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的死,我是很惋惜的,也很悲哀
一员勇谋,胆气兼备,忠,义,孝三全的战将,就这样陨落,我不得不说是刘备害死了太史慈
太史慈的谋,我们可以看当初黄巾万人围北海,太史慈并不是像匹夫一样直接杀出去,而是待敌松懈,如闪电而出,杀个敌人措手不及,在那个环境,城池是旦夕可破,人人自危,而太史慈还可以保持这么冷静的头脑,很让人佩服。
太史慈的勇,也可以在北海一战可以看出,俗话说的好,蚁多咬死象,双拳难敌四掌啊。更何况侵入北海的是黄巾三甲之称的管核,敌人万余。太史慈更是单枪匹马一次突围就成功。此战比赵云长版坡7进7出也壮烈许多。
太史慈的胆气,在神亭岭,太史慈一人面对孙策13骑,更是显示出了他那过人的胆气,试问当时刘鳐手下谁有这份魄力,单人独骑挑江东小霸王之称的孙策。
太史慈的孝,就为了母亲一句话,太史慈甘冒箭矢,一人杀进北海,再从北海杀出,出去请救兵,再一起杀回北海。孝不?就为母亲一句话,反复走了这么多次。头都提在手上的。
太史慈的忠,只因为刘瑶对太史家有点恩,太史就以死相报刘瑶,虽然知道刘瑶不可成大事,但为了尽到人臣的责任,太史慈一人去捉孙策,虽然此去凶多吉少,但是他还是义无反顾
太史慈的义,在被孙策捉住后,后降之。当孙策死后,太史慈在东吴也就没有了当初孙策惜英雄,重英雄的情谊,但是为了孙策的大业,毅然孤军深入,之捣合肥,完成了他在三国乱世的大义。
按我说,太史慈就是被刘备害死的,想当初,刘备曾和太史并肩作战过,太史之武,决不在关张之下,刘备那个时候就已经对太史有点英雄相惜的感情,就像对赵云一样,但是刘备后来放弃了太史,也就是放弃了他复兴汉朝的梦想。
有人说什么张辽也有机会在刘备身边,我只想说的是,张辽只和关羽打过照面,在百门楼以前并没有和刘备见过
如果当初刘备留下太史慈,那么在大耳在蜀中受困的时候,诸葛就可以带上赵云和张飞,而留下太史帮关羽共同守卫荆洲
为什么当魏吴连手,关羽会败的如此狼狈,就是关羽身边没有大将可用,除了他的义子关平和寥化,像傅士仁,米芳等都是墙头草,拿什么信任他们,把守卫重要要塞交给他们2个。
关羽身为一州之将,打前锋必须有个人,他自己领中军,而廖化压后军,这样一来,关羽也只可以挡住一面,如何同时对抗魏吴,而且他手下人才有限。
但是如果太史在就是2个样子了,太史总领抗吴一线,试问,吴中除了孙策,谁可以在他枪下走上10个回合。
等关羽打败魏军,帅得胜之军回头一击,荆州如何丢失?
不是说大耳有70万军马吗?
荆州不失,天下可兴,按诸葛隆中之策。调黄忠驻军5万总领荆南4郡。太史领兵3万守襄陵一线,受黄权为荆州参军。这样一来,东吴定不敢窥探荆州。
再让关羽起马步军10万之攻宛洛,命刘封驻守上庸为荆和蜀的中转站,再让老将严颜领兵3万守在巴中,时刻支援荆州一线。
再让张飞挂帅先锋,起兵10万,魏延为汉中太守驻留15万大军。让马超领兵5万为左翼,赵云领兵5万为右翼,马岱领兵3万留守阳平关。刘备和诸葛领中军20万,这样一来,天下可兴
蜀国的灭亡,有的人说什么是关羽丢了荆州,什么刘备败给陆讯,都是瞎扯。
真正的原因就是少了太史慈,就是少了太史慈蜀才灭亡的
太史慈 真的让人很震撼
当初刘备留不下太史是定型的。
太史答应了别人的时候不会翻悔,刘备看上他了,可惜认识晚鸟。
搂住说的有点道理,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
关2丢荆州应该怪孙权无耻被盟!以及关2自己脾气高傲,听不进手下忠义之人劝告..
楼主的话说的很好。看了让我也觉得是的。好贴。
[em02][em02][em02]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多种因素的影响,太史可能也是其中一个吧
试问,吴中除了孙策,谁可以在他枪下走上10个回合。
好象还有个甘宁吧。
楼主可能是吃饱了撑的难受,闲的鸟疼,在这里瞎扯鸡 巴蛋!
令外,东吴夺荆州也不是什么背信弃义,责任在刘备这边,死皮厚脸不还荆州,所以也怪不得孙权背后捅你一刀!咎由自取吧!
我庆幸,如果当初太史慈被刘备所用,咱们估计都没机会在这里写帖子了.
搂住说的有点道理,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
关2丢荆州应该怪孙权无耻被盟!以及关2自己脾气高傲,听不进手下忠义之人劝告..
我庆幸,如果当初太史慈被刘备所用,咱们估计都没机会在这里写帖子了.
支持!!!!!!!!!!!!!!!!!!!!!!!!!1
欢迎光临 三国策论坛 (http://bbs.sgconline.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