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942|回复: 10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第一流武将——赵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02-18 13:4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论三国时代的武将,赵云说得上是第一流人物。

他是常山真定县人(今石家庄之北)。后汉群雄并起时,他由郡人推举,带一小队地方武装,投入公孙瓒麾下。就在公孙瓒处遇见刘备,两人一见如故,从此结下深交。

他看见公孙瓒是个不能共图大事的人,就借口兄长去世,还乡去了。后来袁绍消灭公孙瓒,刘备又投入袁绍幕下,赵云于是追随刘备,成为刘备的主骑。(事见《三国志·赵云传》注引《赵云别传》。主骑,应是马军卫队长之类,不属于朝廷的正式官员。)在所谓“贤臣择主而事”这点上,他是颇有眼力的。

由于他是负责警卫工作,在刘备大败于长坂时,他就有保卫甘夫人(《三国演义》说糜夫人在当阳之战中死去,但史无记载。)和刘阿斗的责任。他出生入死,终于保全了甘夫人和后主,立下汗马功劳。后来,孙权把妹子孙夫人嫁给刘备。孙夫人带来的一批东吴吏卒,骄横不法,连刘备也无可奈何,于是特派赵云主持“内事”,使东吴吏卒不敢再肆无忌惮。

孙夫人还吴,把阿斗也挟带走了。赵云同张飞拦截长江,夺回阿斗,又立下一次大功。

他生平处事谨慎,考虑周到。平定桂阳时,桂阳太守赵范被迫投降,却摆了个美人计,要把寡嫂樊氏嫁给赵云。当时有人好心劝他接受。赵云却说:“赵范被迫投降,其心难测。天下美妇人不少,何必找这麻烦。”后来赵范果然逃走,赵云却丝毫不受牵累。

还有一件事:他在博望坡同夏侯惇作战时,生擒了夏侯兰(《三国演义》说夏侯兰被张飞一枪刺死,那是小说家的虚构)。原来夏侯兰同赵云是“总角之交”,从小相识。赵云便禀告刘备,免了夏侯兰一死;又知他对法律很有研究,更举荐他做军正(军法官),却为了避免嫌疑,又不把他放在自己的手下。

这两件事都可见出赵云的细心。

赵云在大原则上更是把握得很紧。刘备平定益州时,许多人都建议把成都的住宅和城外园地桑田分赐有功将士。独有赵云反对。他说:“从前霍去病说过: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国贼曹操尚在,我们理应淬砺奋发,力求进取,决不是享乐的时候;而且益州人民饱受战争痛苦,也应把田宅归还他们,使他们安居乐业才是。”这种见识,比之“老子出生入死,为的是什么来着”的人,相距何止千万里!

再有一件事,更可以看出他能从大处着眼。那事在关羽兵败身死以后,刘备痛恨孙权,倾全国之力,要讨伐东吴。赵云当时苦谏说:“国贼是曹操,不是孙权。如果先灭了魏,孙权自然归附,不用再烦刀兵,曹丕却篡汉自立,这正是我们激励人心,伸张正义的时候。应该早日进攻关中,占据河、渭上流险要之地,关东义士,一定起来响应。若与东吴开战,兵势一交,不能马上解决,得利的只是曹丕罢了。”这一番分析,真是明白犀利。可惜刘备不听,卒至兵败身死。

街亭之战,是魏、蜀以后局势顺逆的一大关键。诸葛孔明亲率大军进攻祁山,令马谡为先锋,而令赵云、邓芝率领少数兵力,虚张声势,由斜谷进兵。原来由斜谷进入关中路近,而由祁山一路,却远了好几百里。孔明是想来一个大迂回,出其不意,直捣长安之背。魏方主将曹真以为蜀兵主力都在斜谷,于是亲统大军迎截。赵云兵少,当然无法前进;不料马谡在街亭惨败,蜀军主力被迫后退,损失重大。独有赵云、邓芝全师而还,兵将毫无损失。这种勇敢镇定,也是人所难及的。如果孔明有知人之明,把马谡和赵云对调一下,也许以后的局面就大不相同了。然而非常可惜,大抵诸葛孔明也认为赵云不过是个卫队长出身,不能独当大任,所以宁可用了马谡。后汉时代,门阀制度依然根深蒂固,连贤如诸葛也是难以避免的。

关于赵云的勇猛,《演义》有许多夸张。在文艺作品中,这是容许的。上面所说,却都是根据史书的记载。史书自然难以有溢美之词,但也不可能太离谱。赵云的事迹,还是大体可信的。

他真不愧为武将中第一流人物。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6-02-18 14:19:00 | 只看该作者
赵云在哪里录用哇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06-02-18 16:39:00 | 只看该作者

lihai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06-02-18 20:14:00 | 只看该作者

我也玩过赵云传

传奇的一生!!

崇拜赵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02-19 00:1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荪寤箜在2006-2-18 14:19:00的发言:
赵云在哪里录用哇

去常山真定录(石家庄北)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6-02-19 01:3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飞天血雨在2006-2-19 0:18:00的发言:


去常山真定录(石家庄北)

...........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02-19 04:15:00 | 只看该作者

赵云 不错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6-02-19 04:16:00 | 只看该作者

搂主辛苦了 类似这样的帖子 多发点长长见识

我对三国的了解 大多都是从游戏中得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6-02-19 05:39:00 | 只看该作者
赵云在诸葛亮北伐前是没有正式带兵打过仗的, 北伐时元老级人物基本已经死光, 所以才有了赵云的机会.  诸葛亮怎么可能对一个从未带过兵的人委以重任呢?  赵云负责细心的特点基本上史书上可考, 但没有机会带兵所以其作战能力是无法考证的, 北伐第一战回去之后是被贬了官的,具体经过没有太详细的记载, 当然也不能证明他不能打仗, 至于他为什么没有机会打仗,问题绝不是出在诸葛亮,这件事怪诸葛实在是太冤了, 完全是刘备的缘故, 关张为刘手下大将, 马超在刘手下是有名无实,全靠以前的战绩, 但是后期被提拔的人不是赵云却是黄忠, 黄在定军山一役不负众望, 所以后来刘称王封赏的时候, 是关张马黄并为前后左右将军,没赵什么事,赵跟了刘那么多年刘都没有给他机会, 相反倒是诸葛亮后来给了赵云带兵的机会, 刘对赵应该是相当器重的,不然不会让他负责家小,但为什么没让赵云带兵打仗呢?  可能是赵云确实不会打仗,或者就是刘看走眼了,又或者刘觉得保护家小更重要.  刘备打天下手下诸将关羽功劳最大, 张飞就差很多, 黄忠功劳更小, 马超根本就没什么功劳.  三国演义的修改最郁闷的应该是关羽, 武圣不是乱造的,蜀国诸将的功劳加起来可能也及不上关羽, 拜将时发发牢骚完全是正常的,不过关如果知道千年后他和赵云同级只怕更要郁闷得撞墙.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6-02-19 07:54:00 | 只看该作者
我的最爱也是赵云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