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标题: 三国十大全能型选手 [打印本页]

作者: zxc300    时间: 2005-12-12 21:59
标题: 三国十大全能型选手

一代枭雄 —— 曹操

论综合能力,孟德是当之无愧的三国翘楚。同时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出类拔萃的人物之一。拥有政治、军事、智略、文学诸方面的全才。当然,残忍和好色是他性格中的负面因素。但并不影响他的英雄气质。

综合评价:97

绝世儒将 —— 周瑜

公瑾儒雅风流,是绝代儒将。身为赤壁之役的全场导演,军事才能足列三甲。公瑾的人格魅力非同一般。不说江南女子的“曲有误、周郎顾”,单看老将程普的前踞后恭,一句“与公瑾交,如饮醇酒,不觉自醉”就足以说明一切。不过《演义》极力渲染夸张诸葛,对公瑾有莫大丑化之嫌。同样受此歧视待遇的还有鲁肃、魏延等。

综合评价:95

大众情人 —— 赵云

人格魅力最完美、综合素质最优秀的武将。一直以来,赵子龙都是我们心目中完美武将的典范。其卓越的个人素质和无与伦比的个人魅力令其在东瀛和本土都拥有无数拥虿。

综合评价:95

英年早逝的霸王 —— 孙策

虽说“生子当如孙仲谋”。然仲谋区区一守户之犬,又如何能与其兄伯符相提并论。孙策当年狂飙突进,一统江东后,向曹操求封大将军不成,便时有袭许昌之心,足见其野心之大。可叹天妒伯符令其英年早逝,否则以其天生军事才能加上骨子里的好战血液,必将与阿瞒逐鹿中原一争霸主,又怎会坐困长江天险惟求自保!

综合评价:92

一代名臣 —— 诸葛亮

诸葛一生惟谨慎。各方面才能都很优秀。不过鞠躬尽瘁的他还是未能完成玄德公遗志。正所谓“千古一叹失空斩,老泪纵横望祁山”。论人格魅力,高于司马,逊于周瑜。论军事才能,可能不及两者。不过内政和外交方面颇多建树。另外,诸葛在用人方面让人不敢恭维。观蜀后期人才凋零可知大概。

综合评价:91

三国第一阴谋家 —— 司马懿

魏司马、蜀诸葛、吴周瑜,论综合素质其实很难分出轩轾。仲达军事方面令诸葛六出祁山无功而返,在政治上也有非常人之谋,实为三国第一阴谋家。人格魅力就差些了,不过忍功一流。诸葛当年用妇人衣物羞辱他时尚且能面带微笑,实非常人能及。绝代枭雄也。

综合评价:90

东吴的擎天玉柱 —— 陆逊

陆逊书生拜大将,文武全才,与周郎堪称东吴双璧。在军事上智谋足备,措置裕如;在政治上又能忍辱负重,是第一流人物。这一点金庸先生曾经深刻的指出过。

综合评价:90

不可一世的美髯公 —— 关羽

关某威镇华夏,自始至终都是刘备最得力的股肱。其军事才能之优秀,直匹曹操。武勇也是一时之冠。但心胸狭窄,无容人之度。傲慢骄矜且刚愎自用,这些性格中的负面因素最终促使他走向败亡。从而也是蜀汉败亡的开始。

综合评价:88

文武双全的典范 —— 姜维

诸葛的嫡系传人,武勇不亚赵云,谋略伯仲邓艾,确实堪称文武双全的典范。但过于穷兵黩武,疏于内政。九伐中原导致蜀汉国力衰退。其人格魅力也远不及诸葛。

综合评价:88

可怕的军事激进派 —— 吕蒙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当年的吴下阿蒙实力不可小觑,堪称东吴四大栋梁之一。白衣渡江击破关羽的干脆利落,实在叫人拍案击节,心驰神往。可惜同样早逝,否则一旦时机成熟,吕蒙这种军事激进派必北抗魏而西拒蜀,三国的好戏还在后头。

综合评价:87

奇才天纵的邓艾

邓士载之于姜维,正如诸葛之于仲达(或曰如樱木之于流川^_^),所谓天生对手,将遇良才。偷度阴平一役,冒古今之奇险,一战成功而破蜀。其过人胆色与智谋足以彪炳史册。

综合评价:86

大器晚成的张辽

曹操麾下最出类拔萃的武将。早已跟赵云一样成了智勇双全的代名词。各方面几乎都能匹敌不可一世的关羽。逍遥津一役,更使文远成为享有国际声誉的一代名将。  

综合评价:85


作者: 混日子的    时间: 2005-12-12 22:01

夏侯墩不算?


作者: zxc300    时间: 2005-12-12 22:09

当然不算~他可以说是一个好武将

但智力方面就有点......


作者: 桃℡糀刧    时间: 2005-12-13 15:51
怎么会没有高顺???
作者: huxuyong    时间: 2005-12-13 16:32
三国里的都是英雄...
作者: 张羽鹤    时间: 2005-12-13 16:41

根据何在?


作者: xgsgclt    时间: 2005-12-13 16:47
赵云啊赵云,随是一大将,但是缺无统兵一方的大才,比较一下刘备为什么让魏延守汉中而不让张飞守就知道了!!(次点尽对于了解三国志的朋友而言哦)
作者: 基地拉灯    时间: 2006-7-17 16:44

怎么没有凌操?

[em15]
作者: 美丽大乔    时间: 2006-7-17 20:22

那一年,温侯吕布跌落尘埃,一腔血散开,蔓延成"貂禅";他不知道,千里外,江南,叫小乔的女子,正披着大红盖头,嫁与周郎。

两千年,沧海变幻了桑田,他穿透浊世的喧嚣,轻轻牵起她的手;那边的她娇慵无限,素手纤纤。她不是貂禅,他也不是周郎,又有什么关系??


作者: tianlang    时间: 2006-7-17 22:30

纵马夜驰走荆门,报君龙台心儿沉,寂寞女墙现红粉,月光漫漫泪无痕.

猜猜我写的谁


作者: 美丽大乔    时间: 2006-7-17 23:23
QUOTE:
以下是引用tianlang在2006-7-17 22:30:00的发言:

纵马夜驰走荆门,报君龙台心儿沉,寂寞女墙现红粉,月光漫漫泪无痕.

猜猜我写的谁

三国和荆洲有关联的女性好象就孙尚香一人吧    

第二句的"龙台"我不懂是什么意思   所以无法决定


作者: zhoutr    时间: 2006-7-17 23:26
QUOTE:
以下是引用基地拉灯在2006-7-17 16:44:00的发言:

怎么没有凌操?

[em15]

怎么也没有刘禅?
作者: tianlang    时间: 2006-7-18 02:15
QUOTE:
以下是引用美丽大乔在2006-7-17 23:23:00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tianlang在2006-7-17 22:30:00的发言:

纵马夜驰走荆门,报君龙台心儿沉,寂寞女墙现红粉,月光漫漫泪无痕.

猜猜我写的谁

三国和荆洲有关联的女性好象就孙尚香一人吧    

第二句的"龙台"我不懂是什么意思   所以无法决定

呵呵 ,遇到一个作风严谨的, 那我赶紧解释一下吧.我对地理不太了解,不知道这门那关的具体位置,那为什么说荆门呢,考虑到我的无知,您就理解荆门为通向荆州的大门吧,如果我说是冀门那就理解为通向冀州的大门吧.

对于龙台到是可以说多点,其实龙台应为黄金台更为合适.龙台是宫殿的主体建筑,黄金台是任将的地方(这是有典故的,我查了一下好象是燕国怎么怎么招)但是黄金台是三个字的词不太好用,因此用龙台也没什么错,君主任贤总不能随便找个地方,对科举前三甲的任用自然要在正殿中.因此报君黄金台和报君龙台都是言报答君主的知遇之恩的.这里完整的应该说是报君龙台知遇恩典,但直接说报君龙台应该也可以,省的不算多.

再解一下题,既然报知遇之恩那心怎么沉重了,这自然牵挂女墙上的老婆,战争是残酷的,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相见.

东吴征荆州也好几次呢,想想哪位风流人物能演出这片场景........于是答案不言而喻.

我这题出的不好,虽然估计大部分人都能一下说出来,但要解释大乔的问题就是个问题了,特别是第一个问题.


作者: tianlang    时间: 2006-7-18 02:32

上面是初稿,没检查就发了,语病太多,下面是修改稿,语句已经整通顺了(强烈反对发帖不检查):

呵呵 ,遇到一个作风严谨的, 那我赶紧解释一下吧.我对地理不太了解,不知道这门那关的具体位置,那为什么说荆门呢,考虑到我的无知,您就理解荆门为通向荆州的大门吧,如果我说是冀门那就理解为通向冀州的大门吧.

对于龙台到是可以说多点,其实龙台应为黄金台更为合适.龙台是宫殿的主体建筑,黄金台是任将的地方(这是有典故的,我查了一下好象是燕国怎么怎么招)但是黄金台是三个字的词不大好用,因此用龙台也没什么错,君主任贤总不能随便找个地方,对科举前三甲的任用自然要在正殿中.因此报君黄金台和报君龙台都是言报答君主的知遇之恩的.这里完整的说应该是报君龙台知遇之恩,但直接说报君龙台应该也可以,省的不算多.

再解一下题,既然是报君知遇之恩,那心为什么又沉重了,这自然是牵挂女墙上的老婆了,战争是残酷的,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相见.

东吴征荆州也好几次呢,想想哪位风流人物可以演出这份凄美的爱情场景....在三国演义中男主角最终死于了此次出征....于是答案不言而喻.

我这题出的不好,虽然估计大部分人都能一下说出来,但要解释大乔的问题(特别是第一个问题)就是个问题了.


作者: 美丽大乔    时间: 2006-7-18 05:14

楼主解释了这么长   我只看了13楼的第一段就知道了荆门是什么了  这首诗写的是王昭君    因为上学是学过了一首诗: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其中以"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最是脍炙人口  流传千古

第一次看你出的题我就觉得"荆门"二字很是熟悉  但一时又想不起来   经你这么一指点我就立刻想起来了

楼主也要明白这是三国策论坛   如果写的不是三国的人物应该注明一下  也省去大家误读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18 5:21:31编辑过]

作者: 美丽大乔    时间: 2006-7-18 05:18
我刚才上百度搜索了一下没有你的那首诗    看来八成是你自己所作   真是了不起啊  再接再厉多写几首出来啊
作者: tianlang    时间: 2006-7-18 11:46

我不了解那首诗,也就没想写王昭君,自古以荆门为题材的诗多矣,最著名的有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其实我想写的是周瑜,感觉没什么问题呀.赤壁之后这家伙不是一路杀奔荆州的么.正史我没读过,小说演义中赤壁之后周瑜可一直在打荆州的主意,我猜想他也一定讨过荆州,哪有身为将才不懂得盛胜追击道理的呢.至于小乔那肯定是不出闺房的,但游戏既然让她上了战场,那也不妨为他们在战场上设想一个场景.


作者: 西蜀狼    时间: 2006-7-18 11:50
邓艾评价太低了吧,孙策似乎又太高了,他俩该换一下位置。[em01]
作者: qinglian0008    时间: 2006-7-18 12:18

怎么都没说刘备的啊.

不要小瞧人啊.刘备应该是三国里最有造化的人了.

出身低贱,命运多折,却最得人心,看看三国鼎立开国之主,唯有玄德是白手起家啊.


作者: 美丽大乔    时间: 2006-7-18 12:22

荆门就是通往塞外的门户   不是荆洲   荆洲古称荆襄 荆楚等  

"龙台"楼主解释为君主的恩情  那么王昭君正是由于帝王的恩情才出塞   "心儿沉"应该是写女性的词语吧   用来写公瑾好象不合适

"寂寞女墙"  既然有寂寞一词在前  那肯定是写夜晚的情景  "女墙"就是城墙突出的部分  昭君出塞曾在夜晚经登上雁平关的女墙看最后一眼汉家的土地   用来写昭君是最恰当不过了

不过第一句的"纵马夜驰就没法当成是写王昭君的句子了


作者: 下后墩    时间: 2006-7-18 13: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ianlang    时间: 2006-7-18 14:29
QUOTE:
以下是引用美丽大乔在2006-7-18 12:22:00的发言:

荆门就是通往塞外的门户   不是荆洲   荆洲古称荆襄 荆楚等  

"龙台"楼主解释为君主的恩情  那么王昭君正是由于帝王的恩情才出塞   "心儿沉"应该是写女性的词语吧   用来写公瑾好象不合适

"寂寞女墙"  既然有寂寞一词在前  那肯定是写夜晚的情景  "女墙"就是城墙突出的部分  昭君出塞曾在夜晚经登上雁平关的女墙看最后一眼汉家的土地   用来写昭君是最恰当不过了

不过第一句的"纵马夜驰就没法当成是写王昭君的句子了

恩 ,说的是,已经体无完肤了,就此打住吧,


作者: 美丽大乔    时间: 2006-7-18 14:35
QUOTE:
以下是引用tianlang在2006-7-18 14:29:00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美丽大乔在2006-7-18 12:22:00的发言:

荆门就是通往塞外的门户   不是荆洲   荆洲古称荆襄 荆楚等  

"龙台"楼主解释为君主的恩情  那么王昭君正是由于帝王的恩情才出塞   "心儿沉"应该是写女性的词语吧   用来写公瑾好象不合适

"寂寞女墙"  既然有寂寞一词在前  那肯定是写夜晚的情景  "女墙"就是城墙突出的部分  昭君出塞曾在夜晚经登上雁平关的女墙看最后一眼汉家的土地   用来写昭君是最恰当不过了

不过第一句的"纵马夜驰就没法当成是写王昭君的句子了

恩 ,说的是,已经体无完肤了,就此打住吧,

嘴有两张皮    可以正着说  也可以反着说    

我也是在和你胡扯一通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18 14:38:30编辑过]

作者: tianlang    时间: 2006-7-18 15:04
突然发现在论坛里游荡比打游戏还有乐趣,哈哈哈 
作者: kelvinsqj    时间: 2006-7-20 17:54

还能在论坛里讨论古体诗的内涵啊?有趣

十大全能里,张辽的位次有点低了。

刘备不算,他和孙权都是好的开国君主,但技能的确有欠全面。


作者: kelvinsqj    时间: 2006-7-20 17:57
QUOTE:
以下是引用qinglian0008在2006-7-18 12:18:00的发言:

怎么都没说刘备的啊.

不要小瞧人啊.刘备应该是三国里最有造化的人了.

出身低贱,命运多折,却最得人心,看看三国鼎立开国之主,唯有玄德是白手起家啊.

刘备不算,他和孙权都是好的开国君主,但技能的确有欠全面。

有时候,技能全面并不代表就能成功啊,还需要人才集团、良好的心胸、个人性格魅力、运数等,否则哪有刘邦能开出大汉?大曹的不幸就在于:他的对手都有一个具开国之相的人才团队,而且还分别占据了足够图谋天下的重要经济区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0 18:00:16编辑过]

作者: fq760919    时间: 2006-7-20 18:17

别拿刘备说事

我不知道喜爱三国的人有几个喜欢大耳的

说他是垃圾是过份 这小子太阴险,司马也恐怕望尘莫及了


作者: dleesonic    时间: 2006-7-21 06:47

大曹----老毛:文武全才,。。。。

诸葛----周公:鞠躬尽瘁,死而后以

司马----小平:忍辱负重,东山再起

孙策----林彪:军事奇才,政治白痴


作者: 美丽大乔    时间: 2006-7-21 11:14
QUOTE:
以下是引用kelvinsqj在2006-7-20 17:57:00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qinglian0008在2006-7-18 12:18:00的发言:

怎么都没说刘备的啊.

不要小瞧人啊.刘备应该是三国里最有造化的人了.

出身低贱,命运多折,却最得人心,看看三国鼎立开国之主,唯有玄德是白手起家啊.

刘备不算,他和孙权都是好的开国君主,但技能的确有欠全面。

有时候,技能全面并不代表就能成功啊,还需要人才集团、良好的心胸、个人性格魅力、运数等,否则哪有刘邦能开出大汉?大曹的不幸就在于:他的对手都有一个具开国之相的人才团队,而且还分别占据了足够图谋天下的重要经济区域。


这位同志说的"技能全面并不代表能成功"偶很是认同   但说刘邦有汉朝是因为有人才集团 良好的心胸 个人的性格魅力运数等优点我就不赞成了  

曹操并非是遇到强大的对手而不能统一华夏   更合适的说应该是他只能胜任一方诸侯而已  


作者: 大乔不要发了    时间: 2006-7-21 11:49
QUOTE:
以下是引用tianlang在2006-7-18 15:04:00的发言:
突然发现在论坛里游荡比打游戏还有乐趣,哈哈哈 

    我&你有同感,呵呵.


作者: kelvinsqj    时间: 2006-7-21 15:34
QUOTE:
以下是引用美丽大乔在2006-7-21 11:14:00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kelvinsqj在2006-7-20 17:57:00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qinglian0008在2006-7-18 12:18:00的发言:

怎么都没说刘备的啊.

不要小瞧人啊.刘备应该是三国里最有造化的人了.

出身低贱,命运多折,却最得人心,看看三国鼎立开国之主,唯有玄德是白手起家啊.

刘备不算,他和孙权都是好的开国君主,但技能的确有欠全面。

有时候,技能全面并不代表就能成功啊,还需要人才集团、良好的心胸、个人性格魅力、运数等,否则哪有刘邦能开出大汉?大曹的不幸就在于:他的对手都有一个具开国之相的人才团队,而且还分别占据了足够图谋天下的重要经济区域。


这位同志说的"技能全面并不代表能成功"偶很是认同   但说刘邦有汉朝是因为有人才集团 良好的心胸 个人的性格魅力运数等优点我就不赞成了  

曹操并非是遇到强大的对手而不能统一华夏   更合适的说应该是他只能胜任一方诸侯而已  

      补充说明一下我的观点。刘邦文不能定国、无不能安邦,可是能团结到张良、萧何、韩信等等一班贤臣良将,并能用好它们,更重要的是他还有良好的心胸,诸如:能容忍韩信对他带兵不如己的评论、先下咸阳却能容忍无法称王当龟孙子的感觉……。反观他的对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武能打得强秦数十万大军找不着北,政能想出协楚天子以令诸侯的方法;可惜只是孤家寡人,连那么贤明忠诚的“亚父”也被猜疑郁郁而终;最后关头,却也因面子问题“无颜见江东父老”而引剑自刎于乌江,胸怀也有点问题。所以,的天下的是个人能力远不如他全面的刘邦。

       再说三国时代。

魏、蜀、吴三个势力都有一班贤臣良将,而几乎每一个势力集团的文武大员都上演过传世的经典实例,如:曹魏武有“官渡之战”、政有“割发代头”、智有“望梅止渴”……;孙吴武有“赤壁大战”、智有“白衣渡江”……,蜀汉的政治军师经济实例在坊间流传的就更多了。各个势力也都有一个心胸开阔、善于识人用人的君主(如果不是这些君主,就不会同时在一个年代发现和用好这么多的人才了),可以这么说,如果这三个集团的任何一班人处在其他时代,都是能一统天下、开出一个新国的。可惜啊,他们都生在一个时代,终未能遂心愿一统天下;可幸啊,这些能人都生在一个时代,终使后人能领略到一个轰轰烈烈的三国江湖!

       所以,我认为:不是曹操,或者孙权、刘备他们哪个不行,而是老天安排他们同登历史舞台,共同来为后人演绎一个三雄并立、文治武斗的精彩时代的!


作者: 美丽大乔    时间: 2006-7-21 16:05

刘邦文不能安邦 武不能定国     也确实团结了 韩信 张良 萧何 陈平 樊侩等一班文臣武将   但这根本不能和项羽和范增相抗衡   项羽是败给了时势  并不是败给刘邦 

中国古代的英雄谱里我最崇拜的就是霸气十足的西楚霸王---项羽   相比之下  三国里的英雄就黯然失色了不少

若三位君主中任何一位能有项羽那样的气概和胆识   我相信三国的历史就会改写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1 16:07:34编辑过]

作者: lu81    时间: 2006-7-24 00: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ianlang    时间: 2006-7-24 00:51

感觉刘备要是生在秦末应该能成为刘邦第二,而项羽生在三国可以与孙策争争江东,曹操无论生在何世都能成就一翻霸业,他的文滔武略都是出类拔萃的,他的知人善任应该比刘邦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政治才能不输张陈萧曹(参),他的豪气是项羽不能比的,项羽的霸王吼是匹夫的冲动,而曹操的<观沧海><短歌行><龟虽寿>流露出的却是包举宇内,囊括四海的豁达胸怀.此非项羽这一介武夫所能比拟.


作者: 286320493    时间: 2006-7-24 06:11
[em05]
作者: qiaoxinwei    时间: 2006-7-24 08:50
全是人才啊,包括你们,呵呵,
作者: zouzu    时间: 2006-7-24 08:59
哦,没有郝昭
作者: waterbrown11    时间: 2006-7-24 09:23

作者: huxuyong    时间: 2006-7-24 09:28

诸葛和孙策,怎么也算不上全能吧.....

不如张颌、张任。。。


作者: qinglian0008    时间: 2006-7-24 12:43
QUOTE:
以下是引用美丽大乔在2006-7-21 11:14:00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kelvinsqj在2006-7-20 17:57:00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qinglian0008在2006-7-18 12:18:00的发言:

怎么都没说刘备的啊.

不要小瞧人啊.刘备应该是三国里最有造化的人了.

出身低贱,命运多折,却最得人心,看看三国鼎立开国之主,唯有玄德是白手起家啊.

刘备不算,他和孙权都是好的开国君主,但技能的确有欠全面。

有时候,技能全面并不代表就能成功啊,还需要人才集团、良好的心胸、个人性格魅力、运数等,否则哪有刘邦能开出大汉?大曹的不幸就在于:他的对手都有一个具开国之相的人才团队,而且还分别占据了足够图谋天下的重要经济区域。


这位同志说的"技能全面并不代表能成功"偶很是认同   但说刘邦有汉朝是因为有人才集团 良好的心胸 个人的性格魅力运数等优点我就不赞成了  

曹操并非是遇到强大的对手而不能统一华夏   更合适的说应该是他只能胜任一方诸侯而已  

      补充说明一下我的观点。刘邦文不能定国、无不能安邦,可是能团结到张良、萧何、韩信等等一班贤臣良将,并能用好它们,更重要的是他还有良好的心胸,诸如:能容忍韩信对他带兵不如己的评论、先下咸阳却能容忍无法称王当龟孙子的感觉……。反观他的对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武能打得强秦数十万大军找不着北,政能想出协楚天子以令诸侯的方法;可惜只是孤家寡人,连那么贤明忠诚的“亚父”也被猜疑郁郁而终;最后关头,却也因面子问题“无颜见江东父老”而引剑自刎于乌江,胸怀也有点问题。所以,的天下的是个人能力远不如他全面的刘邦。

       再说三国时代。

魏、蜀、吴三个势力都有一班贤臣良将,而几乎每一个势力集团的文武大员都上演过传世的经典实例,如:曹魏武有“官渡之战”、政有“割发代头”、智有“望梅止渴”……;孙吴武有“赤壁大战”、智有“白衣渡江”……,蜀汉的政治军师经济实例在坊间流传的就更多了。各个势力也都有一个心胸开阔、善于识人用人的君主(如果不是这些君主,就不会同时在一个年代发现和用好这么多的人才了),可以这么说,如果这三个集团的任何一班人处在其他时代,都是能一统天下、开出一个新国的。可惜啊,他们都生在一个时代,终未能遂心愿一统天下;可幸啊,这些能人都生在一个时代,终使后人能领略到一个轰轰烈烈的三国江湖!

       所以,我认为:不是曹操,或者孙权、刘备他们哪个不行,而是老天安排他们同登历史舞台,共同来为后人演绎一个三雄并立、文治武斗的精彩时代的!

    刘备技能不全面?不知道你说的是三国策里的技能还是历史上刘备的技能,要是说策上的,刘备的确不全面,要是说历史,刘备也是马上得天上,能文能武的家伙.说实话我也不太喜欢刘备.以现在人的目光看,应该是大部人喜欢孟德,不过也不能以个人喜好来事实.开始我就说了,刘备的出身是开国君主中最差的,曹操是官宦出身,起事时,能拉起一帮兄弟出钱出力,所以征董卓时,就能跟世出三公的袁绍平起平坐了,回看刘备,也就是个站着的份;孙坚,孙策,孙权,虽说孙坚横死,但是必竟给孙家兄弟留下了一帮能臣干吏,这也是孙策能打下江东的基础,(开国玉玺也是孙坚留下的吧 

[em01]),只有刘备是白手起家,能三分天下,没有几把刷子,怎么能作到啊.说到这,列位看官会问,刘备在没得孔明前可是屡战屡败啊.其实我觉得这就是备利害的地方,真是屡败屡战啊.就像他的老祖宗刘邦一样,跟项羽打了三年,未尝一胜,却乌江一役,得占天下.不能不说韧性十足啊.
作者: 下后墩    时间: 2006-7-24 13: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kelvinsqj    时间: 2006-7-26 15:58
QUOTE:
以下是引用下后墩在2006-7-24 13:13:00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tianlang在2006-7-24 0:51:00的发言:

感觉刘备要是生在秦末应该能成为刘邦第二,而项羽生在三国可以与孙策争争江东,曹操无论生在何世都能成就一翻霸业,他的文滔武略都是出类拔萃的,他的知人善任应该比刘邦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政治才能不输张陈萧曹(参),他的豪气是项羽不能比的,项羽的霸王吼是匹夫的冲动,而曹操的<观沧海><短歌行><龟虽寿>流露出的却是包举宇内,囊括四海的豁达胸怀.此非项羽这一介武夫所能比拟.

顶这个~

再顶这个!




欢迎光临 三国策论坛 (http://bbs.sgconline.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