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标题: [推荐]典韦:在历史中鲜活如初 [打印本页]

作者: 天地志狼    时间: 2006-9-22 13:21
标题: [推荐]典韦:在历史中鲜活如初
东吴可以没有祖茂,却不可以没有孙坚,所以,祖茂一出场就因护主而死了;魏国可以没有典韦,却不可以没有曹操,所以,典韦出生入死三救曹操最终也步了祖茂的后尘。后来,大难不死的曹操指点江山叱咤风云,典韦看不到了;后来,曹魏集团攻城掠地三分天下,典韦也看不到了。
  民间有“一吕,二赵,三典韦”的说法,典韦绝对是一员虎将,其力大可比商纣时期恶来,一双重达八十斤的铁戟在他手上使得虎虎生风。正是这双与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不相伯仲的铁戟让典韦笑傲三国,力战吕布手下四员大将而不败,两进两出濮阳城亦所向披靡。
  只可惜,在宛城之战中,慑于典韦兵器之威的张绣先令人盗走了这双铁戟。那天夜里,曹操与邹氏在帐中纵情欢愉,而张绣的铁骑却渐渐逼近。关键时候,怎能没有典韦?正是典韦、失去了得心应手的兵器的典韦,凭一把单刀以一敌万守住寨门,曹操才得以死里逃生。
  那是一个血腥的夜晚,那是一场惨烈的战斗。蜂拥而至的士兵一个个冲了上来,典韦宛如一个武林高手,手中的腰刀一次次举了起来,在月光下,一次次地划着优美的弧线,其速度之快,想来一定不会输给金大侠笔下的胡一刀。
  月光敌不过刀光剑影,夜色掩不住马嘶人嚎,刀枪相接时的铿锵之声不绝于耳。典韦紧握单刀浴血奋战,身被数十枪仍然傲然屹立于寨门前。风从无垠的旷野凄凉地吹来,典韦感到了丝丝冷意,此时,血汩汩地往外冒,染红了典韦褴褛的征衣,溅满了典韦脚下的热土。典韦使出最后的力气,将一柄单刀在身前舞成一片红色的光芒。
  刀砍钝了,血流尽了,力用竭了,典韦慢慢地倒了下去,成了一具千疮百孔鲜血淋淋的尸体。三国时代最优秀的保镖就这样悲壮地去了,一代武林高手就这样无奈地魂归西天。曹操流下了公元197年最后一行热泪。曹操那些飘在风中的悲伤和热泪不是给长子曹昂的,不是给侄子曹安民的,虽然他们也是这一场战争中的孤魂冤鬼。曹操的眼泪为谁而流?为忠心耿耿的保镖典韦而流!烽烟滚滚,斯人渐远,曹操情深意切的号泣仿佛就是昨夜的星辰昨夜的风。
  如果说典韦是为一个人而生的,那个人一定是曹操,如果说典韦是为一个词而生的,那个词一定是忠义。典韦在七十万言的《三国演义》中着墨并不算多,出场也只有四次,但是,除第一次出场外,其余三次都在护卫曹操中表现出了卓著的功勋,如果不是在危急关头典韦及时出现,曹操就算有三条命也早就死于乱枪之下了,按照一句通俗歌词所说的就是“没有你哪有我”?所以,曹操立祠祭奠典韦并厚待典韦之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甚至第二年,曹操路过典韦牺牲之地,仍然睹景思人,大哭典韦。作为人臣,有如此重情的主子、有这般圆满的结局,还奢望什么呢?比起那些为主人拼命却被主人出卖的人,典韦应该可以含笑九泉了。
  如果要搞一个忠义排行榜,典韦有绝对的优势位居榜首,见风使舵的关羽自然不在话下,面北跪地而死的审配也是形式大于内容,韦典的忠义用后人的一句来形容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然而,让人愤愤不平的是,义薄云天的典韦几乎在历史的大浪淘沙里灰飞烟灭,而两面三刀的关羽却成了万人景仰的忠义之士,这是什么世道啊?这比无能老鼠列在十二生宵之首还让人感觉气愤。
  惟一聊可自慰的是,多少年以后,几与孙夫子并驾齐驱的武圣人关羽成了一个忠义的符号,而典韦却依然在尘埃隐隐的史册中鲜活如初。
作者: 老江湖情    时间: 2006-9-22 16:28
以下是引用天地志狼在2006-9-22 13:21:00的发言:

  惟一聊可自慰的是,多少年以后,几与孙夫子并驾齐驱的武圣人关羽成了一个忠义的符号,而典韦却依然在尘埃隐隐的史册中鲜活如初。

这句请高人解释一下.难道.如此那样~那样如此???不会吧


作者: 刀(太子)    时间: 2006-9-22 17:04

能称得上忠义的武圣人只有关羽!!

千里走单骑寻故主是忠!华容道释曹操是义!为保全刘备家眷有条件的转会曹操集团更是大义!!

区区典韦不过一介武夫,忠心护主的保镖而已。


作者: 下后墩    时间: 2006-9-22 17: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刀(太子)    时间: 2006-9-22 17:15
岳飞镇压过农民起义,只能算是民族英雄。论武艺,无法比较。论忠义,实在难说。论德?
作者: 下后墩    时间: 2006-9-22 17: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刀(太子)    时间: 2006-9-22 17:35

那是关羽要的吗?曹操给的,不爱美色枉为英雄啊!

黄巾起义是张角妖言惑众,好比前段时间的法轮功,人民警察爱人民,怎么能不管一下。


作者: 下后墩    时间: 2006-9-22 17: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老江湖情    时间: 2006-9-22 18:13

有人还说毛主席在天安门是假的呢.人非圣贤赎能无过.想比较那个时代,少女的贞洁不那么重要的年代.曹操,曹坯.等等等等.谁没个三妻四妾.谁没娶个别人老婆?关将军又不是太监.他也需要,不过要从大义.不会做强抢民女之事.

看人不能抓住一个小的事情而否定一生的价值.在关系国家和他人生命的问题上.2将军往往是不含糊,忠义当先.

跟现在人比,跟当时的人比.大多数人在大事上是很难做到的.

我还不明白很多人崇奉一些话,什么"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呀"什么"男人越坏女人越爱呀"

不否认他没有一点道理.但此乃鼠备尔.小卷子里的潜规则怎能与天下豪杰义士相齐并论.

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嘛.

人无完人.关老爷不会一生对忠义把握的滴水不露,但相比天下豪杰.无不叹关将军忠义.乃神人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22 18:14:49编辑过]

作者: 下后墩    时间: 2006-9-22 20: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老江湖情    时间: 2006-9-23 10:09
以下是引用下后墩在2006-9-22 20:34:00的发言:

说实话,对楼上这番言辞,早几年我会反应很大。

现在我只轻轻说一句:你再长几岁吧,会明白的~

另外提示一点:不管你对演义和三国志的看法如何,衷心希望,能不能看过了、思考了再来说这个话题?其实以前谁都一样,任谁都是幼稚过来的!我还是那句话,不强求~

历史有夸大其词.也有神话的色彩.但也有很大的真实性.首先阁下在对蜀集团怀有另眼时发表的评论,不为不是一件值得考虑的问题.其次.志也好,义也罢.对我的影响并没有100块人民币来的响.

但这又能说明什么呢?什么呢?

什么~也没有


作者: 刀(太子)    时间: 2006-9-23 22:53

下后真是彻头彻尾的三国迷啊!值得佩服。

江湖兄弟说的很现实,没错。100元等于1200汉玉啊,用来买宝打仗更愉快了。哈哈


作者: 老江湖情    时间: 2006-9-24 11:30
主要还是100元上的毛主席.华夏英雄!空前的.绝后就不知道了




欢迎光临 三国策论坛 (http://bbs.sgconline.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