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标题:
凡人关羽或者武圣
[打印本页]
作者:
西方蜘蛛
时间:
2006-4-12 00:43
标题:
凡人关羽或者武圣
在《对于三国人物的看法中》,我留下了自己的QQ号码,愿意本是想与有不同意见的高人一同探讨,没有想到的是,探讨的人不多,却忽然有很多人对我的家族产生了兴趣,开始不断问候我的父母,乃至于问候到了我的祖宗十八代。窃以为,得罪各位的是我,和我的父母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联系吧,他们充其量最大的罪过是有了我这么一个不肖的后代。还有些朋友,我猜测对人体的某些器官有着很深的研究,不过我对此没有什么见识,请恕我不回了。
如果因为对一个历史人物有不同的看法,而招致诸君的如此款待,我想大可不必。比如我喜欢看《三国演义》,而我家隔壁的二狗子讨厌三国演义,我总不能象个泼妇似的去骂街吧。若如此,如周先生,聂先生这些研究三国的大家招的骂或许更多;甚至如鲁迅先生也会招骂,因为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三国演义》“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那是否孔明的崇拜者也该骂上一通呢?大可不必吧。诸君都是已经或者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素质想必都比我高,不会做出这等小儿之事吧。
这是前面的一些废话,再来说说关羽。
先用河南关岳庙的一副对联开篇:
“匹马斩颜良,偏师擒于禁,威武震三军,爵号亭侯功不忝;
徐州降孟德,南郡丧孙权,头颅行万里,封称大帝耻难消!”
这是关羽自己庙里的对联。
再说个成语“长驱直入”,关二爷很有幸在这个成语中担任主角,不过可惜的是担任的是反一号。这个成语的来历是这样的:说的是关羽领兵攻击樊城一个月,毫无进展,这个时候,曹操手下的大将徐晃带着刚从汉中招募的新兵赶来增援,由于敌强我弱,徐晃就做出了截其后路的姿态,吓得关羽急忙烧掉了军营,在围头、四冢等地扎下新营。徐晃趁胜收复了偃城。接着,徐晃又假装进攻围头,但却偷袭四冢。关羽匆忙亲率五千兵来救,被打得大败,退入营中,想用鹿砦重垒抵挡敌军,却被徐晃趁胜破其鹿砦十重,荆州军跳入沔水而死的,被斩获的,数量惊人。后来曹操夸奖徐晃说:“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这就是“长驱直入”这个成语的来源。
接着说“单刀会”的故事。罗贯中先生加了个“赴”字,于是就变成了“单刀赴会”。不过可惜故事的主人公应该是鲁肃。说的是在谈判前,双方的军马都驻扎在百步之外,谈判代表只准带一把单刀,所以叫“单刀会”。会上,鲁肃说出了一段非常经典的话:“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关羽当时就给说得哑口无言,唯唯而退,不久后,刘备归还三郡。
又说个地名,叫“关羽濑”。关羽还是演的反一号。说的是镇守资水南岸的益阳的甘宁,当时仅有兵卒三百。而关羽则从三万人马中挑选了五千精锐之师,驻扎在资水上游的某处浅濑准备攻打甘宁。甘宁知道后,对鲁肃说:“可复以五百人益吾,吾往对之,保羽闻吾欬唾,不敢涉水,涉水即是吾禽。”意思说啊,只要再多给我五百人,那么关羽只要听到了我咳嗽声,就打死也不敢下水,否则必成俘虏。鲁肃大喜,立刻给甘宁一千兵,果然,关羽吓得不敢动了,这个地方就被称为“关羽濑”。甘宁也因为此被孙权封为西陵太守。
又说说关羽的得意之作“水淹七军”。史书上是这么记载的:“关羽攻樊,时汉水暴溢,于禁等七军皆没,禁降羽。”这我就不必多说了。
类似的事情很多,限于篇幅,就不一一举例了。
那么,在《三国志》中仅有950字记载,并且末了评价为“刚愎自用,自取其败”的关羽为什么会那么出名呢?
关羽的生辰正史不见记载。比较可信,并且已成公论的说法是关羽生于桓帝延熹三年六月二十二日(公元160年),出生地河东郡解县常平里(即今山西省运城市常平乡常平村),妻子胡氏。在此说句题外话,关平不是关羽的义子,而是他的亲生儿子,生于灵帝光和元年(178)五月十三日。关羽死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十二月,死亡地点在临沮章乡(今湖北省安远县北)。
平心而论,从各种史料记载来看,关羽只是一员非常普通的武将,纵观二十四史,成就超过他的武将不知有多少,在他死后数百年,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官方,几乎看不到什么关于他的资讯。
关羽在世时获得的荣誉,只是在41岁时被曹操表封为“汉寿亭侯”。一直到了公元260年,在他死去41年后,蜀汉后主刘禅才将他追封为暗藏讥诮的“壮缪侯”。
他的出名,是从南北朝时的一个和尚开始的。
南陈光大年间,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靑(本姓陈,父亲封侯)游历经过湖北当阳的时候,编造了一个弥天大谎。这个谎话是这样的:“夜见怪物千状,有美髯者与其谈话,自称汉将军关云长,感师道行愿,舍此山作师道场,就护佛法。”就是说他做梦梦见了个自称是关云长的人,愿意替佛教护法。这个谎话我想没有什么人当它是真的吧。并且,从这个谎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一.关羽当时没有什么名气;二.关羽属于毛遂自荐来的。其后,这个叫智青的和尚就给关羽授五戒,使他永护佛法。
智青之所以说这个谎,是因为要和中国本土的道教做斗争,要努力争取使佛教本土化。
佛教这么做,道教不甘示弱,立刻也用关羽拉起了大旗。这次,他们编造了一个荒谬绝伦的故事“关公战蚩尤”。这是个令人笑得喷饭的故事,本来没有人信,后来到了宋徽宗时代,情况发生了转变。
笃信道教的徽宗皇帝由于深信道士能够帮助他摆脱当时内忧外患危机,所以以官方的名义证实了这个故事,并且开始了一场不遗余力的造神运动来帮助道教打败佛教。他最早先加封关羽为“忠惠公”,接着又加封为“崇宁真君”。(从这个时候开始,天下关帝庙的主殿始称“崇宁殿”)。
当时宋朝的情况是:由于外族的觊觎,催生了频繁的战火,国力积贫积弱,社会动荡不安,社会上的流民日多,无论朝野还是民众,在心理上都需要有一个强烈的信仰支撑,而这个时候,被神化了的关羽就成为一剂充满着幻想的强心针。
接下来,自封为教主道君皇帝的宋徽宗还给了关羽另两个称号:武安王和义勇武安王。到了南宋高宗、孝宗年代,又再次加封关羽为“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
从此后,一个被神化了的关羽正式诞生了。
宋朝灭亡后,历代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不断的给关羽加封,以至于“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到了明、清两代,对关羽的加封达到了一个鼎盛时代,终于封到了“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佑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无以复加的地步。
从以上简短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关羽的出名是从一个谎言开始,而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政权的需要,由官民结合搞出来的一个轰轰烈烈的造神运动而诞生的产物罢了。
更加荒诞的是,最后被奉为忠义双全的关羽最后还被演化成了财神,乃至于黑社会的保护之神(这我只略略知道些,所以不能多说什么)。
崇拜关羽本身并没有错,但一样事物,或者一个人,每个人的看法都是不同的,事物有其正面性,必然有其反面性,如果因为一个人说出了某人的一些历史事实,而就要将这个提不同意见的人打入十八层地狱,然后再踩上一脚,那就不好了。
到结束,又要说段和本文没有什么联系的话了,我从14岁开始被我的敬爱的外公逼迫着看三国,由厌恶至喜欢,由喜欢至痴迷,乃至收录各种和三国有关的书籍362册,包括太平天国编写的《天情道理书》(内有东王杨秀清写的十多首和三国有关的诗歌),这几年又从网上摘录和三国有关的文字二百余万字,至今和三国结缘已历时八年,才刚刚略略搞清楚了魏蜀两国的各种事件和人物关系,现在正在努力搞清吴史。我说这段话不是想要炫耀什么,而是因为昨天收到了两位朋友骂我的QQ,他们是这么说的:“我精通三国的历史,关羽是怎么样的人我不知道啊,你******。”(省略问候我家人的话若干。)我觉得这两位朋友的话说得大了点。纵观古往今来,在我的记忆里,好象还没有人敢说自己精通三国的历史,一个也没有。
写到这,这篇文章也就结束了,您要是认为此文是垃圾文字,不看也罢,要是认为有不同的意见,欢迎您和我讨论,甚至于当着我的面,把我的文章骂得一钱不值,那也只不过是个人的看法不同,我依然欢迎您的争论,但如果您要想侮辱我的家人,那么,我就不奉陪了,因为撒泼骂人三个我也不是阁下的对手。
作者:
枫血红
时间:
2006-4-12 00:48
所以说 秀才遇到兵 有理 是讲不清滴
作者:
西方蜘蛛
时间:
2006-4-12 00:51
我是真怕别人问候我的家人
欢迎光临 三国策论坛 (http://bbs.sgconline.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