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关——今贵州毕节西南七星山上,传诸葛亮祭旗处。
九江郡——治寿春。辖今安徽淮南巢湖以北地区,魏改淮南郡。
下邳——国名(国与郡级别性质一样,国的行政首脑称相)治所在今江苏睢宁西北,辖苏皖北部各一部分。
上郡——治所在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
上党郡——治所在壶关,辖晋东南。
上庸郡——汉末始置,治所在上庸,在今湖北竹山西南。
山阳县——今河南焦作东,汉献帝被废为山阳公即此地。
山阳郡——山东金乡西北。
广陵郡——治所在今扬州西北,当时属于徐州管辖。
小沛——即沛县的别称。
义阳郡——湖北枣阳东南。
子午道——从长安东南的杜陵穿秦岭到汉中的通道,南口在今安康。
天水郡——治所在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东汉时曾叫汉阳郡,魏又改为天水。
五原郡——治所为九原,在今内蒙包头西北,吕布为五原人。
五丈原——在今陕西歧山南,斜谷口西。
太原郡——治所在晋阳,即今太原市西南。
中山——汉时郡、国,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县)
长坂——在今湖北当阳东北。
长沙郡——当时治所在临湘,即今湖南临湘。
乌林——孙刘破曹处,今湖北洪湖县东南,长江北岸的乌林矶。
巴东郡——汉末刘璋设,治鱼复,即今四川奉节东。
巴郡——原来的巴郡在刘璋时被一分为三,分巴东、巴西和巴郡,巴西治阆中(今阆中),巴郡治江州(今重庆)
左冯翊——汉时将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称三辅,即把京师附近地区归三个地方官分别管理。左冯翊、右扶风既是官名,也是行政区名。魏改冯翊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
右扶风——见上条。魏改扶风郡,治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
右北平——治平刚,在今辽宁凌源西南。公孙瓒曾领此郡。
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东,天德江北岸,为交州和交址郡治所。
平原——有时称郡有时改国,治所均在今平原县西南。
东平国——治无盐,即今山东东平。
东郡——辖鲁西和豫东北,治濮阳(今河南濮阳西)。
东莞郡——汉末设,治所在今山东沂水东北。
东海郡——治郯(今山东郯城北),陶谦时为徐州治所在郯,后迁到彭城。
北地郡——治富平,今宁夏吴忠西南。
北海郡——有时称国,治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
卢龙塞——即今河北喜峰口。
代郡——治代县,今河北蔚县西南。
白马——在今河北滑县,当时在黄河南岸,与北岸黎阳津相对。
白帝城——在四川奉节白帝山上,是东汉处公孙述建,他自以为是白帝,故命名。
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东)。
永昌郡——辖今云南大理及哀牢山以西,治不韦,即今云南保山东北。
弘农郡——治弘农县,即旧函谷关地,在今河南灵宝北。辖黄河以南,宜阳以西。
辽东郡——治襄平,即今辽阳。
辽西郡——治阳乐,即今辽宁义县西。
西县——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屯兵处,在今甘肃天水西南。
西河郡——汉时西河郡辖今内蒙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地区。治兹氏,即今汾阳。
扬州——汉扬州包括江苏的江南、安徽的淮河以南及浙江、福建、江西三省。三国时魏、吴各有扬州,吴扬州治建业,魏扬州治寿春。
夷陵——在今湖北宜昌东南。吴后改西陵,晋又改夷陵。
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
延津——今河南延津,当时在黄河以南。从延津东北至滑县的渡口,也统称延津。
合浦郡——治合浦,在今广西合浦东北。
会稽郡——治三阴,即今绍兴,辖浙江的钱塘江以南和福建。后吴又增设临海、建安等郡,辖地缩小。
交州——东汉交州治番禺,即今广州,辖今两广及越南北部。吴分交州为交州和广州,广州治番禺,交州治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东),交州辖今越南北部和两广的雷州半岛和钦州地区。
齐郡——治临淄(在今山东临淄)。
朱崖郡——孙吴时设置,治徐闻,在今雷州半岛的徐闻县西,称海南岛为朱崖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