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方是论战的正方,我方观点是曹操打下汉中后北还是明智的。 首先从政治方面来看,曹操的后方此时处于不稳定状态,这要求他必须回去稳定后方。因为随着曹氏代汉趋势的日益明显,拥曹派和清流派势力的暗斗逐渐浮出了水面,而立嗣的问题又逼在眉捷,所以曹操必须回去清理反对势力,解决立嗣问题,作好代汉的准备工作。 据史书记载,214年11月汉皇后伏氏被曹操废黜处死,215年曹操之女被汉献帝封为皇后(这就为代汉埋下了伏笔,这也是其后方必然产生的内乱重要的导火索)。西征张鲁北还后,公元216年三月曹操亲耕籍田(藉田:皇帝象征性地耕种土地,以奉宗庙,劝民务农。),按常理,这是天子才可有的行为。五月,曹操进爵为魏王。217年,曹操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旌旗和称警跸是指帝王出行的车驾、道路)。王冕佩缀十二旒,坐金根车,套驾六区马,配置五时副车,并立曹丕为魏太子。很明显,这一切都是在为代汉做准备。 大家都知道,当年曹操是打着拥汉的旗号起事的。所以当曹氏代汉趋势日益明显的时候,在汉朝廷,包括曹操集团内部都出现了反对曹操代汉的清流派人物。而且曹操将伏皇后一家所有人都杀了,而立自己女儿为后,这就更引发了朝廷内部反对曹操的危机。聪明者如曹操怎么会不明白这些潜在的动乱因素,故曹操西征张鲁时,不可能真正放心不稳定的后方。
事实证明了曹操的担忧是正确的。公元218年,汉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人谋反,此次叛乱虽然很快被平息,但它从侧面表现了朝廷内部反对曹氏势力的趋势越来越激烈,因此曹操才会在事件平息后将所谓的救火官员全部杀了,为的就是彻底清除清流派人士。为曹操身后的曹丕代汉铺平道路。一直到曹操死前一年,还发生了魏讽造反事件,使得钟繇被连坐免职。而且,早在曹操要称魏公时,其重要谋士荀文若就表示反对。事实证明无论是汉朝内部还是曹操内部都有人对以曹代汉之举表示反对。为了确保以曹代汉目的的顺利实现,曹操必须从汉中返回后方。 而立嗣的问题则来自曹丕与曹植之间的太子之争。此事从公元211年曹植被封为平原侯起到公元219年杨修被杀为止。据史书记载,在立嗣问题上,曹操一度犹豫不决,造成朝中大臣分立。杨修和丁氏兄弟等人都站在曹植一边。当“时文帝为五官将,而临淄侯植才名方盛,多有党羽,有夺宗之议”
(《三国志·贾诩传》)。因此两派斗争必然十分激烈。而且在曹丕立为太子后,曹操依然想重用曹植,只是因为曹植个人原因从而错失良机。曹操担心日后会发生政变,而杨修这个人很有才能,况且又是袁绍的外甥,于是便搜寻罪名杀了杨修,使曹植失去首席谋士。削弱曹植的势力,确保曹操百年之后政权的顺利更迭。 总的来说,为了确保后方的安定,曹操必须离开汉中,处理内部一切有可能对曹氏政权造成负面影响的事情。 其次,从外部形势看。曹操在汉中时,发生了孙权攻破宛城,进围合肥一事。虽然被张辽击退,但却显示出孙权无时无刻不在伺机犯境。因此曹操在离开汉中后的第二年便亲征孙权。可见曹操认为孙权依然是其心腹大患。而且曹操在退走之后,还留下了夏侯敦、曹仁、张辽这三个曹氏集团中举足轻重的将领来守居巢,这说明曹操十分重视孙权。而在公元214年,又发生了少数民族叛乱事件。因此,魏边境并不太平,从史书来看,魏国对少数民族的政策一向比较苛刻,因此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并不十分的好。叛乱时有发生。因此,曹操为了安定边境,从汉中撤退也是势在必行的。 对内,曹操要做好代汉的准备工作,处理由此而引起的清流派势力与代汉派势力之争,并要处理好曹丕与曹植之间的争端,为曹丕铲除潜在的威胁,以确保政权的顺利更迭,为曹丕篡汉铺平道路。对外,曹操要对付孙权,确保江淮一带的安全,还要处理少数民族的问题。《孙子兵法作战第二》中说:
“诸侯(本文主要指孙权)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也”等等都是说明了曹操的当时困境。一旦长期胶着于川中,泥足深陷,后方有变,就会伤及根本,悔之莫及。因此,曹操在攻下汉中后北还是明智之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