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标题: 三国策IV技术攻略 [打印本页]

作者: 双乔    时间: 2006-1-4 22:26
标题: 三国策IV技术攻略

为了方便大家查看一些技术性的攻略心得,开辟这个专门的帖子,总结各家精华,希望能给玩家带来帮助!

                                     三国策新手教学(基本功)

作者:根据官方网站整理作品

(一) 进入游戏后要做什么呢?
由于“三国策 On-Line”是以战斗为主的战略游戏。因此,不断的出征是让你在游戏中升级的关键。 不过在出征之前, 新手必须先找到“武馆”去考取两卷证书, 同时学习战斗的技巧. 透过出征你可以获得金钱及战功,进而一统天下,成为皇帝。当然,你若是对当皇帝没兴趣,也可以单纯的享受与人对战的乐趣。

(二)武馆新手任务:
武馆的目的是透过NPC的教导,来达到迅速提升战技的目的。你可先找到武馆前的武师,先用鼠标点其中的一个武师说话开启任务,过关后再找旁边另一位武师学习战斗。

过完武馆教学任务之后, 你就会开始四个画卷的新手任务
通过了新手任务,拿到四个画卷并找王府的士兵对话后
你就可以通过右下角的“出征”与天下英雄争锋, 开始你纵横天下的大业了.
如果要开始出征了, 就直接按接口上右下的“出征”,就可以参加战斗了。同样的,你如果打输的话,不会有任何损失,因此, 尽情去打仗吧!!

(三)要如何在战斗中取胜?
答:在战斗中的胜利条件是将所有非同盟国消灭。而消灭敌方的条件是攻下敌方主营,或是击杀敌方主帅。就技巧而言,当然有许多不同的方法。但是最重要的有几点:
要注意部队的士气:
在这游戏中,士气不但会影响攻防的威力,更会决定移动的先后顺序。而提升士气的方式请见下列的“要如何提升部队的士气?”
要注意兵种的互克:
运用兵种互克的原则,可以让你取得优势。互克的原则是刀兵克枪兵, 枪兵克骑兵,骑兵克刀兵,而弓兵在远距离攻击的话,可以克制所有兵种,但是,只要弓兵在近距离被攻击到,就很容易被消灭。
运用合击:
合击可以使攻击威力大幅提升。合击的方式是让2支以上的部队围住同一目标即可进行合击。但是,就弓兵而言,弓兵的合击是需要2支以上的部队紧靠在一起,而不是围住同一目标。
选择适合兵种的武将:
除了刀兵以外,其它的兵种都需要有会该兵种技能的武将才能发挥威力。比如说,骑兵队中最好至少要有一名武将会“马术“(一名就够了)。
运用大型的部队(营∕师):
如果武将及训练都不如敌人时,可以运用士兵的人数来提升攻防力。部队大小的定义是
队→500 - 15,000 人 攻防x1
营→15,001 - 30,000 人 攻防x1.35
师→30,001 攻防x1.7

(四)要如何提升部队的士气?
答: 提升部队士气的方式有2种:
让部队补充米粮:
部队只要待在有补给线连结的我方领土范围内, 就可以补充(除非城中没米了),或是用建设指令中的“建设米仓”来进行补充。
使用鼓舞计谋:
请参照下列的“要如何使用计谋(特殊攻击)?”

(五)要如何使用计谋(特殊攻击)?
答: 只有刀兵部队才能施展特殊攻击,同时还需要部队中的武将会某个特殊攻击技能。以“鼓舞”为例,详细步骤是:按下“军事→出兵”后,会出现武将表,将武将表移动到后面的字段,找到“鼓舞”,只要是该栏中是“o”的武将就会“鼓舞”。你可点选他,再选择“刀兵”即可派出会施“鼓舞”的部队。要施展“鼓舞”时,必须在出现移动范围时,点选部队目前所在位置,然后就会出现该部队会施展的法术。点选“鼓舞”后,按“可”即可施展。

( 六)兵种的特性为何?
答: 兵种各有其特性,你可以依你的需求使用适当的兵种。
■刀兵:技能及攻城之王。多样的技能为其特色, 能翻越峻岭, 能施展法术, 对城池之攻击力最强, 且带队将领不须刀兵技能(任何武将都可以带刀兵)。弱点是速度慢.。
■枪兵:近距攻击之王。近距攻击威力强大为其特色, 对于任何部队尤其是在近距攻击中皆有优势。同时速度快仅次于骑兵。弱点是对于刀兵之防御力较弱。
■骑兵:速度之王。速度为其特色, 且对于技能多样的刀兵有强大杀伤力。同时骑兵也可以远程攻击,弱点是对于城池之攻击力极弱。
■弓兵:远距攻击之王。远距攻击威力强大为其特色, 对于任何部队远距攻击中皆有极大优势。弱点是对于近距攻击之防御力极弱。

(七)和其他玩家战斗时的武将以及士兵是从那来的?
答: 和玩家对战时候,当选择史实模式时候,手下的起始武将当选择随机模式时候,武将是以随机模式分配的。而士兵是由你目前定居的州所提供的。因此,若是不满意起始的士兵,可以换到别州去定居。

(八)为什么有些武将一直录用不到?
答: 如果有些武将一直录用不到, 可能有2种因素:
■该武将跟主帅不合:
比如说,吕布与张飞是历史上的死敌,因此,当吕布是你的主帅时, 便不可能录用到张飞。
 
■声望值太低:
如果声望值太低时(如:一直迁主营),也不容易录用到武将。

(九)要如何才能开战?
  答:只须直接攻击对方部队∕建物或入侵对方领土, 双方关系便会从“一般”变成 “交战”。而“交战”与“一般”最大的不同是,当交战国的部队接触时,会自动攻击。

(十) “个人属性“的作用为何?
  答: 个人属性包括四个属性
■ 体力:会影响可携带的宝物数
■ 智力:会影响可购买宝物之等级高低
■ 领导力:会影响可出兵数之多寡
■ 声望:决定在战斗时之起始声望值
■ 政治力:多少将决定你能当多大的官职
起始属性是由玩家的出生地所决定,之后当玩家的战功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会产生“升级点数”来进行属性的提升。由于声望会影响到出兵时的士气,以及录用武将的成功率,因此建议新玩家先针对声望进行调升。

(十一)为何有不死 500 的设定?
  答:玩家可能会发现当部队兵数降到 500 人时, 人数就不会往下降, (除非挂掉), 有人称这种设定为”不死 500”. 这种设定存在的原因是:
a. 战术平衡性的考虑: 如果没有此一设定, 部队打空城时很容易阵亡, 而丧失了乐趣. 同时由于有此一设定, 使得各个玩家不至于都只是窝在家中征兵, 不死 500的设定使得快攻成为重要的战术之一.
b. 最低部队士兵数为 500人的考虑: 否则可能有剩一人的部队猛施妖术的现象
c. 此外, 许多战略游戏中, 当部队经过征战后剩余的老兵, 必定为精英部队, 因此, 不死 500 的战士们正是该部队中最精英的士兵, 因此不容易阵亡.
换言之, 当你的部队达不到营或师的规模时, 不如出少一点兵就好了, 因为如果都是“小队” 的话, 500人的小队威力, 跟 14,000的小队威力并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十二)法术/阵法的成功机率为何?
  答:其成功率都跟双方的智力有关. 比如说, 阵法的成功率是比较入阵法将领及守方军师的智力所得之机率. 但如果入阵法时守方无军师, 则破阵机率则会大增.

(十三)要如何降低敌方城防的士气?
  答:对新手而言, 要攻下一个有主的城池很不容易, 尤其是主营的防御更是比一般城池高出 50%. 有一个比较好的打法是”削弱城防的士气”. 方式有2种:
a. 断补给线: 只要派一支部队踩住该城补给线即可, 但是由于主营没有补给线的问题, 因此, 断补给线仅对一般城池有效.
b. 打下卫星城市: 如果己方某一城池沦陷, 其有补给线相连的城池士气会降 50 点. 当某一城池士气只有 50 点时, 其城防威力只有士气只有100 点时的一半. 因此就好打多了.

(十四)游戏难易度的设定是做啥用?
  答:在开局时有游戏难易度的设定, 在”易” 的模式下, 有2大特点:
a. 空城防御力极低: 这是为了避免新手不会打空城就阵亡的设计 @@||. 但是, 在这种情况下, 由于连打建筑物最弱的骑兵都打的下空城, 而骑兵的速度又最快, 因此, 骑兵在这个模式下在抢空城方面占了很大的优势. 但是, 在 “难” 的模式下, 没练好的骑兵是打不下空城的, 因此, “难” 的模式兵种较平衡, 适合高手过招.
b. 城池收入是“难” 的模式 2-3 倍: 这也是为了免得新手一下子就没钱没米而产生的设计. 如果是高手对战, 建议用“难” 的模式来增加对资源运用的考验.

(十五)可视范围的设定为何?
  答:在战场上, 并不是所有的状况都可以看的到, 可以看到的范围, 我们称之为”可视范围”, 以下兹就各个状况的可视范围进行讨论:
一般状况(对方部队无埋伏技): 己方城池及部队的可视范围都是 10 格
埋伏状况(对方部队有埋伏技): 己方城池及部队的可视范围都是 3 格, 但是主营的可视范围是 5 格.
他方阵法: 必须在行政阶段用侦查指令才能看的到. 且侦查效果只能维持一季.

(十六)声望值有何作用?
答:声望值越高, 出兵时的士气就越高. 对于新手而言, 强烈建议将升级点数加到声望值去.

(十七)如果部队昏迷了怎么办?
  答:部队在中了混乱或阵法之后会昏迷, 大致上部队会昏迷3个月左右, 在昏迷期间, 部队防御力会大幅下降. 这时只有祈祷不要有人来 K 这支昏迷的部队吧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4 15:32:39编辑过]

作者: 双乔    时间: 2006-1-4 22:28

三国新手经验(初级攻略)

作者:长孙无忌

在三国策里,无论是弓枪刀骑。都有破的方法,关键是怎么破。所谓弓连射枪单挑、刀砍骑踏加远射。三国策里讲的是士气、训练和钱粮。很多新手一上来,不知该干些什么。其实很简单。

一、必须先经过新手任务同时学会战斗技巧。我在一般区带过一个新手,他老人家让诸葛亮带了7000多骑兵去打别人的主营,而诸葛亮本身是不会骑的,况诸葛亮带的粮为零,士气只有10。还没到别人主营,自己就回去养伤了。更有些新手还在游戏里问:怎么用法啊?我怎么用不了。老兄,你的诸葛亮带的是骑啊,怎么施法?
新手学院是让大家对三国策的基本攻略有初步的了解的。

二、如何训练兵:兵讲的是训练度,1-99训练是为白兵,100-199是为强兵,200-300是为铁兵。300训练度铁兵为最高层的兵。同时注意训练的高低和你的最高的武将政治成正比,但和训练人数成反比,一般来说14000左右的兵力训练最为划算。

三、了解士气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加士气。士气的高低决定谁先出手的问题,最高士气为100。士气的养成有四种方法:一是在兵在城周围(城周围的颜色与其他地方不同),只要你的兵在这范围内,士气会慢慢加高到100。二是用“鼓舞”计谋加士气,主加士气的将加士气的范围与其本人的智力有关,被加士气的将最好是站在其周围就行。三是士气未满之将在出征途中,遇内政期间,在其周围建的粮仓可加其士气。四加士气的方法比较难遇到,武将单挑,战胜对方,则加士气,对方武将降士气。

四、了解“鼓舞”、“天火”等法术的用法。“鼓舞”是用于自己的武将,用来加士气。“天火”等法术用来对付对方武将,或减其士气、或定其位、或俘其将。用法的武将其一本身必具备法力,其二必须是刀兵。没法力的武将就是带刀也不能施法。同样,会法的将不带刀,有法也不能用。

五、了解兵种相克之道。骑克刀、枪克骑、刀克枪、弓远射克所有兵、近身战斗被其他兵种所克。但这只是基本道理而已,指的是同等强度同等士气内的事。例外的也有,骑克刀没错,但如果是队骑与营刀碰,骑营与师刀碰,可能被灭的就是骑了。又或者,铁刀与白骑碰,亡的就是骑了。

六、了解建阵与踩阵的方法。建阵为的是防对方攻自己城。建阵的方法有几:一是防弓,如果你旁边的人是弓,而你没把握攻对方,在对方来路的城池范围上建阵;二是防刀枪骑就简单了,在围城的城口周围建三个阵就是。建阵在游戏先期主要以火为主,因为火阵便宜。其次为玄水阵,城周围有水可建(如果对方的武将全是旱鸭子,你建玄水阵就浪费了)。游戏后期钱粮多时,一般以八卦阵为主了。踩阵的意思是你攻别人城时,敌城四周有阵时,一般用文官踩阵,武将踩阵没有必中的把握,基本上是靠上天保佑了。至于何时该建阵何时可以踩阵,个中玄机就凭自己游戏中慢慢体会了。

七、如何出兵。出兵是在内政期完成的,一个内政期可以出兵三支。一个武将具备此兵种能力就能带此种兵。就像上面,诸葛亮本来不会骑兵,你硬让他带骑兵出征。结果只要的可能是二个,用他踩阵,二是去送死。

八、了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解">解ersonName>君主的实力。现在打盟战,一般区自选君主的比较多,但在高手区公平很多,全非自选君主,好坏全凭运气。如是自选君主,像孙权刘备孙策曹操孙坚都是首选君主。如是用弓的,你选的君主里没几个会用弓,你拿了300铁弓也没用,枪骑也一样,反倒是刀,人人可以用,但如君主太差,没一个攻高的武将,你的300铁刀别人用一把枪或一铁骑就灭尽你所有的兵。

九、了解联盟战。联盟战就是几V几的战事。联盟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偷袭与反偷袭,进攻与反进攻。所以联盟战最讲究的是配合。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很多新手因为在新手区习惯了,带一白骑去占城。而在一般区或高手区,经常主控选择的是困难形式。这样白骑常常是出征未捷身先死啊。

十、升级。800战功升二星、2,000战功升三星(可做武士,自建军团),10万战功升四星。50万升到五星,100万升到六星,200万升到七星,500万升到八星,1000万升到九星,2000万升到三星,升级的点数在先期注意全加声望。声望最高200,声望越高,出征的武将士气越高。

了解以上十点,嘿嘿~~~一个新手基本上就变成一个小小高手了。当然,也还有些未想到的地方,请多提意见。高手们见笑了,一笑而过罢。


作者: 双乔    时间: 2006-1-4 22:29

新手学习必读

作者:天王守护神

一、要先了解武将各种数值及技能的用途:
相对数值越高,武将越厉害;而主要的技能有兵种的枪、弓、骑技能,法术的鼓舞、混乱、天火、招降技能,武将视野的埋伏、侦察、间谍技能还有南方武将特有的水军技能;总攻击值的构成因素有以下几点:

1)所有带队武将的统御/攻击值的平均 (部队小情报中显示的就是这个数值)
2)部队的训练度(100强,200铁,最高是300)
3)部队的士气(士气高的攻击力高)
4)兵种的互克(枪克骑,骑克刀,刀小克枪)
5)部队的大小等级 (小队为1, 营攻防1.35倍, 师攻防1.7倍)
6)地形的影响 (比如说枪兵在森林地带时攻击/防御都会下降很多)
7)带队武将是否具有该兵种的技能 (比如说枪兵部队就需要懂枪术的将领, 但刀兵无此限制)
8)是否有合击(弓兵是站在一排合击,其他兵种是包围对方合击)


二、还要了解地形对部队的影响:
在三国策中,地形分为道路、平原、森林、山区、峻岭与河泊共6种,不同的地形,在游戏中的行动路线上用不同颜色表示,绿色:道路,蓝色:平原,红色:森林,橙色:山区,黄绿色: 峻岭,紫色:河泊;不同的地形,对同种部队具有不同的影响,而同种地形,对于不同的部队也有不同的影响。
1)移动力
道路:对任何部队都没有影响。平原:与道路类似,但所有部队移动力比起在道路上,稍有下降。森林: 相较于平原,所有部队移动力比起在道路上,再次下降,对骑兵的移动力而言,更有大幅削弱效果。山区:相较于森林,除刀兵外所有部队移动力比起在道路上,再次下降。峻岭:只有刀兵可以通过,但速度极慢。河泊:如果带队武将有“水军”技能,部队移动速度同道路。但如果带队武将无“水军”技能则每次只能走一格,而且走的时候会被随机冲走。
2)攻防力
道路、平原:不影响攻防力。
森林、山区:会削减枪兵及骑兵的攻防力。
峻岭:只有刀兵可以通过,也不会影响刀兵的攻防力。
河泊:如果带队武将有“水军”技能,部队攻防力会下降 2 成。但如果带队武将无“水军”技能则部队攻防力会下降 5成。

三、要知道游戏中决定部队行动先后顺序的是士气:
当士气有差别时,士气高的先行动;当士气相同时,行动的顺序就完全是随机,这就是游戏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运气。而士气的恢复有两种:
1)靠城市或粮仓慢慢补给,一个月因武将不同加2--5点士气。2)用拥有“鼓舞”技能的刀兵使用“鼓舞”来增加士气,这样士气加的十分快,但使用法术的本人士气还是要下降,并且法术的效果也要看运气而定。

四、熟悉兵种以及相克性:
1)刀兵:能翻越峻岭,能施展法术,对城池之攻击力强,而且对带队将领没有要求, 弱点是行动速度慢。
2)枪兵:近距攻击威力强大为其特色,还有有攻击加成效果,使其成为攻城的最佳兵种,同时行动速度仅次于骑兵,并且是骑兵的天敌,而其弱点只是相对于刀兵之防御力稍微弱一些。

3)弓兵:远距攻击威力强大为其特色,对于任何部队远距攻击中皆有极大优势,并且要特别注意运用弓兵的合击效果,当然,弓兵最大的弱点是近距离的攻击防御力。
4)骑兵:速度快是其特色,加上能远射攻击。是野战之王!弱点是攻城能力较弱。

另外,透露几点小秘密吧:
一、中火阵的所造成的损失数目大致公式:伤兵≈323000/自身防御力,八卦阵是火云阵的两倍。
二、开局顺序跟游戏中的颜色关系:1红色、2绿色、3紫色、4深蓝、5棕色、6黑色、7橙红、8天蓝。


最后,就说说目前最流行的枪偷袭战法吧!
一、将领选择:
首先当然要会枪,接着要先考虑是否会埋伏,过河偷袭就要考虑会不会水。
二、行军路线:
注意事项:判断敌军的出兵点及进攻方向避免相遇,在行军过程中不要踩补给线(注:踩补给线或用不会埋伏的人踩,然后声东击西的打法更高),走到敌主城附近最好站在第八格外(以将领会埋伏计算),如果侦查后确认没人可站在第六格。
三、偷袭对象:
先偷谁后偷谁都是有章可循的,最好偷袭那些自以为旁边都是同盟而不会在家中布阵的,当然,偷袭那些正在完全进攻同盟的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可以达到围魏救赵,甚至可以乘机灭掉对方;当然,如果北方君主有水军将领,过河偷袭是最佳办法。
四、进攻选择:
偷袭有两种选择:
1、直接偷袭敌人主营,这就需要3只以上部队,做好敌人主营布阵的打算,并用数目多(具体数目参考上面的公式)的去踩阵,还要彻底踩断敌人的补给线;
2、偷袭主营旁边的副城,通常这些副城没有阵,即使有阵,一个300的铁枪还是可以拿下副城,另外一只铁枪到主城,这样的好处是偷袭后主城士气降低,一个铁枪300就完全可以进攻,优点是由于打掉了补给线的副城,所以断绝了敌人迁都的打算,缺点是如果不能同时拿下,就等于打草惊蛇,提早暴露目标,让敌人警觉。
五、最后进攻:
一般选在内政期后第一个月发动对敌人的进攻,进攻的时候要注意切断敌人迁都的企图,并灵活运用枪兵的移动优势、合击以及攻击加成等等效果,一定要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要有不惜牺牲的精神。


作者: 双乔    时间: 2006-1-4 22:30

概论战略与战术(晋级攻略)

作者:关羽 封测区电信2服 ◆短歌行◆  
  今天,我要与大家讨论《三国策》(以下简称《策》)中战略与战术的话题。
  
  
  在一场战争中,目的是什么?巴顿将军有句名言——战争,目的就是让你的敌人去死!
  如何让敌人去死?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战略与战术?
  
  
  先谈战略部分。
  
  
  首先,雄踞一切之上的是意志——你需要坚强的意志,即使开局你的周围有3到4家敌人、即使盟友全部被歼灭,你都不可以放弃。坚定不移的意志,是战争取胜的最基本条件。
  
  
  其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开战前,你必须了解敌方的兵种,记下他们所属的州,开局后查看“势力”,然后迅速观察你周围的敌人分布情况,你得在下第一指令之前了解这些,然后作出正确的战略——是该防守、还是进攻?是该攻打空城形成缓冲地带、还是应该龟缩型防御?
  
  
  这些都是在开局第一季度你应该迅速作出的战略准备。
  
  
  接着看看临近盟友的形势,是否比你危险,或者相对安全足以救援你?这一切——你都得及时而迅速地和他们交流。
  
  
  然后你查看在野武将的信息,哪些是你需要的,如果有好将,你得知道你是否可以录到——关于这个问题,已经有朋友在网上发表了很详细的武将信息、以及各帅录将表。你得在平时多查看,熟记于心。
  
  
  现在你必须录将或者军师,当然这得依照你的帅的属性、技能,以及你该采取快攻或者防守来决定你该录人还是训练直接出兵。
  
  
  例如,交州的开局战略——第一,无论准备防守还是准备快攻,你首先需要的是录人,尤其是在你主帅的政治不高训兵太慢的情况下!当然,如果运气好,第一指就录到了弓将,而你又准备快攻,那么二、三指就出两队弓吧。在家等待士气增加。下一季度再录个弓,然后再出一队,记得最后一指一定要留着侦察你的目标敌城。
  
  
  进攻前的侦察——永远是最有必要的。
  
  
  防守战略上,你要根据临近敌人的兵种来选择建阵或者出攻击兵还是妖刀兵。大部分的时候,在指令充足的情况下,建阵是一种廉价可靠的手段,当然同时你务必出攻击兵和妖刀协调防守。
  在你第1季度指令下达完毕之后,你得将敌人信息告诉盟友,让他们自己来判断周围的敌情,以至做出正确的战略准备。
  
  
  再谈战术部分。
  在《策》战里,常见的战斗有偷袭战和遭遇战两种。偷袭战的定义就不必我解释了。遭遇战,也叫阵地战。
  
  
  关于偷袭战,你得作好周密的战前准备,进攻前,你得想好如何防守自己的主城,依照潜在中的敌人来步阵,为了安全,另外配至少一把妖刀。直接你必须有指令花在侦察目标城、甚至侦察行军路线上的可疑之处、如果有必要而且指令充足的话,还得连带侦察目标城最临近的城市。
  
  
  有了以上准备,偷袭战就有了很大的把握。如行军指令开始后,你在侦察的范围内发现你根本不适合去偷袭,那么你冒然过去的牺牲远比你用去一两个侦察指令的消耗大的多。
  
  
  所以,偷袭战的精华是——侦察!切记侦察!
  
  
  关于遭遇战,具体的情况多变,在这里一时难以讲解透彻,而每个兵种面对各种兵种在战斗必须采取的战术又不一样。归纳到简洁点:
  
  
  第一,最精华之处还是侦察,当然这里的侦察是指侦察阵地(潜在中的战斗地域),
  
  
  第二,保持高士气、满士气。有时候一支满士气的妖刀可以毁灭周围6、7支敌人的精锐部队,所以说,只要合适开发潜能,任何事物的潜力都不可估量。
  第三,在必须建米仓时,你建设的米仓一定要在敌人的攻击范围之外。
  
  
  好了,本次关于在《策》战中的战略和战略的概论就谈到这里。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只是代表我个人的观点。如偏颇纰漏之处,望请大家多多指教。
  
  
  


作者: 双乔    时间: 2006-1-4 22:31

三国策online:奇兵偷袭战术

作者:佚名

  第一步:行军

  注意事项:判断敌军的出兵点及进攻方向避免相遇,在行军过程中 不要踩补给线(注:踩补给线或用不会埋伏的人踩,然后声东击西的打法更高),走到敌主城附近最好站在第七格(防止敌人有会侦查的站在城门),如果侦查后确认没人可站在第六格。

  第二步:进攻时间

  一般选在内政期后第一个月。

  第三步:进攻

  如果敌城有火,则根据自己带兵的训练度和士气判断是否进攻。中火后士气和兵都会大降,如果士气和训练度不够,两枪兵无法完成任务。中火后用士气高的进攻士气低的不动,待打下主城士气后士气低的可进攻(以防意外发生)。如果因其它原因在一季度中无法完成任务,要堵住迁都路线,所以在踩火时要注意而且要建一粮仓补给把士气提升至最高。在站位时要注意地形一般不要站在水中和山地(影响攻击力)。

  其它注意事项:偷袭以孙系的为代表,因为孙系的会水,能把偷袭打法发挥的淋漓尽致。所以一进游戏首先要判断孙系的位置,只要是临近的都要注意。象封丘和棣城,成皋和平皋等等。

  小结:其实偷袭高手的最注重的是行军路线的选定。先偷谁后偷谁都是有章可循的,说混战偷远不偷近那是胡说,要根据战况及地理位置决定打法。

  经典战例:

  我孙策故市,敌孙坚郑州

  我有两铁枪一强刀,侦查。发现敌此时有三训比我高的铁刀强将在集结。判断出敌要攻我故市,用强刀(孙策)诱敌,两枪过河。由于敌周瑜会侦查两枪每行一步都要算准格数避免被发现。正好和孙坚大军差肩而过。孙策上前硬拼不敌回营但赢得一个回合的保贵时间,所以到内政期时敌刚好不能断我的补给线。内政期出一破兵假装抵抗,迁主营,侦查敌主营。我和敌同时围对方城池,不同的是我围敌主营,敌围我副城。敌二铁刀砍副城打下城池,一铁刀下平皋,我一回合没能打下郑州。第二回合我打下郑州,敌铁刀被我破兵顶住,破兵回家,敌亡。


作者: 双乔    时间: 2006-1-4 22:35

三国策新手晋级指导

作者:xiongxcx


本章内容分三个段落。长话短说,直接切入正题。


一:偷袭战。老生长谈的话题。但不的不说。在三国策里,胜利的准则无非是灭掉敌对势力的主营。故此直接攻击敌方要害,直捣敌老巢,速战速决,是最省力也是缩短战局时间的有效办法。


偷袭也是游戏中经典的战术。所谓兵贵神速,在偷袭中显是尤为重要。偷袭要有逆向思维,背其道。反长理。因为现在老手不会轻易让你偷到,一定要让其措手不及,出其不意。实战中要对时间拿捏的准确,对形势判断正确。对行走路线选择明确。如偷袭对象为一般关系,就是说未交战方,部队移动时千万别站在对方补给线上,一但对方侵入你领土,那对方的补给线会显示断掉,你的意图就此暴露,前功尽弃。


另外偷袭正交战方注意不要越线,你的部队在跨越对方补给线时,小地图上会有1秒钟的显示为对方断线,也就是闪了闪,就是这闪一下,老手会意识到你的偷袭用意了。


当然,对方只有孤城一坐,也就谈不上偷袭,也不存在压线.越线之说。另说明下打一般主营对武将.兵训的最低要求。以公孙赞为例:攻击70,235训的刀或枪士气100。2个公孙能合击掉一般主营(士气100城防20000),主营不掉士气,只掉城防,三回合可攻下。攻击=〉90的将兵训300刀枪(骑不行)士气100单人能打士气为=〈80的一般主营。

二:阵地攻防战。先浅要说明下地形对部队的影响,站黄色地形部队攻防下降25%。红色为50%。所有兵种均受地形影响。其实阵地攻防战不好写,因为战局的变化难以一概而论,只能说些理论上的。


(一)肉团战:好汉难敌双拳,英雄架不住人多。对于肉搏兵系,尽量多出部队,这样将差也能和对方搏上一搏。当然气要满100。也有特殊的时候。需要个别部队气不能100。打城最好是用一只部队打,其他的部队围城,这样可以节约兵。为以后出师出营奠定基础。如果是枪兵想打下对方的关口,先头部队先到对方的关口,在打掉对方与关口相连的副城。


对方要是出了营师,那你的小队可以玩游击战,并尽快做出对策,毕竟是肉搏系的,终需武力解决。征兵出师的窍门,练好300的兵后,先出只2000人部队,这只部队就是兵训默认度的‘根’以14000的枪兵300训举例,出2000人后,以每次征6000兵,4次后24000+12000=36000的200训的枪师,这时兵训默认度为200,把2000人的300兵训部队进城后在出城,那系统的兵训默认度成为300。如果是200兵训度(城中没兵)征兵的话那征的兵训会很低(120左右的黄枪)。如果是300兵训(同样城中没兵)征兵的话征到黄枪训是180左右,区别就在于训练度提高了,出师的速度质量会快很多。


(二)暗藏杀机:就拿现在的铁骑来说,就是很好的杀手,前提在于武将会埋伏,尽量不要暴露行踪,恃机攻击对方。铁骑和肉搏兵不同,现在可以骑射,同时也可以多个合击砍城。一只骑兵师运用的好能干掉多只枪师或刀师。怎样运用暗藏的杀机?等待对方的部队打你副城,埋伏在附近,恃机射击对方打城后的部队,300铁骑射300枪500精兵(肉搏兵打城后大多是500精兵)的话一箭一个。问题在于你的战线要长,战线越长对于骑兵越有利。同样弓兵也有此效用,缺点移动范围小。


三:用指心得。通常在战局中,先发后发有人不太在意。其实不然,这里大有窍门。有些玩家打字可能慢,抱将抱的晚,而你指令又用了,在到下季度,武将又不在了,且不让你捶心肝(哈哈)还有,围歼敌方主营时,考虑到对方可能会迁都,这时你指令得下的慢些,


是否有必要侦查此城或侦察他可能会迁到的某个城(迁的很远就没必要侦察啦)如果对方先发了迁都指令,且迁的不远,很有必要侦察2城。抢指,经常遇到的指令问题。如我方一人攻击对方主营(通常是打掉副城后的连锁攻击还需一击且到了内政时间),47未满100(下季建米仓也没100)


且知道对方有关羽或赵云出城就100气,需要建设防护栏,保护这只部队。这时你的建设指令一定要比对方出人指令先发。对方要是比你先发了出将指令,且出在你相邻城门边上的,你便建不了3个防护栏起到延缓对方攻击一回合的目的。


作者: 双乔    时间: 2006-1-4 22:36

对概论战略与战术的补充(晋级攻略)

作者:大花猫

先说战略:
  战略其实应该说是大局观,战略中最关键的一点是盟友(所拿君主)战斗实力评估.存在一个优先录将,联合进攻,救援及时的问题.多数人存在的缺点就是疯狂抢将,猛训高训兵种而不顾盟友死活,或者乱打空城,导致盟友无法出兵,
  
  
  相互之间配合不协调,该踩阵不踩阵.该报将不报.
  
  
   这些才是战略中会出现的更细的问题.
  
  
  然后说战术:
  
  
   个人认为,战术中最重要的其实就是如何走位.
  
  
  俗话说,蛇有蛇路,马有马道.三国策中的4个兵种也都应该有不同的走位方法.
  
  
   骑兵,顾名思义,当然是速度快,除了枪兵外都不怕,你如果是1个骑兵群,那么在可能出现的危险阵地中,那么你可以最大距离冲上2~3个骑兵,试探性的碰撞,无论你先后动与否,你都不会太吃亏的,对方如果是弓兵群,那么恭喜你,你中彩了,运气只要不是太霉,你尽可以杀之,不要忘了,抽空干掉他后边的妖刀. 如果对方是刀兵群,你就要小心了,可以采取的是冲上的骑兵后退,没冲的骑兵前进来合射,一定要集中射掉1个或多个刀,以防他放妖.
  
  
   骑兵对枪兵,因为是相克关系,运气成分就大很多了,可以参考骑兵对刀兵的情况,不过先后动和合击左右了整个结果.
  
  
   骑兵比骑兵,没什么好说的,比训高,比将好,比运气.
  
  
  编外话:
   个人感觉现在的策4,有多兵种,多兵数,平均训的州强势渐渐展露出来了,而高训州的优势慢慢减弱.君不见打仗的时候以前少见的州越来越多,象豫州,翼州,益州等。
  
  
  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兵死亡"变很少了,1个营打一个几千兵的队,要打好几个月才会挂,1个队打主城,兵也只是掉2千左右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枪,骑兵是弓兵的克星,尤其是骑骑兵,弓兵现在改的好像好脆弱.一次1个200左右训孟获弓射一个250左右董卓枪,董卓枪才900兵左右,结果只射掉董卓枪10几点士气和300左右兵.哦刚好,董卓枪一冲,撞到他,孟获哗啦啦掉了20左右士气
  
  
  真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要1,2个枪骑兵走对位置,那么1群弓兵就哗啦啦撞上来了,汽车牌尾写着"请勿吻我" 这里就要提出注意了,弓兵在危险阵地最好是走竖直路,如6对兵,3个1竖,分开1点距离,2竖平行移动,就算撞上了,也只是前面2个兵.
  
  
  说的不好,胡话一堆.思绪凌乱了,下次写点更好的出来,!!


作者: 双乔    时间: 2006-1-4 22:37

从《孙子兵法》谈三国策战争艺术

作者:风雨飘香

很早以前就拜读了《孙子兵法》,不过那时还是一战争盲,似懂非懂。近日又仔细研究了孙子的大作,综合平日打三国策的经验,写了如下的文章。因为本人理解力的局限性和三国策本身的原因,只截选了孙子兵法13篇中的少数几篇,还请大家谅解。
1、计篇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这里截取了计篇中对三国策有现实意义的一段,因为“计”本来就是一个很模糊的东西,所以接下来我就通过具体战例和大家探讨一下。
有一盘祁山战局,我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袁术">袁术ersonName>君主出在安定,盟友一家在千阳,敌方汉中一家,南乡一家,下面是我们另一家和敌人1v1。开局一看形势,我就知道这局的关键地方就在于长安,谁取了长安,谁就在以后的战局占据主动。但我跟敌人距离长安差不多远,直接去抢的话,未必能抢下。这时候心里基本有了腹案:等敌人打下长安再取之。具体实施情况如下,我先出一强刀打下新平,然后强刀转向湄,等到秋季内政,直接从新平出了太史,张辽267训练铁枪,绕过北地不打,直取长安。冬季内政的时候,我强刀打下了湄,2铁枪到了北地下边。这时候敌人的部队围到了长安旁边。我侦察了以后,发现没他快,埋伏在长安旁,等他打下。然后下月直接拿下长安。这里就有近而示以远的味道,因为我没打北地,打下了湄,给敌人一种2家合击汉中的想法,故而就放松了对长安的防守。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如果我打下北地再出兵,结局就很难说了。最后这局的结果是,南乡那家因为强攻长安被我全歼主力,从而我一路高歌猛进,打到上庸,白帝,从敌人背后开了个口子,从而控制了整个战局。
还有一盘,也是祁山图,我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曹操">曹操ersonName>君主在街亭,手下没好将,但有仙。敌人1家庸州在武山,一家豫州在天水,盟友全在下边,远水不解近渴。开局我就分兵曹操枪去打城,想直接向长安方面撤退,家里放了2阵的同时练铁枪营。开始一断时间风平浪静,我曹操一路打下安定,新平,北地,武山一家打下陇西,上帮,不过,奇怪的是,天水一家一直没有动静。这时,是冬季内政。我想迁都北地,不过,曹操下季就能打下长安,天水一家一直没动。我就想,过一季打下长安再迁多好,而我家里3阵,武山那家不可能一季灭我,断粮道也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我放弃了当月迁都。可惜的是,我错了。天水一家在春1的时候就围了我安定。同时因为我家里没出兵,主城被轻松拿下。而我要是迁都北地再迁长安的话,家里很快就出铁枪营,有仙刀的情况下,守住长安不是什么难事。虽然这局输在我没有及时迁都上,不过天水的敌人打法也是原因之一。如果他打下了千阳,那么我肯定毫不犹豫的迁都,就是因为他没有动,使我没了压迫感,从而放松了戒备,心里有了侥幸的思想。
以上2个战局,充分体现了“近而示之以远。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战术思想。其中巧妙运用,存乎一心。
至于“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在三国策里也是屡试不爽的战术。具体来说,进攻一方都要比防守的一方吃亏的,所以在没有把握吃掉对方以前,最好是能进攻的情况下也不进攻,摆出一副弱势的姿态(最理想的情况就是在另一个战线上虚晃一枪,摆出一个强攻的架势),诱使对方来攻,引诱对方在你的地盘里进行主力决战。此所谓,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利而诱之,乱而取之是也。若敌人势大,我不能敌,此时应该全力防守,避免野战,同时出小队精锐打断敌人补给,此所谓强而避之,怒而扰之。
因为计在三国策里面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故而这一节我也写的相对比较罗嗦。希望大家看了不要反感。

2、作战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故兵贵胜,不贵久。

作战篇里大多都是讨论现实战争中的问题,但兵贵胜,不贵久的道理和三国策也是相通的。劳师远征,不仅补给上浪费指令,而且需要指令去侦察,这样比起对手要浪费许多指令。而且,主力全在外,家里的防卫必然空虚,给人以可乘之机。说到这里,禁不住说一下我对偷袭的看法,奇正相合,是战争里所必须的。但奇不一定指偷袭,也指奇兵,奇袭。本人严重反感主力全出远程跋涉偷袭对手的人,这不能算是偷袭,只能算是赌博,除非万不得已,不偷袭就输定的情况下可以博一博,一般情况下一定要首先保证正面战场投入的兵力。善于偷袭的人都善于把握时机,比如迅速打下一个你主城附近的一个城(多半是补给不通的城),然后在你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已经挂了,再比如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利用一部分部队佯攻来掩护偷袭,使你没有时间来考虑。任何纯粹的,想法单一的偷袭,都应该被屏弃。

3、谋攻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车贲)(“温”字“氵”旁换“车”),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门”内上“西”下“土”),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
故曰: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很多人对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伐城这句不大理解,认为在三国策里面没有用处,前几天有人还在17173质疑过我,现在我就在这里解释一下。在三国策里面,外交功能目前还没什么作用,伐交这一句暂且可以去掉。那么,剩下的就是上兵伐谋,其次伐兵,其下伐城。
谋是最重要的,这点无可置疑,不管是开局的战略计划,还是进攻时的战术手段,都属于“谋”的体现。谋运用的好,就可以避实就虚,可以请君入瓮,可以声东击西,调虎离山,就算面对强势敌人也不用担心,而一旦全局上能迅速形成以多打少,那么胜负的天平更是会很快倾斜。其次是兵,兵的重要性大家众所周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兵再有谋也是白搭,但有兵无谋,只能被人牵着鼻子走。兵就象两个人手中的武器,武器再好,也得看各人使用的方法才能分出高低,故而兵次于谋。至于城,肯定不如兵重要了,没兵你再多城也守不住。
关于这句话,我是这么理解的,善于进攻的人会努力创造对自己有利的形势,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成果,如果形势相当,不得以的情况下才以消灭敌人的部队为目标,实在不得以才会浪费兵力去攻城(除非有些战略要地不得不攻),但因为三国策里有不死500的存在,有时候攻城并不浪费什么兵力,所以,是不是攻城就要看情况了,当然,如果你浪费6,7000铁兵去攻一个副城,那么就是头脑有问题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在任何战争游戏中都同样适用。进攻时注意敌人防守的兵力,判断他主力的位置,僵持时随时注意着敌人的动向,用会侦察的部队在主城附近来回巡逻,这些相当重要。有时候打着打着,敌人的主力半天没见到,就应该知道他做什么去了,呵呵,80%是偷袭去了。防偷袭的重要一点就是知彼,如果做不到的话,那么就家里硬放上3阵3刀几个栅栏。保证没人能偷到你。不过话说回来,即使知彼,中期以后家里3阵2刀也是至少的。

4、势篇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瑕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这段势篇写的比较晦涩,理解起来也比较难。我就只从和三国策关系比较密切的奇正方面说一下。大家知道,用兵分奇和正,所谓正,一般指正面战场的,在对手意料中的兵力以及战法。奇,一般指出乎对手意料的攻击。奇兵运用的好,甚至能使对手整个进攻/防守体系崩溃。举个例子来说,荆州的进攻都是集团式的,这样补给就成了问题,防守荆州的进攻,就要奇正相合。正面留下主力,牵制敌人,另派小队精锐(最好有侦察、埋伏2种技能,不会侦察也勉强可以)埋伏在敌人的进攻路线上,离大路5格以上距离,等敌人米粮消耗的差不多,该放粮仓补给的时候,这奇兵从后面杀出,一下就能尽歼敌人主力。再比如说,战争相持阶段,自己占了优势,但敌人凭借地利死守一城,就可以考虑留下一部分部队牵制敌人,另出部队打断敌人补给,这样敌城就不攻而破。有的时候在一条战线和敌人拉锯战,如果你突出奇兵打下另一战线的城市,往往就能使敌人疲于奔命。奇兵的用法层出不穷,我只是随便举两个例子,要想灵活运用,需要深厚的战术素养(随便说说,我见过的运用奇兵和防奇兵最好的是天炎的战斗组合)。另外说明一点,不要太依赖“奇”,“正”才是硬道理,首先应该保证的兵力不要跟敌人相差太大,如果敌人出了师,你却连营都没有,那就很危险了。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5、虚实篇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这段在原作里面很长,但我看来,真正的精髓在“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一句。能把常规战法进行到完美,已经到了高手的地步,但要想更进一步,达到顶尖高手的境界,必须把所有战法全部忘记,根据形势来判断战术的运用。不要拘泥于常规的战略思想,不要困扰于固定的作战模式,最大限度上发挥你手中的兵力的作用,才是“兵无常势”的真正注解。写到这里,不禁想起了以前的一些战局。有一局,敌人一家从白帝城经上庸打到汉中附近,而陈仓,眉上面我们2家同盟已经消灭了一家,眉那家主力基本全灭,但陈仓一家主力仍在,就在汉中和敌人展开火拼。这时候,眉的同盟一路从长安打到了魏兴,就在这时,他停下了,没有继续去打上庸,后来战局结束以后我质问他为什么不打,回答是,我师还没练好。等他打下上庸已经是3个季度以后,这时候陈仓同盟和敌人拼的也大伤元气。试想,打一座没有防守的空城,只要2队强兵就可以,虽然你兵没练好,但你只要能打下上庸,敌人必定回兵防守(主城白帝),那样,汉中,成固,南乡等不攻自破。那时集中2家主力消灭一家,还不是轻松的不能再轻松。还有一局,巨鹿地图,我在真定和敌人范阳对峙,敌人出兵打了定和蓟。敌人将很猛,我没有法将,靠铁枪支撑有点吃力,于是要求北平的同盟出兵打下蓟,给他点压力(同盟君主司马),结果,令我没想到的是,他居然说,我只有一个枪将。我¥#%……%¥*(,要你打一个空城,又不是让你全力进攻,去2强刀不可以?去一铁枪一强刀不可以?分兵去一队500人左右的铁枪不可以?没2枪就不能出兵打人?实在把我郁闷的要死。有时候,打敌人不需要什么很强的部队,只要能打下他一座城,就能给他严重的威胁。现在有的人出兵必300,营师全要铁,全都太拘泥于常规,有时候,不妨问问自己,这兵,出去是干什么的,有什么目的,达成这个目的需要什么样的兵力。学会思考很重要。而对战机的把握,对局势的判断,能否充分利用手头的兵力,决定你是否能突破常规的战法。只有突破了一般意义上的势,那么你的兵才会成为你手上最锐利的武器,才能天马行空,随心所欲。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就先写这几篇吧,孙子兵法里剩下的内容,和三国策的关系不是太大,也许,随着三国策的完善,也有能用的上的地方,那是后话,暂且不表。一下子罗里罗嗦写了这么多,不知道大家看了有没有什么帮助,反正我是越写越冒冷汗,孙子兵法毕竟是博大精深,有些东西我也难以理解,却要在这里不懂装懂(大汗````)。感觉是要被砖头砸了。。。
总之,我希望的是,大家看了这篇东西以后觉得能有一点点用处,就不枉费我2个通宵的熬夜了^_^。


作者: 双乔    时间: 2006-1-4 22:41

各君主可录武将的分析和速记(绝对全)

作者:牛比烘烘

一、各君主可录武将的分析和速记
  

  三国策有17位君主和300余个武将,想记住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全部各">全部各ersonName>君主可录武将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取了95位攻防能力>70的武将和法刀能力>80会侦察会仙,法刀能力>85会侦察或会仙的文官(详见精华区鄙作:“也谈三国策里武将文官的排名”一文)进行分析,发现所有君主的录将能力大致可分成以孙策、刘表和杨奉为代表的3个体系:

孙策:可录全部孙将和吕布系将,大部分非司马系的曹将;不能录刘将
周瑜,吕蒙,诸葛诞,朱桓,孙尚香,甘宁,孙坚,孙权,黄盖,曹操,郝昭,夏侯淳,夏侯渊,许褚,张辽,徐晃,曹丕,贺齐,朱处,徐盛,周泰,典韦,文丑,丁奉,颜良,曹彰,凌统,李典,董卓,吕布,孙策,张郃,陈到,纪灵,华雄,管亥,贾诩,弭衡,荀或,鲁肃,貂蝉,田丰,曹植,马良,诸葛瑾,沮授,陈登,锺会,陈宫,大乔、陆迅、太史慈、王双

孙权孙坚能录除王双外所有孙策的将.比孙策多录刘备、张飞、关家4将、诸葛亮、赵云、魏延、赵统
董卓能录除孙尚香、文丑、荀或、陈登、田丰外所有孙策的将,还可录:司马4将、羊祜、庞德、王浚、杨修、文鸯、邓艾、郭嘉


袁术能录除荀或和陈登外所有孙策的将.还可录司马4将、羊祜、庞德、王浚、杨修
吕布能录除荀或、陈登、孙尚香、颜良、沮授、文丑、田丰外所有孙策的将,还可录:司马4将、羊祜、庞德、王浚、杨修、文鸯、邓艾、郭嘉、张任、公孙赞、孟获、祝融夫人、夏侯霸

刘表:可录除孙系和部分袁绍系以外几乎所有的将
诸葛亮、庞统、诸葛诞、关羽、孙尚香、邓艾、司马懿、姜维、曹操、徐庶、郝昭、司马昭、张任、赵云、张辽、羊祜、司马师、张飞、王平、徐晃、夏侯淳、公孙瓒、关兴、夏侯渊、刘备、许褚、马腾、关索、曹丕、李典、王浚、黄忠、严颜、夏侯霸、董卓、祝融、马超、吕布、张郃、庞德、典韦、陈到、李岩、魏延、马岱、关平、孟获、司马炎、赵统、兀突骨、华雄、王双、曹彰、文鸯、管亥、郭嘉、贾诩、弭衡、荀或、杨修、张松、貂蝉、锺会、法正、李儒、陈宫、曹植、程昱、陈登、皇甫嵩、马谡、杨仪、张鲁、王允、曹睿、蒋琬、张嶷、夏侯惠、文钦、高顺、于禁、曹仁、吴兰、张卫、鄂焕、张苞、沙摩柯、周仓、乐进、吴懿

司马能录除孙尚香外所有刘表的将,还可录纪灵


刘璋能录除董卓,华雄,管亥外所有刘表的将,还可录颜良,沮授,文丑,田丰
公孙赞,孟获能录除诸葛诞、董卓、华雄、管亥外所有刘表的将,还可录颜良、沮授、文丑、田丰(比刘璋少个诸葛诞,其他一样)


两曹可录除荀或、陈登、孙尚香外所有刘表的将,还可录周瑜、孙坚、孙权、贺齐、鲁肃、黄盖、孙策、大乔、纪灵


马腾可以录除吕布、张郃、陈到、贾诩、弭衡、陈宫、诸葛诞、董卓、华雄、管亥外所有刘表的将,还可录颜良、沮授、文丑、田丰、朱桓、凌统

杨奉:可录除了曹系、司马系、袁绍系外几乎所有的将
诸葛亮、庞统、周瑜、吕蒙、黄盖、朱桓、关羽、孙尚香、甘宁、孙坚、孙权、邓艾、姜维、徐庶、张任、赵云、张飞、王平、公孙瓒、关兴、刘备、马腾、关索、贺齐、朱处、徐盛、黄忠、严颜、夏侯霸、周泰、祝融夫人、马超、孙策、李岩、文丑、丁奉、颜良、魏延、马岱、关平、孟获、纪灵、赵统、兀突骨、文鸯、凌统、郭嘉、荀或、鲁肃、张松、法正、李儒、田丰、程昱、马良、诸葛瑾、大乔、沮授、陈登、马谡、杨仪、王允、蒋琬、审配、张嶷、文钦、孙韶、吴兰、鄂焕、程普、全琮、张苞、沙摩柯、周仓、吴懿、袁绍、孙桓、陆迅、太史慈

袁绍能录除邓艾、郭嘉、文鸯、夏侯霸、曹操、兀突骨外所有杨奉的将,还可录诸葛诞、董卓、华雄、管亥
刘备可录除纪灵、黄盖、孙策、大乔外所有杨奉的将,还可录曹家4将、郝昭、夏侯淳、夏侯渊、许褚、典韦、王双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到总的录将能力曹操曹丕刘备3人并列第1,司马、刘表、刘璋、孟获、公孙赞5人略差,然后是马腾、吕布、孙权和孙坚、杨奉、董卓、袁术和袁绍

令人想不到的是录取率最低的竟然会是孙策

录取高能力武将能力最低的是司马懿、孟获、公孙赞;刘表、刘璋、马腾;曹操、曹丕;而杨奉和袁绍居然高过刘备!袁术也能与孙策持平。

录取高能力文官的能力孙策最差,袁术袁绍孙坚孙权也差,董卓杨奉吕布马腾也不好。其他君主则相差不大。

综合以上分析:刘备总录将能力与曹操曹丕相同,但录武质量高过曹操曹丕,可列第1,两曹并列第2。

司马、刘表、刘璋、孟获、公孙赞5人总录将能力不差,但录将质量最低;而杨奉、袁绍录将质量较好,总录将能力则较差;这也许是游戏策划者的平衡考虑吧。

孙策的总录将能力和录将质量都比意料中差。不是0将时的理想君主。袁术和董卓自然也是不灵。

除了最强的3位和最弱的3位,其他君主在0将时如不考虑君主自身能力,差别并不如预料中大有人发现有些君主在游戏前期和后期录将能力有变化,这显然就超出了我的分析能力,不能在本贴中讨论了。
作者: 双乔    时间: 2006-1-4 22:41

三国策游戏中各君主的录将能力分析
三国策游戏里哪个君主最强?每个玩家都有自己的最爱。

如果游戏设定是带史实5将,初始武将的强弱和喜好是决定性的。
如果游戏设定是0将,君主的录将能力显然是最关键的,重要性大大超过了君主自身能力。

在我的“也谈三国策里武将文官的排名”一贴里,根据我的看法将有用的武将文官各分了4类,计95人。这一贴里我想分析一下各君武2主对这95位武将文官的录取能力。

--------武A-----武B------武C------武D--------合
董卓---4/67%---6/75%---13/52%---23/66%----46/62%
吕布---4/67%---6/75%---15/60%---26/74%---51/69%
两曹---4/67%---4/50%---24/96%---30/86%---62/84%
司马---3/50%---1/13%---24/96%---27/77%---55/74%
刘表---3/50%---2/25%---25/100%--26/74%---56/76%
刘璋---3/50%---2/25%---25/100%--25/71%---55/74%
孟获---2/33%---2/25%---25/100%--25/71%---54/73%
公孙赞-2/33%---2/25%---24/96%---25/71%---53/72%
马腾---2/33%---3/38%---23/92%---23/66%---51/69%
刘备---5/83%---7/88%---21/84%---28/80%---61/82%
杨奉---5/83%---8/100%--12/48%---23/66%---48/65%
袁绍---5/83%---8/100%--11/44%---23/66%---47/64%
孙权---5/83%---8/100%--13/52%---22/63%---48/65%
孙坚---5/83%---8/100%--13/0.52--22/0.63--48/0.65
孙策---4/67%---7/88%--- 8/32%---19/54%---38/51%
袁术---4/67%---7/88%---12/48%---23/66%---46/62%
--------- 文A-----文B-----文C-----文D----合----------总
董卓---5/71%---5/63%---4/80%----08/57%---22/67%----60/63%
吕布---5/71%---5/63%---4/80%----08/57%---22/67%----64/67%
两曹---6/86%---6/75%---5/100%---09/64%---26/79%----77/81%
司马---6/86%---6/75%---4/80%----09/64%---25/76%----70/74%
刘表---6/86%---6/75%---4/80%----09/64%---25/76%----70/74%
刘璋---6/86%---6/75%---4/80%----11/79%---27/82%----72/76%
孟获---6/86%---6/75%---4/80%----11/79%---27/82%----70/74%
公孙赞-6/86%---6/75%---4/80%----10/71%---26/79%----70/74%
马腾---4/57%---6/75%---4/80%----10/71%---24/73%----66/69%
刘备---5/71%---8/100%--4/80%----12/86%---29/88%----76/80%
杨奉---5/71%---5/63%---2/0.40---10/0.71--22/67%----62/65%
袁绍---3/43%---5/63%---2/0.40---10/0.71--20/61%----61/64%
孙权---4/57%---4/50%---3/0.60---10/0.71--21/64%----64/67%
孙坚---4/57%---4/50%---3/0.60---10/0.71--21/64%----64/67%
孙策---3/43%---4/50%---3/0.60---10/0.71--20/61%----54/57%
袁术---3/43%---5/63%---4/0.80---09/0.64--21/64%----60/63%

表中数字意义:该类武将可录人数/可录人数占该类武将总人数的比例

通过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到总的录将能力曹操曹丕第1,刘备第2,分别为81%和80%。

司马、刘表、刘璋、孟获、公孙赞5人在75%左右。

然后是马腾(69%)、吕布、孙权和孙坚(67%)、杨奉(65%)、袁绍(64%)、袁术和董卓(63%)

令人想不到的是录取率最低的竟然会是孙策,57%。

录取1-2级武将(高级水将)能力最低的是司马懿、孟获、公孙赞;刘表、刘璋、马腾;曹操、曹丕;而杨奉和袁绍居然高过刘备!袁术也能与孙策持平。

录取1-2级文官的能力孙策最差,袁术袁绍孙坚孙权也差,董卓杨奉吕布马腾也不好。其他君主则相差不大。

综合以上分析:刘备总录将能力不如曹操曹丕,但录武质量高过曹操曹丕,3人可并列第一。考虑到君主自身能力,曹操第一,刘备第二,曹丕第三。

司马、刘表、刘璋、孟获、公孙赞5人总录将能力不差,但录将质量最低;而杨奉、袁绍录将质量较好,总录将能力则较差;这也许是游戏策划者的平衡考虑吧。

孙策的总录将能力和录将质量都比意料中差。不是0将时的理想君主。袁术和董卓自然也是不灵。

除了最强的3位和最弱的3位,其他君主在0将时如不靠考虑君主自身能力,差别并不如预料中大。

有人发现有些君主在游戏前期和后期的录将能力有变化,这显然就超出了我的分析能力,不能在本贴中讨论了。


大概是我编辑能力太差,整理表格的时间比我写这个贴子的时间都长.哪位大哥大姐会编辑表格教教我.谢了!



也谈三国策里武将文官的排名
三国策里最强的武将或文官是谁?每个玩家的回答可能都不一样。

我认为一个超级武将应该有4项品质:
1)攻击、防守、统帅三项性能的平均值超过70;2)会埋伏;3)会侦察;4)会水;

具备这些能力的武将用起来才真正是得心应手。能攻会守才能打仗,会埋伏才能偷袭,会侦察才不怕偷袭,会水才能运行自如,出其不意。

可惜的是,满足上述要求的武将在三国策里实在不多,总共只有6个:
诸葛亮、庞统、周瑜、吕蒙、诸葛诞、陆逊

不会侦察,但具备其他能力的武将可以和会侦察的武将一起用。这样的武将也少,总共才8个:
黄盖、朱桓、关羽、孙尚香、甘宁、孙坚、孙权、太史慈

再次之是不会水的。在多水的战场用起来很受限制。满足要求的武将有25个:
司马懿、姜维、曹操、徐庶、邓艾、郝昭、赵云、张辽、张任、司马昭、羊祜、司马师、张飞、王平、徐晃、夏侯淳、公孙瓒、关兴、夏侯渊、刘备、许褚、马腾、关索、张郃

不会埋伏的武将很亏,会侦察好些,否则别人看得见你你看不见别人,只有挨打的份。这样的将如果攻防能力强,在自己城边防守或者和会侦察的武将一起作正面进攻还是可以的。满足要求的武将有35个:
曹丕、李典、贺齐、王浚、朱处、徐盛、黄忠、严颜、夏侯霸、周泰、董卓、祝融夫人、马超、吕布、孙策、庞德、典韦、陈到、李岩、文丑、丁奉、颜良、魏延、马岱、关平、孟获、纪灵、司马炎、赵统、兀突骨、华雄、王双、曹彰、文鸯、凌统、管亥
这批武将中只有曹丕和丁奉2人是会侦察的。

我喜欢的文官应该是:
1)智力90以上;2)会法(或天火或混乱或媚);3)会鼓舞;4)会侦;

满足所有条件的文官有7个:
诸葛亮、庞统、邓艾、郭嘉、贾诩、弭衡、陆逊
其中除了弭衡智力90,其他人智力都在95以上,可以胜任军师之职。

侦察和仙只会一项的有8个:
周瑜、吕蒙、司马懿、姜维、曹操、徐庶、荀或、杨修
其中周瑜和司马懿的智力在95以上,可以胜任军师之职。

侦察和仙都会,但智力只大于80的法刀有5个:
郝昭、司马昭、鲁肃、张松、貂蝉

侦察和仙只会一项,但智力只大于85的法刀有14个:
张任、曹丕、锺会、法正、李儒、陈宫、田丰、曹植、程昱、马良、诸葛瑾、大乔、沮授、陈登

以上武将共74人,文官共34人,合计共95人(其中14人文武双能)。

文官中漏了3个魅力十足的:小乔、甄宓、孙尚香



其他攻防能力超过65的武将和攻防能力超过50,智力超过75的法刀还有27人。合计120人:
皇甫嵩、马谡、杨仪、张鲁、王允、曹睿、蒋琬、审配、张嶷、夏侯惠、文钦、高顺、孙韶、于禁、曹仁、吴兰、张卫、鄂焕、程普、全琮、张苞、沙摩柯、周仓、乐进、吴懿、袁绍、孙桓


考虑到文武双全,最佳人选是诸葛亮和庞统还有陆逊(武将文官都是1级),然后是周瑜吕蒙(武将1级文官2级),邓艾(文官1级武将3级),司马懿、姜维、曹操、徐庶(文官2级武将3级),郝昭和司马昭(武将文官都是3级),张任(武3文4),曹丕(武4文4)。
当然不可忘记孙尚香(武2级+魅将)


作者: 双乔    时间: 2006-1-4 22:42

三国策武将信息分类列表

排名前列的枪将(按枪、水枪、统御排序)
姓--名 统 攻 防 智 政 魅 带兵 马 箭 枪 水 间 仙 幻 妖 魅 侦 埋 外
陆逊-- 96 75 90 95 91 88 7520 -- O- O- O- O- O- -- O- -- O- O- O-
关羽-- 93 96 93 77 66 92 7160 O- O- O- O- O- -- O- -- -- -- O- O-
孙坚-- 86 85 82 71 70 88 6320 O- O- O- O- -- -- -- -- -- -- O- --
孙策-- 84 91 79 69 62 90 6080 O- O- O- O- -- -- -- -- -- -- -- --
孙尚香 79 84 82 76 85 91 5480 -- O- O- O- O- -- -- -- O- -- O- O-
诸葛诞 79 80 75 70 75 84 5480 O- -- O- O- O- -- O- -- -- O- O- --
贺齐-- 75 79 76 75 50 69 5000 -- -- O- O- -- -- -- O- -- -- -- --
甘宁-- 74 90 90 67 33 74 4880 -- O- O- O- -- -- -- -- -- -- O- --
太史慈 74 91 89 74 66 78 4880 O- O- O- O- O- -- -- -- -- -- O- --
黄盖-- 73 78 80 81 74 75 4760 -- -- O- O- O- -- -- O- -- -- O- --
曹操-- 99 79 80 93 98 98 7880 O- O- O- -- -- -- -- O- -- O- O- --
司马懿 97 70 86 97 91 85 7640 O- -- O- -- O- -- O- O- -- O- O- --
姜维-- 94 86 87 93 75 80 7280 O- O- O- -- O- O- -- O- -- -- O- --
赵云-- 93 95 96 87 78 93 7160 O- -- O- -- O- -- -- O- -- -- O- --
羊祜-- 89 69 70 78 75 83 6680 O- -- O- -- -- -- -- O- -- -- O- --
张辽-- 88 87 89 84 68 80 6560 O- O- O- -- O- -- -- O- -- -- O- --
司马师 81 64 75 72 78 80 5720 O- -- O- -- -- -- O- -- -- O- O- --
董卓-- 80 84 80 50 78 81 5600 O- -- O- -- -- -- -- O- -- -- -- --
黄忠-- 80 89 86 64 62 75 5600 O- O- O- -- O- -- O- -- -- -- -- --
司马炎 80 69 73 66 75 87 5600 -- O- O- -- -- -- -- -- -- -- -- --
夏侯淳 80 89 88 63 72 78 5600 O- -- O- -- -- -- -- O- -- -- O- --
张郃-- 79 87 87 60 53 69 5480 O- O- O- -- -- -- -- -- -- -- O- --
李岩-- 78 79 80 76 45 73 5360 O- O- O- -- -- -- -- -- -- -- -- --
马超-- 75 92 90 35 21 84 5000 O- O- O- -- -- -- -- -- -- -- -- --
马岱-- 75 79 77 53 43 70 5000 O- O- O- -- -- -- -- -- -- -- -- --
庞德-- 75 88 87 57 41 59 5000 O- O- O- -- -- -- -- -- -- -- -- --
张任-- 75 75 78 84 55 69 5000 -- O- O- -- -- -- -- O- -- O- O- --
陈到-- 74 82 82 66 21 67 4880 -- O- O- -- -- -- -- -- -- -- -- --
关平-- 72 82 75 61 63 69 4640 O- -- O- -- -- -- -- -- -- -- -- --
徐晃-- 72 89 85 64 54 74 4640 O- O- O- -- -- -- -- O- -- -- O- --
严颜-- 71 80 83 63 61 80 4520 -- O- O- -- -- -- -- O- -- -- -- O-
张飞-- 70 97 88 70 20 36 4400 O- -- O- -- -- -- O- -- -- -- O- --
吕布-- 64 100 91 15 5 75 3680 O- O- O- -- -- -- -- -- -- -- -- --

排名前列的弓将(按弓、水弓、统御排序)
姓--名 统 攻 防 智 政 魅 带兵 马 箭 枪 水 间 仙 幻 妖 魅 侦 埋 外
陆逊-- 96 75 90 95 91 88 7520 -- O- O- O- O- O- -- O- -- O- O- O-
周瑜-- 96 73 83 95 85 97 7520 -- O- -- O- O- -- -- O- -- O- O- O-
关羽-- 93 96 93 77 66 92 7160 O- O- O- O- O- -- O- -- -- -- O- O-
吕蒙-- 91 77 90 91 78 80 6920 -- O- -- O- O- -- O- -- -- O- O- O-
孙权-- 87 70 75 80 77 92 6440 -- O- -- O- -- O- -- -- -- -- O- O-
孙坚-- 86 85 82 71 70 88 6320 O- O- O- O- -- -- -- -- -- -- O- --
孙策-- 84 91 79 69 62 90 6080 O- O- O- O- -- -- -- -- -- -- -- --
丁奉-- 80 79 75 69 70 75 5600 -- O- -- O- -- -- -- -- -- O- -- --
孙尚香 79 84 82 76 85 91 5480 -- O- O- O- O- -- -- -- O- -- O- O-
朱桓-- 78 75 76 79 58 73 5360 -- O- -- O- -- -- -- O- -- -- O- --
甘宁-- 74 90 90 67 33 74 4880 -- O- O- O- -- -- -- -- -- -- O- --
太史慈 74 91 89 74 66 78 4880 O- O- O- O- O- -- -- -- -- -- O- --
曹操-- 99 79 80 93 98 98 7880 O- O- O- -- -- -- -- O- -- O- O- --
邓艾-- 95 85 90 90 85 85 7400 O- O- -- -- O- O- -- O- -- O- O- --
姜维-- 94 86 87 93 75 80 7280 O- O- O- -- O- O- -- O- -- -- O- --
张辽-- 88 87 89 84 68 80 6560 O- O- O- -- O- -- -- O- -- -- O- --
曹丕-- 84 65 75 80 83 92 6080 O- O- -- -- O- -- O- -- -- O- -- O-
黄忠-- 80 89 86 64 62 75 5600 O- O- O- -- O- -- O- -- -- -- -- --
司马炎 80 69 73 66 75 87 5600 -- O- O- -- -- -- -- -- -- -- -- --
张郃-- 79 87 87 60 53 69 5480 O- O- O- -- -- -- -- -- -- -- O- --
李岩-- 78 79 80 76 45 73 5360 O- O- O- -- -- -- -- -- -- -- -- --
关兴-- 77 84 81 60 54 68 5240 O- O- -- -- -- -- -- -- -- -- O- --
马超-- 75 92 90 35 21 84 5000 O- O- O- -- -- -- -- -- -- -- -- --
马岱-- 75 79 77 53 43 70 5000 O- O- O- -- -- -- -- -- -- -- -- --
庞德-- 75 88 87 57 41 59 5000 O- O- O- -- -- -- -- -- -- -- -- --
张任-- 75 75 78 84 55 69 5000 -- O- O- -- -- -- -- O- -- O- O- --
陈到-- 74 82 82 66 21 67 4880 -- O- O- -- -- -- -- -- -- -- -- --
马腾-- 74 84 75 44 58 75 4880 O- O- -- -- -- -- -- -- -- -- O- --
徐晃-- 72 89 85 64 54 74 4640 O- O- O- -- -- -- -- O- -- -- O- --
严颜-- 71 80 83 63 61 80 4520 -- O- O- -- -- -- -- O- -- -- -- O-
魏延-- 70 88 75 53 35 55 4400 O- O- -- -- -- -- -- -- -- -- -- --
夏侯渊 70 86 83 53 44 73 4400 O- O- -- -- -- -- -- -- -- -- O- --
吕布-- 64 100 91 15 5 75 3680 O- O- O- -- -- -- -- -- -- -- -- --

排名前列的骑将(按骑、水骑、统御排序)
姓--名 统 攻 防 智 政 魅 带兵 马 箭 枪 水 间 仙 幻 妖 魅 侦 埋 外
关羽-- 93 96 93 77 66 92 7160 O- O- O- O- O- -- O- -- -- -- O- O-
孙坚-- 86 85 82 71 70 88 6320 O- O- O- O- -- -- -- -- -- -- O- --
孙策-- 84 91 79 69 62 90 6080 O- O- O- O- -- -- -- -- -- -- -- --
诸葛诞 79 80 75 70 75 84 5480 O- -- O- O- O- -- O- -- -- O- O- --
太史慈 74 91 89 74 66 78 4880 O- O- O- O- O- -- -- -- -- -- O- --
曹操-- 99 79 80 93 98 98 7880 O- O- O- -- -- -- -- O- -- O- O- --
司马懿 97 70 86 97 91 85 7640 O- -- O- -- O- -- O- O- -- O- O- --
邓艾-- 95 85 90 90 85 85 7400 O- O- -- -- O- O- -- O- -- O- O- --
姜维-- 94 86 87 93 75 80 7280 O- O- O- -- O- O- -- O- -- -- O- --
赵云-- 93 95 96 87 78 93 7160 O- -- O- -- O- -- -- O- -- -- O- --
羊祜-- 89 69 70 78 75 83 6680 O- -- O- -- -- -- -- O- -- -- O- --
张辽-- 88 87 89 84 68 80 6560 O- O- O- -- O- -- -- O- -- -- O- --
曹丕-- 84 65 75 80 83 92 6080 O- O- -- -- O- -- O- -- -- O- -- O-
司马师 81 64 75 72 78 80 5720 O- -- O- -- -- -- O- -- -- O- O- --
董卓-- 80 84 80 50 78 81 5600 O- -- O- -- -- -- -- O- -- -- -- --
黄忠-- 80 89 86 64 62 75 5600 O- O- O- -- O- -- O- -- -- -- -- --
夏侯淳 80 89 88 63 72 78 5600 O- -- O- -- -- -- -- O- -- -- O- --
张郃-- 79 87 87 60 53 69 5480 O- O- O- -- -- -- -- -- -- -- O- --
李岩-- 78 79 80 76 45 73 5360 O- O- O- -- -- -- -- -- -- -- -- --
关兴-- 77 84 81 60 54 68 5240 O- O- -- -- -- -- -- -- -- -- O- --
马超-- 75 92 90 35 21 84 5000 O- O- O- -- -- -- -- -- -- -- -- --
马岱-- 75 79 77 53 43 70 5000 O- O- O- -- -- -- -- -- -- -- -- --
庞德-- 75 88 87 57 41 59 5000 O- O- O- -- -- -- -- -- -- -- -- --
马腾-- 74 84 75 44 58 75 4880 O- O- -- -- -- -- -- -- -- -- O- --
关平-- 72 82 75 61 63 69 4640 O- -- O- -- -- -- -- -- -- -- -- --
徐晃-- 72 89 85 64 54 74 4640 O- O- O- -- -- -- -- O- -- -- O- --
魏延-- 70 88 75 53 35 55 4400 O- O- -- -- -- -- -- -- -- -- -- --
夏侯渊 70 86 83 53 44 73 4400 O- O- -- -- -- -- -- -- -- -- O- --
张飞-- 70 97 88 70 20 36 4400 O- -- O- -- -- -- O- -- -- -- O- --
吕布-- 64 100 91 15 5 75 3680 O- O- O- -- -- -- -- -- -- -- -- --
刘备-- 88 72 78 72 80 100 6560 0- -- -- -- -- O- -- -- -- O- O- --


作者: 双乔    时间: 2006-1-4 22:43

偷袭路线公布和最容易被偷袭的城排名

第一条:江油到武都的山路,枪可通过
第二条:江油到成都的山路,枪可通过
第三条:武都直接到上邦的山路,枪骑可通过
第四条:汉中到魏兴的山路,枪骑可通过
第五条:巴西到临江至永安。枪骑可通过
第六条: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巴">巴ersonName>君沿河到南安,可避过江阳和合江,枪骑可通可
第七条:阳平关到汉中43位这边的山路,枪可通过。
第八条:天水到上邦的山路,枪骑可通过
第九条:大散关到天水的山路,枪骑可通过
第十条:广汉到成都的山路,枪骑可通过

总结:除了江油到武都到成都的山路,所有的临江小路枪骑都能通过(除长安到扶风33位的山路以外)


最容易被偷袭的城市排名:
1、龙西
龙西地势开阔,无任何阻挡,也无友军也支持。你必须打出去,你的主城必然空虚,就算你主加三阵,别人先下副再下主也是一样。你想防也不好防。
2、新平
新平吃亏在城穷,必须打副。四周又无阻拦,也是个让人头痛的城。比起北地来还有不如,因为北地可以打长安迁主。新平往往走安定路线,都是些危险的地方
3、江油
江油吃亏在四面都可受敌,不说武都或成都的偷袭路线。就是敌人从子同过来,不管是剑阁还是广汉都可以不让你发现就到了你主。就算你主建阵,如果你主力在外,敌人下了子同,也是无路可逃。


作者: 双乔    时间: 2006-1-4 22:48

高手区作战的几个好习惯

(一)录将 1)在行政指令阶段(特别是在游戏初期)先看在野武将情况,有自己不准备录或不能录的好武将要马上通知盟友。要说明谁,几将,哪里。能说明哪个盟友可录更好。千万不要问某某某有人要吗,即使在战斗中或上一次行政阶段说过该武将在哪里,也不要省略地名。没有好武将时报个“0”,免得盟友等将。 2)录盟友报的将前,尽量先通知:某某某我要。避免自己或盟友浪费指令。 3)有好武将时要优先让给在前线的和受围攻的盟友。有把握时可帮着录掉几个垃圾将,最高境界是自己录下后挂好宝再解雇给处于危险中的盟友录。 4)垃圾将少的城里的好将尽量留给拿垃圾君主的盟友录。 5)记住好武将的录用地点,以防万一。

(二)占城 1)有危险时非必要不占空城,防止副城被打主城掉气。 2)无危险时尽量早打多占空城好为盟友找将。 3)有盟友相邻时打空城尽量先协商,间隔打空城可避免副城被打后连环掉气。 4)打空城时要注意给穷盟友留吃饭的城和给处于危险中的盟友留逃命的城。

(三)占关和变态城 1)关和变态城的重要性毋庸多说。开局后不能马上打自己主城附近应该由自己打的关或变态城时要尽早告诉盟友。以免失去屏障。 2)骑弓兵或将弱无法打重要的关或变态城时,可以先派一将到关的附近埋伏骚扰,拖延时间以便盟友赶来抢。

(四)配合 1)有危险时要早求救。至少要给盟友出兵补气赶路的时间。不能死到临头才叫救命。2)对可能有危险的盟友提前准备救兵是真正的高手风度。 3)对于出营出师的看法见仁见智,但我至少反对开局练师:等你是练好师盟友都死了,你一打四还不是死路一条!

(五)开局不利 1)开局不利不要自暴自弃,拿刘备几年录不到好将的情况经常发生,杨奉开局录到关羽陆逊也不少见。你的形势不好对方也未必好。 2)不要抱怨同盟,不要发牢骚,特别是同盟已经尽了力时 3)不要过于拘泥枪将骑将。我有一次出周瑜铁骑被盟友大骂,但就是周瑜骑配合几个士气只有30左右的骑将用合击救了汉中(对方的部队士气也不高了)。 4)我见过高手用一堆垃圾将纵横天下的。 5)在盟友还在努力时不要向对手暴露你的不利形势。 6)地形不利时更不要灰心,要尽量拖时间等盟友支援。盟友的支援可以是部队,也可以是好的在野武将。有了2-3个猛将又何惧四面对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4 22:47:58编辑过]

作者: 双乔    时间: 2006-5-18 14:48
QUOTE:
以下是引用yuanqing8000在2006-2-7 17:02:00的发言:


    一、游戏本身

        玩游戏的初衷是解闷吧?我的初衷就是。家庭工作都稳定,闲余时间玩玩游戏,以前玩传奇,
    练了全区最高道士,碰到变态战士无可奈何,郁闷之际,偶然联众,发现三国策,下载,从此乐
    此不疲。既然是解闷,没必要太在意战功的多少吧?我倒不是不赞同刷战功,我也参加过一次,
    我们军团老大带领我们新手刷,我五分钟后提出结束,再也没刷过,太无聊了(个人感觉)。

        当然每个人玩游戏的目的不一样,或许你为了军团要刷,或许为了别的,但是在对战的时候
    最好能说一下“我是刷来的四星”。万分感谢!! 真的。  前天,我参加了一场,同盟一个五星
    两个四星,带我一个三星,我那个高兴啊,要知道一个新手对于老手的平静接洽是很兴奋的。开
    局后,五星同盟在梓潼,我在合江,两个四星一个在白帝城,一个在永安上面的一个城(城名不
    记得了),新手嘛,对手一个在江油,一个在永安,另外两个在上面,没仔细看,我当时想,两
    家四星灭一个永安城没问题的,我的战略是训兵,给他们报将,然后配合五星往上打。第一季,
    江油派了两弓袭击梓潼,没反应,我想,五星就是五星,真沉着。俩四星训兵吧?应该是。我继续
    我的作战计划。第二季,五星同盟被灭了。。。。第三季,俩四星出了五支高训骑兵队站在敌城
    阵外开始射城,一次打掉防御三百左右,城不能围,都不会水。第四季,白帝城同盟被偷,还就是
    被永安的敌人偷的,人家都会水。  一年下来,我目瞪口呆。我刚拥有了铁刀兵群,就剩下我一个
    了。同盟逃跑了。。。。。。    我仰天长叹,刷分害死人啊!

        衷心的建议,每个人在参战的时候能显示其断线率,跟联众一样,断线高可以被拒绝,同时
    可以用游戏道具清零。这样营运商可以额外的赚钱,玩家也可以避免与这些垃圾划清界限。
        断线的问题我也遇到过,有时候是因为游戏安装得不好,有一个.map文件总是出错,这样的话
    重新安装游戏就行,还有就是游戏的音乐和音效可能跟游戏配合不好,有时候音乐音效读不过去,
    我一般都把音乐音效关闭,就不怎么断线了。

    二、新手的开局作战计划

        对于我们新手来说,游戏起来,总是觉得很混乱,如果同盟打得好,我们的位置又保险,那么
    就觉得得心应手。如果置于敌人中间,同盟又来不及出兵救你,基本上就结束了。这是什么原因?
    就是我们的作战计划没做好。进入游戏后,因为内政的时间比较长,不要着急做事情,先看看谁跟
    谁同盟,同盟和敌人的位置在哪里,自己的屏障在哪里,同盟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来帮你,敌人多长
    时间就能来攻击自己:如果你是安全的,那么同盟需不需要你去支援,需要多长时间:如果是一对
    一,你需要离开搬家还是坚守。看明白这些之后,决定训哪种兵,录哪种将。

       1 好位置的时候,不要自己闷在家训兵,及时向需要支援的同盟靠拢,用一两支部队出去打城,
    训兵,做好出兵准备,千万不要出兵的时候电脑提示你军粮不够会影响出兵士气的字样。因为你
    是后出兵而且是帮助守成,所以要训练枪骑(不是绝对)移动速度快的兵种,就算上去当肉盾,也
    给同盟赢得让他部署计划的时间。
       2 位置四面楚歌,不要害怕,反正是游戏,大不了战功10分。不要跑,赶快让同盟报给你好将,
    好将的意思就是聪明或者出兵就满气的将,你需要的是将多,不是高训,反正出来就是放妖,提早
    出兵养气,不要浪费太多指令去布阵,人家来打你肯定要侦查,如果不是天险,布阵用处不像你想
    的那么大。尽量不要录用失败,问问同盟某某人能不能录,一共三个指令,要一发必中。如果有天
    险,比如,长安,洛阳,天水此处的城,不要吝啬指令,坚决布阵。出兵也要斟酌,会鼓舞的要出
    及早把队伍的士气加满,所谓你士气比敌人高,你的队伍就会先攻击。而且出兵要出会妖的,就是
    会天火,混乱,招降技能的将,不会妖士气又低的将不要让他浪费你的兵了。有多余指令一定要录
    将,不要一共三个将,人家敌人打完一季你这里没人出兵了。我刚玩的时候经常家里都有铁队了,
    结果将都在养伤,眼睁睁看着人家围了我的城砍。还有一点就是抽空要侦查可能进攻你的敌人主力
    兵的动向,提前准备,比方说来的是弓兵,那么你的阵要往前放,如果来的是枪刀,那么你的阵
    要紧贴城放。
       3 如果还有能逃跑的地方,就是你主城某一面还有空城,而且向你同盟方向,那么你一定要打
    下去,跟你同盟会合。这里说的是打城的问题。打城是个很值得推敲的问题。根据场上的变化,都
    不一样。比方你主在汉中,敌人在上面,你不要把下面的城占了,因为同盟要占城出兵才能迅速接
    近你,如果同盟在白帝城,你不给他留城,他过来的时候估计你已经挂了。而且汉中本身不穷,钱
    粮都够用,而且是天险,有阵就有很大作用。  同样,如果你是去支援同盟的,也不要把所有同盟
    能逃跑的城都占了,最后一个城的时候,你要问问同盟需要不需要,因为你打城的时间还不如迅速
    往前跑,当然,要是第三个月,你马上就可以出兵了,那时候情况又不一样,你打下这个城,可以
    缩短你出兵的行走时间。  还有如果你觉得自己打得不好,一对一的时候选择了防守,那么就不要
    多余的往敌人方向打城,因为被敌人打下副城,你的主城会掉50的士气,这时候,如果敌人合击或
    者一个高攻击的将打城,会打掉你主城士气,很快你的城就挂了。
       4 不要把迁都当作唯一的出路,如果你有存活的希望,就迁,如果希望不大,反不如直接在主
    城前开自卫站,因为迁都之后,如果继续被攻击主城,你出兵的士气都很低,出来的兵作用就不大
    了。反而,因为你主城的防御很高,所以敌人如果不是很强大,完全能守的主。那什么时候迁都?
    一种是当你为了赢得同盟支援时间的时候,迁一次同盟就能赶到。还有就是你跟同盟进攻敌人,但
    你老家有危险的隐患,那么就直接迁都,不要犹豫。当你马上就要尝到胜利的果实了,结果主城被
    偷了,那种感觉是很失落的(深有体会)。
       5 关于报将,我们新手有时候拿了好将不怎么会用,或者城里有好将但是自己录不到也不知道,
    空费指令,这时候你跟同盟说一声,有素养的玩家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做。新手嘛,手下的将领弱一
    点也不怕。游戏既然有了同盟,就有同盟的作用,此处我说一个例子,有一场我用袁术在建业,刘
    备会稽,我们三家同盟比较会打,但是很远,我当时作战思路就是不让刘备出来,我也不迁都,迅
    速占领吴,在吴用垃圾将跟刘备战开拉锯战。当我马上就要不行了,不得拿下寿春,为迁都准备,
    同盟杨奉赵云拍马杀到,赵云就是我报给他的。当时刘备恨恨说,没人帮你,你死定了。我笑答,
    对呀,但是我相信同盟。然后在赵云领队下,灭了刘。
       6 关于定居兵种,我的感觉是新手不要太在意训练度,而在意兵多,我有一同盟,交州定居,
    两年出了两兵,问其故,答曰,没弓将。 这里我的建议是,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训练度,
    提前根据手下的将领训兵,都会什么就训什么,或者根据作战需要训兵。等到对战术了解之后,自
    己评价自己对某种兵种运用比较灵活,再去选择高训兵种州定居。
       7 最后一点说说就算你拿的主城是天险,也要及时了解对手进攻部队的将领,如果会水技,那
    么你的天险又不太可靠了,所以需要你经常看看武将资料,对各个将领都有所了解,这些都是在对
    战中学习的,刷战功是刷不出来的。

    二、新手的中局作战

        这时候差不多格局已定,被攻克的被攻克。几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城都被占(长安、汉中、天
    水、成都等)。说到这里我说一句,我们新手有时候不去占领这些城,觉得很远没必要,其实不然,
    这些城都是易受难攻的,所谓有天险的城,如果被敌人占了,你们的防守进攻都很不利,防守谈不
    上,进攻需要至少比敌人多一倍的兵力才行,还不一定能拿下来,敌人可以利用天险从容训兵,而
    我们的主力部队都浪费在攻城战了。

       三国策就像下象棋,中局是最难的,最需要功力的,我是新手说不好,我只能从新手的角度去
    跟我们新手来探讨。

       所谓上兵伐谋,开局是谋,就像诸葛亮三分天下一样。开局不好,处处被动。两方面开局都不错
    剩下的就是交兵了。两个军团各自占据有利地形。那么下面做什么呢?我们新手会浩浩荡荡的带领
    训好的铁队群开赴战场啦,杀吧!攻城拔寨!其实我觉得不一定,这时候你应该问问同盟需要你做
    什么,比方需要你守成,同盟要从另一个位置攻击,你的兵又太远,够不到,那么你就要全力防守,
    侦查同盟有隐患的区域,及时支援,必要的时候可以用小队垃圾去骚扰敌军,最好能把敌人主力骚
    扰到你这边,同盟进攻力度会大大加强。如果需要你进攻,就要先侦查,最好不要一个城一个城的
    去打,攻不起啊!如果能一举拿下一个战略要地,瓦解敌人的防御区域是最佳选择。此处我建议最
    好把这个任务交给有经验的玩家。新手战术技巧不怎么样,比方我昨天带了一个公孙赞去打曹丕,
    我把曹丕的主力部队消灭之后,去守家(孙策铁弓群来攻公孙主城)。我说你把他灭了,我帮你守
    家。得到他很有力度的肯定之后,我走了。一年下来,曹丕用了一个100气的白弓徐晃加变化多端的
    玄火,把公孙的主力全部消灭,还有两个垃圾妖刀。然后公孙愤愤然离去!剩下我一对三。我当时
    后悔啊,这不怪公孙,怪我没考虑周全,如果留下两队铁刀,可能结果不一样。

        中局里面采取最多的战术是偷城,如果我们新手,一般主力兵全在前线,后防很空虚,我建议
    最好有一个满气妖刀徘徊在主城周围,如果有空闲指令,还可以建几个阵,妖刀加阵,偷袭一般就
    不会成功了。

        中局里面最需要的是坚持的信念,你要知道,一群高训的兵需要练一年或者两年的时间,而且
    走路需要一段时间,你可以比较从容布置,还有同盟会来接应你。我刚开始参加群英对战的时候,
    碰到一场我们二对三,同盟是(网通 白马津1)我家晓晓。我用孟获,占天水。被敌人打得哭爹喊
    娘,开始时,同盟骂我不会。我也着急啊,但是我虚心承认,最后同盟被感动,告诉我,坚持,你
    要能坚持,我就能给你胜利。那时候我从来没赢过,因为对于胜利的渴望,我又出了三个垃圾妖刀
    幸亏敌人的弓群因为几轮战斗士气跟我一样,我出兵后加了一点气,就比他们先动,一个混乱一个
    天火,一个还不会妖(那时候真笨)。结果我真的他们打跑了,我当时万分感谢的对同盟说,谢谢
    谢谢!!!!!当然,同盟之前派了两支铁弓来帮,被消灭了。再然后我问,需要我做什么?同盟
    说,在家呆着吧。我就看着他一组超强铁弓群从汉中打到合江。灭了三家。当然现在也知道对方三
    家打得也不好,而且最后的时候没有互相帮忙。但是从那以后我知道了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也明
    白你帮助同盟就是帮助自己取得的胜利!所以鄙视那些只会埋怨同盟不会打,埋怨同盟不来帮而选
    择退出游戏的人。

        还有几个战略思维的问题,比方说,打没必要的城是不可取,浪费兵力,也在战局中体现不出
    作用。要打城就是为了赢得最后的胜利才打,没有水军过不去才打,为了占领有利地形才打。为了
    让对手主城士气降低才打,当然,为了自己补粮通气也要打,打城是战术里面最下等的,消灭敌人
    主力部队,让敌人无兵可出,无路可走,才是正理。

        给我们新手一个建议,要承认自己的不足,要虚心向别人请教,要赢得同盟来救你的时间,最
    后,不要逃跑!

        对于中局很多问题,我还在学习中,有些个人经验不敢拿出来显摆,怕砖,也怕令别人误入歧
    途,也希望老玩家多说说中局的战略战术,大家都进步了,游戏才有意思,不要每局开局十分钟,
    胜负以分,那还有什么乐趣?

    三、残局的意义

        到了残局的时候,大部分新手就放弃了,这样不好,虽然表面上是赢得了游戏时间,特别是一
    些占有优势的玩家,会不停的让你投降,但是你失去了锻炼自己战术素养的机会,在防守战里面,
    你会学到怎样用几支妖刀瓦解进攻,学会怎样利用枪骑的灵活走位来攻击敌人的粮仓(利用埋伏
    技能在敌人可能补粮的地方埋伏着),学会利用地形配合阵能赢得两个月甚至三个月的时间,甚至
    说,你消耗了敌人大部分兵力后,还有机会去消灭一家你比较近对方同盟支援不到的玩家。这些
    都是才近兵接触的时候才能学到的。

        

        用了很长时间写了很垃圾的文章,希望对新手们在某几个方面有用处。


                                                         网通 白马1  源清






欢迎光临 三国策论坛 (http://bbs.sgconline.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