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论坛象那么回事了,比以前红火多了,又有了以前泡论坛的感觉了。一直想写一个关于华夏人物的小说,可是自己肚子里的墨水就这么多,一直想不出个好点的题材,不知道从哪开始入手,这几天出差,拿了本水浒路上看,突然灵感来了,把华夏的诸位以水浒里人物登场形式写出,这样每个人物都能作为单独的一个故事,发动咱团有点文才的能人异士来共同谋思……故事大纲是以黄巾起义为背景,我们区的各个军团通过黄巾起义后割据一方,军团里的英雄好汉协助华夏统一全国各洲。(好了先切入正题!)
前言:这是一个色彩缤纷的舞台,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英雄年代,在华夏这片浩瀚而美丽的大地上,一个又一个的英雄诞生了……
东汉末年,皇权衰败,朝纲渐乱,外戚和宦官的交替乱政,使曾经一度辉煌的汉王朝面临着即将倒塌的危机。灵帝末年,生活的困苦,使身处窘境人们开始习惯性的期盼救世主的出现。于是,历史进行了选择,一个并不怎么合适的人选从这些人群中脱引而出,接过了这个令人羡慕而又艰巨的角色。
张角,巨鹿人,“黄巾起义”的主要首领。对于张角的发迹,无非是依靠着那些带有浓重封建迷信思想的小伎俩,当然,张角也算是个下层的知识分子,据记载,他和早期的道教建立有着很大的关系。时间过的很快,数十年间,张角那一手神奇的“鬼画符”本领迅速成为了妇孺皆知的秘密。公元184年,黄巾信徒的队伍变的惊人的庞大,于是,张角决定,将这股“黄巾之火”彻底的点燃。
义军开始了行动,虽说他们的思想仅仅只是停留在一种黑暗中的盲动,但是,不得不承认,一切却在当时的华夏土地上引起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反响。“旬日之内,天下响应,京师震动”——这似乎是成为了起义后最合适的写照。此刻,昏庸无能的灵帝终于被惊醒,他开始坐卧不安了,抬头观望这片昔日高祖一手辛苦建立起的基业,为了使自己不至于背上“亡国之君”的骂名,为了使这已接近倒塌的王朝再苟延残喘些许日子。于是,他急忙颁布檄文,掉兵谴将出征平乱……
当然,或许我们也要感谢这场突如其来的黄巾起义,如果不是它,华夏大地上一个个光彩夺目的将星也不会脱颖而出……
华夏的大旗---卡龙
枯竹的风光依旧美丽,县令卡龙轻轻的接过率军平乱的碑文,稍加思索了片刻,还是决定踏上了这未知的征途。卡龙,字大傻(不是香港某个影星),河北枯竹(今河北唐山)人。其兄是著名的“河北三杰”之一,碑将军卡秒。出身于军人世家的卡龙,“少有文武志介,好《诗》《书》,习弓马”,在他的身上,很好地保留了东汉那种典型的士人的风范。
战势打响了,卡龙率军会同卡秒,开始了对枯竹境内义军的围剿。此时,义军的声势颇为浩大,局势显得有些被动,但是,这似乎并不能决定最后的战局,卡龙开始了对局势冷静的思考和分析。经过数日内对敌军行动的仔细观察后,他的嘴角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微笑。一切,似乎已经尽在掌握之中……
漆黑的夜,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将正在酣睡如泥黄巾徒众们从睡梦中彻底的惊醒,但是,终究是迟了,眼前的火海成为了他们逃生过程中最难以逾越的鸿沟。熊熊的烈火、令人心碎的残叫、流不尽的鲜血,成为了这个夜的主题。战局,已经有了结果。
大火,终究还是熄灭了,它将一切化为了灰烬。战场上,只留下了数万具早已被烧焦并略显干枯的尸体。义军,毕竟还是缺少经验。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他们,根本不知道兵法中所谓的“夜袭”;而他们的“依草结营”,更是犯了兵家大忌,为这场大火埋下了深深的伏笔。此刻,战争的残酷,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卡龙来到了战场,然而,转瞬之间他又离开,只留下那轻轻的一声叹息。他本不想这么的残忍,但是,自己手下的命运,县内黎明百姓的命运几乎掌握在他的手中,他没有权利选择……
(未完待续,与知后事,请听下次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