陆逊身在荆州,只是遥领其职,没有丞相的实权。在三国时期能同时任大将军(武将最高职称)和丞相(文官最高职称)两职的人只有陆逊一人。然后孙权疏远了太子孙和,有意立孙亮为帝,陆逊苦谏不听,过不多久,孙权将陆逊所有外戚都发配到外州,又派人到荆州见陆逊,当面指明陆逊的所谓“二十条罪状”,陆逊听后忧愤而卒,终年六十三岁。陆逊死后,其子陆抗运其灵柩回建业,当面向孙权辩明了这所谓“二十条罪状”的荒谬,孙权也不得不为陆逊守灵。
历史上的陆逊在东吴四英将中应该是说是最棒的一位。但由于后人的“拥刘贬曹”,使得陆逊这位“杀害刘备”的彝陵英雄也受到了很不公平的评价。今天看来,陆逊在魏蜀吴三国中都算得上是一位难得的将才。这里值得提的是陆逊的身份问题,由于陆逊娶了孙策之女,这样一来陆逊就成了孙策之亲。这一点在孙权称帝前是优点,也是陆逊被重用的原因之一;但在孙权称帝后,这一点就成为毛病了,因为孙权历来对孙策的后人都防得很紧,因此陆逊也因此落了个“忧愤而卒”的结果。


作者: 自由天鹰    时间: 2006-3-8 13:41

袁术

袁术,字公路,袁绍的庶弟。讨伐董卓时,袁术负责押送粮草。因妒才而不发给孙坚粮草,使得孙坚被华雄击败。但孙坚及时调整了军队,最终大败华雄。191年,袁术让孙坚去攻打刘表,孙坚从之,但最终孙坚被黄祖射死在襄阳城前。袁术就收养了孙坚的长子孙策,目的是为了得到玉玺。后来孙策用玉玺换来了兵马,一举平定江东。袁术得到玉玺后立即宣布称帝,曹操、刘备、吕布、孙策四路人马杀向寿春城,大败袁术。袁术逃往汝南,继续作皇帝。后来,在汝南实在是呆不下去了,袁术只得北上投奔庶兄袁绍。不想在半路途中被向曹操借兵的刘备击溃。逃到寿春后,袁术找人要蜂蜜,却又找不到,袁术大叫道:“袁术至于如此吗?”遂吐血身亡。


作者: 自由天鹰    时间: 2006-3-8 13:42

袁绍

袁绍(?-202),字本初。因为祖上四世三公,故在诸侯中很有影响。在董卓霸京师时,袁绍和董卓发生了正面冲突,便离开洛阳回渤海。董卓想追杀袁绍,李儒对他说:“袁绍好谋无断,不足为虑。”然后曹操发檄文,十四路诸侯共伐董卓,袁绍被推为盟主。由于孙坚的突出表现,诸侯联军攻进了洛阳。诸侯解散后,董卓被吕布、王允诛杀。谋士献计让袁绍将献帝迎到邺城,但袁绍怕以后事事要请奏,太过麻烦,就没有采纳。后来曹操将献帝迎到许昌,袁绍听说后又后悔不矣。198年,曹操正在攻打徐州的吕布。田丰献计让袁绍攻打空虚的许昌。但袁绍竟以他的小儿子有病拒绝出战,失去了一个绝好的机会。然后袁绍起兵攻打北平太守公孙瓒,经过一番努力后,于199年终于消灭了公孙瓒。后来刘备杀了袁术,袁绍反而和刘备结了盟。最终刘备被曹操击溃,袁绍又收留了刘备。然后袁绍发了讨伐曹操的檄文,并起兵白马,但先锋颜良被寄居在曹操手下的关羽斩杀。袁绍又起兵延津,但先锋文丑中了曹操之计,又被斩杀。袁绍闻知关羽在曹操处后让刘备去招关羽回来,关羽投奔刘备后,袁绍让刘备至汝南驻扎。此时江东孙策病逝,孙权继位。袁绍得知孙权无意和自己合作后就亲率大军出战官渡,以七万人攻打曹操的二万人。但一时竟攻不下来。第二年,曹操成功袭击了袁绍的粮仓乌巢,活捉守将淳于琼。然后大败袁绍。这就是有名的官渡之战。袁绍只带几百骑逃回邺城。然后袁绍起兵仓亭,要雪官渡之恨。结果又被曹操打败。袁绍回邺城后就一病不起。次年,袁绍长子袁谭起兵攻打曹操,结果又一次大败。袁绍闻讯后,吐血身亡。临死前,他传位给三子袁尚。这为以后的二袁之争埋下了祸根,也为曹操以后平定北方铺平了道路。
终袁绍一生,不过羊质虎皮一个。袁绍在当时的诸侯中,实力最强,按说他统一天下的可能性是最大的。但他的性格使他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绝好的机会,最终在官渡之战中败给实力比他弱得多的曹操,也是必然的。


作者: 自由天鹰    时间: 2006-3-8 13:42
刘璋

刘璋,字季玉,东汉末年的益州牧。早年跟随其父刘焉从幽州来到西川,建立家业。后刘焉病故,刘璋就成了益州牧。后为抵抗汉中张鲁,不顾众人反对,让刘备带兵入川。最终刘备翻脸攻打成都,四面围城之后,刘璋开城投降。在刘备手下得到了善待。刘璋之子刘阐后来投降了东吴,被孙权安置在交州和益州交界的地方。

作者: 自由天鹰    时间: 2006-3-8 13:43
刘表

刘表,字景升,江南八俊之一,荆州刺史。191年,孙坚起兵攻打荆州,刘表使黄祖出战,射杀了孙坚,至此后与东吴结怨。后刘备在汝南大败,前来投奔,刘表不顾众人反对收留了刘备。后来得知刘备野心太大后又想除掉刘备,但没有成功。207年,曹操南下。身患重病的刘表闻讯后身亡。蔡瑁将荆襄之地全部献给了曹操。
刘表在文学上有成就,但他的知人方面实在不敢令人恭维。甘宁、魏延、黄忠都曾经是刘表的部下,但不知为什么都没有得到重用。有人而不用,最终荆襄之地拱手让于他人,实在可惜呀!

作者: 自由天鹰    时间: 2006-3-8 13:44

董卓

董卓,字仲颖。初是西凉太守,十常侍乱政时,应大将军何进之邀进京城,被封为相国。他消灭了丁原,收得猛将吕布。他又废掉了少帝,而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由于他在洛阳城中的种种行为,使得民心大怒。董卓很看中曹操的能力,但曹操不想为这样的人效力,就离开了洛阳。董卓知道曹操离开后,立即全国通辑曹操。但最终曹操还是成立了十四路诸侯的联盟。由于孙坚的突出表现,董卓只得带献帝迁都至长安。进长安后,王允、吕布合谋将董卓诛杀。


作者: 自由天鹰    时间: 2006-3-8 13:45
张昭

张昭(156-236),字子布,东吴第一谋士。孙策平定江东时,周瑜向孙策推荐张昭,孙策亲自登门请张昭,张昭遂出山相助。在孙策平定江东的战斗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孙策平定江东后,张昭几度向孙策表明了西征黄祖的重要性。但孙策英年早逝,张昭的意见没有在孙策身上实现。孙权继位后,果然西征灭了黄祖。208年,曹操南下,以张昭为主的文官都主张投降曹操。这也是张昭在军事方面的不足,最终周瑜分析了曹军的弱点,并领兵至三江口与曹操决战。张昭也作为参谋参加了赤壁之战,也立了功劳。229年,张昭立劝孙权称帝,孙权从之,东吴政权正式成立。在立东吴丞相一事上,众人都以为这个位置是张昭的,但孙权说道:“此公性刚,不可为之。”遂立顾雍为丞相。不久后,张昭辞官归乡,安心养老,并注释了《春秋左传》。236年,张昭病逝,孙权亲自为张昭吊孝。
张昭在一般人眼中就是一个典型的投降主义的老者。其实历史上的张昭是一个非常敢于直谏的刚直之臣。一次,孙权与众将酒宴,以酒泼洒君臣,要与大家一醉方休。众人都不敢言语,唯有张昭拍案而起,说孙权是无道的纣王。孙权一听,满面羞愧,立即中止了酒宴。张昭在政治上的远见也是一般人不能达到的。一次,孙权要派人到襄平去封公孙康为燕王。张昭立劝,结果使得孙权大怒,用手按宝剑说道:“我对您的忍耐已经是够大了,我生怕我会一不小心杀了您。”张昭立即告病回家。孙权叫人用土去填张昭的门,张昭就让人在里面把门堵上,表明自己决不屈服。后来孙权派往襄平的人果然被公孙康杀了。孙权后悔不及,立即到张昭门前去请罪。张昭在儿子的搀扶下出来,君臣和好。如此一个江东第一谋士,在后人眼中却成了一无是处的人,真是不公平呀!

作者: 自由天鹰    时间: 2006-3-8 13:47

鲁肃

鲁肃(172-217),字子敬,东吴四英将第二位,文武全才。鲁肃少年看出世道将乱,便苦练箭术。其后周瑜带了几百人从鲁肃门前过,向鲁肃借粮。鲁肃当时前里有两囤米,鲁肃当时就借了一囤米给周瑜。周瑜十分感谢鲁肃,后来向孙权推荐了鲁肃。鲁肃见了孙权,明确提出了与曹操、袁绍三分天下的想法,这就是著名的《塌上策》。孙权非常敬重鲁肃,与他日夜交谈。208年,曹操南下,东吴分为主战主和两派。鲁肃立主一战,并主动前往江夏请诸葛亮过江,使孙权看到了刘备联吴抗曹的决心。赤壁之战中,鲁肃以武将身份出战,总领三军,立下了很大的功劳。赤壁之战后,鲁肃立主将荆州借给刘备,这一招使得曹操正在写字的笔吓得掉到了地上。210年,周瑜病逝,临死前向孙权推荐鲁肃继任都督。鲁肃任都督后不久,刘备取西川成功,于是鲁肃开始和关羽就荆州问题展开了斗争。刘备大军杀至公安,孙权也主张让吕蒙迎敌。鲁肃在关键时候挺身而出,与关羽谈判,要求以湘水为界,归还三郡。这就是著名的单刀会。这件事的真正英雄并非关羽,而是鲁肃。在单刀会上,鲁肃义正言辞,蜀方无言以对,只得割让三郡。217年,鲁肃病逝,年仅46岁,诸葛亮在成都为鲁肃挂孝。孙权称帝时感慨的说道:“昔日鲁子敬就说过会有这一天,看来子敬真是有远见呀!”
历史上的鲁肃,作战时手不释卷,是一代儒将。但在《三国演义》中,鲁肃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功劳了,完全成了诸葛亮的陪衬,对这位文武全才来说,实在是太不公平了。可以说在《三国演义》中和历史相差最大的人物就是鲁肃了。


作者: 自由天鹰    时间: 2006-3-8 13:47

吕蒙

吕蒙(178-219),字子明,东吴四英将第三位。孙权继位后前来投奔,在剿灭吴郡城外的山贼的战斗中初显锋芒。吕蒙早年没有上过学,是个大老粗。但吕蒙并非无谋之人,周瑜攻打南郡时还向吕蒙请教过战术。后来孙权看出吕蒙的能力,便劝他多看些兵书,这就是著名的“孙权劝学”。吕蒙立即请假在家,认真苦读兵书。后来鲁肃回吴郡时与吕蒙交谈,感叹“昔日吴下阿蒙,如今竟是这般模样”。吕蒙说“士别三日,更当刮目相看”。217年,鲁肃病逝。吕蒙不久后代鲁肃之职,成为了东吴的第三位水军都督。然后,关羽攻打樊城,吕蒙用白衣渡江之计成功袭取荆州,使关羽败走麦城。吕蒙再作为主将四面围住麦城,终于活捉了关羽。219年,吕蒙病逝,临死前将孙权赏给他的所有东西就归还孙权,使孙权大受感动。
历史上的吕蒙是一位文武全才,而且是由武将向全才转变的将才。但由于后人对关羽的神化,而吕蒙又是生擒关羽的人,所以历来对吕蒙的评价都很低,甚至让他死在关羽的亡魂之下,这对吕蒙来说也是太不公平了。


作者: 自由天鹰    时间: 2006-3-8 13:48

孙策

孙策(175-200),字伯符,东吴政权版图的奠基人。早年跟随袁术,但后来脱离袁术独立,在周瑜、张昭以及孙坚旧部的帮助下,消灭了刘繇、严伯虎、王朗等势力,平定了江东。200年受到歹人袭击,英年早逝,年仅26岁。临死前传位于17岁的弟弟孙权。后来孙权称帝时,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


作者: 自由天鹰    时间: 2006-3-8 13:49
孙坚

孙坚(155-191),字文台,孙策、孙权之父。黄巾之乱时起兵,黄巾之乱后任长沙太守。190年,董卓称霸京师,孙坚响应曹操的檄文,共讨董卓。在十四支诸侯中,孙坚表现最为突出,他身为先锋部队,与董卓手下都督华雄交战。由于袁术不肯发给粮草,使得孙坚被华雄偷袭营寨,折了部将祖茂。但孙权及时调整了部队,进行反攻,终于成功斩杀了华雄。然后孙坚一路杀到虎牢关前,攻进洛阳城,与吕布率领的殿后部队交战,大败吕布,终于占领了洛阳城,并得到了传国玉玺。191年,孙坚应袁术之约,起兵攻打襄阳的刘表,结果中了黄祖之计,被乱箭射死。
历史上的孙坚,武功盖世,是一员虎将。但不知为什么,在后代的戏曲中,孙坚被丑化成了一个小丑,是一无是处的人。《三国演义》送给孙坚一个“江东猛虎”的称号,算是一个“安慰奖”,但孙坚斩华雄、败吕布的功劳还是被刘、关、张瓜分了。

作者: 自由天鹰    时间: 2006-3-8 13:49
徐庶

徐庶,字元直,曹魏重要谋士。在刘备居新野时投奔刘备。208年,曹操南下,大破新野,徐庶与诸葛亮一起行至长板坡时被曹操击溃,徐庶的母亲也被曹操抓了去。徐庶对刘备说:“我所能发挥才能的,只有新野小县。现在新野没有了,我心已乱。老母在曹操处,请让我去。”刘备签应后,徐庶就去投奔了曹操。赤壁之战时,徐庶被派往镇守长安,以防西凉马腾。赤壁之战后,徐庶很好的起到了谋士的作用,深得曹操喜爱。曹丕继位后,徐庶官至三公之列,在诸葛亮北伐时都为司马懿出了不少主意。
历史上的徐庶和《三国演义》中写的是完全两个人。所谓“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是完全没有根据的。徐庶非但不是一言不发,而是说了很多话。否则他决不可能会官至三公。如果不说忠义的话,徐庶真是一个不错的谋士。
作者: 自由天鹰    时间: 2006-3-8 13:50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三子,世人称为陈思王。文学上有重大成就,诗表现了当时宫廷中的一些事情,有《曹子建集》。与其父曹操、其兄曹丕称为“三曹”,都是文学家。
曹植参加了与曹丕的立嗣之争。但是由于他不是长子,曹操深知废长立幼的害处,所以最终曹植败给了曹丕。曹操病逝后,曹丕有意除掉曹植,便以他奔丧迟到为由,要他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否则便要将他杀害。曹植吟出了著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闻后也漤然泪下,放走了曹植。232年,曹植在一片冷清中病逝,年仅41岁。


作者: 自由天鹰    时间: 2006-3-8 13:50

曹丕

曹丕(187-226),字子桓,魏文帝,魏国开国皇帝,曹操次子。早年跟随曹操征战,后加封为五官中郎将。在争夺曹操继承权上,曹丕以自己的长子身份战胜了曹植,被立为世子。220年,曹操病逝,曹丕继位为魏王。曹植回许都奔丧迟到,曹丕逼他写下七步诗。然后又顺利下了曹操四子曹彰的兵权,便坐稳了魏王的位置。然后,曹丕逼汉献帝让位,献帝无奈之下只得让出帝位。曹丕代汉称帝,魏国政权正式成立。刘备伐吴时,曹丕看出刘备必败,便起兵准备攻打东吴。但被徐盛火攻击败。回洛阳后,曹丕大病,226年病逝,临终前托孤曹睿给曹真、司马懿,终年40岁。曹丕也是一位诗人,作品以清新而闻名,有《魏文帝集》。


作者: 自由天鹰    时间: 2006-3-8 13:51
郭嘉

郭嘉(170-207),字奉孝,曹操早期的第一谋士。曹操任濮阳太守时前来投奔,在以后的战斗中为曹操出了不少好计策。刘备前来投奔时,有人劝曹操杀掉刘备以绝后患。郭嘉说出了“杀一人而失天下”的道理,深得曹操之心。后袁绍起兵攻打曹操时,郭嘉准确的说明了袁绍的种种短处,“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军虽众,不足为虑”。在官渡之战中,郭嘉也为曹操出了很多好计策。在曹操平定河北时,郭嘉随军出战,因水土不服而生重病,曹操让郭嘉回许都休养,结果曹操班师回朝后郭嘉已病逝,年仅38岁。郭嘉在遗书中对袁尚、袁熙的去向作了分析,认为曹操此时不能出兵攻打辽东,公孙恭早晚会送二袁首级至。结果果然如此,这就是著名的“郭嘉遗计定辽东”。曹操在赤壁之败后曾说道:“若郭奉孝在,我不会有此大败。”

作者: 自由天鹰    时间: 2006-3-8 13:51

姜维

姜维(202-264),字伯约,蜀汉后期的领军人物。开始在曹魏天水关效力。但中了诸葛亮离间计,无奈之下只得投奔蜀汉。后其母书信让他回归曹魏,但姜维认为自己在曹魏难有发展,便回绝了母亲。母亲知其心有大志后便不再多说了。诸葛亮杀了马谡后,姜维便成为了诸葛亮最赏识的人。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临死前将一生所学《兵法二十四篇》传授给姜维,让他作自己的继承人。253年,蜀汉大将军事费祎遇刺身亡,姜维于次年继任为大将军,从而掌握了军权。姜维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继续北伐。但由于实力终不及曹魏,每次都失败了。由于朝内黄皓专权,姜维被迫退往汉中。263年,司马昭令邓艾、钟会二人伐蜀。钟会与姜维在剑阁对峙,结果邓艾趁机偷渡阴平成功,进攻成都,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刘禅让姜维投降钟会,姜维从之。姜维投降后,为复兴蜀汉,立主钟会谋反。钟会从之,结果被司马昭镇压,姜维死于乱军之中。司马昭参军卫灌念其忠心,厚葬姜维。


作者: 自由天鹰    时间: 2006-3-8 13:52

庞统

庞统(179-214),字士元,道号凤雏。早年隐居江东,其后前往投奔孙权,却因出言不逊而不被录用。又前往荆州投奔刘备,也未受到重用,被刘备任命为耒阳县令。东吴水军都督鲁肃写信来对刘备说道:“庞士元非百里之才。”诸葛亮也劝说刘备,庞统这才受到了重用,同诸葛亮一同被任命为军师中郎将。刘备入川时,就带庞统在身边为军师。庞统力劝刘备取下西川,并献计取下了颌城。在攻打成都时,中流矢而亡,年仅36岁。庞统死后被追封为关内侯。


作者: nodychen    时间: 2006-3-15 02:36

公之所言 可有史书为证?


作者: 龙昭云    时间: 2006-3-15 12:06
不错,不错嘛~
作者: 欧阳小月    时间: 2006-3-16 23:11

看了第一个就不看了 太多的错误HOHO


作者: 轻点1支烟    时间: 2006-3-17 09:29

感觉很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谢谢!!!


作者: 楚君河    时间: 2006-3-17 10:53
不敢乱评,借过。
作者: 轻点1支烟    时间: 2006-3-17 14:51

俺和周瑜,大小乔是老乡!


作者: 笑笑亦随风    时间: 2006-3-17 16:34

非常感谢。你的简介让我正确认识了三国里的人物。特别是鲁肃,真是一胆气冲天的儒将


作者: fuma2000    时间: 2006-3-18 17:30

不错,可惜小说流传太过广泛,另史实人物蒙冤,希望将来有游戏或书籍能改变.


作者: 天使VS魔鬼    时间: 2006-3-20 23:48

历史永远都是个迷。。。。。。。。。


作者: 1965317    时间: 2006-3-22 02:30
他写的都是正史,没有错误,我全看了,可怜江东4英啊,被老罗写的太惨点了,特别是周瑜和鲁肃[em13]
作者: yunjun_1980    时间: 2006-3-24 16:24
以下是引用欧阳小月在2006-3-16 23:11:00的发言:

看了第一个就不看了 太多的错误HOHO

说人家错误太多?怎么你不把正确的写出来。

楼主辛苦了,支持!


作者: dy000555    时间: 2006-3-25 17:57
好贴,希望我看到的是史实.
作者: 龙昭云    时间: 2006-3-31 22:21
本来写的就是史实,要不怎么和老罗说的不不一样!
作者: 风流渊域    时间: 2006-4-3 05:48
以下是引用龙昭云在2006-3-31 22:21:00的发言:
本来写的就是史实,要不怎么和老罗说的不不一样!


作者: 常珊赵子龙    时间: 2006-4-3 14:21
说这些有什么用哦,我在别的论坛发了几句关羽不好听的话,说斩华雄、文丑、水淹七军的不是关羽。还被几个人骂了几句!~叫我回去好好看看三国的书。
作者: 暖冰寒漂    时间: 2006-4-7 08:01

看的很开心 我没看过正史野史也没看过 只看过三国志 这些让我了解了很多

[em05]
作者: maylee333    时间: 2006-4-9 18:51
hao
作者: jiawensong    时间: 2006-4-10 01:10
标题: ddd

似乎不是正史`````````````````


作者: 341116x    时间: 2006-4-23 17:37
错误百出,不如去看中华三国在线www.e3ol.com的人物传记
作者: aflyf    时间: 2006-4-26 08:27
[em06][em06]提壶浇花!
作者: 风溪啸    时间: 2006-4-27 01:52

不好评说。大部分都和正史一样,但有些地方还不是正史、取于演义。不过已经相当不错了,其实演义中最被神化的就是关2和诸葛、谁让人家投靠的是以“汉室宗亲”自称的刘公呢。古代宣扬正统的朝廷,这是演义的作者也无法逃避的。

例如 单刀赴会鲁子敬 、关羽未斩文丑、大胜虎牢是孙坚 ...等等 这些都说得没错。

楼住辛苦。


作者: reallyss1986    时间: 2006-4-28 22:08

写的不错,我可以肯定他说的是正史记载~因为98%和我知道的都是一样的


作者: lzl3333    时间: 2006-5-11 08:55
以下是引用常珊赵子龙在2006-4-3 14:21:00的发言:
说这些有什么用哦,我在别的论坛发了几句关羽不好听的话,说斩华雄、文丑、水淹七军的不是关羽。还被几个人骂了几句!~叫我回去好好看看三国的书。

haha


作者: 7M212531D    时间: 2006-5-17 04:15
[em02][em02]
作者: 武安君    时间: 2006-5-27 15:25
[em01]老罗厉害,把三国最差劲的君主和手下的将神化美化达到小说的最佳效果




欢迎光临 三国策论坛 (http://bbs.sgconline.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