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谋求国家统一
却帮助军阀搞分裂的人
这个才是诸葛亮的本质
所谓死在统一大业上是漂亮的说法 九伐中原 7出祁山的目的是:以攻为守 延长自己灭亡的时间而已。
如果他真有统一天下的大志 为什么不采纳魏延的奇袭长安的建议?多看看书吧 不是看故事 要看深层次的东西
引用商务出版社1989年版的“三国演义”的前言:‘所谓的三国,就是有那么些土匪头目。其中有个姓刘、一个姓曹、
还有个姓孙的家伙。为了抢一把独夫民贼坐的交椅,指挥一帮手下的喽罗打来打去,最后便宜一个叫司马的家族,
仅此而已。以后你这听见有人说诸葛如何如何、关羽如何如何、曹操如何如何....你就说:你看三国演义看傻了,以后别
再看了。
说句不中听的话 你在为诸葛亮喝彩就是在为陈水扁、李登辉之流喝彩 为诸葛亮辩护就是为陈水扁、李登辉之流辩护
我就为诸葛亮喝彩,诸葛亮的功绩不是一两天形成得.你那些用现代的眼光去看古人完全是错误得.
原来诸葛亮有这么大的罪过,该死
我并不是说诸葛亮有什么罪过 我说的是整个三国史 请某些人不要断章取义
不可否认三国给是中国历史上极其精彩的一幕,谁对谁错也不是您我能评说。站在他们的角度和立场,谁都是正确的。
谁都想建立一个大一统的中华。或许我们应该说诸葛亮并不是分裂分子。可是他在蜀汉建国后,他的战略方针是错误的。我个人比较欣赏魏延的战略,如果诸葛亮能够采纳。最后统一三国的未必是晋。
凭什么说魏延有反骨?魏延一直忠心耿耿的为蜀汉服务,直到诸葛亮去世。最后他只不过是一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罢了
难道您能否认林彪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作用?
逻辑上说不通,难道有人会放着统一天下的机会不要,宁愿以攻为守 延长自己灭亡的时间?
魏延奇袭长安的建议就一定能统一天下吗?诸葛亮和魏延的策略之争莫名其妙地就变成了统独之争,这样的高论不敢苟同。
我个人认为,三国中最弱的是蜀汉。诸葛亮成功就在他的小心谨慎,他最大的失败是过于小心谨慎。
在成功的以弱胜强的案例里,先决条件就是出奇兵用奇谋。在蜀汉建国前,他做的非常不错。可为什么蜀汉建国后。几伐中原、几出祁山。走的都是同一条路?在当时的条件下,魏延的计策不是不可行的。可惜历史不能重演。结果我们当然无从得知。
至于独统之争,我想我们都离题了。到此打住。
我仅仅是表示下我个人的看法,不是要你接受我的观点,同样也希望能看见不同的意见。谢谢您多次的复帖。
我更希望您的下次复帖不要只反驳我的意见,您大胆告诉我您的看法,而不是什么都不咸不淡的讽刺几句。
谢谢了
对不起,我的要求太高了。三国是个大话题,要码几百万字都说不清楚。
我的意思是,您如果有兴趣,就随便说上几句,如果感道三言两语不好说,我们就此打住了。好象有个专门的三国论坛
网址我忘记了,等我找到我会发给您。您和那些个专家学者讨论去吧。他们肯定会有兴趣的。
如果说诸葛亮的分裂分子, 那你就怪错了人 , 没有曹操 。孙权。刘备这3人的纷争 诸葛亮怎么去分裂呢? 那他不还是在荆州过着他的神仙日子吗!
如果非要说谁是分裂分子,那就是曹,孙。刘这三人, 他们为什么不坐下来好好谈谈如何和平统一大汉,还搞什么三国鼎立啊 非得要你打我 我打你干什么。看问题要看本质,不要看现象!!所以说你怪错了人
欢迎光临 三国策论坛 (http://bbs.sgconline.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