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g
这帖很垃圾??
看帖不回是要遭天谴的。。
这帖很垃圾??
看帖不回是要遭天谴的。。
要谴肯定是先谴你
三国是一个历史断层的时代。断层的意思,并不仅仅是指东汉灭亡,天下大乱。秦汉(可以看做一个朝代)是中国有史以来建立的第一个大帝国,这个帝国在扩张到顶峰的时候,由于各种内部矛盾而崩溃。这种崩溃不但表现在朝代更换,中央政权颠覆,而且发生在更加深广的领域:底层的经济制度(自耕农社会)崩溃,原有的伦理体系和价值观念崩溃,当时人心目中的整个世界图式崩溃。
三国时代的人物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大断层中,曹操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
曹操的成长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案例。曹操出身显赫,父亲和名义上的祖父都是朝廷重臣,政声很好。他从小就受到当时名人的重视,太尉乔玄和名士许子将都对他有过极高的评价。乔玄甚至说:“吾老矣,愿以妻子为托!”显然是对他寄以治世的重望。以曹操的为人,也不难想象他对自己的期许。
曹操出来做官,果然干得很不错。不畏豪强,举免官吏,赢得不错的名声。杖杀犯法的宦官蹇硕的叔父,是广为传诵的历史故事。值得注意的是,曹操还多次上书针贬时弊,甚至为宦官的死对头窦武、陈蕃说话,这在当时是可能掉脑袋的。由此可见,当时曹操对朝廷还是有希望的。曹操在后来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中回忆“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这应该是曹操年轻时的理想。
但很快曹操对当政者就彻底失望了。“以四时归乡里,於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曹操是个聪明人,知道这样干下去不会有好结果。隐居不干,打的主意是:“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如果不是对政治已经极端失望,没有人会愿意在盛年把自己在家里关上二十年。但是他还是期望着,二十年以后可以“天下清”,出来实践他的理想。
曹操为什么后来又复出,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他只是自己说“然不能得如意”。在当时的形势下,以曹操这样的人物,如果真能在家自闭二十年,那反而是怪事了。
诸侯讨董卓之战,曹操仍然是一副“热血青年”的样子。十八路诸侯大会,只有他慷慨激昂:“诸君听吾计,使勃海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全制其险;使袁将军率南阳之军军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高垒深壁,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
大家都是东汉王朝训练出来的老油条,吃酒作乐,不去理他。曹操自己往西进攻,被董卓打得大败,几乎连命都丢了。败逃的路上,士兵哗变,“太祖手剑杀数十人,馀皆披靡,乃得出营”。
历史只记载具体的事件,不会记载人物的心理。在这些出生入死、艰苦倍尝的经历中,是不是逐渐完成了曹操从忠臣向奸雄的转变?
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是袁绍。袁绍出身名门,德高望重,是讨董卓的盟主,曹操对他是相当敬重的。袁对曹操也很有笼络的意思。但是袁绍私藏玉玺,谋立皇帝,让曹操对他逐渐反感。《三国志》记载:“绍又尝得一玉印,於太祖坐中举向其肘,太祖由是笑而恶焉。”“太祖大笑曰:“吾不听汝也。”绍复使人说太祖曰:“今袁公势盛兵强,二子已长,天下群英,孰逾於此?”太祖不应。由是益不直绍,图诛灭之。”
有意思的是,曹操虽然被人称为“欺君”,在这里却对有染指皇帝企图的袁绍表现了反感。“益不直绍”,并不是说他认为袁绍做不了皇帝,而是鄙薄袁绍的为人。三国当中,刘备做了皇帝,孙权做了皇帝,只有曹操没有做皇帝。直到曹操晚年,鼎足之势已久,汉王朝已经完全是个形式,别人劝进他的时候,他仍然说:“若天命在吾,吾其为周文王矣。”
曹操根本就已经是事实上的皇帝,为什么一直把自己的身份定在臣子,不愿在形式登上那个万乘之尊的位子?是不是他内心深处,还保存对少年时代的信仰的一份感情?是不是他想起了当年被他“不直”过的袁绍?
建安元年,曹操迎献帝于洛阳,事情开始出现端倪。侍中太史令王立多次对曹操说“承汉者魏也”,并且扯出汉代流行的那一套五行学说作证。曹操回复他一句话:“知公忠于朝廷,然天道深远,幸勿多言。”
劝进的话都出来了,还说他忠于朝廷,显然是某种形式的讽刺。但是“天道深远”这四个字,仿佛是曹操说给自己听的。汉朝时候人对皇帝的认识,当然不会象现代人这样通达,仅仅是一家一姓的偶然,朝代更换,我们在历史上见得多了;也不象后人那样“兵强马壮者为之”的干脆。汉代的意识形态基本是董仲舒打下的底子,天人相通是它的基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皇帝不仅是最高统治者,而且具有哲学和神学上的意义,他稳坐在世界的中央,以永恒不变的道德法则管理着亿万军民,他是那个世界图式的中心。
曹操受过很好的教育,以通古明经著称,自然受过这方面很深的影响。中央政权的垮台和皇帝权威的丧失,象征着整个伦理体系和价值观念的倒塌。上帝死了以后,任何行为都是被允许的。一千八百年前的曹操,在天崩地裂前的困惑和彷徨,似乎都遗留在这一句“天道深远”里。
建安十三年,曹操有《让县自明本志令》,坦诚地提到这个问题:“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天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馀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植兄弟,过于三世矣。孤非徒对诸君说此也,常以语妻妾,皆令深知此意。孤谓之言:‘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欲令传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孤此言皆肝鬲之要也。”
我相信这话是真心的,因为他根本没有必要说谎,以曹操的为人,他也不会屑于在这种事情上说谎。当时的曹操,已经不再相信天命,因为他不可能再信仰一个已经崩溃的世界;但他对原来的信仰仍然有深厚的感情,读到历史的时候会怆然流涕;直到最后他也没能寻求到心灵上的平静,因为曹操再了不起,也不能跨越几百年的历史,他所思考和困惑的种种问题的解决,一直要等到隋唐盛世。
写到这里,不禁佩服许子将,他对曹操的评语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如果曹操生于治臣,一定能以魏征、姚崇那样的名臣形象流芳千古;不过他生逢历史的断层时代,也就只能以白面奸雄的面目留名青史了。只是幸耶不耶幸,谁又能说得清楚?
顺便说说诸葛亮。三国的三个大人物是曹操、周瑜、诸葛亮,周瑜我已经另有文章讨论过了。
与曹操不同,诸葛亮比曹操年轻得多。如果说曹操是七十年代人,诸葛亮就是八十年代人。他没有曹操那样的身世,当然更没有曹操那样对旧世界的眷恋。诸葛亮成年时,统一的帝国早已不复存在,所以他根本不负有道德上的包袱。他是彻底的法家,后来治蜀以严刑峻法著称。啸傲隆中时,自比管仲乐毅,“卿诸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毫无半点“温良恭俭让”的风度。一篇隆中对,更是千古奇文,不仅在于他的见识,而且在于他的气势。在诸葛亮的眼里,成败兴亡,都在他的笑谈之中,当真是“指挥天下如旋蓬”。这个时候,诸葛亮已经隐隐将自己放在了世界的中心。
诸葛亮为什么选择辅佐刘备,这也是个有意思的问题。隆中对时曹操已经席卷天下,孙权的江东都岌岌可危,更何况刘备。从人格魅力上来说,刘备无论如何也不会比曹操更具有被选择的理由。想来想去,只是因为诸葛亮是如此自负,以致于认为辅佐曹操得到现成的天下,根本不能显示他的才华。而选择刘备,让他从几乎一无所有到混一宇内,才能不负自比管乐的身份。只有生当乱世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气势。
纵使杰出如诸葛亮,历史也不见得按照他的计划前进。隆中对的前一半应验了,后一半失败了。但无论如何,刘备的三分天下,几乎是诸葛亮硬生生争取到的。英雄已死嗟何及,人间留下传说
曹操vs诸葛亮的水平
以我做人力资源的经验和观点来看:
三国演义里的人物,我最欣赏曹操用人、选人的的水平! 曹操虽然疑心很重,在书中完全是奸臣角色,他的为人“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更是为正人君子们所不齿,但他在人才的选拔方面却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战乱年代,招兵买马,扩充幕僚的时候,他不管来者品德如何、水平高低,全都按才录用,给以相应的职位,所以,三国之中,一直都兵强马壮粮草充足的只有魏国。
诸葛亮在这方面的能力近乎白痴!!!在这个当时最聪明最厉害的人的领导之下,他只知道事事亲力亲为,他选拔和录用人才的标准只有一个“德”字,诸葛亮更离奇的事情是认为真正的人才是象他自己一样“隐于林”的,派了不少人去深山野林去探寻世外高人,其结果也可想而知。蜀国的人才储备最后落得个“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凄凉下场!失败也就是孔明只知道片面的用人唯德造成的!
综合来讲,用人讲究的是“内德外才”,也就是说身边的人要重用品德过硬的,在外的要重用有拓展能力的!
最后问句!!易中天老师经常来这个网站吗???
LZ竟然忘记了我--左慈大人。
不论是曹操 刘表 孙策 我都戏弄过。
少了我,这样的评论没任何意义。
欢迎光临 三国策论坛 (http://bbs.sgconline.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