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5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再论赵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2-07 00: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三国演义》的亿万读者群中,最令人喜爱的人物,除了诸葛亮,关羽之外,就要算赵云了。作为小说中的艺术形象,赵云留给读者的形象不仅大大高于魏延,而且似乎比关羽,张飞还要好些。这是一个涉及艺术魅力来源的问题,很值得探讨。遗憾的是,建国三十几年来,有关赵云的专题论文只有一篇,对这个问题尚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正是想对此作一点考察。
  
  (一)
  
  历史上的赵云,初属公孙瓒,后归刘备,“为先主主骑”(卫队长),逐步成为蜀汉集团的重要将领之一。平心而论,在那个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时代里,豪杰竞逐,猛将如云,赵云并不算其中最杰出的人物。谓予不信,有史为证:
  
  论武勇,赵云不及吕布,关羽,张飞,马超等人。吕布“便弓马,臂力过人,号为飞将”。关羽,张飞都号称“万人敌”,被目为“虎臣”。马超被诸葛亮称为“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黄忠“常先登陈(阵),勇毅贯三军”。赵云呢?其勇敢是毫无疑问的,在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之役中他从容拒敌,以少胜多,被刘备称为“一身都是胆”,并从此号为虎威将军。这与张辽在合肥大败孙权,使孙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甘宁百骑劫魏营,使曹军“惊骇鼓噪”可相媲美,但综观其武艺和威名,在当时仍比前述诸人略逊一筹。
  
  论功业,赵云也不如关羽,张飞,马超,黄忠,魏延等人。关羽在刘备创业的过程中,每每担任方面重任,可谓刘备的得力助手。早在建安四年(199年)刘备重新占领徐州时,就派关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赤壁之战前,刘备的军事实力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刘琦率领的江夏军队万人,另一部分就是“关羽水军精甲万人”;赤壁之战后,刘备夺得荆州数郡,即“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刘备西定益州,又“拜羽董督荆州事”,足见倚重之深。而关羽在荆州败曹仁,降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以至“曹公议迁许都以避其锐”,真可以说是战功赫赫了。张飞功绩亚于关羽,亦为刘备股肱。赤壁大战后,“以飞为宜郡太守,征虏将军”,独当一面;刘备夺取益州后,“以飞领巴西太守”,处与新占汉中的的曹军对峙的第一线;他大败敌将张和,为刘备巩固对益州的统治作出了重要贡献。马超虽然迟至建安十九年(214年)方归顺刘备,但他的剽悍善战早已闻名遐迩,所以他一到刘备军中,就使被刘备困在成都的刘璋失去斗志,开城出降,从而为刘备立了一大功。黄忠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亲斩曹军名将夏候渊,为刘备夺取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魏延从建安二十四年起镇守汉中,挑起了屏障益州,经营北伐南进基地的重任;刘备去世后,他更以蜀汉第一员大将的身份,南征北伐,出生入死,建立了累累功勋。赵云呢?长期跟随在刘备,诸葛亮的身边,很少独当一面,功业自然就不那么显赫了。
  
  正因为这样,在蜀汉集团中,赵云的地位不仅不如关羽,张飞,而且不如马超,黄忠,魏延。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称汉中王,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早已被封为汉寿亭侯);拜张飞为右将军,假节(先已被封为新亭侯);拜马超为左将军,假节(先已被封为都亭侯);拜黄忠为后将军,赐爵关内侯;提拔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这时,赵云仅为翊军将军。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除关羽,黄忠已卒外,张飞迁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马超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乡侯;魏延也进拜镇北将军。这时,赵云的官爵却未升迁。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驻汉中,准备大举北伐。这时,关,张,马,黄均已物故;魏延以镇北将军,都亭侯的身份,担任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而赵云则以镇东将军,永昌亭侯的身份,跟在诸葛亮身边,地位仍不及魏延重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赵云去世。
  
  然而,历史上的赵云决非平庸之辈,他有着一些不同凡响的优秀品格:
  
  其一,深明大义。在那个动乱扰攘的年代里,一个人的文韬武略为谁所用,乃是其品格高下的试金石。当其时也,为一己之富贵而趋炎附势,助纣为虐者不乏其人,懵懵懂懂地供人趋使者更比比皆是。赵云的选择如何呢?据《云别传》记载:当赵云初从公孙瓒时,袁绍称冀州牧。瓒深忧州人之从绍也,善云来附,嘲云曰:“闻贵州人皆愿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云答曰:“天下汹汹,未知孰是,民有倒县(悬)之噩,鄙州论议,从仁政之所在,不为忽袁公而私明将军也。”这一段话,可以看作是赵云的政治宣言。他的原则--“从仁政之所在”;他的目标--解民于倒悬。在封建社会中,这应该说是难能可贵的人生理想。他先投公孙瓒是为此,后归刘备也是为此,而不是单纯出于私人感情。正是这一点,使赵云大大高于一般的赳赳武夫。
  
  其二,忠直敢谏。《云别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云驳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返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以役调,得其欢心。”先主即从之。自此军民安堵。
  
  这件事告诉我们,赵云的头脑比同时的许多人清醒,他不仅能从刘备集团的长远利益考虑问题,而且注意争取民心。无怪乎刘备马上采纳了他的建议。当刘备要去讨伐东吴,以报袭荆州,杀关羽之仇时,赵云又挺身而出,竭力劝阻,指出:“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先与吴战”。由于刘备拒绝了赵云,秦宓等人的诤言,一意孤行,终于遭到夷陵之败,使蜀汉元气大伤。这从反面证明了赵云意见的正确。综观蜀汉集团的历史,在众多武将中,其他人都不曾象赵云那样,从根本大计上直言规谏刘备,这又是赵云识见过人之处。
  
  其三,公正无私。赵云追随刘备多年,总是克己奉公,不徇私情。赤壁之战前,刘备曾于博望坡打败曹操大将夏侯敦。在战斗中,赵云俘获了其部下夏侯兰。他与夏侯兰本是同乡,“少小相知”。在这种情况下--云白先主活之,荐兰明于法律,以为军正。云不用自近,其慎虑类此。不是私自买放,而是报告刘备;不是为自己增添帮手,而是为刘备推荐人才;公事公办,实堪赞赏!赵云的这一优秀品质早为刘备所赏识,所以刘备曾任他为留营司马,“掌内事”,而他一直兢兢业业,秉公理事。相比之下,好恶由己,褒贬任情的杨仪之流就差得太远了。
  
  其四,谦虚谨慎。赵云在蜀汉集团中,资格仅次于关羽,张飞,又有救护刘禅之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从不争名夺利,对后来居上者也能友好相处。这一点,是“刚而自矜”的关羽,“性矜高”的魏延等人所不及的。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一出祁山,遭到街亭之败,赵云与邓芝率领的疑兵也在箕谷失利。在撤退时,由于赵云亲自断后,部伍不乱,“军资实物,略无所弃”。诸葛亮对此十分赞赏,要赏赐赵云所部将士。这时,赵云毫无沾沾自喜之态,而是诚恳地说:“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府库,须十月为冬赐。”透过这番真挚的话语,其律己之严格,胸襟之开阔,均可洞然而见。那些浅薄自负,自吹自擂之徒,岂能望其项背!
  
  综上所述,历史上的赵云,虽然在功业上不能冠冕众人,却具有人所不及的美德。这一切,为塑造赵云这个艺术形象提供了坚实的历史生活依据。
  
  (二)
  
  杰出的历史小说大师罗贯中,在精心结撰《三国志通俗演义》时,将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浓郁的浪漫主义情调相结合,笔酣墨饱地塑造了一个光彩照人的赵云形象。
  
  首先,罗贯中超越史书记载,竭力树立起赵云勇冠三军的虎将形象。前面说过,历史上的赵云的武艺和威名并不是最突出的。对于厮杀疆场的武将来说,这毕竟是美中不足之处。罗贯中为了把自己心目中的这个英雄人物塑造得更为高大,极大地发挥了艺术想象力,使《演义》中的赵云的武勇得到充分的渲染。
  
  《演义》中的赵云首次出场,就先声夺人,不同凡响:当公孙瓒在磐河被袁绍大将文丑战败后,“文丑直将公孙瓒赶出阵后山谷而逃···瓒弓箭尽落,头盔坠地,披发纵马,却转山坡,其马前失,瓒翻身坠于坡下。文丑急捻枪来刺”,在这万分危急之时,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一将,马上须无铠甲,拈枪直取文丑···大战文丑五六十回合,胜负未分。瓒部下救军到,文丑拨回马去了。那少年也不赶去。”这时,死里逃生的公孙瓒才定下神来打量自己的救命恩人,只见他“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颜,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赵云的这个“亮相”,一下子就表现出一个盖世英雄的神勇和气势,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正使赵云名扬天下的乃是惊心动魄的长阪坡之战,其实,这主要出自罗贯中的生花妙笔。
  
  《三国志·赵云传》云: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寥寥数语,平淡无奇。根据这一记载,赵云在抱着刘禅,保着甘夫人的情况下,只能匆匆撤退,根本不可能在敌军阵中横冲直撞。然而,罗贯中却通过虚构,生发和渲染,编织出一连串紧张曲折的情节:先是让赵云两次冲进曹军阵中,救出甘夫人和糜竺,找到糜夫人,接过阿斗(历史上的糜夫人在曹操南下荆州之前已经去世,自然不可能逃难到长阪坡,更不可能将阿斗带在身边),为赵云创造了一个匹马单枪,怀抱幼主的特殊条件。然后,以酣畅淋漓的笔墨描写赵云在曹军中往来冲突,所向披靡,“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好一场舍死亡生的厮杀呵!写到这里,罗贯中情不自禁地以“史官”之诗赞美道: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是的,这一番惊天动地的拼杀,使赵云的形象犹如一尊大理石雕像,巍然屹立在千百万读者心中;使"常山赵子龙"从此成了勇敢坚贞的化身,英武超群的代名词,不仅在当时危震天下,而且在后世名垂千古!
  
  罗贯中即使在大胆虚构的时候,也是有分寸,有全局观念的,他从来不盲目地扬此抑彼,从来不说赵云的武艺超过了吕布,关羽,张飞,马超等人。但是,罗贯中又是具有鲜明倾向性的,他巧妙地采用多种艺术手法,使赵云的武艺和勇敢得到了比别人更充分的表现,因而产生了更突出的艺术效果。
  
  一是对比。当吕布被曹军围困在下邳城的时候,为了向袁术求救,吕布不得不将许配给袁术之子的女儿送去。他“将女以绵缠身,用甲包裹···负女于背上”,企图突围。但在对方的堵截下,“吕布虽勇,终是缚一女在背上,只恐伤着,不敢来突重围。”结果“只得回下邳”,再看赵云的“解开勒甲绦,放下掩心镜,将阿斗抱护在怀”,拼命冲杀,何者勇敢,何者怯懦,对比多么鲜明!
  
  二是烘托。《演义》一再通过敌,我,友三方的反应,来侧面描写赵云的英勇无敌。对曹军来说,赵云的名字具有很大的威慑力量。在汉水之战中,黄忠被曹军团团包围,赵云前去接应。他接连刺死曹将焦炳,慕容烈,“杀入重围,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曹军勇将张合,徐晃也“心惊胆战,不敢迎敌”。当曹操得知后,惊呼:“昔日当阳长阪英雄尚在!”“急传令曰:‘所到之处,不许轻敌。'”在东吴方面,赵云的威名也是妇孺皆知。当诸葛亮借得东风,由赵云接回夏口之时,周瑜派徐盛,丁奉分水,陆两路追赶。赵云一箭射断徐盛船上的拽篷索,“岸上丁奉慌唤徐盛船近岸,言曰:’······赵云有万夫不当之勇,汝知他当阳长阪时否?吾等只消回话便了。'”在刘备甘露寺相亲时,吴国太听说立于刘备身边的是赵云,便问:“莫非当阳长阪抱阿斗者乎?”并盛赞:“真将军也!”而在刘备集团中,赵云更是受人钦佩。以勇武闻名的马超初降刘备时,适逢刘璋部下刘睃,马汉来攻,赵云引军退敌,“玄德在城中管待马超吃酒,未曾安席,子龙斩二人之头献于筵前。”马超亦惊,倍加敬重。这些侧面之笔,以少胜多,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其次,罗贯中使用大量笔墨,从多方面表现了赵云的美德。历史上赵云的优秀品格,在《演义》中大都得到了艺术的再现。例如:用他救出公孙瓒后所说的“方今天下滔滔,民有倒悬之危。云愿从仁义之主以安天下,非特背袁氏以投明主”,来表现他的深明大义;用劝阻刘备将有名田宅分赐诸官,反对刘备为报私仇而伐东吴,来表现他的忠直敢谏;以他将刘备集团的开基创业放在首位,不贪美色,拒娶桂阳太守赵范之嫂,来表现他的克己奉公;用他不与黄忠争功,打了胜仗从不夸功自傲,来表现他的谦虚谨慎,等等,都是于史有据,罗贯中略加点染铺叙的,这里不多论列。这里要强调一点:罗贯中在表现赵云的美德时,特别突出了他的机警和精细。本来历史上的赵云在这方面未见突出,罗贯中却又一次发挥了他的艺术创造才能,把这一点表现得鲜明而生动,使赵云的形象在刘备集团中别具风采。当蔡瑁邀请刘备到襄阳赴,企图借机加害时,赵云带领三百人马随刘备而行。到了襄阳,“云带甲挂剑,行坐不离”。次日宴会,赵云仍是“带剑于侧”,只是由于刘备下令,才勉强到外厅就席。饮了一会酒,他放心不下,入内观看,发觉刘备逃席,他便马上率三百军出城寻找。找来找去,不见刘备踪影,“子龙欲入城中,恐有埋伏,遂引军投新野而归”。回到新野仍不见刘备,他又连夜到处寻找,直到找到刘备才算放心。事情的全过程都可以看出他的机警和精细。正因为如此,刘备和诸葛亮对于他办事都特别放心。诸葛亮出使东吴,指名要赵云按约定日期去接他;刘备到江东娶亲,诸葛亮明言:吾定了三条计,非子龙而不可行也”;周瑜死后,诸葛亮到柴桑吊丧,又是由赵云保护···赵云从来不象关羽那样傲慢托大,也不象张飞那样鲁莽粗心,总是胆大心细,兢兢业业,一次一次地圆满完成任务。这一特点同他的英武盖世,忠直谦虚等美德相结合,使赵云成为《演义》的武将形象系列中性格最完美的的人物。
  
  再次,罗贯中精思妙裁,将赵云的亮点一直保持到最后。历史上的赵云的最后一段重要经历是在建兴六年(228年)随诸葛亮首次北伐。诸葛亮“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赵)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歧山。云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致大败。兵退,贬为镇军将军”。对此,罗贯中在很大程度上作了浪漫主义的改造:一是虚构年已七十的赵云在诸葛亮出兵前自告奋勇充当前锋,在凤鸣山连杀魏国西凉大将韩德的四个儿子,吓得韩德“肝胆皆裂”;“西凉兵素知子龙之名,又见英雄尚在,谁敢交锋?···大败而走”。第二天再次与魏兵交锋,不到三个回合又刺死了“有万夫不当之勇"的韩德。这一场厮杀,使读者深深感到赵云宝刀未老,雄风犹在。二是虚构赵云刺死了曹真手下的副先锋朱赞,再一次立下战功。三是略而不提赵云“失利于箕谷”的事实。四是绘声绘色地描写了赵云和邓芝从容撤军的经过:赵云让邓芝打起自己的旗号先撤,自己在后掩护,这种虚虚实实的布置使畏惧赵云的魏军不敢放手追赶。赵云却时而冲到魏军面前,刺死其先锋苏喁;时而又出现在魏军背后,一声大喝,“惊得魏兵落马者百余人”。于是赵云安全退到汉中,沿途毫无损失。这样描写的结果,使这次退却在读者心理上似乎成了一次胜利。五是描写赵云谢绝诸葛亮的赏赐,使得“孔明叹曰:‘先帝在日,常称子龙之德。今果如此’”言赵云从来不象关羽那样傲慢托大,也不象张飞那样鲁莽粗心,总是胆大心细,兢兢业业,一次一次地圆满完成任务。这一特点同他的英武盖世,忠直谦虚等美德相结合,使赵云成为《演义》的武将形象系列中性格最完美的的人物。
  
  (三)
  
  现在,我们可以来讨论为什么赵云形象在广大读者的心目中会超过关羽,张飞而居武将形象系列之首了。有这样一种说法:"赵云是作者花费笔墨最多的武将形象。“愚以为恐怕不见得。诚然,据毛宗冈评本,赵云在《演义》中从第七回场到第九十七回去世,共跨距九十一回,超过了关羽的跨距七十七回和张飞的跨距八十一回;但是,这仅仅是因为历史上赵云去世比关羽晚十年,比张飞晚十年,比张飞晚八年,在三国之间政治军事斗争的舞台上纵横驰骋的时间比关、张长的多。罗贯中不能改变这一基本史实,因此,《演义》中的赵云活动时间跨度自然就超过了关、张。其实,只要认真统计一下就可以看到,在嘉靖本的二百四十则回目中,直接出现关羽名字的占十九则(在毛本中占据十四个回目),直接出现张飞名字的占八则(在毛本中占据七个回目),而出现赵云名字的只占七则(在毛本中占据五个回目),可见赵云在全书中的地位明显地不如关羽,而与张飞大致相近。更重要的是,全书中正面描写(注意:不是一般出场,更不是侧面涉及赵云的笔墨也明显地少于关羽,而与张飞差不多。这只要举一个例子就够了:嘉靖本描写关羽从“降汉不降曹”到“千里走单骑”再到“古城相会”,一口气用了八则的篇幅(毛本二十五至二十八回);而描写《长阪坡赵云救主》仅仅用了一则的篇幅(毛本第四十一回)。相比之下,罗贯中对哪一个形象更舍得挥洒笔墨,不是一目了然了吗?
  
  还有一种说法:赵云是罗贯中最为理想,刻画得最为着力的英雄人物。愚以为这也未尽符合罗贯中的创作意图和人物设计。
  
  诚然,罗贯中对自己笔下的赵云形象是十分喜爱的,是倾注了满腔激情加以精心塑造的,因为赵云同关羽,张飞一样,符合罗贯中"向往统一,歌颂忠义"的政治标准和道德标准;但是,在罗贯中的理想天平上,赵云的分量并没有超过关羽和张飞。让我们比较一下罗贯中对关,张,赵的总体评价吧。在写到关羽被杀后,罗贯中一连安排了五诗一赞,对关羽极表景仰和哀悼。其中一首诗称赞他:
  
  大义参天地,英风播四方。
  
  另一首诗评价更高:
  
  天生虎将佐炎刘,父子胡为一旦休?
  千载令人思慕处,巍巍功业等伊周!
  
  把关羽同封建社会中公认的功业盖世的圣人伊尹,周公相提并论,褒美之情可谓无以复加了。在写到张飞被刺后,罗贯中安排了四诗一评一赞,对张飞作了比较全面的评价。其中颂扬之情最热烈的是那首《庙赞诗》:
  
  长阪桥头断,曹公铁马还。
  西蜀大钦仰,功名重剑关。
  
  而在写到赵云去世后,罗贯中除引用后主追谥赵云的诏文以外,还安排了三首诗予以热情歌颂。第一首《庙赞诗》云:
  
  救主功勋大,兴邦名誉彰。
  扁舟飞汉水,匹马向当阳。
  义胆深包体,忠心并日光。
  留芳青史上,应是与天长。
  
  另一首诗又云:
  
  匹马单枪敢独行,摧锋破敌任纵横。
  皆称飞虎一身胆,不负英雄千古名。
  
  由此可见,罗贯中对赵云的评价略高于张飞,但又不及关羽。因此,关羽才是罗贯中在武将形象系列中最为理想的人物。
  
  毋庸讳言,罗贯中在《演义》中表现了关羽的不少缺点。但是,对关羽某些缺点的描写,如他的心高气傲,刚愎自用,麻痹轻敌等,只能证明罗贯中在写作中基本上坚持了尊重历史的现实主义态度,而不能说明罗贯中有意把赵云塑造得比关羽更完美;而后人所认为的关羽另外有的缺点,如华容道放走曹操,本来就是罗贯中的艺术虚构,是他为了表现关羽的“恩怨分明”,“义气深重”而设计的重要情节,罗贯中不仅不认为这是关羽的缺点,相反还大加称赞:
  
  
  彻胆长存义,终身思报恩。
  威风齐日月,名誉震乾坤。
  
  今天的读者当然不会同意罗贯中的这一看法,但却不能不承认这正是这位六百多年前的作家实际存在的观点。再结合上面的比较,我们可以说,罗贯中的主观意图是要把关羽作为更高层次的理想人物来塑造,而不是认为赵云比关羽更符合他的理想。那么,为什么广大读者对赵云的印象比对关,张的印象更好一些呢?
  
  首先,这是因为《演义》中的赵云是一个真实性与独创性融为一体的鲜明的艺术形象。罗贯中笔下的赵云,是一个具有非凡本领的,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形象,同时又是一个符合艺术真实要求的人物形象。这不仅由于《演义》中的赵云处处带有历史人物赵云的影子;也不仅由于罗贯中生动地再现了从黄巾起义到三国鼎立那个既是干戈扰攘,生灵涂炭,九州板荡,又是“时多英雄,武勇智术,瑰玮动人”的历史时期,将赵云的种种英雄业绩置于特定的时代氛围之中,使赵云的形象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而且由于罗贯中在描写中相当注意细节的真实。即以前面提到的血战长阪坡而言,在这个以虚构为主的重要情节里,罗贯中尽情渲染了赵云的非凡武艺和胆略,但没有忘记为赵云设置可信的环境和条件:一是让赵云单枪匹马,没有其他累赘碍手碍脚;二是赵云在冲杀过程中,除与张何战了十几回合便夺路而走之外,其他对手均为曹军中平平之辈,没有构成对赵云的真正威胁;三是曹操为了收服赵云,下令“不要放冷箭,要捉活的。”这就使赵云有可能突出重围。因此,尽管读者感到赵云的勇武是难以企及的,但在心理上却相信它是真实的。
  
  另一方面,罗贯中笔下的赵云,又是一个具有独创性的人物形象。在《三国志通俗演义》问世以前,小说史上还不曾出现过赵云这样的英雄形象;这个形象之成功塑造,主要是罗贯中的功劳。在《演义》写到的数百名武将中,给人留下鲜明印象的名将有数十人,但象赵云那样胆识兼备,智勇双全,机警精细,谦虚谨慎的形象只有一个,人们决不会感到他与其他名将有什么雷同之处。在《演义》的巨大成就影响下,历史小说创作有如雨后春笋,蔚为大观。在这些作品中,英武超群,智勇双全的常胜将军不乏其人,其中也有塑造得比较成功的;但是,他们都不可能同赵云的形象混同起来,更不可能取代赵云的形象。这种纵向和横向的比较证明,在中国古典小说人物形象的画廊中,赵云确实是一个独特的形象。黑格尔曾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想象是创造性的。”罗贯中在塑造赵云这个艺术形象时,再一次表现出巨大的创造能力。不过真实性与独创性的结合,只能说明赵云形象为什么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因而产生较强的艺术魅力,还不能说明为什么读者喜爱赵云甚于喜爱关羽,张飞。在这里,更重要的原因乃是读者审美观念的变化。
  
  应当指出,从《三国志通俗演义》问世到清末的五百余年中,读者对赵云的印象并不超过对关,张的印象。因为罗贯中从"歌颂忠义"的道德标准出发,主观上想把关,张(特别是关羽)的形象塑造得更加高大完美;明,清两代的大多数读者囿于传统的“忠义”观念,其审美标准与罗贯中大体一致。如明代赵璞《次何州判韵》诗写到:
  
  神器将为诈力移,英雄奋起共维持。
  许身刘氏坚惟一,报效曹公示不欺。
  敌破襄樊肝胆落,名垂竹帛壮心知。
  古来不没称忠义,吊客常过荐酒卮。
  
  明代侯居震《谒解庙次宋侍御韵》诗尾联也写到:
  
  试看当时同事者,惟君生气满中原。
  
  清代毛宗岗《读三国志法》则云:“历稽载箱,名将如云,而绝伦超群者莫如云长。···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由此可见,那时的人们是把关羽看得比赵云更高的。
  
  到了现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除了在某些方面保持其稳定性以外,又会在某些方面产生明显的变异性。因此,今天的广大读者虽然也爱读《三国演义》,但他们对书中许多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却与罗贯中的主观意图有出入,有的甚至截然相反。拿对关羽的印象来说,今天的读者早就没有封建时代的小民对他的那种敬畏和崇拜了。相反,人们很不喜欢他的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动辄就把“过五关斩六将”挂在嘴边;对他不顾大局,竟擅自提出要入川与马超比武,声称不与黄忠同列,无理拒绝孙权联姻的要求,等等,人们也很不以为然;对于他在华容道放走曹操,人们更认为是严重丧失立场,敌我不分,是为一己私恩而出卖原则,可鄙而又可恶,而决不会象罗贯中那样称赞他“彻胆长存义,终身思报恩”,也不会象毛宗岗那样歌颂他“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一句话,在今天的读者心目中,关羽的形象已经大大地降低了。相比之下,赵云的英勇善战和一系列美德,则更容易得到今天的读者的理解和欣赏,并能被人们批判地吸收。这样一来,今天的读者喜欢赵云甚于喜欢关羽,也就毫不奇怪了。当然,按照艺术典型的标准来看,《演义》中的赵云还不是充分个性化的,不及关羽形象那样丰富与深刻。但是,广大的一般读者却不管这些,仍然把赵云列为仅次于诸葛亮的最受喜爱的人物。--艺术的法则就是这样奇妙!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7-12-07 11:1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萧十一郎在2007-12-7 0:04:00的发言:
在《三国演义》的亿万读者群中,最令人喜爱的人物,除了诸葛亮,关羽之外,就要算赵云了。作为小说中的艺术形象,赵云留给读者的形象不仅大大高于魏延,而且似乎比关羽,张飞还要好些。这是一个涉及艺术魅力来源的问题,很值得探讨。遗憾的是,建国三十几年来,有关赵云的专题论文只有一篇,对这个问题尚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正是想对此作一点考察。
  
  (一)
  
  历史上的赵云,初属公孙瓒,后归刘备,“为先主主骑”(卫队长),逐步成为蜀汉集团的重要将领之一。平心而论,在那个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时代里,豪杰竞逐,猛将如云,赵云并不算其中最杰出的人物。谓予不信,有史为证:
  
  论武勇,赵云不及吕布,关羽,张飞,马超等人。吕布“便弓马,臂力过人,号为飞将”。关羽,张飞都号称“万人敌”,被目为“虎臣”。马超被诸葛亮称为“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黄忠“常先登陈(阵),勇毅贯三军”。赵云呢?其勇敢是毫无疑问的,在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之役中他从容拒敌,以少胜多,被刘备称为“一身都是胆”,并从此号为虎威将军。这与张辽在合肥大败孙权,使孙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甘宁百骑劫魏营,使曹军“惊骇鼓噪”可相媲美,但综观其武艺和威名,在当时仍比前述诸人略逊一筹。
  
  论功业,赵云也不如关羽,张飞,马超,黄忠,魏延等人。关羽在刘备创业的过程中,每每担任方面重任,可谓刘备的得力助手。早在建安四年(199年)刘备重新占领徐州时,就派关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赤壁之战前,刘备的军事实力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刘琦率领的江夏军队万人,另一部分就是“关羽水军精甲万人”;赤壁之战后,刘备夺得荆州数郡,即“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刘备西定益州,又“拜羽董督荆州事”,足见倚重之深。而关羽在荆州败曹仁,降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以至“曹公议迁许都以避其锐”,真可以说是战功赫赫了。张飞功绩亚于关羽,亦为刘备股肱。赤壁大战后,“以飞为宜郡太守,征虏将军”,独当一面;刘备夺取益州后,“以飞领巴西太守”,处与新占汉中的的曹军对峙的第一线;他大败敌将张和,为刘备巩固对益州的统治作出了重要贡献。马超虽然迟至建安十九年(214年)方归顺刘备,但他的剽悍善战早已闻名遐迩,所以他一到刘备军中,就使被刘备困在成都的刘璋失去斗志,开城出降,从而为刘备立了一大功。黄忠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亲斩曹军名将夏候渊,为刘备夺取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魏延从建安二十四年起镇守汉中,挑起了屏障益州,经营北伐南进基地的重任;刘备去世后,他更以蜀汉第一员大将的身份,南征北伐,出生入死,建立了累累功勋。赵云呢?长期跟随在刘备,诸葛亮的身边,很少独当一面,功业自然就不那么显赫了。
  
  正因为这样,在蜀汉集团中,赵云的地位不仅不如关羽,张飞,而且不如马超,黄忠,魏延。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称汉中王,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早已被封为汉寿亭侯);拜张飞为右将军,假节(先已被封为新亭侯);拜马超为左将军,假节(先已被封为都亭侯);拜黄忠为后将军,赐爵关内侯;提拔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这时,赵云仅为翊军将军。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除关羽,黄忠已卒外,张飞迁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马超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乡侯;魏延也进拜镇北将军。这时,赵云的官爵却未升迁。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驻汉中,准备大举北伐。这时,关,张,马,黄均已物故;魏延以镇北将军,都亭侯的身份,担任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而赵云则以镇东将军,永昌亭侯的身份,跟在诸葛亮身边,地位仍不及魏延重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赵云去世。
  
  然而,历史上的赵云决非平庸之辈,他有着一些不同凡响的优秀品格:
  
  其一,深明大义。在那个动乱扰攘的年代里,一个人的文韬武略为谁所用,乃是其品格高下的试金石。当其时也,为一己之富贵而趋炎附势,助纣为虐者不乏其人,懵懵懂懂地供人趋使者更比比皆是。赵云的选择如何呢?据《云别传》记载:当赵云初从公孙瓒时,袁绍称冀州牧。瓒深忧州人之从绍也,善云来附,嘲云曰:“闻贵州人皆愿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云答曰:“天下汹汹,未知孰是,民有倒县(悬)之噩,鄙州论议,从仁政之所在,不为忽袁公而私明将军也。”这一段话,可以看作是赵云的政治宣言。他的原则--“从仁政之所在”;他的目标--解民于倒悬。在封建社会中,这应该说是难能可贵的人生理想。他先投公孙瓒是为此,后归刘备也是为此,而不是单纯出于私人感情。正是这一点,使赵云大大高于一般的赳赳武夫。
  
  其二,忠直敢谏。《云别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云驳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返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以役调,得其欢心。”先主即从之。自此军民安堵。
  
  这件事告诉我们,赵云的头脑比同时的许多人清醒,他不仅能从刘备集团的长远利益考虑问题,而且注意争取民心。无怪乎刘备马上采纳了他的建议。当刘备要去讨伐东吴,以报袭荆州,杀关羽之仇时,赵云又挺身而出,竭力劝阻,指出:“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先与吴战”。由于刘备拒绝了赵云,秦宓等人的诤言,一意孤行,终于遭到夷陵之败,使蜀汉元气大伤。这从反面证明了赵云意见的正确。综观蜀汉集团的历史,在众多武将中,其他人都不曾象赵云那样,从根本大计上直言规谏刘备,这又是赵云识见过人之处。
  
  其三,公正无私。赵云追随刘备多年,总是克己奉公,不徇私情。赤壁之战前,刘备曾于博望坡打败曹操大将夏侯敦。在战斗中,赵云俘获了其部下夏侯兰。他与夏侯兰本是同乡,“少小相知”。在这种情况下--云白先主活之,荐兰明于法律,以为军正。云不用自近,其慎虑类此。不是私自买放,而是报告刘备;不是为自己增添帮手,而是为刘备推荐人才;公事公办,实堪赞赏!赵云的这一优秀品质早为刘备所赏识,所以刘备曾任他为留营司马,“掌内事”,而他一直兢兢业业,秉公理事。相比之下,好恶由己,褒贬任情的杨仪之流就差得太远了。
  
  其四,谦虚谨慎。赵云在蜀汉集团中,资格仅次于关羽,张飞,又有救护刘禅之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从不争名夺利,对后来居上者也能友好相处。这一点,是“刚而自矜”的关羽,“性矜高”的魏延等人所不及的。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一出祁山,遭到街亭之败,赵云与邓芝率领的疑兵也在箕谷失利。在撤退时,由于赵云亲自断后,部伍不乱,“军资实物,略无所弃”。诸葛亮对此十分赞赏,要赏赐赵云所部将士。这时,赵云毫无沾沾自喜之态,而是诚恳地说:“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府库,须十月为冬赐。”透过这番真挚的话语,其律己之严格,胸襟之开阔,均可洞然而见。那些浅薄自负,自吹自擂之徒,岂能望其项背!
  
  综上所述,历史上的赵云,虽然在功业上不能冠冕众人,却具有人所不及的美德。这一切,为塑造赵云这个艺术形象提供了坚实的历史生活依据。
  
  (二)
  
  杰出的历史小说大师罗贯中,在精心结撰《三国志通俗演义》时,将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浓郁的浪漫主义情调相结合,笔酣墨饱地塑造了一个光彩照人的赵云形象。
  
  首先,罗贯中超越史书记载,竭力树立起赵云勇冠三军的虎将形象。前面说过,历史上的赵云的武艺和威名并不是最突出的。对于厮杀疆场的武将来说,这毕竟是美中不足之处。罗贯中为了把自己心目中的这个英雄人物塑造得更为高大,极大地发挥了艺术想象力,使《演义》中的赵云的武勇得到充分的渲染。
  
  《演义》中的赵云首次出场,就先声夺人,不同凡响:当公孙瓒在磐河被袁绍大将文丑战败后,“文丑直将公孙瓒赶出阵后山谷而逃···瓒弓箭尽落,头盔坠地,披发纵马,却转山坡,其马前失,瓒翻身坠于坡下。文丑急捻枪来刺”,在这万分危急之时,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一将,马上须无铠甲,拈枪直取文丑···大战文丑五六十回合,胜负未分。瓒部下救军到,文丑拨回马去了。那少年也不赶去。”这时,死里逃生的公孙瓒才定下神来打量自己的救命恩人,只见他“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颜,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赵云的这个“亮相”,一下子就表现出一个盖世英雄的神勇和气势,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正使赵云名扬天下的乃是惊心动魄的长阪坡之战,其实,这主要出自罗贯中的生花妙笔。
  
  《三国志·赵云传》云: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寥寥数语,平淡无奇。根据这一记载,赵云在抱着刘禅,保着甘夫人的情况下,只能匆匆撤退,根本不可能在敌军阵中横冲直撞。然而,罗贯中却通过虚构,生发和渲染,编织出一连串紧张曲折的情节:先是让赵云两次冲进曹军阵中,救出甘夫人和糜竺,找到糜夫人,接过阿斗(历史上的糜夫人在曹操南下荆州之前已经去世,自然不可能逃难到长阪坡,更不可能将阿斗带在身边),为赵云创造了一个匹马单枪,怀抱幼主的特殊条件。然后,以酣畅淋漓的笔墨描写赵云在曹军中往来冲突,所向披靡,“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好一场舍死亡生的厮杀呵!写到这里,罗贯中情不自禁地以“史官”之诗赞美道: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是的,这一番惊天动地的拼杀,使赵云的形象犹如一尊大理石雕像,巍然屹立在千百万读者心中;使"常山赵子龙"从此成了勇敢坚贞的化身,英武超群的代名词,不仅在当时危震天下,而且在后世名垂千古!
  
  罗贯中即使在大胆虚构的时候,也是有分寸,有全局观念的,他从来不盲目地扬此抑彼,从来不说赵云的武艺超过了吕布,关羽,张飞,马超等人。但是,罗贯中又是具有鲜明倾向性的,他巧妙地采用多种艺术手法,使赵云的武艺和勇敢得到了比别人更充分的表现,因而产生了更突出的艺术效果。
  
  一是对比。当吕布被曹军围困在下邳城的时候,为了向袁术求救,吕布不得不将许配给袁术之子的女儿送去。他“将女以绵缠身,用甲包裹···负女于背上”,企图突围。但在对方的堵截下,“吕布虽勇,终是缚一女在背上,只恐伤着,不敢来突重围。”结果“只得回下邳”,再看赵云的“解开勒甲绦,放下掩心镜,将阿斗抱护在怀”,拼命冲杀,何者勇敢,何者怯懦,对比多么鲜明!
  
  二是烘托。《演义》一再通过敌,我,友三方的反应,来侧面描写赵云的英勇无敌。对曹军来说,赵云的名字具有很大的威慑力量。在汉水之战中,黄忠被曹军团团包围,赵云前去接应。他接连刺死曹将焦炳,慕容烈,“杀入重围,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曹军勇将张合,徐晃也“心惊胆战,不敢迎敌”。当曹操得知后,惊呼:“昔日当阳长阪英雄尚在!”“急传令曰:‘所到之处,不许轻敌。'”在东吴方面,赵云的威名也是妇孺皆知。当诸葛亮借得东风,由赵云接回夏口之时,周瑜派徐盛,丁奉分水,陆两路追赶。赵云一箭射断徐盛船上的拽篷索,“岸上丁奉慌唤徐盛船近岸,言曰:’······赵云有万夫不当之勇,汝知他当阳长阪时否?吾等只消回话便了。'”在刘备甘露寺相亲时,吴国太听说立于刘备身边的是赵云,便问:“莫非当阳长阪抱阿斗者乎?”并盛赞:“真将军也!”而在刘备集团中,赵云更是受人钦佩。以勇武闻名的马超初降刘备时,适逢刘璋部下刘睃,马汉来攻,赵云引军退敌,“玄德在城中管待马超吃酒,未曾安席,子龙斩二人之头献于筵前。”马超亦惊,倍加敬重。这些侧面之笔,以少胜多,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其次,罗贯中使用大量笔墨,从多方面表现了赵云的美德。历史上赵云的优秀品格,在《演义》中大都得到了艺术的再现。例如:用他救出公孙瓒后所说的“方今天下滔滔,民有倒悬之危。云愿从仁义之主以安天下,非特背袁氏以投明主”,来表现他的深明大义;用劝阻刘备将有名田宅分赐诸官,反对刘备为报私仇而伐东吴,来表现他的忠直敢谏;以他将刘备集团的开基创业放在首位,不贪美色,拒娶桂阳太守赵范之嫂,来表现他的克己奉公;用他不与黄忠争功,打了胜仗从不夸功自傲,来表现他的谦虚谨慎,等等,都是于史有据,罗贯中略加点染铺叙的,这里不多论列。这里要强调一点:罗贯中在表现赵云的美德时,特别突出了他的机警和精细。本来历史上的赵云在这方面未见突出,罗贯中却又一次发挥了他的艺术创造才能,把这一点表现得鲜明而生动,使赵云的形象在刘备集团中别具风采。当蔡瑁邀请刘备到襄阳赴,企图借机加害时,赵云带领三百人马随刘备而行。到了襄阳,“云带甲挂剑,行坐不离”。次日宴会,赵云仍是“带剑于侧”,只是由于刘备下令,才勉强到外厅就席。饮了一会酒,他放心不下,入内观看,发觉刘备逃席,他便马上率三百军出城寻找。找来找去,不见刘备踪影,“子龙欲入城中,恐有埋伏,遂引军投新野而归”。回到新野仍不见刘备,他又连夜到处寻找,直到找到刘备才算放心。事情的全过程都可以看出他的机警和精细。正因为如此,刘备和诸葛亮对于他办事都特别放心。诸葛亮出使东吴,指名要赵云按约定日期去接他;刘备到江东娶亲,诸葛亮明言:吾定了三条计,非子龙而不可行也”;周瑜死后,诸葛亮到柴桑吊丧,又是由赵云保护···赵云从来不象关羽那样傲慢托大,也不象张飞那样鲁莽粗心,总是胆大心细,兢兢业业,一次一次地圆满完成任务。这一特点同他的英武盖世,忠直谦虚等美德相结合,使赵云成为《演义》的武将形象系列中性格最完美的的人物。
  
  再次,罗贯中精思妙裁,将赵云的亮点一直保持到最后。历史上的赵云的最后一段重要经历是在建兴六年(228年)随诸葛亮首次北伐。诸葛亮“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赵)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歧山。云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致大败。兵退,贬为镇军将军”。对此,罗贯中在很大程度上作了浪漫主义的改造:一是虚构年已七十的赵云在诸葛亮出兵前自告奋勇充当前锋,在凤鸣山连杀魏国西凉大将韩德的四个儿子,吓得韩德“肝胆皆裂”;“西凉兵素知子龙之名,又见英雄尚在,谁敢交锋?···大败而走”。第二天再次与魏兵交锋,不到三个回合又刺死了“有万夫不当之勇"的韩德。这一场厮杀,使读者深深感到赵云宝刀未老,雄风犹在。二是虚构赵云刺死了曹真手下的副先锋朱赞,再一次立下战功。三是略而不提赵云“失利于箕谷”的事实。四是绘声绘色地描写了赵云和邓芝从容撤军的经过:赵云让邓芝打起自己的旗号先撤,自己在后掩护,这种虚虚实实的布置使畏惧赵云的魏军不敢放手追赶。赵云却时而冲到魏军面前,刺死其先锋苏喁;时而又出现在魏军背后,一声大喝,“惊得魏兵落马者百余人”。于是赵云安全退到汉中,沿途毫无损失。这样描写的结果,使这次退却在读者心理上似乎成了一次胜利。五是描写赵云谢绝诸葛亮的赏赐,使得“孔明叹曰:‘先帝在日,常称子龙之德。今果如此’”言赵云从来不象关羽那样傲慢托大,也不象张飞那样鲁莽粗心,总是胆大心细,兢兢业业,一次一次地圆满完成任务。这一特点同他的英武盖世,忠直谦虚等美德相结合,使赵云成为《演义》的武将形象系列中性格最完美的的人物。
  
  (三)
  
  现在,我们可以来讨论为什么赵云形象在广大读者的心目中会超过关羽,张飞而居武将形象系列之首了。有这样一种说法:"赵云是作者花费笔墨最多的武将形象。“愚以为恐怕不见得。诚然,据毛宗冈评本,赵云在《演义》中从第七回场到第九十七回去世,共跨距九十一回,超过了关羽的跨距七十七回和张飞的跨距八十一回;但是,这仅仅是因为历史上赵云去世比关羽晚十年,比张飞晚十年,比张飞晚八年,在三国之间政治军事斗争的舞台上纵横驰骋的时间比关、张长的多。罗贯中不能改变这一基本史实,因此,《演义》中的赵云活动时间跨度自然就超过了关、张。其实,只要认真统计一下就可以看到,在嘉靖本的二百四十则回目中,直接出现关羽名字的占十九则(在毛本中占据十四个回目),直接出现张飞名字的占八则(在毛本中占据七个回目),而出现赵云名字的只占七则(在毛本中占据五个回目),可见赵云在全书中的地位明显地不如关羽,而与张飞大致相近。更重要的是,全书中正面描写(注意:不是一般出场,更不是侧面涉及赵云的笔墨也明显地少于关羽,而与张飞差不多。这只要举一个例子就够了:嘉靖本描写关羽从“降汉不降曹”到“千里走单骑”再到“古城相会”,一口气用了八则的篇幅(毛本二十五至二十八回);而描写《长阪坡赵云救主》仅仅用了一则的篇幅(毛本第四十一回)。相比之下,罗贯中对哪一个形象更舍得挥洒笔墨,不是一目了然了吗?
  
  还有一种说法:赵云是罗贯中最为理想,刻画得最为着力的英雄人物。愚以为这也未尽符合罗贯中的创作意图和人物设计。
  
  诚然,罗贯中对自己笔下的赵云形象是十分喜爱的,是倾注了满腔激情加以精心塑造的,因为赵云同关羽,张飞一样,符合罗贯中"向往统一,歌颂忠义"的政治标准和道德标准;但是,在罗贯中的理想天平上,赵云的分量并没有超过关羽和张飞。让我们比较一下罗贯中对关,张,赵的总体评价吧。在写到关羽被杀后,罗贯中一连安排了五诗一赞,对关羽极表景仰和哀悼。其中一首诗称赞他:
  
  大义参天地,英风播四方。
  
  另一首诗评价更高:
  
  天生虎将佐炎刘,父子胡为一旦休?
  千载令人思慕处,巍巍功业等伊周!
  
  把关羽同封建社会中公认的功业盖世的圣人伊尹,周公相提并论,褒美之情可谓无以复加了。在写到张飞被刺后,罗贯中安排了四诗一评一赞,对张飞作了比较全面的评价。其中颂扬之情最热烈的是那首《庙赞诗》:
  
  长阪桥头断,曹公铁马还。
  西蜀大钦仰,功名重剑关。
  
  而在写到赵云去世后,罗贯中除引用后主追谥赵云的诏文以外,还安排了三首诗予以热情歌颂。第一首《庙赞诗》云:
  
  救主功勋大,兴邦名誉彰。
  扁舟飞汉水,匹马向当阳。
  义胆深包体,忠心并日光。
  留芳青史上,应是与天长。
  
  另一首诗又云:
  
  匹马单枪敢独行,摧锋破敌任纵横。
  皆称飞虎一身胆,不负英雄千古名。
  
  由此可见,罗贯中对赵云的评价略高于张飞,但又不及关羽。因此,关羽才是罗贯中在武将形象系列中最为理想的人物。
  
  毋庸讳言,罗贯中在《演义》中表现了关羽的不少缺点。但是,对关羽某些缺点的描写,如他的心高气傲,刚愎自用,麻痹轻敌等,只能证明罗贯中在写作中基本上坚持了尊重历史的现实主义态度,而不能说明罗贯中有意把赵云塑造得比关羽更完美;而后人所认为的关羽另外有的缺点,如华容道放走曹操,本来就是罗贯中的艺术虚构,是他为了表现关羽的“恩怨分明”,“义气深重”而设计的重要情节,罗贯中不仅不认为这是关羽的缺点,相反还大加称赞:
  
  
  彻胆长存义,终身思报恩。
  威风齐日月,名誉震乾坤。
  
  今天的读者当然不会同意罗贯中的这一看法,但却不能不承认这正是这位六百多年前的作家实际存在的观点。再结合上面的比较,我们可以说,罗贯中的主观意图是要把关羽作为更高层次的理想人物来塑造,而不是认为赵云比关羽更符合他的理想。那么,为什么广大读者对赵云的印象比对关,张的印象更好一些呢?
  
  首先,这是因为《演义》中的赵云是一个真实性与独创性融为一体的鲜明的艺术形象。罗贯中笔下的赵云,是一个具有非凡本领的,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形象,同时又是一个符合艺术真实要求的人物形象。这不仅由于《演义》中的赵云处处带有历史人物赵云的影子;也不仅由于罗贯中生动地再现了从黄巾起义到三国鼎立那个既是干戈扰攘,生灵涂炭,九州板荡,又是“时多英雄,武勇智术,瑰玮动人”的历史时期,将赵云的种种英雄业绩置于特定的时代氛围之中,使赵云的形象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而且由于罗贯中在描写中相当注意细节的真实。即以前面提到的血战长阪坡而言,在这个以虚构为主的重要情节里,罗贯中尽情渲染了赵云的非凡武艺和胆略,但没有忘记为赵云设置可信的环境和条件:一是让赵云单枪匹马,没有其他累赘碍手碍脚;二是赵云在冲杀过程中,除与张何战了十几回合便夺路而走之外,其他对手均为曹军中平平之辈,没有构成对赵云的真正威胁;三是曹操为了收服赵云,下令“不要放冷箭,要捉活的。”这就使赵云有可能突出重围。因此,尽管读者感到赵云的勇武是难以企及的,但在心理上却相信它是真实的。
  
  另一方面,罗贯中笔下的赵云,又是一个具有独创性的人物形象。在《三国志通俗演义》问世以前,小说史上还不曾出现过赵云这样的英雄形象;这个形象之成功塑造,主要是罗贯中的功劳。在《演义》写到的数百名武将中,给人留下鲜明印象的名将有数十人,但象赵云那样胆识兼备,智勇双全,机警精细,谦虚谨慎的形象只有一个,人们决不会感到他与其他名将有什么雷同之处。在《演义》的巨大成就影响下,历史小说创作有如雨后春笋,蔚为大观。在这些作品中,英武超群,智勇双全的常胜将军不乏其人,其中也有塑造得比较成功的;但是,他们都不可能同赵云的形象混同起来,更不可能取代赵云的形象。这种纵向和横向的比较证明,在中国古典小说人物形象的画廊中,赵云确实是一个独特的形象。黑格尔曾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想象是创造性的。”罗贯中在塑造赵云这个艺术形象时,再一次表现出巨大的创造能力。不过真实性与独创性的结合,只能说明赵云形象为什么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因而产生较强的艺术魅力,还不能说明为什么读者喜爱赵云甚于喜爱关羽,张飞。在这里,更重要的原因乃是读者审美观念的变化。
  
  应当指出,从《三国志通俗演义》问世到清末的五百余年中,读者对赵云的印象并不超过对关,张的印象。因为罗贯中从"歌颂忠义"的道德标准出发,主观上想把关,张(特别是关羽)的形象塑造得更加高大完美;明,清两代的大多数读者囿于传统的“忠义”观念,其审美标准与罗贯中大体一致。如明代赵璞《次何州判韵》诗写到:
  
  神器将为诈力移,英雄奋起共维持。
  许身刘氏坚惟一,报效曹公示不欺。
  敌破襄樊肝胆落,名垂竹帛壮心知。
  古来不没称忠义,吊客常过荐酒卮。
  
  明代侯居震《谒解庙次宋侍御韵》诗尾联也写到:
  
  试看当时同事者,惟君生气满中原。
  
  清代毛宗岗《读三国志法》则云:“历稽载箱,名将如云,而绝伦超群者莫如云长。···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由此可见,那时的人们是把关羽看得比赵云更高的。
  
  到了现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除了在某些方面保持其稳定性以外,又会在某些方面产生明显的变异性。因此,今天的广大读者虽然也爱读《三国演义》,但他们对书中许多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却与罗贯中的主观意图有出入,有的甚至截然相反。拿对关羽的印象来说,今天的读者早就没有封建时代的小民对他的那种敬畏和崇拜了。相反,人们很不喜欢他的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动辄就把“过五关斩六将”挂在嘴边;对他不顾大局,竟擅自提出要入川与马超比武,声称不与黄忠同列,无理拒绝孙权联姻的要求,等等,人们也很不以为然;对于他在华容道放走曹操,人们更认为是严重丧失立场,敌我不分,是为一己私恩而出卖原则,可鄙而又可恶,而决不会象罗贯中那样称赞他“彻胆长存义,终身思报恩”,也不会象毛宗岗那样歌颂他“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一句话,在今天的读者心目中,关羽的形象已经大大地降低了。相比之下,赵云的英勇善战和一系列美德,则更容易得到今天的读者的理解和欣赏,并能被人们批判地吸收。这样一来,今天的读者喜欢赵云甚于喜欢关羽,也就毫不奇怪了。当然,按照艺术典型的标准来看,《演义》中的赵云还不是充分个性化的,不及关羽形象那样丰富与深刻。但是,广大的一般读者却不管这些,仍然把赵云列为仅次于诸葛亮的最受喜爱的人物。--艺术的法则就是这样奇妙!

[em17][em17]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07-12-09 23:34:00 | 只看该作者

怎么没人顶

顶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07-12-13 10:53: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12-21 17:42:00 | 只看该作者
哥们!你也是真是有心人,写了这么多!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12-21 21:23:00 | 只看该作者
在《三国演义》的亿万读者群中,最令人喜爱的人物,除了诸葛亮,关羽之外,就要算赵云了。作为小说中的艺术形象,赵云留给读者的形象不仅大大高于魏延,而且似乎比关羽,张飞还要好些。这是一个涉及艺术魅力来源的问题,很值得探讨。遗憾的是,建国三十几年来,有关赵云的专题论文只有一篇,对这个问题尚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正是想对此作一点考察。
  
  (一)
  
  历史上的赵云,初属公孙瓒,后归刘备,“为先主主骑”(卫队长),逐步成为蜀汉集团的重要将领之一。平心而论,在那个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时代里,豪杰竞逐,猛将如云,赵云并不算其中最杰出的人物。谓予不信,有史为证:
  
  论武勇,赵云不及吕布,关羽,张飞,马超等人。吕布“便弓马,臂力过人,号为飞将”。关羽,张飞都号称“万人敌”,被目为“虎臣”。马超被诸葛亮称为“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黄忠“常先登陈(阵),勇毅贯三军”。赵云呢?其勇敢是毫无疑问的,在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之役中他从容拒敌,以少胜多,被刘备称为“一身都是胆”,并从此号为虎威将军。这与张辽在合肥大败孙权,使孙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甘宁百骑劫魏营,使曹军“惊骇鼓噪”可相媲美,但综观其武艺和威名,在当时仍比前述诸人略逊一筹。
  
  论功业,赵云也不如关羽,张飞,马超,黄忠,魏延等人。关羽在刘备创业的过程中,每每担任方面重任,可谓刘备的得力助手。早在建安四年(199年)刘备重新占领徐州时,就派关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赤壁之战前,刘备的军事实力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刘琦率领的江夏军队万人,另一部分就是“关羽水军精甲万人”;赤壁之战后,刘备夺得荆州数郡,即“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刘备西定益州,又“拜羽董督荆州事”,足见倚重之深。而关羽在荆州败曹仁,降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以至“曹公议迁许都以避其锐”,真可以说是战功赫赫了。张飞功绩亚于关羽,亦为刘备股肱。赤壁大战后,“以飞为宜郡太守,征虏将军”,独当一面;刘备夺取益州后,“以飞领巴西太守”,处与新占汉中的的曹军对峙的第一线;他大败敌将张和,为刘备巩固对益州的统治作出了重要贡献。马超虽然迟至建安十九年(214年)方归顺刘备,但他的剽悍善战早已闻名遐迩,所以他一到刘备军中,就使被刘备困在成都的刘璋失去斗志,开城出降,从而为刘备立了一大功。黄忠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亲斩曹军名将夏候渊,为刘备夺取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魏延从建安二十四年起镇守汉中,挑起了屏障益州,经营北伐南进基地的重任;刘备去世后,他更以蜀汉第一员大将的身份,南征北伐,出生入死,建立了累累功勋。赵云呢?长期跟随在刘备,诸葛亮的身边,很少独当一面,功业自然就不那么显赫了。
  
  正因为这样,在蜀汉集团中,赵云的地位不仅不如关羽,张飞,而且不如马超,黄忠,魏延。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称汉中王,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早已被封为汉寿亭侯);拜张飞为右将军,假节(先已被封为新亭侯);拜马超为左将军,假节(先已被封为都亭侯);拜黄忠为后将军,赐爵关内侯;提拔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这时,赵云仅为翊军将军。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除关羽,黄忠已卒外,张飞迁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马超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乡侯;魏延也进拜镇北将军。这时,赵云的官爵却未升迁。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驻汉中,准备大举北伐。这时,关,张,马,黄均已物故;魏延以镇北将军,都亭侯的身份,担任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而赵云则以镇东将军,永昌亭侯的身份,跟在诸葛亮身边,地位仍不及魏延重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赵云去世。
  
  然而,历史上的赵云决非平庸之辈,他有着一些不同凡响的优秀品格:
  
  其一,深明大义。在那个动乱扰攘的年代里,一个人的文韬武略为谁所用,乃是其品格高下的试金石。当其时也,为一己之富贵而趋炎附势,助纣为虐者不乏其人,懵懵懂懂地供人趋使者更比比皆是。赵云的选择如何呢?据《云别传》记载:当赵云初从公孙瓒时,袁绍称冀州牧。瓒深忧州人之从绍也,善云来附,嘲云曰:“闻贵州人皆愿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云答曰:“天下汹汹,未知孰是,民有倒县(悬)之噩,鄙州论议,从仁政之所在,不为忽袁公而私明将军也。”这一段话,可以看作是赵云的政治宣言。他的原则--“从仁政之所在”;他的目标--解民于倒悬。在封建社会中,这应该说是难能可贵的人生理想。他先投公孙瓒是为此,后归刘备也是为此,而不是单纯出于私人感情。正是这一点,使赵云大大高于一般的赳赳武夫。
  
  其二,忠直敢谏。《云别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云驳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返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以役调,得其欢心。”先主即从之。自此军民安堵。
  
  这件事告诉我们,赵云的头脑比同时的许多人清醒,他不仅能从刘备集团的长远利益考虑问题,而且注意争取民心。无怪乎刘备马上采纳了他的建议。当刘备要去讨伐东吴,以报袭荆州,杀关羽之仇时,赵云又挺身而出,竭力劝阻,指出:“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先与吴战”。由于刘备拒绝了赵云,秦宓等人的诤言,一意孤行,终于遭到夷陵之败,使蜀汉元气大伤。这从反面证明了赵云意见的正确。综观蜀汉集团的历史,在众多武将中,其他人都不曾象赵云那样,从根本大计上直言规谏刘备,这又是赵云识见过人之处。
  
  其三,公正无私。赵云追随刘备多年,总是克己奉公,不徇私情。赤壁之战前,刘备曾于博望坡打败曹操大将夏侯敦。在战斗中,赵云俘获了其部下夏侯兰。他与夏侯兰本是同乡,“少小相知”。在这种情况下--云白先主活之,荐兰明于法律,以为军正。云不用自近,其慎虑类此。不是私自买放,而是报告刘备;不是为自己增添帮手,而是为刘备推荐人才;公事公办,实堪赞赏!赵云的这一优秀品质早为刘备所赏识,所以刘备曾任他为留营司马,“掌内事”,而他一直兢兢业业,秉公理事。相比之下,好恶由己,褒贬任情的杨仪之流就差得太远了。
  
  其四,谦虚谨慎。赵云在蜀汉集团中,资格仅次于关羽,张飞,又有救护刘禅之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从不争名夺利,对后来居上者也能友好相处。这一点,是“刚而自矜”的关羽,“性矜高”的魏延等人所不及的。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一出祁山,遭到街亭之败,赵云与邓芝率领的疑兵也在箕谷失利。在撤退时,由于赵云亲自断后,部伍不乱,“军资实物,略无所弃”。诸葛亮对此十分赞赏,要赏赐赵云所部将士。这时,赵云毫无沾沾自喜之态,而是诚恳地说:“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府库,须十月为冬赐。”透过这番真挚的话语,其律己之严格,胸襟之开阔,均可洞然而见。那些浅薄自负,自吹自擂之徒,岂能望其项背!
  
  综上所述,历史上的赵云,虽然在功业上不能冠冕众人,却具有人所不及的美德。这一切,为塑造赵云这个艺术形象提供了坚实的历史生活依据。
  
  (二)
  
  杰出的历史小说大师罗贯中,在精心结撰《三国志通俗演义》时,将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浓郁的浪漫主义情调相结合,笔酣墨饱地塑造了一个光彩照人的赵云形象。
  
  首先,罗贯中超越史书记载,竭力树立起赵云勇冠三军的虎将形象。前面说过,历史上的赵云的武艺和威名并不是最突出的。对于厮杀疆场的武将来说,这毕竟是美中不足之处。罗贯中为了把自己心目中的这个英雄人物塑造得更为高大,极大地发挥了艺术想象力,使《演义》中的赵云的武勇得到充分的渲染。
  
  《演义》中的赵云首次出场,就先声夺人,不同凡响:当公孙瓒在磐河被袁绍大将文丑战败后,“文丑直将公孙瓒赶出阵后山谷而逃···瓒弓箭尽落,头盔坠地,披发纵马,却转山坡,其马前失,瓒翻身坠于坡下。文丑急捻枪来刺”,在这万分危急之时,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一将,马上须无铠甲,拈枪直取文丑···大战文丑五六十回合,胜负未分。瓒部下救军到,文丑拨回马去了。那少年也不赶去。”这时,死里逃生的公孙瓒才定下神来打量自己的救命恩人,只见他“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颜,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赵云的这个“亮相”,一下子就表现出一个盖世英雄的神勇和气势,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正使赵云名扬天下的乃是惊心动魄的长阪坡之战,其实,这主要出自罗贯中的生花妙笔。
  
  《三国志·赵云传》云: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寥寥数语,平淡无奇。根据这一记载,赵云在抱着刘禅,保着甘夫人的情况下,只能匆匆撤退,根本不可能在敌军阵中横冲直撞。然而,罗贯中却通过虚构,生发和渲染,编织出一连串紧张曲折的情节:先是让赵云两次冲进曹军阵中,救出甘夫人和糜竺,找到糜夫人,接过阿斗(历史上的糜夫人在曹操南下荆州之前已经去世,自然不可能逃难到长阪坡,更不可能将阿斗带在身边),为赵云创造了一个匹马单枪,怀抱幼主的特殊条件。然后,以酣畅淋漓的笔墨描写赵云在曹军中往来冲突,所向披靡,“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好一场舍死亡生的厮杀呵!写到这里,罗贯中情不自禁地以“史官”之诗赞美道: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是的,这一番惊天动地的拼杀,使赵云的形象犹如一尊大理石雕像,巍然屹立在千百万读者心中;使"常山赵子龙"从此成了勇敢坚贞的化身,英武超群的代名词,不仅在当时危震天下,而且在后世名垂千古!
  
  罗贯中即使在大胆虚构的时候,也是有分寸,有全局观念的,他从来不盲目地扬此抑彼,从来不说赵云的武艺超过了吕布,关羽,张飞,马超等人。但是,罗贯中又是具有鲜明倾向性的,他巧妙地采用多种艺术手法,使赵云的武艺和勇敢得到了比别人更充分的表现,因而产生了更突出的艺术效果。
  
  一是对比。当吕布被曹军围困在下邳城的时候,为了向袁术求救,吕布不得不将许配给袁术之子的女儿送去。他“将女以绵缠身,用甲包裹···负女于背上”,企图突围。但在对方的堵截下,“吕布虽勇,终是缚一女在背上,只恐伤着,不敢来突重围。”结果“只得回下邳”,再看赵云的“解开勒甲绦,放下掩心镜,将阿斗抱护在怀”,拼命冲杀,何者勇敢,何者怯懦,对比多么鲜明!
  
  二是烘托。《演义》一再通过敌,我,友三方的反应,来侧面描写赵云的英勇无敌。对曹军来说,赵云的名字具有很大的威慑力量。在汉水之战中,黄忠被曹军团团包围,赵云前去接应。他接连刺死曹将焦炳,慕容烈,“杀入重围,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曹军勇将张合,徐晃也“心惊胆战,不敢迎敌”。当曹操得知后,惊呼:“昔日当阳长阪英雄尚在!”“急传令曰:‘所到之处,不许轻敌。'”在东吴方面,赵云的威名也是妇孺皆知。当诸葛亮借得东风,由赵云接回夏口之时,周瑜派徐盛,丁奉分水,陆两路追赶。赵云一箭射断徐盛船上的拽篷索,“岸上丁奉慌唤徐盛船近岸,言曰:’······赵云有万夫不当之勇,汝知他当阳长阪时否?吾等只消回话便了。'”在刘备甘露寺相亲时,吴国太听说立于刘备身边的是赵云,便问:“莫非当阳长阪抱阿斗者乎?”并盛赞:“真将军也!”而在刘备集团中,赵云更是受人钦佩。以勇武闻名的马超初降刘备时,适逢刘璋部下刘睃,马汉来攻,赵云引军退敌,“玄德在城中管待马超吃酒,未曾安席,子龙斩二人之头献于筵前。”马超亦惊,倍加敬重。这些侧面之笔,以少胜多,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其次,罗贯中使用大量笔墨,从多方面表现了赵云的美德。历史上赵云的优秀品格,在《演义》中大都得到了艺术的再现。例如:用他救出公孙瓒后所说的“方今天下滔滔,民有倒悬之危。云愿从仁义之主以安天下,非特背袁氏以投明主”,来表现他的深明大义;用劝阻刘备将有名田宅分赐诸官,反对刘备为报私仇而伐东吴,来表现他的忠直敢谏;以他将刘备集团的开基创业放在首位,不贪美色,拒娶桂阳太守赵范之嫂,来表现他的克己奉公;用他不与黄忠争功,打了胜仗从不夸功自傲,来表现他的谦虚谨慎,等等,都是于史有据,罗贯中略加点染铺叙的,这里不多论列。这里要强调一点:罗贯中在表现赵云的美德时,特别突出了他的机警和精细。本来历史上的赵云在这方面未见突出,罗贯中却又一次发挥了他的艺术创造才能,把这一点表现得鲜明而生动,使赵云的形象在刘备集团中别具风采。当蔡瑁邀请刘备到襄阳赴,企图借机加害时,赵云带领三百人马随刘备而行。到了襄阳,“云带甲挂剑,行坐不离”。次日宴会,赵云仍是“带剑于侧”,只是由于刘备下令,才勉强到外厅就席。饮了一会酒,他放心不下,入内观看,发觉刘备逃席,他便马上率三百军出城寻找。找来找去,不见刘备踪影,“子龙欲入城中,恐有埋伏,遂引军投新野而归”。回到新野仍不见刘备,他又连夜到处寻找,直到找到刘备才算放心。事情的全过程都可以看出他的机警和精细。正因为如此,刘备和诸葛亮对于他办事都特别放心。诸葛亮出使东吴,指名要赵云按约定日期去接他;刘备到江东娶亲,诸葛亮明言:吾定了三条计,非子龙而不可行也”;周瑜死后,诸葛亮到柴桑吊丧,又是由赵云保护···赵云从来不象关羽那样傲慢托大,也不象张飞那样鲁莽粗心,总是胆大心细,兢兢业业,一次一次地圆满完成任务。这一特点同他的英武盖世,忠直谦虚等美德相结合,使赵云成为《演义》的武将形象系列中性格最完美的的人物。
  
  再次,罗贯中精思妙裁,将赵云的亮点一直保持到最后。历史上的赵云的最后一段重要经历是在建兴六年(228年)随诸葛亮首次北伐。诸葛亮“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赵)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歧山。云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致大败。兵退,贬为镇军将军”。对此,罗贯中在很大程度上作了浪漫主义的改造:一是虚构年已七十的赵云在诸葛亮出兵前自告奋勇充当前锋,在凤鸣山连杀魏国西凉大将韩德的四个儿子,吓得韩德“肝胆皆裂”;“西凉兵素知子龙之名,又见英雄尚在,谁敢交锋?···大败而走”。第二天再次与魏兵交锋,不到三个回合又刺死了“有万夫不当之勇"的韩德。这一场厮杀,使读者深深感到赵云宝刀未老,雄风犹在。二是虚构赵云刺死了曹真手下的副先锋朱赞,再一次立下战功。三是略而不提赵云“失利于箕谷”的事实。四是绘声绘色地描写了赵云和邓芝从容撤军的经过:赵云让邓芝打起自己的旗号先撤,自己在后掩护,这种虚虚实实的布置使畏惧赵云的魏军不敢放手追赶。赵云却时而冲到魏军面前,刺死其先锋苏喁;时而又出现在魏军背后,一声大喝,“惊得魏兵落马者百余人”。于是赵云安全退到汉中,沿途毫无损失。这样描写的结果,使这次退却在读者心理上似乎成了一次胜利。五是描写赵云谢绝诸葛亮的赏赐,使得“孔明叹曰:‘先帝在日,常称子龙之德。今果如此’”言赵云从来不象关羽那样傲慢托大,也不象张飞那样鲁莽粗心,总是胆大心细,兢兢业业,一次一次地圆满完成任务。这一特点同他的英武盖世,忠直谦虚等美德相结合,使赵云成为《演义》的武将形象系列中性格最完美的的人物。
  
  (三)
  
  现在,我们可以来讨论为什么赵云形象在广大读者的心目中会超过关羽,张飞而居武将形象系列之首了。有这样一种说法:"赵云是作者花费笔墨最多的武将形象。“愚以为恐怕不见得。诚然,据毛宗冈评本,赵云在《演义》中从第七回场到第九十七回去世,共跨距九十一回,超过了关羽的跨距七十七回和张飞的跨距八十一回;但是,这仅仅是因为历史上赵云去世比关羽晚十年,比张飞晚十年,比张飞晚八年,在三国之间政治军事斗争的舞台上纵横驰骋的时间比关、张长的多。罗贯中不能改变这一基本史实,因此,《演义》中的赵云活动时间跨度自然就超过了关、张。其实,只要认真统计一下就可以看到,在嘉靖本的二百四十则回目中,直接出现关羽名字的占十九则(在毛本中占据十四个回目),直接出现张飞名字的占八则(在毛本中占据七个回目),而出现赵云名字的只占七则(在毛本中占据五个回目),可见赵云在全书中的地位明显地不如关羽,而与张飞大致相近。更重要的是,全书中正面描写(注意:不是一般出场,更不是侧面涉及赵云的笔墨也明显地少于关羽,而与张飞差不多。这只要举一个例子就够了:嘉靖本描写关羽从“降汉不降曹”到“千里走单骑”再到“古城相会”,一口气用了八则的篇幅(毛本二十五至二十八回);而描写《长阪坡赵云救主》仅仅用了一则的篇幅(毛本第四十一回)。相比之下,罗贯中对哪一个形象更舍得挥洒笔墨,不是一目了然了吗?
  
  还有一种说法:赵云是罗贯中最为理想,刻画得最为着力的英雄人物。愚以为这也未尽符合罗贯中的创作意图和人物设计。
  
  诚然,罗贯中对自己笔下的赵云形象是十分喜爱的,是倾注了满腔激情加以精心塑造的,因为赵云同关羽,张飞一样,符合罗贯中"向往统一,歌颂忠义"的政治标准和道德标准;但是,在罗贯中的理想天平上,赵云的分量并没有超过关羽和张飞。让我们比较一下罗贯中对关,张,赵的总体评价吧。在写到关羽被杀后,罗贯中一连安排了五诗一赞,对关羽极表景仰和哀悼。其中一首诗称赞他:
  
  大义参天地,英风播四方。
  
  另一首诗评价更高:
  
  天生虎将佐炎刘,父子胡为一旦休?
  千载令人思慕处,巍巍功业等伊周!
  
  把关羽同封建社会中公认的功业盖世的圣人伊尹,周公相提并论,褒美之情可谓无以复加了。在写到张飞被刺后,罗贯中安排了四诗一评一赞,对张飞作了比较全面的评价。其中颂扬之情最热烈的是那首《庙赞诗》:
  
  长阪桥头断,曹公铁马还。
  西蜀大钦仰,功名重剑关。
  
  而在写到赵云去世后,罗贯中除引用后主追谥赵云的诏文以外,还安排了三首诗予以热情歌颂。第一首《庙赞诗》云:
  
  救主功勋大,兴邦名誉彰。
  扁舟飞汉水,匹马向当阳。
  义胆深包体,忠心并日光。
  留芳青史上,应是与天长。
  
  另一首诗又云:
  
  匹马单枪敢独行,摧锋破敌任纵横。
  皆称飞虎一身胆,不负英雄千古名。
  
  由此可见,罗贯中对赵云的评价略高于张飞,但又不及关羽。因此,关羽才是罗贯中在武将形象系列中最为理想的人物。
  
  毋庸讳言,罗贯中在《演义》中表现了关羽的不少缺点。但是,对关羽某些缺点的描写,如他的心高气傲,刚愎自用,麻痹轻敌等,只能证明罗贯中在写作中基本上坚持了尊重历史的现实主义态度,而不能说明罗贯中有意把赵云塑造得比关羽更完美;而后人所认为的关羽另外有的缺点,如华容道放走曹操,本来就是罗贯中的艺术虚构,是他为了表现关羽的“恩怨分明”,“义气深重”而设计的重要情节,罗贯中不仅不认为这是关羽的缺点,相反还大加称赞:
  
  
  彻胆长存义,终身思报恩。
  威风齐日月,名誉震乾坤。
  
  今天的读者当然不会同意罗贯中的这一看法,但却不能不承认这正是这位六百多年前的作家实际存在的观点。再结合上面的比较,我们可以说,罗贯中的主观意图是要把关羽作为更高层次的理想人物来塑造,而不是认为赵云比关羽更符合他的理想。那么,为什么广大读者对赵云的印象比对关,张的印象更好一些呢?
  
  首先,这是因为《演义》中的赵云是一个真实性与独创性融为一体的鲜明的艺术形象。罗贯中笔下的赵云,是一个具有非凡本领的,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形象,同时又是一个符合艺术真实要求的人物形象。这不仅由于《演义》中的赵云处处带有历史人物赵云的影子;也不仅由于罗贯中生动地再现了从黄巾起义到三国鼎立那个既是干戈扰攘,生灵涂炭,九州板荡,又是“时多英雄,武勇智术,瑰玮动人”的历史时期,将赵云的种种英雄业绩置于特定的时代氛围之中,使赵云的形象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而且由于罗贯中在描写中相当注意细节的真实。即以前面提到的血战长阪坡而言,在这个以虚构为主的重要情节里,罗贯中尽情渲染了赵云的非凡武艺和胆略,但没有忘记为赵云设置可信的环境和条件:一是让赵云单枪匹马,没有其他累赘碍手碍脚;二是赵云在冲杀过程中,除与张何战了十几回合便夺路而走之外,其他对手均为曹军中平平之辈,没有构成对赵云的真正威胁;三是曹操为了收服赵云,下令“不要放冷箭,要捉活的。”这就使赵云有可能突出重围。因此,尽管读者感到赵云的勇武是难以企及的,但在心理上却相信它是真实的。
  
  另一方面,罗贯中笔下的赵云,又是一个具有独创性的人物形象。在《三国志通俗演义》问世以前,小说史上还不曾出现过赵云这样的英雄形象;这个形象之成功塑造,主要是罗贯中的功劳。在《演义》写到的数百名武将中,给人留下鲜明印象的名将有数十人,但象赵云那样胆识兼备,智勇双全,机警精细,谦虚谨慎的形象只有一个,人们决不会感到他与其他名将有什么雷同之处。在《演义》的巨大成就影响下,历史小说创作有如雨后春笋,蔚为大观。在这些作品中,英武超群,智勇双全的常胜将军不乏其人,其中也有塑造得比较成功的;但是,他们都不可能同赵云的形象混同起来,更不可能取代赵云的形象。这种纵向和横向的比较证明,在中国古典小说人物形象的画廊中,赵云确实是一个独特的形象。黑格尔曾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想象是创造性的。”罗贯中在塑造赵云这个艺术形象时,再一次表现出巨大的创造能力。不过真实性与独创性的结合,只能说明赵云形象为什么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因而产生较强的艺术魅力,还不能说明为什么读者喜爱赵云甚于喜爱关羽,张飞。在这里,更重要的原因乃是读者审美观念的变化。
  
  应当指出,从《三国志通俗演义》问世到清末的五百余年中,读者对赵云的印象并不超过对关,张的印象。因为罗贯中从"歌颂忠义"的道德标准出发,主观上想把关,张(特别是关羽)的形象塑造得更加高大完美;明,清两代的大多数读者囿于传统的“忠义”观念,其审美标准与罗贯中大体一致。如明代赵璞《次何州判韵》诗写到:
  
  神器将为诈力移,英雄奋起共维持。
  许身刘氏坚惟一,报效曹公示不欺。
  敌破襄樊肝胆落,名垂竹帛壮心知。
  古来不没称忠义,吊客常过荐酒卮。
  
  明代侯居震《谒解庙次宋侍御韵》诗尾联也写到:
  
  试看当时同事者,惟君生气满中原。
  
  清代毛宗岗《读三国志法》则云:“历稽载箱,名将如云,而绝伦超群者莫如云长。···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由此可见,那时的人们是把关羽看得比赵云更高的。
  
  到了现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除了在某些方面保持其稳定性以外,又会在某些方面产生明显的变异性。因此,今天的广大读者虽然也爱读《三国演义》,但他们对书中许多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却与罗贯中的主观意图有出入,有的甚至截然相反。拿对关羽的印象来说,今天的读者早就没有封建时代的小民对他的那种敬畏和崇拜了。相反,人们很不喜欢他的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动辄就把“过五关斩六将”挂在嘴边;对他不顾大局,竟擅自提出要入川与马超比武,声称不与黄忠同列,无理拒绝孙权联姻的要求,等等,人们也很不以为然;对于他在华容道放走曹操,人们更认为是严重丧失立场,敌我不分,是为一己私恩而出卖原则,可鄙而又可恶,而决不会象罗贯中那样称赞他“彻胆长存义,终身思报恩”,也不会象毛宗岗那样歌颂他“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一句话,在今天的读者心目中,关羽的形象已经大大地降低了。相比之下,赵云的英勇善战和一系列美德,则更容易得到今天的读者的理解和欣赏,并能被人们批判地吸收。这样一来,今天的读者喜欢赵云甚于喜欢关羽,也就毫不奇怪了。当然,按照艺术典型的标准来看,《演义》中的赵云还不是充分个性化的,不及关羽形象那样丰富与深刻。但是,广大的一般读者却不管这些,仍然把赵云列为仅次于诸葛亮的最受喜爱的人物。--艺术的法则就是这样奇妙!
不错写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