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友盟李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共品三国]吕蒙应如何定位?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6-06-27 16:38:00 | 只看该作者
实力是怎样算出来的? 论人口、军力、经济、将吏数目, 蜀汉政权更是根本比不过东吴啊~

孙权在时前期确有争霸天下的雄心, 周瑜固不多言, 鲁肅和甘宁的主張也是争霸天下的方针。

攘外必先安内也同指山越问题吗? 的确, 山越也提供了大量壮丁打仗的人口。

生不逢时之意我已明白。

那个.关于山越问题...这问题在孙权有生之年都没有完全解决.令孙权有后顾之忧.以至于他无法出尽全力北伐.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06-06-27 16:45:00 | 只看该作者

丹杨地势险阻,与吴郡、会稽、新都、鄱阳四郡邻接,周旋数千里,山谷万重,其幽邃民人,未尝入城邑。对长吏皆仗兵野逸,白首于林莽。逋亡宿恶,咸共逃窜。山出铜铁,自铸甲兵。俗好武习战,高尚气力,其升山赴险,抵突丛棘,若鱼之走渊,猨狖之腾木也。时观间隙,出为寇盗。每致兵征伐,寻其窟藏,其战则蠭至,败则鸟窜,自前世以来,不能羁也。皆以为难。《三国志 吴书 诸葛恪传》

以上的內容其实已顯示出他们並不像匈奴、鲜卑那样严格来说是单一民族, 《诸葛恪传》其后不指出他们是越族只说是山民, 再参考其他豪帅如严白虎, 其实他们只是逃避兵役而跑到戈区的汉民罢了。民族凝聚力太低, 本文主角吕蒙就視讨山民是立功之时, 战术远远不及孙吴集团的将领, 我也说了这是双刃剑, 孙吴就从山民中得出二十万兵力, 关键只在于怎样运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06-06-27 16:55: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snlklht在2006-6-27 10:05:00的发言:
最鄙视吕蒙为人,其经典战役白衣渡江不过是背信弃义偷袭盟友,和日本人偷袭珍珠港的一样。

背信弃义?有句俗话说的好---你不仁我不义.就荆州问题关羽和吴方有过多次纠缠.何况关羽对孙权的态度可不是很好的啊(这不是对盟友该有的态度).还沿江设了烽火台(这对象只能是孙权而不会是曹操).这样的关羽还有必要对他友善吗?

在政治上尔虞我诈的情况见的多了.用不着BS.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06-06-27 17:02:00 | 只看该作者

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吕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谲郝普,禽关羽,最其妙者。初虽轻果妄杀,终于克己,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孙权之论,优劣允当,故载录焉。(三国志通俗演义 卷之十六 汉中王痛关公)

今天重看了罗本一次.其实罗老转帖也挺不负责任.要说吕蒙一生的功劳引录陈寿评论也就算了.根本没有全部转录孙权的话还继续照抄:孙权之论.优劣允当.故载录焉.偶昏~~~~~~
郝普一事演义中己变成诸葛亮禍水东移分三郡引导孙权军攻合肥.还哪来降郝普一事?罗老这次乌龙也摆的大了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6-06-27 17:03: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友盟李飞在2006-6-27 11:39:00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朱颜血在2006-6-27 11:01:00的发言:

有争霸天下的雄心但没有争霸天下的实力……

虽然我对东吴不是很熟,但东吴大多数官员都更倾向于固地自封,在家里当土皇帝,更根本没有什么开拓自取的精神……

很像是后世的南宋小朝廷集团……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有这么一群人当自己的手下,孙权就算想争霸天下也要先解决国内矛盾……

攘外必先安内……

至于明珠暗投么……李飞有点理解错了,打个比方,卫青是个好将材,但如果不是正巧碰上武帝时代,而是落在文景时代,那么他的战争天赋就发挥不出来了……

文景两帝时和武帝时对匈奴方针不一样……当然,你要叫生不逢时也成……

实力是怎样算出来的? 论人口、军力、经济、将吏数目, 蜀汉政权更是根本比不过东吴啊~

孙权在时前期确有争霸天下的雄心, 周瑜固不多言, 鲁肅和甘宁的主張也是争霸天下的方针。

攘外必先安内也同指山越问题吗? 的确, 山越也提供了大量壮丁打仗的人口。

生不逢时之意我已明白。

我说的攘外必先安内是指家里那些鸽派大臣……

主张守着一亩三分田过日子,强敌压境就投降的那种人……

其实东吴之地别说山越了,我的家乡湖南古属也是东吴,但当时湖南很多地方都只是名义上属东吴,东吴根本管不上事……

翻老家的乡土教材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当时湖南这里很多是少数民族自治,中央政府根本就管不到,一直到宋朝才归中央管……

 

[em04][em04]只是没有山越有名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06-06-27 17:11:00 | 只看该作者
另一个就是他的战略眼光, 他曾上疏曰:“羽讨樊而多留备兵,必恐蒙图其后故也。蒙常有病,乞分士众还建业,以治疾为名。羽闻之,必撤备兵,尽赴襄阳。大军浮江,昼夜驰上,袭其空虚,则南郡可下,而羽可禽也。”

这个主意不是陆逊出的吗?他只是上书而已,怎么能算他的战略眼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06-06-27 17:15: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友盟沛国在2006-6-27 17:02:00的发言:

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吕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谲郝普,禽关羽,最其妙者。初虽轻果妄杀,终于克己,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孙权之论,优劣允当,故载录焉。(三国志通俗演义 卷之十六 汉中王痛关公)

今天重看了罗本一次.其实罗老转帖也挺不负责任.要说吕蒙一生的功劳引录陈寿评论也就算了.根本没有全部转录孙权的话还继续照抄:孙权之论.优劣允当.故载录焉.偶昏~~~~~~
郝普一事演义中己变成诸葛亮禍水东移分三郡引导孙权军攻合肥.还哪来降郝普一事?罗老这次乌龙也摆的大了点...

小说小说, 不必认真, 罢老烏又不是第一天:

片段一: 罗本中長阪坡被張飞的其实是夏侯霸, 毛纶父子修改过的也就是如今最流行的毛本改成夏侯杰。

片段二: 关羽单刀赴会理直气粗驳斥鲁子敬, 还引用关老二原话, 岂料他忘了自己事前编写的剧本, 刘大耳和诸葛孔明在一旁看大戏, 还说什么刘左将军亲冒矢石戮力破敌, 想深一层压根子是强词夺理[em15]

......其他不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06-06-27 17:18: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1hgj在2006-6-27 17:11:00的发言:
另一个就是他的战略眼光, 他曾上疏曰:“羽讨樊而多留备兵,必恐蒙图其后故也。蒙常有病,乞分士众还建业,以治疾为名。羽闻之,必撤备兵,尽赴襄阳。大军浮江,昼夜驰上,袭其空虚,则南郡可下,而羽可禽也。”

这个主意不是陆逊出的吗?他只是上书而已,怎么能算他的战略眼光……

演义是但正史不是, 吕蒙只是想不通如何令关羽对己军放松, 但白衣渡江还是他自己想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06-06-27 18:14: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朱颜血在2006-6-27 17:03:00的发言:

我说的攘外必先安内是指家里那些鸽派大臣……

主张守着一亩三分田过日子,强敌压境就投降的那种人……

其实东吴之地别说山越了,我的家乡湖南古属也是东吴,但当时湖南很多地方都只是名义上属东吴,东吴根本管不上事……

翻老家的乡土教材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当时湖南这里很多是少数民族自治,中央政府根本就管不到,一直到宋朝才归中央管……

 

[em04][em04]只是没有山越有名而已……

大难臨头各自飞......官渡之战后就搜出无数封向袁绍示好的曹操政权臣下书信(尽管随献帝来许都的大部分汉臣应就是他们了), 但有多少是来自曹操集团自己真正的本身呢? 天曉得。

孙吴这方面的情况比日后东晋(北伐军败阵还拍手称快)和南宋(直把臨安当汴京)轻很多。

荊蛮问题南北朝仍然存在.......不说了[em10]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06-06-27 18:28:00 | 只看该作者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河南新蔡]人,吕蒙年十五六岁,混在部队里一起上山杀贼。管事伍吏看他年少而加轻视,对人说,一个小孩能打什么仗?真是拿肉身去喂虎。吕蒙知道后,怒火陡起,竟举刀把那伍吏杀了逃走。后靠一位校尉说情自首,策召见而奇之,豁免其罪,留在身边。

吕蒙虽然立功受孙权封为南郡太守,但不久就得了不能咽食的绝症,竟以四十二岁之年而骤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