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标题: [已提交] [建议]官方及老罗如果还是我大汉族的子孙,请增加神将-冉闵! [打印本页]

作者: 玉树临风    时间: 2014-1-7 11:22
标题: [已提交] [建议]官方及老罗如果还是我大汉族的子孙,请增加神将-冉闵!

冉闵:统御120、攻击120、防御120、智力70、政治70、魅力120,会6技,用骑兵骑射攻击力和骑兵城墙均增加10%,会特技战神。

理由如下:如果没有冉闵,中原汉人恐怕早被胡人杀光吃光,南方东晋肯定被灭,东晋的汉人也肯定死亡大半,剩下的汉族及南方的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可能也面临覆灭,冉闵是我中华民族的最伟大的民族英雄。而且就在三国之后出现,加入到游戏来很有必要!!!更充分的理由请看11-14楼!!

冉闵(?-352年),亦作染闵,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十六国时期冉魏建立者,350年-352年在位。以勇猛著称。350年称帝,国号大魏,史称冉魏。352年冉闵突围不遂,为前燕皇帝慕容俊所擒,斩于遏陉山,后被追谥为武悼天王。冉闵后人的墓志上称冉闵为“平皇帝”,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冉魏政权给冉闵上的谥号。[1]

一战成名

冉闵,字永曾,小字棘奴,后赵武帝石虎的养孙。父亲冉良,字弘武,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其祖先曾任汉朝黎阳骑都督,累世为牙门。后赵明帝石勒攻破陈午,俘获冉良,当时他十二岁,石勒命石虎收他为养子,并改名为石瞻。冉良勇猛多力,攻战无敌。历任左积射将军、西华侯。[2]
冉闵年幼时就果敢敏锐,石虎如同对待孙儿般抚养他。待他成年后,身高八尺,善于谋策,勇力绝人。授建节将军,改封修成侯,历任北中郎将、游击将军。咸康四年(后赵建武四年,338年),石虎在昌黎之战中失败,惟冉闵一支军队人马齐全,由此他功名大显。打败梁犊后,威望更高,胡夏各族宿将无不畏惧他。[3]

拘杀石遵

永和五年(后赵太宁元年,349年),石虎去世,太子石世即位。石世在位三十三天,石虎第九子石遵废石世自立为帝。
当初,石遵从李城出发时,曾对冉闵说:“努力吧!事情成功后,让你做太子。”不久却立石衍为皇太子,冉闵颇感失望,自认为功高一时,企图掌握朝政,石遵顾忌这一点而不能任用他。冉闵担任都督后,总管内外兵权,便安抚殿中将士和原东宫的高力一万余人,把他们都申报为殿中员外将军,进爵为关外侯,赐给他们宫女,树立自己的恩德。石遵并不惧怕他,而更改了题名及其褒贬评价来抑制冉闵的势力,很多人都产生了怨气。又采取了中书令孟准、左卫将军王鸾的计策,对冉闵有几分疑惧,渐渐夺取他的兵权。冉闵更加流露出不满,孟准等人都劝谏石遵杀掉冉闵。同年(349年)十一月,石遵召石鉴等进宫,在郑太后面前议论此事,都请求杀冉闵。郑太后说:“从李城回师进京,若无冉闵岂能有今日!他略微有些骄纵,不可动辄杀他。”石鉴出宫后,派宦官杨环驰马报告冉闵,冉闵旋即劫持了李农及右卫王基,密谋废黜石遵。指使将军苏亥、周成率领三十名甲士在如意观拘捕石遵,并在琨华殿杀死石遵。[4]
石遵死后,石虎第三子石鉴即位,任命冉闵为大将军、封武德王。当月(349年十一月),石鉴派遣石苞及中书令李松、殿中将军张才等人深夜在琨华殿杀掉冉闵、李农,未能成功,宫中惊扰混乱。石鉴恐怕冉闵叛乱,假装不知此事,连夜在西中华门斩了李松、张才,同时杀了石苞。[5]
此时石虎另一子石祗襄国,与姚弋仲苻洪等友好往来,集结了军队传檄诛讨冉闵、李农。石鉴任石琨为大都督,与张举侍中呼延盛率领七万步骑兵分几路讨伐石祗等人。中领军石成、侍中石启、前河东太守石晖谋划诛杀冉闵、李农,冉闵、李农把他们杀害。[6]

屠胡灭石

当时,龙骧将军孙伏都刘铢等人集结了三千羯兵暗中埋伏在胡人居住的区域,也想杀掉冉闵等人。当时石鉴正在中台,孙伏都带领三十余人想登台挟持石鉴而发起进攻。石鉴见孙伏都在破坏阁道,询问原因。孙伏都说:“李农等人谋反,已经聚集在东掖门,我带领着卫士,谨先告知你。”石鉴说:“你是功臣,好好为官效力。我从台上观望着你,无须考虑尚未向我报告。”于是孙伏都及刘铢带领士众攻打冉闵和李农,未能获胜,驻兵凤阳门。冉闵、李农带着数千士卒毁坏了金明门而入宫。石鉴害怕冉闵会杀了自己,迅速招来冉闵、李农,打开宫门接纳他们,对他们说:“孙伏都谋反,你们应当立即讨伐他。”冉闵、李农进攻杀了孙伏都等,从凤阳门至琨华殿,横尸遍地,血流成河。冉闵发布命令告知宫廷内外,六夷凡敢动用兵器者一律斩杀。胡人有的攻破城门,有的越墙而出,逃亡者不可胜数。派尚书王简、少府王郁率领数千士卒,在御龙观看守石鉴,食物都悬吊着给他吃。在城内发令称:“与官同心者留下,不同心者听任各自离开。”命城门不再戒严。于是百里之内的赵人都进城来,离城而去的胡羯也堵满了城门。冉闵明白胡人不愿为己所用,颁布命令告知内外赵人,斩一个胡人首级送到凤阳门的,凡文官进位三等,武职都任牙门。一天之内,杀了数万胡人。冉闵亲自率领赵人诛杀胡羯,不论贵贱男女少长一律杀头,死者达二十余万,尸体在城外,全被野犬豺狼所吃。集居在四方的胡人,当地的军队依照冉闵的命令杀了他们,当时外表长得高鼻多须的人有一半因滥杀而死。
永和六年(后赵青龙元年,350年)正月,冉闵想彻底消除石氏,以谶文中有“继赵李”的字样为托辞,便更改国号为卫,改姓李氏,实行大赦,改年号为青龙。[7]
石琨及张举、王朗率领七万士众攻打邺城,冉闵带领千余骑兵,在城北抵抗他们。冉闵手执两刃矛,飞驰进攻,对手应刃而败,斩杀首级三千。[8]
冉闵与李农带领三万骑兵到石渎讨伐张贺度。闰二月,石鉴秘密派遣宦官送信召张沈等,让他们乘虚袭击邺城。宦官把此事报告给冉闵、李农,冉闵、李农驰马速归,废黜石鉴并杀了他,又杀害石虎孙三十八人,把石氏家族全部消灭。[9]

建立冉魏

同年(350年),冉闵杀死石鉴后,司徒申钟、司空郎阗等四十八人尊冉闵为帝,冉闵执意让给李农,李农以死来坚决请求冉闵为帝,于是冉闵于南郊僭登帝位,大赦天下囚犯,改年号为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并恢复冉姓。追尊祖父冉隆为元皇帝,父亲冉瞻为烈祖高皇帝,尊母亲王氏为皇太后,立其妻董氏为皇后,其子冉智为皇太子。以李农为太宰、兼任太尉、录尚书事,封为齐王,李农诸子都封为县公。封其子冉胤、冉明、冉裕为王。文官武将进三等官位,封爵各有等级。派人持节赦免各地聚众闹事者,都不归从。[10]
石祗听说石鉴已死,便在襄国(今河北邢台)僭位称帝,各夷据守州郡拥有兵力的头领纷纷响应。冉闵派遣使者到长江岸边报告东晋说:“叛逆的胡人扰乱了中原,如今已消灭了他们。如果能共同征伐的话,可以派遣军队前来。”朝廷没有答覆。冉闵诛杀李农及其三子,同时被杀的还有尚书令王谟、侍中王衍、中常侍严震、赵升等人。东晋庐江太守袁真攻打合肥,拘捕了南蛮校尉桑坦,把百姓迁离而返回。[11]

遥想当年,冉闵一声令下,中原百姓和入塞胡人无月不战,日日相攻。可见冉闵当时的政策是顺应民意的,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并非冉闵有心挑拨,而是当时的民族矛盾确实无法调和。纵观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在战乱中衰弱了;入侵印度的蛮族部落把创造古印度文明的当地人列为种姓制度中最低层的贱民当作奴隶一样的驱使至今;五胡乱华之时,当创造古中国文明的人们面对相似的窘境时,有一个冉闵站了出来,他诏告天下,邀四海豪杰奋起杀胡,号令所到,民皆响应,汉军威武,胡寇散溃,九州大地终复炎黄本色,我族免于重蹈他人覆辙,中华文明的主体得以延绵。而今斯人已远去,我们只能通过被篡改的史料来一窥这位1700年前的民族英雄的传奇生涯。岳飞、文天祥,都是我们很熟悉的人物,冉闵对汉民族的功绩应在二人之上。山中青山岁岁青,世上繁华一千年。千年前这片土地上的民族矛盾不可调和,但时间融合了一切,今日的中国,我们是五十六个民族的和谐大家庭。当昔日激烈的战事变为今日尘封的历史,古人的豪情荡漾在今日的心间,涌起异样而复杂的感触。


作者: 刘关与    时间: 2014-1-7 11:27
QUOTE:
以下是引用玉树临风在2014/1/7 11:22:00的发言:

冉闵:统御120、攻击120、防御120、智力70、政治70、魅力120,会6技,用骑兵骑射攻击力和骑兵城墙均增加10%,会特技战神。

理由如下:

冉闵(?-352年),亦作染闵,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十六国时期冉魏建立者,350年-352年在位。以勇猛著称。350年称帝,国号大魏,史称冉魏。352年冉闵突围不遂,为前燕皇帝慕容俊所擒,斩于遏陉山,后被追谥为武悼天王。冉闵后人的墓志上称冉闵为“平皇帝”,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冉魏政权给冉闵上的谥号。[1]

一战成名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冉闵

冉闵,字永曾,小字棘奴,后赵武帝石虎的养孙。父亲冉良,字弘武,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其祖先曾任汉朝黎阳骑都督,累世为牙门。后赵明帝石勒攻破陈午,俘获冉良,当时他十二岁,石勒命石虎收他为养子,并改名为石瞻。冉良勇猛多力,攻战无敌。历任左积射将军、西华侯。[2]
冉闵年幼时就果敢敏锐,石虎如同对待孙儿般抚养他。待他成年后,身高八尺,善于谋策,勇力绝人。授建节将军,改封修成侯,历任北中郎将、游击将军。咸康四年(后赵建武四年,338年),石虎在昌黎之战中失败,惟冉闵一支军队人马齐全,由此他功名大显。打败梁犊后,威望更高,胡夏各族宿将无不畏惧他。[3]

拘杀石遵

永和五年(后赵太宁元年,349年),石虎去世,太子石世即位。石世在位三十三天,石虎第九子石遵废石世自立为帝。
当初,石遵从李城出发时,曾对冉闵说:“努力吧!事情成功后,让你做太子。”不久却立石衍为皇太子,冉闵颇感失望,自认为功高一时,企图掌握朝政,石遵顾忌这一点而不能任用他。冉闵担任都督后,总管内外兵权,便安抚殿中将士和原东宫的高力一万余人,把他们都申报为殿中员外将军,进爵为关外侯,赐给他们宫女,树立自己的恩德。石遵并不惧怕他,而更改了题名及其褒贬评价来抑制冉闵的势力,很多人都产生了怨气。又采取了中书令孟准、左卫将军王鸾的计策,对冉闵有几分疑惧,渐渐夺取他的兵权。冉闵更加流露出不满,孟准等人都劝谏石遵杀掉冉闵。同年(349年)十一月,石遵召石鉴等进宫,在郑太后面前议论此事,都请求杀冉闵。郑太后说:“从李城回师进京,若无冉闵岂能有今日!他略微有些骄纵,不可动辄杀他。”石鉴出宫后,派宦官杨环驰马报告冉闵,冉闵旋即劫持了李农及右卫王基,密谋废黜石遵。指使将军苏亥、周成率领三十名甲士在如意观拘捕石遵,并在琨华殿杀死石遵。[4]
石遵死后,石虎第三子石鉴即位,任命冉闵为大将军、封武德王。当月(349年十一月),石鉴派遣石苞及中书令李松、殿中将军张才等人深夜在琨华殿杀掉冉闵、李农,未能成功,宫中惊扰混乱。石鉴恐怕冉闵叛乱,假装不知此事,连夜在西中华门斩了李松、张才,同时杀了石苞。[5]
此时石虎另一子石祗襄国,与姚弋仲苻洪等友好往来,集结了军队传檄诛讨冉闵、李农。石鉴任石琨为大都督,与张举侍中呼延盛率领七万步骑兵分几路讨伐石祗等人。中领军石成、侍中石启、前河东太守石晖谋划诛杀冉闵、李农,冉闵、李农把他们杀害。[6]

屠胡灭石

当时,龙骧将军孙伏都刘铢等人集结了三千羯兵暗中埋伏在胡人居住的区域,也想杀掉冉闵等人。当时石鉴正在中台,孙伏都带领三十余人想登台挟持石鉴而发起进攻。石鉴见孙伏都在破坏阁道,询问原因。孙伏都说:“李农等人谋反,已经聚集在东掖门,我带领着卫士,谨先告知你。”石鉴说:“你是功臣,好好为官效力。我从台上观望着你,无须考虑尚未向我报告。”于是孙伏都及刘铢带领士众攻打冉闵和李农,未能获胜,驻兵凤阳门。冉闵、李农带着数千士卒毁坏了金明门而入宫。石鉴害怕冉闵会杀了自己,迅速招来冉闵、李农,打开宫门接纳他们,对他们说:“孙伏都谋反,你们应当立即讨伐他。”冉闵、李农进攻杀了孙伏都等,从凤阳门至琨华殿,横尸遍地,血流成河。冉闵发布命令告知宫廷内外,六夷凡敢动用兵器者一律斩杀。胡人有的攻破城门,有的越墙而出,逃亡者不可胜数。派尚书王简、少府王郁率领数千士卒,在御龙观看守石鉴,食物都悬吊着给他吃。在城内发令称:“与官同心者留下,不同心者听任各自离开。”命城门不再戒严。于是百里之内的赵人都进城来,离城而去的胡羯也堵满了城门。冉闵明白胡人不愿为己所用,颁布命令告知内外赵人,斩一个胡人首级送到凤阳门的,凡文官进位三等,武职都任牙门。一天之内,杀了数万胡人。冉闵亲自率领赵人诛杀胡羯,不论贵贱男女少长一律杀头,死者达二十余万,尸体在城外,全被野犬豺狼所吃。集居在四方的胡人,当地的军队依照冉闵的命令杀了他们,当时外表长得高鼻多须的人有一半因滥杀而死。
永和六年(后赵青龙元年,350年)正月,冉闵想彻底消除石氏,以谶文中有“继赵李”的字样为托辞,便更改国号为卫,改姓李氏,实行大赦,改年号为青龙。[7]
石琨及张举、王朗率领七万士众攻打邺城,冉闵带领千余骑兵,在城北抵抗他们。冉闵手执两刃矛,飞驰进攻,对手应刃而败,斩杀首级三千。[8]
冉闵与李农带领三万骑兵到石渎讨伐张贺度。闰二月,石鉴秘密派遣宦官送信召张沈等,让他们乘虚袭击邺城。宦官把此事报告给冉闵、李农,冉闵、李农驰马速归,废黜石鉴并杀了他,又杀害石虎孙三十八人,把石氏家族全部消灭。[9]

建立冉魏

同年(350年),冉闵杀死石鉴后,司徒申钟、司空郎阗等四十八人尊冉闵为帝,冉闵执意让给李农,李农以死来坚决请求冉闵为帝,于是冉闵于南郊僭登帝位,大赦天下囚犯,改年号为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并恢复冉姓。追尊祖父冉隆为元皇帝,父亲冉瞻为烈祖高皇帝,尊母亲王氏为皇太后,立其妻董氏为皇后,其子冉智为皇太子。以李农为太宰、兼任太尉、录尚书事,封为齐王,李农诸子都封为县公。封其子冉胤、冉明、冉裕为王。文官武将进三等官位,封爵各有等级。派人持节赦免各地聚众闹事者,都不归从。[10]
石祗听说石鉴已死,便在襄国(今河北邢台)僭位称帝,各夷据守州郡拥有兵力的头领纷纷响应。冉闵派遣使者到长江岸边报告东晋说:“叛逆的胡人扰乱了中原,如今已消灭了他们。如果能共同征伐的话,可以派遣军队前来。”朝廷没有答覆。冉闵诛杀李农及其三子,同时被杀的还有尚书令王谟、侍中王衍、中常侍严震、赵升等人。东晋庐江太守袁真攻打合肥,拘捕了南蛮校尉桑坦,把百姓迁离而返回。[11]

大败而回

四月,石祗派其相国石琨带领十万士众攻打邺城,进兵据守邯郸。石祗的镇南将军刘国从繁阳前来与石琨会合。冉闵于邯郸大败石琨,死者数以万计。刘国退驻繁阳。苻健从枋头入关。张贺度、段勤与刘国、靳豚在昌城会合,将要进攻邺城。冉闵派遣尚书左仆射刘群任行台都督,派他的部将王泰、崔通、周成等率领十二万步骑在黄城宿营,冉闵亲自统率精兵八万作为他们的后继,在苍亭展开激战。张贺度等部大败,死者达两万八千,靳豚被追击并斩杀于阴安,冉闵部将悉数俘虏了靳豚的士众,整军而归。冉闵拥有戎卒三十余万,旌旗钟鼓绵延百余里,即使在石氏鼎盛时期也没有这般威势。冉闵自苍亭回到邺宫,行饮至之礼,整顿核定九流,依据才能授予职任,儒学后人多数得到显赫的官职,一时境内安宁和顺,可比作魏、晋之初。[12]
十一月,冉闵带领十万步骑到襄国攻打石祗,任其子太原王冉胤为大单于、骠骑大将军,把一千名归降的胡人分配到他麾下。光禄大夫韦謏呈上言辞激切的谏书,冉闵阅后大怒,杀了韦謏及其子孙。永和七年(冉魏永兴二年,351年)二月,冉闵攻打襄国长达百余日,挖地道、垒土山,建造房屋、翻地耕作。石祗非常恐惧,除去自封的皇帝之号,称为赵王,派出使者到慕容俊姚弋仲那里请求援军。适逢石琨自冀州前来援救石祗,姚弋仲又遣其子姚襄率领三万八干骑兵自滆头前来,慕容俊派遣将军悦绾率领三万甲卒自龙城赶到,三方强劲的士卒共计十余万。冉闵遣车骑将军胡睦在长芦抵挡姚襄,将军孙威在黄丘防守石琨,都被敌方打败,士卒几乎被消灭尽净,胡睦、孙威单枪匹马逃回。石琨等部即将来到,冉闵打算出兵进击,卫将军王泰劝谏说:“陷于困境之敌顽固,寄希望于外援。眼下强大的救兵四方云集,想引诱我们出兵交战,以便从腹背两个方向攻打我们。我们应该加固营垒不出兵,静观态势而行动,用这种战术挫败他们的计谋。现在陛下亲自临战,一旦没有万全之策,我们的宏业就会丧失。请谨慎勿出,我请求率诸将为陛下去消灭他们。”冉闵想要听从他的谏言,道士法饶进言说:“太白星行经昴宿,当杀胡王,一战百胜,不能失去这个时机。”冉闵捋起衣袖高声宣布:“我出战已定,谁再敢进谏就杀了他!”于是集合起全部士众出战。姚襄、悦绾、石琨等部三面夹击,石祗猛攻其后,冉闵军大败。冉闵潜伏在襄国行宫,舆十余名骑士逃往邺城。投降的胡人栗特康等收捕了冉胤及左仆射刘琦等送给石祗,石祗把他们全都杀了。死者共十余万人,其中包括司空石璞、尚书令徐机、车骑胡睦、侍中李琳、中书监卢谌、少府王郁、尚书刘钦、刘休等及诸将士,一时人尽物绝。贼盗蜂拥而起,司、冀二州饥荒严重,人人相食。自石虎末年起,冉闵已把仓库积储散发净尽,用以树立自己的恩德。此时与羌胡作战,没有一个月不交锋。青、雍、幽、荆各州迁徙百姓及诸氐、羌、胡、蛮共数百余万人,各自归回本土,在道路上相遇,互相杀害劫掠,加之因饥饿、疾病等死亡,能够抵达家乡的仅有十分之二三。中原各地一片混乱,无人再从事农耕。冉闵对此感到懊悔,杀了法饶父子,肢解其尸体,追赠韦诐为大司徒。[13]

焚首叛逃

石祗派刘显带领七万士众攻打邺城。当时冉闵潜还邺城,无人知晓,内外议论纷纷,都以为冉闵已死。射声校尉张艾劝冉闵亲出郊祀,以此安定众心,冉闵听从了这个建议,讹传才止息了。刘显到明光宫,距离邺城二十三里。冉闵心中恐惧,召来卫将军王泰商议此事。王泰怨恨当初冉闵不听从自己的计谋,以患疮不愈而推辞。冉闵亲临探望,王泰执意声称疾病严重。冉闵大怒,返回宫中,对左右的人说:“巴奴,我难道要你救命吗!关键要先灭群胡,退而斩掉王泰。”于是带领全部兵马去作战,大败刘显,追击到阳平,斩首三万余级。刘显畏惧,秘密派出使者请求投降,请求杀了石祗来作为报效,冉闵整顿师旅而返回。适逢有人禀报王泰招集秦人,将逃往关中,冉闵大怒,杀王泰,灭他三族。刘显果然杀了石祗及其太宰赵鹿等十余人,把石祗的首级传送到邺城,送来人质请求冉闵保全生命。骠骑将军石宁逃往柏人。冉闵下令在大路口焚烧石祗首级。[14]
五月(351年),石祗的兖州刺史刘启以鄄城归顺东晋。七月,刘显又率领士众攻打邺城,冉闵击败了他们的进攻。刘显返回襄国称帝。八月,冉闵的徐州刺史周成、兖州刺史魏统、豫州牧冉遇、荆州刺史乐弘都携城堡归顺东晋。平南将军高崇、征虏将军吕护拘捕了洛州刺史郑系,携三河归顺东晋。慕容彪攻陷中山,杀掉冉闵的宁北白同、幽州刺史刘准,向前燕皇帝慕容俊投降。[15]

诛杀刘显

永和八年(冉魏永兴三年,352年),刘显率众攻伐常山,常山太守苏亥向冉闵告难。冉闵留下手下的大将军蒋干等辅佐太子冉智守卫邺城,亲自率领八千骑兵解救常山。刘显委任的大司马、清河人王宁以枣强向冉闵投降,冉闵收编了他们剩余的部众,攻击刘显并打败了他,追击逃兵直至襄国。刘显的大将曹伏驹打开城门接应,冉闵便进入襄国,冉闵诛杀了刘显及其公卿以下百余人;焚烧了襄国的宫室,把当地百姓迁徙到邺城。刘显的领军将军范路带领千余士众,斩关出城逃往枋头。[16]

亡国被杀

同年四月(352年),慕容俊已攻下幽、蓟二州,侵占土地已达到冀州。冉闵带领骑兵抵抗他,与前燕将领慕容恪在魏昌城相遇。冉闵大将军董闰、车骑将军张温对他说:“鲜卑乘胜气势强盛,不可硬抗,请回避一下再增添他们的盛气,然后组织军队进攻他们,便可以取胜。”冉闵生气地说:“我集合起部队出战,将要平定幽州,斩杀慕容俊。如今遇到慕容恪就退避,他们将会小看我。”便与慕容恪交战,十战皆击败了对手。慕容恪就用铁锁把战马连接起来,在善射的鲜卑士兵中挑选了五千名勇敢而不刚愎自用的人,列成方阵前进。冉闵所乘的赤马名叫朱龙,日行千里,冉闵左持双刃矛,右执钩戟,顺风迎击,斩杀三百余名鲜卑兵。顷刻间燕地骑兵蜂拥而至,重重包围住冉闵。冉闵寡不敌众,跃马冲破重围向东逃跑,走了二十余里,马无缘无故地死去,冉闵被慕容恪擒获,与董闰、张温等一起被送到蓟城(今天津蓟县)。慕容俊让冉闵站在面前而问他:“你这个奴仆下人,为何妄自称作天子?”冉闵答道:“天下大乱,你们夷狄之族,人面兽心,尚且意欲篡位谋反。我乃一世英雄,为何不能做帝王呢?”慕容俊大怒,把冉闵鞭打三百下,送至龙城(今辽宁朝阳),告祭祖父慕容廆、父亲慕容皝庙廷。[17]
四月二十五日,慕容俊派遣慕容评率众围攻邺城。刘宁及其弟刘崇率领三千胡骑逃向晋阳,苏亥丢弃常山逃往新兴。邺城城中饥荒,人吃人,石虎时的宫人几乎被吃尽。冉智年龄尚幼,蒋干派侍中缪嵩、詹事刘猗奉表归顺东晋,并到东晋请求援军。东晋濮阳太守戴施自仓垣出发,到棘津,制止住刘猹,不让他继续前进,向他索要传国玺。刘猗随派缪嵩返回邺城报告,蒋干沉吟未决,戴施便率领一百余名壮士进入邺城,协助镇守三台,骗蒋干说:“姑且拿出玺来交给我。眼下凶寇在外,道路不通,不敢去送信。如果得玺,我会驰马去禀告天子。天子听说玺已在我这里,相信你绝对忠诚,一定会派出足够的军粮来接济你们。”蒋干信以为真,便拿出玺交给戴施。戴施宣称派督护何融去迎接军粮,私下命令何融怀揣玺印送往京师。长水校尉马愿、龙骧将军田香打开城门向慕容评投降。戴施、蒋干用绳索悬垂着下了城墙,逃向仓垣。慕容评把冉闵的妻子董氏、太子冉智、太尉申钟、司空条攸、中书监聂熊、司隶校尉籍罴、中书令李垣及诸王公卿士遣送到蓟城。书令王简、左仆射张乾、右仆射郎肃自杀。[18]
五月初三日(公元352年6月1日),冉闵被送到龙城,并在遏陉山将其斩杀,谥号武悼天王。[19]
历史评价
前燕.慕容恪:“冉闵勇而无谋,一夫敌耳!”[21]
前燕.慕容恪:“闵性轻锐”[21]
唐.魏徵等《晋书》史臣曰:“永曾之诛羯士,亦歼其类。无德不报,斯之谓乎!”[22]
唐.魏徵等《晋书》:“闵幼而果锐,季龙抚之如孙。”[22]
唐.魏徵等《晋书》:“及长,身长八尺,善谋策,勇力绝人。”[22]
明.张大龄《晋五胡指掌》:“四月,虎卒,以彭城王遵、燕王斌、张豺等受遗,立太子世。豺等以太后令杀斌逐遵,而石闵等讨贼归,遇彭城王遵於路,说之长驱入京师,斩豺,废太子世,杀刘后而自立。遵许事成之后,舍其子而立闵为太子。至是立子衍,闵乃杀遵及衍,而立义阳王鉴,又杀胡羯二十万人,并杀鉴自立,国号魏,复姓冉氏。又杀赵王虎三十六孙,尽灭石氏。石祗据襄国称帝,冉闵围之。燕王俊与姚弋仲子襄救祗,大败,冉闵几获之,而祗竟为其将刘显所弑,石氏亡。永和八年,燕慕容恪击冉闵,杀之,尽取赵地。”
明.张大龄《晋五胡指掌》玄羽逸史曰:“石世龙贫贱羯胡,辱在厮养,当其殍丐负贩,羁旅京邑,顾瞻宫阙,凄然长啸,偿亦有刘、项纵观祖龙之志乎,何王夷甫骇耳而怵心也?九州之地,几有其八,岂曰偶然。顾其人恢廓倜傥,外屈身於祖生,内降心於右侯,而至於责王衍,数王浚,其言侃侃有烈丈夫之风,五胡中俱无此规模矣。一传而歼於虎,是胡运之当然,岂人谋哉!虎也穷凶极暴,天假手於冉氏子,至使羯种二十万人,同饱乌鸢。呜呼!惨矣。然当勒追越柩於苦县时,十万晋兵无一脱者,冉闵竟足以报之。古之建国者,深仁厚泽,累数十世,犹力守臣节,不得已而后取,盖杀一不辜而有天下,所不为,此三代所以长久也。司马氏手刃其主,夺之寡妇之怀,安得不生此凶残以鱼肉之耶!假令宁馨之计得行,杀一勒,生一勒,况徐光辈乃欲阴翦中山以安石氏,不亦愚乎?然而早见预防,不失为人臣子之道矣。”[23]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穆帝》:“冉闵尽灭羯胡,而曰:‘吾属故晋人,请各称牧守,奉迎天子。’虽非果有效顺之诚,然虑赵人之不忘中国而不戴己,未敢遽僭也。有胡睦者,称闵功德,谓晋人远窜江左而不足戴,然后闵无所复忌而僭以成。呜呼!”[24]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吕思勉评冉闵

范文澜中国通史》:“他的野蛮行动反映着汉族对羯族匈奴族野蛮统治的反抗情绪,所以他的被杀,获得汉族人的同情。慕容隽致祭赠谥,正是害怕汉族人给予冉闵的同情心。”
范文澜《中国通史》:“秦汉魏晋从来没有亡国后自杀的大臣,因亡国而自杀,是从冉闵的魏国开始的,这也说明汉族与非汉族间斗争的极端尖锐。”
范文澜《魏晋南北朝史纲》:“至于冉闵以区区之力驰骋中原,而东晋又只作壁上观,是以亡不旋踵,只成为历史上的悲剧而已”。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冉闵之百战百胜,颇似项籍孙策’,与石氏余孽角逐,未必会遽败,而慕容氏加入这场与它本不相关的战争,挟其方兴之势,其气完,其力厚,‘是亦其所遭之不幸也’”。


作者: 情系三国    时间: 2014-1-7 11:53
好的,我这边会记录反馈下的~
作者: 妮妮欢欢    时间: 2014-1-7 12:21
冉闵就一胡人 而已
作者: yaoyi524    时间: 2014-1-7 12:32

卖弄不是病,卖起来真要命。


作者: cyy870221    时间: 2014-1-7 13:19
[em01][em01]不认识,不知道有没有罪啊
作者: 大雪啤酒    时间: 2014-1-7 14:19
QUOTE:
以下是引用cyy870221在2014/1/7 13:19: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不认识,不知道有没有罪啊


作者: 凌乱思绪    时间: 2014-1-7 16:57
QUOTE:
以下是引用yaoyi524在2014/1/7 12:32:00的发言:

卖弄不是病,卖起来真要命。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雪啤酒在2014/1/7 14:19:00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cyy870221在2014/1/7 13:19: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不认识,不知道有没有罪啊


作者: 论坛号被盗    时间: 2014-1-8 09:44
QUOTE:
以下是引用情系三国在2014/1/7 11:53:00的发言:
好的,我这边会记录反馈下的~


作者: 英雄777777    时间: 2014-1-8 10:23
攻统防都120。你想他出来130气吧。我华夏始祖轩辕黄帝才97气。秦汉两朝开国皇帝才不过92气,你让一个胡人成上古第一人?为什么要放弃治疗?[em01][em01][em82][em82][em82]
作者: 玉树临风    时间: 2014-1-9 08:22
QUOTE:
以下是引用英雄777777在2014/1/8 10:23:00的发言:
攻统防都120。你想他出来130气吧。我华夏始祖轩辕黄帝才97气。秦汉两朝开国皇帝才不过92气,你让一个胡人成上古第一人?为什么要放弃治疗?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t/ ]

评判那些五胡是不是中国人,有两个标准:1、他们当时是不是中国人。这个是世界普遍认同的标准。2、他们的后人是中国人,所以他们也是中国人。这是目前很多中国人认可的标准。先不管这两个标准的正确与否,看看,死于冉闵手下的胡人是否符合这两个标准。

五胡乱华中影响较大的胡人有匈奴、鲜卑、羌、羯、氐,直接被冉闵屠尽的是羯人,受影响较大的是匈奴、鲜卑、氐等族,羌族在当时的仇杀中较少露脸,不在讨论之列。

羯人是晋朝时期从中亚移居到中原的白种人,既不是中国的原生民族,也没有归顺中国。人种不同、血统不同、语言文化不同、历史不长,而且从不将汉人(中国人)认同为自己的同胞,对汉族不分男女老幼举起屠刀,把汉族当牲畜驱使,这样的民族,完全是入侵者,怎么会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如果他们能算中国人,那么,民国时期移民到东北的大和民族也可以算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了,他们实在是比羯人好太多了。冉闵屠的是侵略者,不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历史上不是,现在也不是,永远也不可能是(他们已经没有后人能够加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了)。

再看看受屠胡影响人口大减的匈奴、鲜卑、氐等族。他们已经从历史上消失了,没有哪个少数民族能够继承他们的正统,也许有人说,某几个民族与鲜卑同出东胡。错,东胡是汉族对匈奴以东的游牧民族的总称,草原民族分离融合是常有的事,谁是谁的他们自己都说不清楚,没有汉族史官对他们的记录他们更不清楚。

再来分析,冉闵屠胡是不是有功于现在整个中华民族。

屠光羯人拯救了汉族,这是无可置疑的,但是否有功于其它少数民族呢?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我们假设,没有冉闵对北方胡人的清洗,那些胡人继续进攻南方。那么,南方那些以农耕为主的少数民族(现在的壮、苗、瑶等民族的祖先)肯定会遭受和北方汉族同样的被屠杀的命运。事实上,汉族与南方农耕少数民族的命运历史上早就融为一体,元朝时期,蒙古人并不因为南方苗、瑶等民族跟他们一样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而有所优待,一律将其列为“南人”。 冉闵没有对不起南方的少数民族,甚至客观上保护了他们。

再看,冉闵屠胡是否有利于现在北方的游牧少数民族。现在能叫出名字的北方少数民族出现已经是在他几百年之后了,冉闵屠胡是否会影响他们后来入主中原,是否会影响他们后来融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我们不得而知。但又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冉闵屠胡与他们毫不相关,没有任何对不起他们的地方。

所以,冉闵屠胡,屠的是入侵中国的野蛮屠夫,拯救了中国汉族,客观上保护了南方少数民族,没有任何伤害北方少数民族的地方。称冉闵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英雄实在是名至实归。比历史上许多英雄都更有资格。

不知某几个种族的人为何就是要为被杀的羯人鸣不平?难道是物伤其类?(他们把自己与野蛮的白种羯当同类?)又或者是他们泛滥的“仁义道德”?

如果是后者,奉劝他们还是把仁义送给在中日战争中死在中国的日本人好了,把他们的同情心送给死于原子弹下的日本人人好了,再去抨击杜鲁门是屠夫。

古今中外,正义战胜邪恶从来都是以暴制暴。具体的是看,暴力是宣扬了邪恶?还是维护了正义?冉闵屠胡,就是维护了正义。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怎么这么多人是非不分,本末倒置呢!!


作者: 玉树临风    时间: 2014-1-9 08:24
在人类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一个时期发生过这样大规模吃人的事件。同一时期在西方,是匈奴人阿提拉进攻罗马帝国,他残暴是残暴。但并没有留下他们吃人的记载。后来女真,蒙古,满族虽然也很残暴,但史书上也没有留下他们吃人的纪录。今天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根本无法想像“五胡乱华”时期的血腥与残暴以及我们汉族先民所蒙受的苦难。这些历史我们在学校的课堂上是学不到,因为在书本上只有民族融合、鲜卑拓跋宏汉化等等,完全是报喜不报忧。对黑暗面一点也不描写。近来《狼图腾》的作者当是不掩盖这些暴行。但他又认为这样杀你吃你是为了汉族好。是给我们输血。好让我们强大起来,所以我们不应该仇恨那些食人恶魔。反而还要去感激他们。能说出这种话的人,我想他如果生活在那个血腥的年代,应该会舍身饲魔。心甘情愿地让他们吃掉。然后让那个被消化得变成什么也不知道的“我”强大起来。
  中国历史界总有一些道学先生,动不动就叫嚷泱泱中华、天朝上国,要胸襟坦荡、大气容人,切不可斤斤计较、睚眦必抱,切不可小家子气,以免遭四夷耻笑。
  还有一种观点:汉族人口众多,无论如何也是天然的强势,尤其是在今天。我们历来胸怀宽大,让他们一点也无妨。这些人就是典型的鲁迅先生所说的“费厄泼赖”分子。他们才是真正的民族主义分子,总爱以中华大国自居,一厢情愿的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岂不知四夷之所以降伏是因为中华的强大,每当我中华疲弱、衰落之时,它们就会像饿狼一样蜂拥而上,恨不得把我中华生吞活剥,吃个精光。
  让我们揭开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幕——五胡乱华时代,中国人的千年恶梦。
  公元316年,司马氏篡夺曹魏建立的西晋王朝在经历八王之乱后,国力损失惨重,虚弱不堪,最终被匈奴人灭国,北方和西域各胡族势力趁天下大乱之机入侵中原,大肆的屠虐汉民,视汉人不如犬狗,史书上记载“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入塞胡族中,羯、白匈奴、丁零、铁弗、卢水胡、鲜卑、九大石胡等部落主体都是金发碧眼的白种人,这些来自蛮荒之域的野蛮胡族还保留着原始的食人兽性,其中以羯族,白种匈奴,鲜卑族三族最为凶恶。
  在羯族建立的羯赵政权统治下,曾经建立了雄秦盛汉的汉民族已经到了灭族的边缘。到冉闵灭羯赵的时候,中原汉人大概只剩下400万(西晋总人口2000万,北方发达地区大概1200万),冉闵解放邺都后一次解救被掳掠的汉族女子就达二十万。
  这些汉族女子是被羯族人当作“双脚羊”来饲养的家畜,随时随地被奸淫,也可能随时随地被宰杀烹食。有五万多少女这时虽被解放,但也无家可归,被冉闵收留。后来冉闵被慕容鲜卑击败,邺城被占。这五万名少女又全部落入食人恶魔慕容鲜卑的手中。慕容鲜卑奸淫污辱,又把这五万名刚刚脱离羯族魔爪的可怜少女充作军粮。一个冬天就吃了个干净。邺城城外这五万名少女的碎骨残骸堆成了小山......
  这在今天听来令人毛骨悚然、难以置信。五胡乱华时代的中原是汉族的人间地狱,胡族的兽欲天堂。
  历史前进到了这里,我们必须要详细了解一个在今天几乎不为人知的雄奇人物:五胡乱华时代的战神天王—冉闵皇帝—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英雄。

作者: 玉树临风    时间: 2014-1-9 08:25
冉闵有过两次屠杀胡族百姓的记录: 一次是:公元349年11月,冉闵石遵等人后,因为胡人激励的反抗,冉闵尽杀胡人军队及百姓十几万,中原地区开始大乱。(《晋书》志第三和《宋书》说了这次杀人数据); 另一次是:公元350年2月,发生的邺城大屠杀鲜卑人《魏书》中记录冉闵带军攻到邺城后,闭邺城四门,对城内胡人屠城,在邺城一地就屠杀“六夷”二十几万(主要为凶奴和羯族,还包括部份羌、氐、鲜卑、巴氐等)将这些尸体全部拿去喂给了石虎养的野兽.

但这不是主要的 冉闵的行为导致的北方
少数民族迁移 徒中死去的人数占十之七八 这就间接导致了百万人以上的死亡规模

冉闵的行为虽然够得上
屠夫 但是当时的环境他有效避免了汉族跟其他三个古代民族一样灭族 是汉民族的民族英雄
不然北方的400万 南方的300万汉人有可能都死光……

作者: 玉树临风    时间: 2014-1-9 08:30

冉闵的《屠胡令》全文

诸胡逆乱中原 已数十年 今我诛之 若能共讨者 可遣军来也 暴胡欺辱汉家数十载 杀我百姓 夺我祖庙 今特此讨伐 犯我大汉者死 杀我大汉子民者死 杀尽天下诸胡匡复汉家基业 天下汉人皆有义务屠戮胡狗 冉闵不才受命于天道 特以此兆告天下
稽古天地初开,立华夏于中央,万里神州,风华物茂,八荒六合,威加四海,华夏大地,举德齐天。蛮地胡夷无不向往,食吾汉食,习吾汉字,从吾汉俗,此后胡夷方可定居,远离茹毛饮血,不再兽人。然今,环顾胡夷者,无不以怨报德,抢吾汉地,杀吾汉民。中原秀丽河山,本为炎黄之圣地,华夏之乐土,而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前晋八王乱起,华夏大伤,胡夷乘乱而作,扰乱中原,屠城掠地。永兴元年,胡狗鲜卑,大掠中原,劫财无数,掳掠汉女十万,夕则奸淫,旦则烹食,千女投江,易水为之断流。羯狗之暴,以汉为“羊”,杀之为粮。永嘉四年,围猎汉民,王公忠烈射死者十余万。不日,夷人匈奴,四面纵火,烤汉为食,死者二十余万。太兴元年,愍帝受辱,崩于匈奴。凡此种种,罄竹难书!

今之胡夷者,狼子野心,以掳掠屠戮为乐,强抢汉地为荣。而今之中原,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天地间,风云变色,草木含悲!四海有倒悬之急,家有漉血之怨,人有复仇之憾。中原危矣!大汉危矣!华夏危矣!

不才闵,一介莽夫,国仇家恨,寄于一身,是故忍辱偷生残喘于世。青天于上,顺昌逆亡,闵奉天举师,屠胡戮夷。誓必屠尽天下之胡,戮尽世上之夷,复吾汉民之地,雪吾华夏之仇。闵不狂妄,自知一人之力,难扭乾坤。华夏大地,如若志同者,遣师共赴屠胡;九州各方,如有道合者,举义共赴戮夷。以挽吾汉之既倒,扶华夏之将倾。

后人作:
杀胡
五胡乱华,时起永嘉,天道既倒,执旗当杀.
休言胡人众,金戈列如麻,休说寇盗猛,横行中原荡。
其人视汉如牛羊,驱役虏虐杀。
君不见,阑珊灯火夜,胡将议两脚羊,君不闻,八王乱起时,易水断止流觞。
汉妇含泪呼,莫要易子食。夫君不相顾,拾骨以为烹。
烟火燃枯草,朽木遮古道。流云抚天颜,其亦泪茫茫。
阿房骨累累,独夫奠佛忙:“皆自因果缘,何故相呼将!”
永曾寄篱下,三十载,空思乡,金鼓鸣,不敢望父老。
卑躬屈膝对,风华贸,愁眉扬,日日朝,暗自多思量。
胡酋殇,旌旗扬,凡我大汉,当血洒将疆场。
休言故徒傲,实则猪狗颜,休税其人贵,实则皆可杀。
大汉视胡如猪狗,屠之如斩麻。
君不见,四十八汉垒,皆堪作屠胡场,君不闻,棘奴乞活军,十余捷威名扬。
汉父携子来,莫要相忌惮。子弟怎怠慢?怀兵上杀场!
金鼓连月鸣,兵卒相呼将,旗倒营亦摧,汉儿未退让。
星火不甚烈,燎原宁自殇。后世聒噪名,且不做思量!
今朝华夏危,四海荡,虎狼强,多退让,叫作怯懦相。
卑躬屈膝对,豪迈殇,泪如惶。竖子辈,怎作天朝想?
胡不杀,汉危急。伏请君令!


作者: 玉树临风    时间: 2014-1-9 08:47
公元316年,司马氏篡夺曹魏建立的西晋王朝在经历八王之乱后,国力损失惨重,虚弱不堪,最终被匈奴人灭国,北方和西域各胡族势力趁天下大乱之机入侵中原,大肆的屠虐汉民,视汉人不如犬狗,史书上记载“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入塞胡族中,羯、白匈奴、丁零、铁弗、卢水胡、鲜卑、九大石胡等部落主体都是金发碧眼的白种人,这些来自蛮荒之域的野蛮胡族还保留着原始的食人兽性,其中以羯族,白种匈奴,鲜卑族三族最为凶恶。
公元304年,慕容鲜卑大掠中原,抢劫了无数财富,还掳掠了数万名汉族少女。回师途中一路上大肆奸淫,同时把这些汉族少女充作军粮,宰杀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时,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慕容鲜卑一时吃不掉,又不想放掉,于是将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易水为之断流。 至于羯族就简直可以称之为“食人恶魔”了。史书记载羯族军队行军作战从不携带粮草,专门掳掠汉族女子作为军粮,羯族称之为“双脚羊”,
后有冉闵的“杀胡令”使五胡乱华时期汉减胡增的人口趋势得以逆转,使鲜卑等众胡统治阶级不得不依靠汉族武装势力,为其后中国的盛唐复兴创造了条件。
作者: yaoyi524    时间: 2014-1-9 12:51

卖起来没完了,复制粘贴也是要花本钱的啊


作者: 笑拥大小乔    时间: 2014-1-9 14:18

三国跟所谓的神将有什么关系,要战局平衡把除刘系以外君主的亲密将的参数加强,再深挖一些三国中不为人知的将领,把三国的文化内涵加强就行了,一些J8毛的垃圾建议被那些没有脑子的三国策策划们搞得不伦不类.

本人只是喜欢三国文化才来这个游戏的,一不小心花了9年时间,超过了8年抗日,人民币花了N万,结果官方除了一轮轮的圈钱还是一轮轮的圈钱,很失望,今年一分钱也没充,就看看.一直都很傻,想做一回聪明人.


作者: 1988notu1    时间: 2014-1-9 15:21
[em04][em04][em04][em04]应该增加老骡子,隐藏属性打谁谁阵亡。
作者: 1988notu1    时间: 2014-1-9 15:21
[em04][em04][em04][em04]应该增加老 骡 子,隐藏属性打谁谁阵亡。
作者: LewNo1    时间: 2014-1-9 15:43

其实追根到底还是,东汉没落,外加自然灾害导致群雄割据,更加民不聊生,三国鼎立在某种程度上有所修养,但是三国之间的征伐还是使得当时中原的没落。为后来的五胡乱华埋下了祸根。这段历史是被和谐了的历史,很多人都不知道,甚至一点都不了解。

冉闵这个名字我也是6,7年前在百度贴吧里面看到,然后去有所了解。确实如玉树所写(或者所转)

冉闵没有玉树给的数据那么强,但是他确实是我们汉人的一位大恩人,没有他,也许真的没有现在的汉人。他所做得对汉人而言比皇帝有过之而无不及。


作者: 凌乱思绪    时间: 2014-1-9 16:11

真JB扯淡,本来好好的三国策,现在成什么JB样了

招神令 战国令 超级战国令 国君令 麻痹都玩复活呢

让关羽赵云这些三国名人情何以堪。

三国策早就该改名了,叫草泥马算了


作者: 於飞    时间: 2014-1-10 16:10
为什么要放弃治疗?[em03][em03]
作者: 玉树临风    时间: 2014-1-12 15:14
QUOTE:
以下是引用於飞在2014/1/10 16:10:00的发言:
为什么要放弃治疗?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放你妹。婊 子


作者: 黄粱一梦    时间: 2014-1-12 17:54
QUOTE:
以下是引用yaoyi524在2014/1/7 12:32:00的发言:

卖弄不是病,卖起来真要命。


作者: 锦马超    时间: 2014-1-12 19:17
QUOTE:
以下是引用笑拥大小乔在2014/1/9 14:18:00的发言:

三国跟所谓的神将有什么关系,要战局平衡把除刘系以外君主的亲密将的参数加强,再深挖一些三国中不为人知的将领,把三国的文化内涵加强就行了,一些J8毛的--建议被那些没有脑子的三国策策划们搞得不伦不类.

本人只是喜欢三国文化才来这个游戏的,一不小心花了9年时间,超过了8年抗日,人民币花了N万,结果官方除了一轮轮的圈钱还是一轮轮的圈钱,很失望,今年一分钱也没充,就看看.一直都很傻,想做一回聪明人.


作者: 锦马超    时间: 2014-1-12 19:17
QUOTE:
以下是引用凌乱思绪在2014/1/9 16:11:00的发言:

真JB扯淡,本来好好的三国策,现在成什么JB样了

招神令 战国令 超级战国令 国君令 麻痹都玩复活呢

让关羽赵云这些三国名人情何以堪。

三国策早就该改名了,叫草泥马算了


作者: 大汉剑师王越    时间: 2014-1-12 23:37
冉闵(?-352年),招神到三国策干嘛,,,改成穿越吗。
作者: 玉树临风    时间: 2014-1-13 08:17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汉剑师王越在2014/1/12 23:37:00的发言:
冉闵(?-352年),招神到三国策干嘛,,,改成穿越吗。






欢迎光临 三国策论坛 (http://bbs.sgconline.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