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62|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眼里的三国第一帅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01-23 22:5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01-23 22:57: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07-01-24 00:15:00 | 只看该作者
飘过,不感冒[em05][em05][em05]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07-01-24 00:18:00 | 只看该作者

陆训是垃圾,没有早期孙策和周鱼还有鲁肃那样能逐鹿中原的心愿,基本到了孙权以后就基本是苟活于江南,满足安逸生活了,原来看过一本魏晋南北朝史对这300多年的历史讲的很详细也很透彻.

顾陆朱张4大世家大族在孙吴政权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直到唐朝后陆家还出了4个宰相,他们有大片的庄园,成百上千的部曲,佃户,政权即使更替也和他们没多大关系,只要保主他们自己的士族地位他们可以也完全有能力推翻或者拥护一个新政权.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7-01-24 00:36: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01-24 00:55:00 | 只看该作者

他的能力绝对是数一数二的,这完全赞同,我主要不喜欢他的是和早期的孙坚孙策周喻,鲁肃想比较,他们能力可能还不如陆训但是起码有问鼎中原的豪情壮志,虽然三分天下后形势已经不同,但是到了孙权时代基本上就是力图自保,在江南苟活,虽然有几次和蜀国联手进攻但是孙权根本没有尽力,也没有宏大的愿望逐鹿中原.

至于说的量力而为,其实如果不联合进取中原的话,大形式吴蜀早晚要被魏晋所灭,无论是人口,经济和军事上的比较,时间越脱的越久,2个国家和魏晋的实力就越差越远,最终导致就是三国一统,向诸葛亮那样是有道理的,他的做法我个人看法可以理解,越图自保,以为凭借天险等条件的,以后就铁定灭亡.

诸葛亮的宏大战略是对的,但是很多事情是无法左右的,内忧外患,经济实力,还有许多诸如失去荆洲等事情他也不可能料到的.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7-01-24 01:08: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01-24 01:10:00 | 只看该作者

顺便回忆一下,好象书中所记载蜀国灭亡的时候全国人口有90多万但是军队和官吏就有10几万,大量人口和农民等自耕小农已经在世族(主要是刘备带去的荆州世家大族)的隐蔽下.

当时三国时代就是自耕农民大量破产,隐避在世族里变成没有户口的佃户和他们的私人武装部曲,一时间想不起来那么多,当时李点和许储就结宗族和部曲几千家以自保.

当时的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代就是中央集权越来越薄弱,而世族的地位越来越膨胀,到了唐朝才有改观.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01-24 01:27:00 | 只看该作者

是啊,呵呵说的跑题了,其实说我喜欢的我觉的都挺喜欢但是最喜欢的还真不知道.如果以小说来定义或者以史实来定义可能就是曹操比较喜欢吧.

综观300多年的历史魏晋南北朝的历史,一个重大事件就是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当时三国和北朝时期匈奴建立的大夏等国,到了唐后再也很少有人用匈奴这个民族了,他们多数改为刘性(意为汉之外孙),只有北匈奴的一只在当时欧洲去了匈牙利平原,显赫一时,当时的匈奴大帝啊拉提被欧洲称之为上帝之鞭,随着死后也四分五裂.建立大夏的赫连勃勃也是匈奴的一只.

还有显赫一时的鲜卑族,到了唐也基本没有了,他们的三部大人:宇文,拓跋,幕容,各建立了北周,北魏,前燕后燕北燕南燕,最后也消失了只有他们的名字还能看出他们原来的出处,宇文,拓拔,幕容,窦(本姓为窦讫凌不好写)还有建立隋的扬氏,长孙(拓拔的宗室长后改姓)还有许多北魏孝文帝时期大批贵族都改成许多的汉姓.

氐族,前秦符坚所建立后来也同化.

诸如许多其他少数民族所建立的国一时间想不起来了呵,只想了那么多.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01-24 01:28: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