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战场上,可以想象,两军对垒之时,步兵面对骑兵的冲锋,抵御方式无外乎就是盾牌手以及长枪手掩护弓箭手对敌方骑兵进行远程攻击。但是这种抵御方式效果到底有多大呢?先从第一波攻击来将,古时一般弓箭的射程都在100米之内,即便是所谓的脚蹬弩,其射程也不可能在300米之外。所以面对骑兵的冲锋,第一波攻击应该是在敌骑冲锋至200米左右的时候用强弩进行射击,敌骑冲至100米内后改为强弓射击。但是200米的冲锋距离对战马来讲也就是至多20秒左右的时间,所谓“临阵不过三发”,也就是弓弩的射击量不会超过三轮,当然这三轮射击会对冲锋的骑兵造成一定的损失,但是一旦骑兵冲至阵前,凭借战马强大的冲击力,轻易就可以把步兵的战阵撕开。并且,这种情况必须是在充分的阵型准备,以及需要步兵异常良好的军事素质前提下才能完成,而这种机会,有着良好机动性的骑兵是很少会给对手的,所以说一直以来,古战场上骑兵一直是步兵的天敌。
在汉朝以前,骑兵并不是主要兵种,其原因就是当时没有精良的马具出现。汉武帝时代,出现了大规模的骑兵,其代表自然就是卫青、霍去病率领的铁骑。尽管考古发现最早的马镫是在两晋时代,但是当时霍去病往往一 次战役就长驱奔袭数百里乃至一两千里后再进行会战,如果骑手不能以充沛的体力投入战斗,取得河西、漠北等大规模决战的胜利是不可能的,所以个人认为那个时代已经有相当成型的全套马具了,至于考古没有发现马镫很可能当时的马镫根本不叫马镫,也就是一根带子起到马镫的作用罢了~~
三国时代,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赵云了,尽管《三国志》以及《三国演义》中赵云都是五虎上将之一,但是了解三国的人都知道赵云其实一直不受重用。赵云数次救刘备,救幼主,除吕布(没交过手不敢说谁高谁低)外堪称三国第一勇将,逢战必克,甚至空营退敌被誉为“浑身是胆”,并且曾数次向刘备纳忠谏,其能力功绩绝对不在关、张之下。
以刘备为才是用的态度却不重用赵云,甚至死后迟迟没有谥号,直至姜维等看不下去联名上表,才被追谥为顺平侯,而这“顺平”两字又跟其他武将“烈”“刚”等谥号比起来更像个文职官员的封号,赵云为什么如此不为看重一直是三国迷争议的问题。
赵云众所周知是使枪的战将,枪是双手武器,如果在战马上没有足够的稳定性,双手武器是无法使得出来的,所以可以肯定,这时的马具已经是相当的完善,马鞍马镫都应该具备了。
而恰恰是因为马具的健全,也就是骑兵的战斗力可以完全发挥,刘备是不是想要建立一个强大的骑兵队伍呢,而这个组建大规模骑兵任务,无疑擅长马战并且有勇有谋的赵云是最佳人选。赵云是马上将,这点无疑,长坂坡糜夫人就是不忍赵云步战保护自己和阿斗而自尽。赵云在曹军重围中奋力救出甘夫人,并能身抱幼主全身而退,莫不说明子龙的武艺骑术已经颠峰造及。以赵云之勇武,带领甚至训练一只骑兵队伍都不是问题,但是当时的三国是“白骨露与野,千里无鸡鸣”,有史记载“公元156年中原人口5007万,经过黄巾起义和三国混战,公元208年赤壁大战后人口为140万,公元221年人口下降到90万;”如此几近人口灭绝的情况下,想要找到大批量的战马谈何容易?要人没人,要马没马,赵云拿什么来组建骑兵?赵云直到去世,都没有很好的完成刘备交待的这个任务。也就是说,赵云生前并非不得重用,而是刘备想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子龙只能带着这份遗憾去了另一个世界,或许这也就是迟迟得不到谥号,即使后来追谥也只是一个不像是勇将的追谥的原因.
沙发自己坐
[em01]很有一些道理,那马超的铁骑哪来的?
很有一些道理,那马超的铁骑哪来的
哈哈,你太能谐音了,教语文的吧
很有一些道理,那马超的铁骑哪来的?
马超铁骑??
马超投靠刘备后哪来当年的勇猛做过什么大事?
因为刘备缺马啊.....
欢迎光临 三国策论坛 (http://bbs.sgconline.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