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桃园义齐聚定军山 战沙场首败白马津
多年以后,我们记忆还未衰老的话,从那个酷热夏天开始,一点一滴的画卷,再一次浮现眼前……
那一年,整个中华三国疆土以数十倍速度开拓,同时由于“新科技”装备的大规模生产并投入使用,新战争模式出现,老教科书被修改。而原来一批风流人物因对朝廷惟财是图,暗箱操作极为不满,心生倦怠纷纷隐退或转走他乡。新局面下战略意识,战技配合的研究处于停滞状态。
在怀念与失望之中,每天看着徐州那一簇簇似锦繁花,听着悠扬的乐曲,思绪一次次在缓慢节奏中飘向远古。想象自己要是相逢那个战火纷纷的年代,也许我也像这样:在古城墙脚下开着一家小店。每天看着悠闲自得的古人来来往往,偶尔也能看到远处一批批匆忙士兵背后的烟尘。傍晚对着夕照下的残花,对酒中和朋友们笑谈天下形势,纵论各路豪杰。但是惨淡且真实的画面里,却连个聊天的朋友都难以找到。一次偶然机缘,结识他们,就这样,我选择远走定军山。
竞技,重在参与。我们都没想到在其后的“百舸争流”中,能互相配合那么默契。潮起潮落,暑往寒来,时光在这里因我们喜乐哀怒而铭刻,其间的欢笑与泪水,刹那间定格成为历史。
在一纸檄文扰动下,各战区新势力纷纷摩拳擦掌,蠢蠢欲动。新一轮号角吹响后,大家统领着青冀司雍各路兵马,民兵官军对阵疆场。为了荣誉与山河,阵前没有派别,也无所谓交情。有的是飞沙走石,鼓角震天,刀光剑影,血流成河。有大将倒戈的无奈;也有单挑致胜的庆幸。多少次陷入回天乏力的困境,只留下戟折沙底,见证曾经的惨烈。有真正笑到最后的吗?一世枭雄曹操的基业传不过五代,无意完成一统的司马炎在地下听见儿子那留书史册的一问时,又想些什么。看惯风云变幻,体会人生无常,回头万里,感叹故人长绝。
在叹息中回味,回味中感叹缘分的奇妙。禅是过程,今日的成功很可能只是最终失败的一个进程。但就是为了这次成功,又付出过多少努力,承受过多少苦楚。我们自己都算不清楚了。但有那么几次在整个历程中清晰划分着成长的阶段。尤其是失败,直接告诉我们曾经很大的不足。那一次,我们把自己的不足完全暴露在对方优势之下。自然,在血腥面前,我们学到更多。
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前我们就了解到对手的强大。但还是沉浸在以往胜利的盲目中,以为以平常心对待一切都能化解。就这样在平庸中走向颠覆。
地形上双方比较平衡,互相都有点距离。很难快攻与合围。我们俩家在一起,跨过黄河浩浩荡荡开到白马津,这时双方都盯着前面那座空城。我方拿下就形成三家合攻一家局面。同时对方三家援兵也立马赶到。这中间的时间差我们能把握住吗?在进攻和防守之间,我在犹豫,徘徊。时间紧迫,最终决定:前进。赶到战地之后发现敌人后方也都在往这个点集结。前方大将顿时陷入可能被全歼的困境。这时其他三支主力部队也都赶到了附近。慌忙之下调集他们赶赴先锋背后依托地形掩护撤退。无奈对手先机,这样全军都陷入困境。完全暴露在源源不断赶来的四家兵力攻击之下,最后全军崩溃,仅一将突围败逃他方。对方顺势转入反击。看着手下兵残将伤,军心涣散。最终惨淡收场。
地者,高下,广狭,远近,险易,死生。毫无准备冲进一个潜战场。可谓不知战地;而后试图救援,是谓不知战时。轻敌后押宝一赌,难怪输的惨淡。
这一场我方所有队伍全线失利,让我们切身体会到对手的强大。失败要作总结。成功者对面一定站着成功的对手,不管你们之间的交情怎么样,可以说是他们引导你走向成功。假如我们成不了最后的成功者,也要努力成为引导成功的人。就我们而言,是输在心态上,从侥幸出发简单看待对手,高估了自己。战败之后我们心里反而有底了,原来比我们高的高手的高度也就是这么高。那么从此以后我们的眼光也至少停留在这个高度上。成功收获喜悦,失败收获成功。
逻辑上理顺了,回想当时一些画面,情绪仍有波动。历史上夏侯渊也是这样败亡的吧,曹操为之报仇,掉了两颗门牙,差点丧命;刘备为关羽报仇却一败涂地,郁郁而终。历史好像在这里把次序写反了。但历史能反看,重演吗?同样的历史在我们这里重复,只不过我们一分钟就走完了枭雄们数十年的历程。书上也不过几页,却是多么厚重的背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