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标题: [转帖]三国·军事神话背后的诸葛亮 [打印本页]
作者: wxyk 时间: 2006-3-13 16:38
标题: [转帖]三国·军事神话背后的诸葛亮
提到诸葛亮,不由让人联想到一个羽扇纶巾、足智多谋的形象。{三国演义}使诸葛亮成为了智慧的化身,似乎没有什么不在他的预料中,军事上的胜利是轻而易举的事。历史教材称他为三国时著名的军事家,人们甚至于认为三国中最厉害的军事家非他莫属。
那么历史上的诸葛亮在军事上到底怎么样?
我认为,历史上的诸葛亮在军事上能力平庸,其长于政治与外交,军事方面是他的短处。很多人可能不服,且听我一一道来。
首先看看他的军事生涯。
诸葛亮年轻时,根本没有什么军事阅历。诸葛亮第一次上阵,是在刘备攻打四川的时候,兵困葭萌,庞统战死,没有办法,才召“(诸葛)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演义中大幅渲染“隆中对”后的“火烧博望”、“火烧新野”,其实在正史中,根本一笔都没有记载。诸葛亮出山以后的第一份功劳,其实是过江东,说孙权,联合抗曹。赤壁之战以后,“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其间的借东风、伏华容、收四郡本来就子虚乌有,而且直到这个时候,诸葛亮也主要负责内政和外交工作,根本没有上过一线去打仗。
四川平定后,“以(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诸葛)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仍然是文职人员。所以才会有法正与黄忠取汉中,诸葛亮则呆在成都。在关键的夷陵之战中,我们看不到诸葛亮的作用,只有他那句事后之语“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就是白帝托孤时,刘备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也并不认同。 刘备临终时,他心目中比诸葛亮更加重要的臣子,如关羽、张飞、庞统、法正、黄权等,死的死,走的走,他才“托孤于诸葛亮,尚书令李严为副”。但并非让诸葛亮负责军事,而是以从未进入过权利中心的政治新秀李严列为两名托孤重臣之一,并且命其“统内外军事”。实际上让诸葛亮负责民政,而让李严负责军事。
说诸葛亮“用兵如神”,起码在刘备生前是看不到的——刘备几乎没让诸葛亮带兵。
诸葛亮真正指挥军队作战是在刘备死后。“建兴元年,封(诸葛)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诸葛)亮。”他抛开刘备既定负责军事的李严,先后六次进行北伐。结果如何?北伐非但没有取得寸土,反而弄得蜀国疲惫不已,他自己也在最后一次北伐中病死于军中。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让人怜惜的同时,也证实了他军事生涯的失败是不可改变了。说诸葛亮是大军事家——完全没有成功的例证,怎么证明他军事能力强?
有人会说,诸葛亮只是时运不济罢了,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你看他的隆中对多好啊。接下来,谈谈让诸葛亮成名的“隆中对”战略。
毛泽东评点兵法时,毫不客气的指出:“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北宋兵法学者苏洵《权书·项籍》一文,谈到三国时期诸葛亮在战略上的重大失误:“诸葛孔明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且彼未尝见大险也,彼以为剑门者,可以不亡也。吾尝观蜀之险,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继,兢兢而自安犹且不给,而何足以制中原哉?……今夫富人必居四通五达之都,使其财帛出于天下,然后可以收天下之利。有小丈夫者,得一金椟而藏诸家,拒户而守之,呜呼!是求不失也,非求富也。大盗至,劫而取之,又焉知其果不失也?”认为诸葛亮把战略重点放在益州(今四川及云南、贵州部分地区)难以进取天下,是战略上的失策。
“隆中对”有对无策,不是一个很好的战略策划,诸葛亮也不是一个高明的战略家。它较同时代郭嘉进言曹操的十胜论相差甚远。对于诸葛亮战略上的失误,当时的人就已经有所认识。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说,诸葛亮“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北宋时期的兵法博士何去非也指出,“孔明有立功之志,而无成功之量;有合众之仁,而无用众之智。”这些都是非常中肯的评价。
不知几何,军事平庸的诸葛亮倒成了三国中最神机妙算的军事家了,真让人感到中国历史的不可思议!在网上,我多次提出此类问题,还有大批人为其辨解,甚至始终不悟,也真让人感到悲哀!
诸葛亮在军事上如何?引用诸葛亮的对手司马懿之语为此文作结--------“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作者: kaomc2002 时间: 2006-3-13 16:53
见解独到[em17]
作者: 最菜的刀 时间: 2006-3-13 17: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炽帝 时间: 2006-3-13 17:19
同上!
作者: 下后墩 时间: 2006-3-13 23: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新手玩游戏 时间: 2006-3-13 23:55
看了才知道 呵呵, 楼主说的是~
作者: 南宁望飞 时间: 2006-3-14 04:44
我不赞同
历史上是否有七擒猛获?
诸葛7出歧山. 是否真的没有使用过.明修战道暗渡陈餐之计.
诸葛虽然7出歧山.没得一分疆土.但每次收兵时.却没有一次是因为将士伤亡惨重而回的.
1次全身而退不奇怪.
难道说.7出歧山.能全身而退不是他的军事才能.
难道你们都相信他一带兵到前线.没和敌人开战.没见一个敌人.
然后他就退兵了.这样他就打了7次.所以伤亡就不大.
作者: 风流渊域 时间: 2006-3-14 07:30
楼上所说都是小说情节呢
作者: 轻点1支烟 时间: 2006-3-14 07:40
2个字:扯淡.........
作者: nnnh 时间: 2006-3-14 08:26
标题: 楼主是草B!!
是
作者: wxyk 时间: 2006-3-14 09:46
这只是还原历史(历史记载)而已
作者: ruter 时间: 2006-3-14 10:52
的确是事实。
诸葛6出岐山,半辈子都搞不定的事400年前的韩信在1个月内就搞定了!
作者: wxyk 时间: 2006-3-14 11:11
是啊,看看当年的刘邦,在西蜀有张良运筹帷幄,萧和统筹补给,韩信攻城掠地,这才是取天下的阵容.三国的西蜀除了诸哥还有谁啊,就是它兼顾张良和萧和也难成韩信啊!
作者: tr19821201 时间: 2006-3-14 12:31
诸葛同志据正史记载的确是专擅内政外交 军事没他什么事
三国演义是小说版 不足取信的 老罗为了凸现人物的牛B程度 而做了虚假广告
比如甘宁百骑劫曹营 张辽跃马逍遥津一章
甘宁带的人远不止一百个 而 张文元同志在逍遥津则干脆是带着虎贲步战,根本没有马可跃......
[em0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4 12:34:07编辑过]
作者: Chris4D 时间: 2006-3-14 12:34
说起来还是韩信最牛啊,一辈子从来没有败过,每次刘邦那傻鸟败阵了都是韩信收拾的烂摊子啊.
韩信永远是最强的!
作者: 下后墩 时间: 2006-3-14 14: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xyk 时间: 2006-3-14 15:14
以下是引用下后墩在2006-3-14 14:10:00的发言:
韩信不如白起,中国史上最牛叉军事奇才,非白起莫属!
同意,统一六国的关键之战——长平之战.
中国历史上的统一战争属秦统一最为艰苦,七国有各自的文化、各自的传统,统一之难可想而知。
其后战争中国已归于一统,分开了,大家都想着统一,至于谁,那就看能力了,秦就难了,那个时候七个国家,除了秦没水想统一,那个年代是中国真正的封建时代,自秦统一后,中国进入中央集权,虽然汉开国也分封,但仅限于皇室,并在武帝时,彻底结束封建,从此进入“帝国时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4 15:21:19编辑过]
作者: wxyk 时间: 2006-3-15 08:39
顶一下
作者: jiawensong 时间: 2006-4-10 01:52
同上所说```诸葛无军事才能```他像萧何```可以料理后勤```不是元帅的料```用兵易正不宜奇````但也有出奇制胜``不用魏延良策```误用庸人有街亭之失````诬害大将军魏延```````
作者: sydeny007 时间: 2006-4-10 09:15
三国演义是历史吗?
如果不是,历史上什么时候说诸葛亮是个神机妙算的军事家了?
哪朝哪代史书上给诸葛亮加了军事家的称号?
哪个现代人不知道三国演义只是小说而已?
楼主陈词滥调,以史实驳斥小说,实在是荒谬可笑!
作者: 金雨林 时间: 2006-4-10 09:25
其实是这样
[em01][em01][em01]
作者: 三国都督 时间: 2006-4-10 09:41
以下是引用南宁望飞在2006-3-14 4:44:00的发言:
我不赞同
历史上是否有七擒猛获?
诸葛7出歧山. 是否真的没有使用过.明修战道暗渡陈餐之计.
诸葛虽然7出歧山.没得一分疆土.但每次收兵时.却没有一次是因为将士伤亡惨重而回的.
1次全身而退不奇怪.
难道说.7出歧山.能全身而退不是他的军事才能.
难道你们都相信他一带兵到前线.没和敌人开战.没见一个敌人.
然后他就退兵了.这样他就打了7次.所以伤亡就不大.
菜就一个字
七出岐山,从坟里跑出来了???回去看看书!!!
足下请勿复言!!!!
不过楼主显然对当时的属国缺少了解!蜀地没有黄巾之乱物足民风 矿产资源也很丰富,木材也不少~这可是打仗的根本东西呢!尤其是木头!你在荆州算是死定了造船都没木头...中原地区当时连年战乱百姓流离战争使技术很文明都后退了N年,就是许昌陈留有曹操的屯田才有了发展,在荆州有三鄙
没有战略资源无法组建强悍的兵队兵器
没有战略上的优势,是三国人都知道,荆州是好地方战略要地但是也是兵家必征之地!谁在那里都是两面夹击的势头!
钱粮不丰,人口不多,难成大器!
作者: 触龙神 时间: 2006-4-10 09:45
[em01][em01]
作者: yaoyi524 时间: 2006-4-10 09:58
史书究竟比小说多了多少真实性,只有天知道.
至于咱毛主席的批评,狂妄而已.
而苏洵,更是只会纸上谈兵,无知!
作者: 下后墩 时间: 2006-4-10 10: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触龙神 时间: 2006-4-10 10:19
[em02][em02][em02]
作者: wxyk 时间: 2006-4-10 11:05
史书究竟比小说多了多少真实性,只有天知道.
至于咱毛主席的批评,狂妄而已.
而苏洵,更是只会纸上谈兵,无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本朝太主的批评狂妄,把太主至于中国的任何历史时期都是顶尖的、出类拔萃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统帅和诗人。他统一中国如果从抗日胜利算起用了4年时间,如果从秋收起义算起 18年时间。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至少每300年才有这样的王者兴(孟子曰: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所以说他的评论狂妄没有道理,不是我等能说出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10 11:05:48编辑过]
作者: v紫薇海岸v 时间: 2006-4-10 11:28
[em05]见解独到,好贴
作者: 启明振赧 时间: 2006-4-10 11:53
以下是引用jiawensong在2006-4-10 1:52:00的发言:
同上所说```诸葛无军事才能```他像萧何```可以料理后勤```不是元帅的料```用兵易正不宜奇````但也有出奇制胜``不用魏延良策```误用庸人有街亭之失````诬害大将军魏延```````
同意,同情魏延。。。。。
[em10][em10]
作者: yaoyi524 时间: 2006-4-10 11:59
以下是引用wxyk在2006-4-10 11:05:00的发言:
史书究竟比小说多了多少真实性,只有天知道.
至于咱毛主席的批评,狂妄而已.
而苏洵,更是只会纸上谈兵,无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本朝太主的批评狂妄,把太主至于中国的任何历史时期都是顶尖的、出类拔萃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统帅和诗人。他统一中国如果从抗日胜利算起用了4年时间,如果从秋收起义算起 18年时间。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至少每300年才有这样的王者兴(孟子曰: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所以说他的评论狂妄没有道理,不是我等能说出的。
我不否认老毛的伟大,但是他的缺点也是和他的优点一样突出.
狂妄是他的最主要的缺点之一.
作者: wxyk 时间: 2006-4-10 15:55
以下是引用yaoyi524在2006-4-10 11:59:00的发言:
我不否认老毛的伟大,但是他的缺点也是和他的优点一样突出.
狂妄是他的最主要的缺点之一.
是人肯定有缺点,但是从战略角度评论的眼光看老毛,不是你、我能及的,古今中外又有几人能及阿!
作者: wxyk 时间: 2006-4-11 09:30
11
作者: yaoyi524 时间: 2006-4-11 09:44
以下是引用wxyk在2006-4-10 15:55:00的发言:
是人肯定有缺点,但是从战略角度评论的眼光看老毛,不是你、我能及的,古今中外又有几人能及阿!
同样,从战略角度去评论诸葛亮,又岂是我辈所能?
作者: yunjun_1980 时间: 2006-4-11 11:29
以下是引用yaoyi524在2006-4-10 11:59:00的发言:
我不否认老毛的伟大,但是他的缺点也是和他的优点一样突出.
狂妄是他的最主要的缺点之一.
不喜欢老毛的狂妄,还记得他说的一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会弯弓射大雕”
虽然我不喜欢蒙古人,但也敬重成吉思汗的伟大,老毛怎么如此损他?
欢迎光临 三国策论坛 (http://bbs.sgconline.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