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标题: 2月6日战报 [打印本页]

作者: 步惊云cloud    时间: 2006-2-7 12:00
标题: 2月6日战报

晚上的三国策依然状态低迷,运气也依旧徘徊在低区,打得畏畏缩缩,霸气全无。首局未果断弃南乡走五丈攻陈仓刘表,靠了小宇的铁弓支援才灭杨奉、孟获联军。

次局更是遭遇了失败之辱。开局我孙权千阳、五路刘表临江、小宇曹操上庸、DISSEE公孙剑阁,敌刘璋安定扬州、曹丕陇西冀州、袁术成都扬州、司马汉中徐州。从地理位置上看处于下风,胜负的关键是能否尽快攻下汉中。

一季录了公孙报的赵云,任命军师,出云枪拿陈仓、眉、五丈,五路下巴郡、白帝、永安,小宇下魏兴、长安,公孙下梓潼。敌曹丕直取天水,胖子下新平、北地,袁术拿绵竹并向右打到南安,司马下成固、南乡。

二季录大乔,训两指骑,3月赵云去汉中。三季录颜良三指不到,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公孙">公孙ersonName>夫人、关2两弓去汉中,赵云埋伏在汉中城外。四季1指到颜良,五丈出孙权+颜良枪,迁五丈。公孙报汉中624221三火。1月云走71,颜良去汉中,司马黄忠120训枪先动打夫人,关2后动撞黄掉气。2月司马满气刀打夫人,黄打关2,关2退,因司马无军师,云踩62火,颜良走52合伤53妖刀。3月黄忠挑伤颜良,云和孙权退回五丈,此战的挫折为之后全局的失败埋下伏笔。

五季录周泰,训骑。小宇出大曹、张辽弓下南乡。六季训两指骑,五丈出周泰。袁术铁弓下梓潼,五路在临江分兵出铁骑,小宇1月去成固,2月见黄忠枪居然回南乡,3月重新上路。(这一犹豫丧失了扭转战局的最后机会,因当时成固只有60气,若其两弓合射能在下季下成固,我便赵云踩62阵,周泰、孙权+颜良骑强下汉中了。)

随后的战局便步入了对方的轨道,司马成固建三阵,司马刀妖中小宇3弓,先遣部队全军覆没,此时胖子弓下我眉、曹丕下陈仓。我只有据守五丈,因考虑若单纯被动防守恐很难抵挡两家弓群,采用了主动出击的积极防御,虽打退刘璋进攻,但在曹丕300铁弓面前RP不佳,陈仓一战铁骑屡被其先动射伤,赵云、贺齐满气150枪居然被打得只剩不足50气的铁弓射掉气,胖子出弓强踩我桥头阵,最后能做的只有解雇赵云给同盟。虽公孙打退袁术两弓后和五路群骑下了成都,后集三家之力总算下了汉中司马,但公孙也不幸阵亡。因时间关系,双方议和。

此局虽未败,但就我个人而言是败北之战,从实战来看,若不走汉中,而是取天水、上圭,西拒曹丕,东打刘璋,可能结果要好得多,之后在陈仓与曹丕交战也略显急躁、勉强,因其是冀州确实不曾想到其会出满训铁弓,但已势成骑虎,不得不战。五路虽用骑灭了成都袁术,但浪费了大量时间,更为合理的选择是由其主攻成固、汉中,小宇长安出兵支援我或骚扰刘璋均可。至于公孙,开局两弓走位有误,因夫人不会埋伏,该是关2在前,夫人在后,便不致黄忠先动后,两弓均告失利。

排除地理、运气等因素,相信此局还是很值得总结的,我方在很大程度上陷入了各自为战的境地,主攻方向选择汉中也值得商榷,在司马身上耗费了过多兵力、时间,是一大败笔。


作者: 步惊云cloud    时间: 2006-2-7 15:36

表现差的战局反而没人捧场啊,呵呵


作者: abc    时间: 2006-2-7 16:34

问问:上庸大曹怎么不占扶风连眉?还可以从那派兵汉中.


作者: abc    时间: 2006-2-7 16:39

还有觉得临江和上庸的联盟打南乡成固上应该不慢.可解你一方之忧.

另外天水的确该占. 有水不易过来.骑可在靠千阳这边射顶会吧?


作者: 老红    时间: 2006-2-7 17:03
这和运气有关,3指没到颜良,注定难打了!
作者: 步惊云cloud    时间: 2006-2-7 17:47

回三楼的 大曹下长安后 见司马打南乡 怕其攻其主 所以刀回城 出弓在上庸防了 随后就去打南乡(我个人是不同意这一选择的,走长安路线目的就是出兵打胖子,否则不如开始就取南乡、成固,当时宁愿先在上庸建阵,司马在汉中毕竟面临我和公孙的压力,未必敢放手攻击,若其真来攻大不了迁都长安)

回四楼,因为袁术打到了南安,刘表担心其打巴郡断后路所以出骑在临江去打术(其实最正确的选择是开局下巴郡后一边打白帝一边打南安、合江、江阳,因为术是弓,那样就有足够的回旋余地)

至于我不拿天水的原因是因为选择走汉中路线时就决定弃千阳迁五丈了,如果赵云先打天水再拿陈仓、眉会耽误两月,之后则一直没机会再出枪拿了 只是实战未能速攻下汉中 彰显出了这一决策的失败

另外按你说的,天水靠千阳一面是易守的,靠上圭方向则不易防守,我若要守千阳、天水两头是比较吃力的,如果不走五丈,唯一的选择是一路打到上圭甚至武山,然后集中兵力在千阳灭安定胖子,任由曹丕下我副,等灭胖子后再回过头打曹丕。

回五楼,谢谢安慰,不过运气这东西如果把失败都归咎于它是推卸责任之举 还是要总结经验教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7 21:37:05编辑过]

作者: 步惊云cloud    时间: 2006-2-7 23:29

朋友们给面子 厚着脸皮自己顶自己的

感觉这篇战报还是比较有借鉴意义的

希望看的人多点。。虽然未能置顶


作者: 下后墩    时间: 2006-2-8 00: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泽林    时间: 2006-2-8 01:09

冒昧 提笔

安定刘璋,龙西曹丕,汉中司马,你孙权千阳,,有何担心

孙权第一指到赵云 配宝做军师,应该可以录到干宁 太史慈 陆迅,自己守三家围攻 都富富有余 何必担心

剑阁公孙,上庸曹操,俩家合击司马,司马未必敢出兵,,

假如 你们四个都相识的话,,第一季度 就应该是你得了赵云 去骚扰安定刘璋,让他不能出兵去长安

临江刘表出兵抢长安 而非曹操拿长安,当然如果刘表是刀兵的化 可以翻山拿南乡,司马速拿成固

分兵拿把均更好,

曹操拿成固,司马势必守家,,未必会分兵出来得瑟,,你出赵云骚扰刘璋 刘璋势必出兵解围

而你的赵云就回家,不去理他,加强自己的势力,,,,刘璋废了指令,发展一定缓慢,

刘表得长安 曹操得把均,成都袁术攻刘表 未必胜卷在握。。。。

说实在的 第一季度得了赵云 已经赢了一半了,,我看这地形和君主分配,应该是你强才对

当然 实战和纸上谈兵 不一样,,曾经我也因为一次的操作失误,,而全军覆没

也许正是因为楼主所说 汉中一战失利,导致整个战局的失败


作者: 泽林    时间: 2006-2-8 01:13
以下是引用下后墩在2006-2-8 0:06:00的发言:

不太会用骑,所以用个小号在学着用凉州。。。。。。

我还是会选合兵攻汉中先~~~~~~~~~~~

汉中那个地方,,不算是太好的地方,但也不是非常好打的地方

如果 公孙在千阳,孙权在剑阁,汉中就容易打了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06-2-8 01:14
路过,看看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06-2-8 01:14
路过,看看
作者: 泽林    时间: 2006-2-8 01:19

再看一遍 发现楼主的洲不好,一定是骑枪的洲,,是不是兑州

选益州吧,益州随即到孙权 美死了

孙权是最强的君主,,

当然也许楼主的喜好不一样,益州 强就强在不需要技能,刀训150,后劲也足

我也玩了几次雍州,但雍州一但一次失误,就是全军覆没的结局,没后劲

另外 自己琢磨一下吧,,只有刀才可以防计 变化多,


作者: 灰琼    时间: 2006-2-8 01:46
始终认为主动迁营是极端错误思维...
作者: 步惊云cloud    时间: 2006-2-8 09:58

回9楼的

你说的战术选择就是我文中所提:一是迅速下天水、上圭、武山,拒曹丕而战刘璋,二是走五丈速取汉中

之所以选择第二种,是因为想在第一时间攻取汉中, 这样整个局势就为我所控了,当然因为实战的失败显出战略失策。

你说的战法呢,如果局部一对一我会采取,就如你所知,我是兑州,光用赵云一枪骚扰刘璋是可行的,但要灭他却不是急切间能做之事,而一旦公孙、大曹未能攻下汉中,我势必遭到曹丕围攻,因为骚扰刘璋的关系会比较费指在侦察、建米一类上,可能连训兵的时间都不够,千阳又是弹丸之地,且无险可守,所以那样我除非能速攻刘璋成功,不然基本就只有死路一条了。从实战来看,我虽任命赵云为军师,但他报的全是政治,直到四、五季才报了个周泰,并未出现你所说的甘宁、太史、陆逊一大把,很无奈,导致自己录颜良费了4指。所以速攻刘璋肯定行不通。

另外关于刘表下长安也是一种选择,当时确实未估计到司马第一季就敢下成固、南乡,也是一个判断上的失误。

另外,不是不喜欢刀,就象你说的益州是后劲比较足,耐力型,但这类打法比较适合防反

但鄙人还是崇尚进攻性打法,感觉那样更有张力,也更容易控制全局。当然这是个人喜好问题,不在战报讨论范畴之内了。

另回14楼的:是否主动迁营完全要看战术需要,以此局为例,当时曹丕已至上圭,若不主动迁,我势必要在千阳建阵,防刘璋,还要拿天水抗曹丕,天水也要建阵,一来一去要费多少指?也未必真能防得住,相比之下,五丈显然易守难攻,我是因为未能打下汉中有些焦躁,所以防守是过于积极显得冒进,不然若光是坚守绝对不成问题。


作者: 步惊云cloud    时间: 2006-2-8 17:02

晚上战火重燃

继续贡献战报


作者: faendor    时间: 2006-2-9 16:55
以下是引用步惊云cloud在2006-2-7 17:47:00的发言:

回三楼的 大曹下长安后 见司马打南乡 怕其攻其主 所以刀回城 出弓在上庸防了 随后就去打南乡(我个人是不同意这一选择的,走长安路线目的就是出兵打胖子,否则不如开始就取南乡、成固,当时宁愿先在上庸建阵,司马在汉中毕竟面临我和公孙的压力,未必敢放手攻击,若其真来攻大不了迁都长安)

回四楼,因为袁术打到了南安,刘表担心其打巴郡断后路所以出骑在临江去打术(其实最正确的选择是开局下巴郡后一边打白帝一边打南安、合江、江阳,因为术是弓,那样就有足够的回旋余地)

至于我不拿天水的原因是因为选择走汉中路线时就决定弃千阳迁五丈了,如果赵云先打天水再拿陈仓、眉会耽误两月,之后则一直没机会再出枪拿了 只是实战未能速攻下汉中 彰显出了这一决策的失败

另外按你说的,天水靠千阳一面是易守的,靠上圭方向则不易防守,我若要守千阳、天水两头是比较吃力的,如果不走五丈,唯一的选择是一路打到上圭甚至武山,然后集中兵力在千阳灭安定胖子,任由曹丕下我副,等灭胖子后再回过头打曹丕。

回五楼,谢谢安慰,不过运气这东西如果把失败都归咎于它是推卸责任之举 还是要总结经验教训




我赞同一路打到上圭甚至武山,然后集中兵力在千阳灭安定胖子,任由曹丕下我副,等灭胖子后再回过头打曹丕。




欢迎光临 三国策论坛 (http://bbs.sgconline.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