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80|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国人物生卒年列表(百度而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02-22 13: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桥玄公祖(109-183)

任安定祖(124-202)

陆康季宁(126-195)

郑玄康成(127-200)

蔡邕伯喈(132-192)陶谦恭祖(132-194)

王允子师(137-192)赵温子柔(137-208)士燮威彦(137-226)

黄琬(141-192)程昱仲德(141-220)

刘表景升(142-208)王烈彦方(142-219)杨彪文先(142-225)

贾诩文和(147-223)

荀悦仲豫(148-209)

司马防建公(149-219)

鲍信(150-190)许靖文休(150-222)

钟繇元常(151-230)

许劭子将(153-198)孔融文举(153-208)张纮子纲(153-212)

曹操孟德(155-220)

刘宏(156-189)朱治君理(156-224)董昭公仁(156-236)张昭子布(156-236)

孙坚公台(157-193)刘繇正礼(157-198)荀攸公达(157-214)华歆子鱼(157-231)

管宁幼安(158-241)

崔琰季圭(159-216)韩暨公至(159-238)

臧洪子源(160-195)

吕岱定公(161-256)

刘备玄德(162-223)胡昭孔明(162-250)

严象文则(163-200)荀彧文若(163-212)杜畿伯侯(163-224)孙邵长绪(163-225)

虞翻仲翔(164-233)

太史慈子义(166-206)

臧霸宣高(167-227)

李通文达(168-209)曹仁子孝(168-223)徐宣宝坚(168-236)顾雍元叹(168-243)向朗巨达(168-247)

田畴子泰(169-214)

郭嘉奉孝(170-207)

曹纯子和(171-210)司马朗伯达(171-217)徐干伟长(171-219)张辽文远(171-221)赵俨伯然(171-245)田豫国让(171-252)

鲁肃子敬(172-217)刘巴子初(172-222)徐邈景山(172-249)王凌彦云(172-251)

刘辩(173-190)禰衡正平(173-198)

贾逵梁道(174-228)诸葛瑾子瑜(174-241)高柔文惠(174-263)

孙策伯符(175-200)周瑜公瑾(175-210)杨修德祖(175-219)

沈友子正(176-204)法正孝直(176-220)马超孟起(176-222)

孙瑜仲异(177-215)王粲仲宣(177-217)霍峻仲邈(177-217)吴质季重(177-230)朱桓休穆(177-239)

张承仲嗣(178-244)

陈武子烈(178-215)吕蒙子明(178-219)

庞统士元(179-214)仲长统公理(179-219)司马懿仲达(179-251)韦诞仲将(179-253)

刘廙恭嗣(180-221)王祥休征(180-268)司马孚叔达(180-272)

彭羕永年(181-217)刘协伯和(181-234)诸葛亮孔明(181-234)

荀纬公高(182-223)朱然义封(182-249)孙权仲谋(182-252)

胡综伟则(183-243)陆逊伯言(183-245)留赞正明(183-255)卢毓子家(183-257)

孙翊叔弼(184-204)

刘基敬舆(185-233)

缪袭熙伯(186-245)

马良季常(187-222)曹丕子桓(187-226)

孙韶公礼(188-241)宗预德艳(188-264)

孙皎叔朗(186-219)陆绩公纪(189-220)淩统公绩(189-237)郑袤林叔(189-273)

马谡幼常(190-228)何晏平叔(190-249)应璩休琏(190-252)鲁芝世英(190-273)

辛宪英(191-269)

曹植子建(192-232)

骆统公绪(193-228)张温惠恕(193-230)

龚禄德绪(195-225)孙奂季明(195-234)曹彪朱虎(195-251)王肃子雍(195-256)

曹冲仓舒(196-208)朱据子范(196-252)

邓艾士载(197-264)石苞仲容(197-273)

杜恕务伯(198-252)陆凯敬风(198-269)丁固子贱(198-273)

诸葛乔伯松(199-223)何曾颖考(199-278)

陈表文奥(201-234)谯周允南(201-270)陈骞休渊(201-281)

姜维伯约(202-264)范粲承明(202-285)

诸葛恪元逊(203-253)

韦昭仲嗣(204-273)华表伟容(204-275)刘寔子真(204-294)

曹睿元仲(205-236)司马望子初(205-271)山涛巨源(205-282)

王览玄通(206-278)王浚士治(206-285)

刘禅公嗣(207-271)

司马师子元(208-255)管辂公明(208-255)石伟公操(208-290)

孙登子高(209-241)全绪(209-252)夏侯玄太初(209-254)傅嘏兰石(209-255)魏舒阳元(209-290)

阮籍嗣宗(210-263)

孙邻公达(211-249)司马昭子上(211-265)

崔游子相(212-304)

孙虑子智(213-232)郑默思玄(213-280)

鲁淑(217-274)傅玄休奕(217-278)贾充公闾(217-282)

孙峻子远(219-256)

卫瓘伯玉(220-291)

羊祜叔子(221-278)范乔伯孙(221-298)

杜预元凯(222-284)

嵇康叔夜(223-262)任恺元褒(223-283)王浑玄冲(223-297)

孙和子孝(224-253)刘璇文衡(224-264)裴秀季彦(224-271)李密令伯(224-287)

钟会士季(225-264)

王弼辅嗣(226-249)陆抗幼节(226-274)皇甫谧士安(226-293)

诸葛瞻思远(227-263)贺邵兴伯(227-275)司马伷子将(227-283)

王蕃永元(228-266)

孙綝子通(231-258)

曹芳兰卿(232-274)司马骏子臧(232-286)张华茂先(232-300)司马干子良(232-311)

陈寿承祚(233-297)

唐彬儒宗(234-294)王戎浚冲(234-305)

孙休子烈(235-264)

司马炎安世(236-290)刘弘和季(236-306)

文俶(鸯)(238-291)

傅咸长虞(239-294)索靖幼安(239-303)

曹髦彦士(241-260)司马攸大猷(241-278)

孙皓元宗(242-283)

孙亮子明(243-260)夏侯湛孝若(243-291)

胡渊世元(247-301)

曹奂景明(245-302)

潘岳安仁(247-300)

石崇季伦(249-300)

陆景士仁(250-280)

王浚彭祖(252-314)

王衍夷甫(256-311)

陆机士衡(261-303)

陆云士龙(262-303)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2/22 13:57:12编辑过]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02-22 13:49:00 | 只看该作者

三国重要人物年谱:

表:142--208年

佗:145--208年

诩:147--223年

忠:148--220年

张仲景:约150--219年

繇:151--230年

绍:153--202年

操:155--220年

坚:155--191年

琳:156--217年

昭:156--236年

术:?--199年

夏侯惇:157--220年

攸:157--214年(侄)

布:161--198年

备:161--223年

羽:162--219年

彧:163--212年(叔)

宁:163--221年

太史慈:166--206年

郃:167--231年

张 飞:167--221年

云:168--229年

仁:168--223年

洪:169--232年

辽:169--222年

嘉:170--207年

肃:172--217年

延:174--234年

策:175--200年

瑜:175--210年

修:175--219年

正:176--220年

超:176--222年

蒙:178--219年

平:178--219年

司马懿:179--251年

统:179--214年

诸葛亮:181--234年

权:182--252年

芝:182--251年

逊:183--245年

丕:187--226年

良:187--222年

谡:190--228年

化:190--264年

植:192--232年

封:192--220年

艾:197--264年

苞:197--231年

周:200--270年

维:202--264年

山涛:205--283 年

禅:207--271年

司马师:208--255年

阮籍:210--263年

司马昭:211--265年

祜:221--278年

嵇康:224--263年

会:225--264年

抗:226--274年

向秀:227--272年

寿:233--297年

王戎:234--305年

孙 皓:242年--284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02-22 13:54:00 | 只看该作者
校刊记

148年,贾诩生。224年,贾诩卒,年76。查《魏书文帝纪》与《贾诩传》,贾诩应生于147年,死于223年,年77。书误。

173年,杨德祖修生。。217年,杨德祖卒。219年7月又云曹操杀杨修。查《三国志武帝纪》,曹操杀杨修在219年,《后汉书杨修传》称杨修年45岁,故杨修应生于175年,卒于219年。

187年,李景则式生。查《三国志李通传裴注》,李通玄孙李式字景则,不可生之于187年。另按《魏书李顺传》,李顺次子李式亦字景则,但此已是北魏时。

188年,庞士元统生。223年,庞士元卒。查《三国志先主传》与《庞统传》,庞统应生于179年,卒于214年。书有误。

191年,陆康卒。按《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孙坚死于193年,孙策则在194年投靠袁术。袁术与陆康有隙,遣孙策围攻卢江,《后汉书陆康传》称陆康守城二年,城陷后数月卒,故陆康卒年约为195-196年间,其生年为126-127年。故书有误。另《三国志陆绩传》载陆绩见袁术怀橘之年6岁,袁术于194年3月攻占九江,195年孙策开始围攻庐江,故陆绩应生于189-190年。而《陆绩传》言陆绩32岁卒,应为220-221年。

195年,德绪生。225年,德绪卒。查《三国志》杨戏所撰《季汉辅臣赞》,中有龚德绪,生卒年也是195年至225年。应是吴荣光着书时一时不查所致。

199年,关靖生。查《三国志公孙瓒传》,公孙瓒长史关靖字士起,与公孙瓒同死,故此年应做关靖死。

200年,何熲考曾生。查《三国志何颙传裴注引干宝晋纪》,何曾颖考。《晋书何曾传》,何曾字也作颖考。

206年,王玄通览生。查《晋书王祥传》,王览字玄通,应是避玄烨之讳而改。另王士治浚生。《晋书王浚传》称浚字士治,而《晋书王沈传》有王沈之子王浚字彭祖。王士治应是王浚为是。

212年,陈骞卒。查《晋书武帝纪》,陈骞应卒于281年,年81岁,但《陈骞传》则称陈骞卒于291年,此已是司马衷当政时,依史传陈骞应于司马炎在位时已亡,故非291年,陈骞生年应为201年。另同年有崔子相游生,查《晋书崔游传》,游应作游。

223年,王元冲恽生。查《晋书王浑传》,王浑字玄冲。玄因避讳改为元,而浑则错字为恽。

225年,杨彪卒年四十八。查《魏书文帝纪》,杨彪卒年应为八十四。

231年,孙琳卒。查《吴书孙綝传》,孙綝生于本年,故应做孙綝生。

235年,魏中山王兖生。查《魏书武文世王公传》,中山王曹衮卒于本年,应为卒。

243年,简雍卒。考《三国志》各传,未见简雍卒年,而同年又有顾雍卒,“二雍”均年76岁,因是书中错为一人,简雍误。

252年,据《三国志朱据传》,朱据死于本年。书只载其生年,未言其卒。

274年,陆景生。303年,陆景卒。按《三国志陆逊传》陆晏、陆景兄弟均在280年晋灭吴之役殉国,陆景年31岁,故应生于250年,书误。考刘璇生卒年。《三国志二主妃子传》载刘璇于238年被封太子,年15岁。故刘璇应生于224年。同传又称刘璇死于钟会之乱,是年为264年,故刘璇享年为41岁。


增补人物生卒年考。

考许劭生卒年。《后汉书许劭传》称许劭与刘繇同奔豫章后死,故应卒于197-198年之间,年46岁,故推其生年应是152-153年。

考刘繇、刘基父子生卒年。《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注引献帝春秋》言197年正月诸葛玄死时刘繇仍在,故刘繇应卒于197-198年间,年42,故生年约为156-157年。刘繇死时,其子刘基年14,故应生于184-185年,而刘基卒年49,故卒年约于232-233年。

考彭羕生卒年。《三国志彭羕传》言彭羕被杀年37岁,本年应在定蜀与刘备北攻汉中之前,因彭羕遗书未谈及汉中,约于215-217年间。推测彭羕生年应在179-181年之间。

考卢毓生卒年。《后汉书卢植传》载卢植卒于192年,而《三国志卢毓传》称卢毓十岁而孤,故卢毓应生于183年。又卢毓卒于257年,年应75岁。

考马良生卒年。《三国志马良传》言马良死于夷陵之败,即是222年,年36岁,故马良生于187年。

考孙韶生卒年。《三国志孙韶传》称孙韶父孙河被杀时孙韶17岁,又据《吴主权传》载孙河死于204年,故孙韶应生于188年,卒于241年,年54岁。考考淩统生卒年。据《三国志吴主权传》,孙权于203年几乎破黄祖,淩统之父应死于本年,又本《淩统传》,淩统此年15,代领父兵,故淩统应生于189年。淩统卒年49,应为237年。

考应璩生卒年。《三国志王粲传裴注引文章叙录》称应璩死于252年,《朱建平传》言应璩卒年63岁,故应生于190年。

考张温生卒年。《三国志张温传》称张温使蜀年32,此为224年,故张温生于193年。张温亦同年被废,后六年卒,为230年,年38。

考王肃生卒年。《三国志王朗传》言王肃卒于256年,而《朱建平传》传载王肃卒年62,故王肃应生于195年。

考韦昭生卒年。273年,孙皓杀韦昭。按《三国志韦昭传》,韦昭于狱中上书自称年已七十,故生年应在204年。另《三国志三嗣主传》称丁固卒于273年2月,《虞翻传裴注引会稽典录》言丁固卒年76岁,故丁固应生于198年。

考鲁肃遗腹子鲁淑生卒年。鲁肃卒于217年,鲁淑应出生与本年或翌年,而鲁淑卒于274年,年约55。

考傅玄生卒年。《晋书傅玄传》称傅玄在司马师正妻羊徽瑜丧礼后,被御史中丞庾纯所奏而免官,寻卒,年62岁。考《晋书景献羊皇后》传,羊徽瑜死于278年,故傅玄应亦于同年或不久卒,故傅玄生年应于217年左右。

考文俶(鸯)生卒年。按《晋书景帝纪》载,司马师亲征淮南在255年初,文俶年18,故应生于238年。而《晋书东安王繇传》又载,助贾南风杀杨骏的司马繇因功进入权力中心,司马繇与与文俶有先世之仇,因而藉故杀害文俶,本年为,故文俶卒年54岁。

考胡渊生卒年。《三国志钟会传裴注引晋诸公赞》言胡渊杀钟会时年18,是年为264年,故胡渊生于247年,而同引文又称司马伦使胡渊拒齐王司马冏,后战败伏法,查《晋书惠帝纪》,为301年,胡渊年55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02-22 13:57:00 | 只看该作者
董卓:字仲颖凉州陇西临洮人(今甘肃临洮)。
生辰年代不详(很郁闷找了很多资料)。
卒于: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二十三日(以下的所有日期均为农历)。
死因:被王允吕布谋杀。

吕布:字奉先,并州五原郡人(今内蒙古包头)。
生于:元嘉元年(公元151年)。
卒于: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十二月(曹操九月东征吕布,围了三个月,后破之。所以应为十二月。)
死因:被曹操俘获后所杀。

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今浙江富阳)。
生于:永寿元年(公元155年)。
卒于:初平二年(公元191年)二月--六月(对于孙坚死的时间有N多版本,有说初平二年春的,有说初平三年的,有说初平四年五月的。还有2个版本说出了具体时间,初平四年正月初七,初平四年五月初七。后经古人考证最准确的说法是初平二年春。公元191年二月孙坚还想攻打洛阳,后被包围,大败。好多版本说他是在五月死的,因为实在没有证据显示他的具体死亡日期,所以我认为他的死应该是在二月至六月间。从网上看到一网友自己对孙坚死的时间的研究,看上去也挺有道理,网友最后的结论是初平二年末至初平三年初。)
死因:夜追黄祖,被其部下从竹木间暗射之,遂卒。

孙策:字伯符,同上。
生于:熹平四年(公元175年)。
卒于: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四月四日夜。
死因:打猎时被原吴郡太守许贡(被策杀之)门客射中面颊而亡。

孙权:字仲谋,同上。
生于:光和五年(公元182年)。
卒于:神凤元年(公元252年)四月(有的地方说是太元二年。其实是,太元二年二月,大赦,改元为神凤。证据资料来源于《三国志集解》孙权传)。
死因:太元元年十一月孙权祭南郊,还,得风疾,次年四月卒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02-22 13:58:00 | 只看该作者
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今河北涿县)。
生于:延熹四年(公元161年)七月十六日(年份准确,日期不一定准确,但有这么一种说法。我有一点自己的看法,都说命硬的人能克死人,刘备的命可是够硬的,不但克死不少人,而且就连公认的能妨主的“的卢”马都妨不了他。我们这有种说法是正月出生的人命硬,我想刘皇叔可能是正月出生的,HOHO,以上个人的看法纯属笑谈啊)。
卒于: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四月二十四。
死因:病逝。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县人(今山西运城解州)。
生于:延熹三年(公元160年)六月二十四日(有人可能会问,关羽怎么会比刘备大呢,他不是刘备的二弟吗?那是因为罗贯中把关羽的年龄“演义”了正史上关羽比刘备大。其实关于关羽的生辰时间争论很多,说160年--163年的都有。据《关圣帝君圣迹图志》中记载,关羽生于东汉延熹三年六月二十四日,其故里山西解州的民众大都认定六月二十四为关羽的生日。而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立于石磐沟关羽祖坟的《祀田碑记》与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编修的《关帝志》,均言关羽生于桓帝延熹三年(公元160年)六月二十二日。据其余资料佐证,史学家多以桓帝延熹三年(公元160年)六月二十二日生为准确。还有种说法《关帝志》中记载是五月十三日,被认为是误传,五月十三日应为关羽之子关平的生日)。
卒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十二月七日。
死因:被潘璋部下马忠擒获,后被斩。

张飞:字翼德,涿郡人(今河北涿州)。
生于:建宁元年(公元168年)八月二十八日(日期为民间传说,这一天张飞庙会举行祭祀活动。还有一种版本是湖北宜昌三游洞张飞擂鼓塑像旁石碑上写明:“张飞生于汉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
卒于: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六月。
死因:被其麾下将领张达范疆谋杀。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今河北正定)。
生于:建宁元年(公元168年)(赵云的出生年代分歧最大,一说168年,一说158年,一说154年,更有人在赵云故里正定,买到一本书,名为《赵子龙传奇》上面看到生148年,卒228年。当然最后这种说法不大靠谱。个人倾向168年。《三国志》中记载赵云:七年卒。应该指的是建兴七年,而不是70岁。所以赵云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年纪。我还在别的地方看到有人说赵云的生日为154年五月十七日,这个日子实在无法考证,所以不予采纳)。
卒于:建兴七年(公元229年)三月,夜三更。(夜三更为《三国演义》中所说)。
死因:病故。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郡阳都人(今山东沂水县)。
生于: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四月十四日(有两种说法:一是浙江兰溪诸葛大公堂所存《诸葛氏宗谱》记为181年四月十四日;二为道光九年所修《昭烈忠武陵庙志》作181年七月二十三日。而多以第一种说法为主。)
卒于: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二十八日(证据资料来源于新华网郑州《南阳将举办2006祭拜诸葛亮盛典》)。
死因:因积劳成疾,暴卒于前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02-22 13:58:00 | 只看该作者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人(今安徽毫县)。
生于:永寿元年(公元155年)七月十八日(日期仍需要研究,只是有一种这样的说法,却找不到可靠证据)。
卒于: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十三日(还有种说法为三月十五日,但个人认为还是正月比较准确)。
病因:病逝。

夏侯敦:字元让,同上。
生于:永寿三年(公元157年)。
卒于: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丕继位,几个月后亡)。
死因:病故。

夏侯渊:字妙才,同上。
生于:不详(史书上并无详细说明,只知道渊为敦的族弟,所以应该在敦之后).
卒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正月。(证据资料来源《三国志》)。
死因:定军山一役,被黄忠居高临下,发动突袭,斩之。

曹仁:字子孝,同上。
生于:建宁元年(公元168年)。
卒于:黄初四年(公元223年)。(真的很遗憾,我觉得曹仁怎么也算的上是魏国一大将,但却找不到他生卒的具体日期,就连大概日期都没有相关资料)。
死因:病卒。

曹洪:字子廉,同上。
生于:建宁二年(公元169年)。(资料大都说曹洪的出生年月不详,只有一种说法是169年)。
卒于:太和六年(公元232年)。(具体日期不详)。
死因:病逝。


曹丕:字子桓,同上。
生于:中平四年(公元187年)冬。(资料来源《三国志》)。
卒于:黄初七年(公元226年)五月。
死因:病卒??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02-22 13:59:00 | 只看该作者
典韦:字不详,陈留己吾人(今河南河睢)。
生于:不详。
卒于:建安二年(公元197年)。
死因:张绣先降曹操,后反之,典韦保曹操,战死。

许褚:字仲康,沛国谯人(今安徽毫州)。
生于:不详。
卒于:不详。(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曹丕崩,曹睿继位,太和元年<公元227年>时封许褚为牟乡侯,后去世,没交代具体时间,但至少说明227年时许褚还在世)。
死因:病逝。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今山西朔县)。
生于:建宁二年(公元169年)。
卒于:黄初三年(公元222年)九月。
死因:公元222年九月,魏全军出动,三路大军攻吴,张辽带病攻破吕范后,不久病笃逝世。(资料来源《三国志》)还有种说法是,被吴将徐盛(也有说是丁奉所为)所破,张辽中箭身亡。此说法应为演义。


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今河南滑县)。
生于:不详。
卒于: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
死因:病故。

于禁:字文则,泰山巨平人(今山东泰安)。
生于:不详。
卒于:黄初二年(公元221年)。
死因:于禁219年被关羽水淹七军后降服,后关羽被吴破,于禁便留在吴。221年被吴送回,曹丕命他去拜见曹操的陵墓,因为陵中壁画中画有,他屈膝降敌,庞德不屈的图画。看后于禁羞愧发病而亡。

张郃:字俊乂(“乂”同“义”音)。河间鄚(读音mao,四声,旧读mo,四声)县(今河北任丘)。
生于:永康元年(公元167年)。
卒于:太和五年(公元231年)二月。
死因:公元231年二月诸葛亮复出祁山,张郃中诸葛亮之计,死于乱箭之下。

徐晃:字公明,司州河东杨县人(今山西洪洞县)。
生于:永康元年(公元167年)--熹平六年(公元177年)间。(有种说法说徐晃死的时候50多岁,他是太和元年〈公元227年〉死的,所以推算应生于167年--177年间)。
卒于:太和元年(公元227年)。
死因:病逝(《三国志》),《三国演义》上说的是,徐晃诛杀孟达,反被孟达一箭射中额头,回营后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02-22 13:59:00 | 只看该作者
黄忠:字汉升,荆州南阳人(今河南南阳市)。
生于:建和二年(公元148年)。
卒于: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三国演义》中把黄忠的年龄说为75岁,也就是222年去世的)。
死因:病故。(《三国演义》中说,章武二年<公元222年>正月,随刘备征吴,因刘备言老将无用,黄忠不服老,在于吴将潘璋战斗中,中了其部下马忠的埋伏,被流箭射中肩窝,因年老血衰,箭疮痛裂而亡。说点题外话,完全是自己的感受,虽然是小说,但潘璋马忠这俩人真够垃圾,害死了关二哥,又害死了黄老将军,本人深恶痛绝此二贼)。

魏延:字文长,荆州义阳郡人(今河南桐柏)。
生于:熹平三年(公元174年)。(此为野史记载)。
卒于: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公元234年八月二十八日诸葛亮死后不久,魏延亡)。
死因:魏延与杨仪久不合,而且也不怎么听诸葛亮的话,诸葛亮死后,魏延想杀杨仪,反被杨仪派马岱斩之。(《三国志》只说了斩之,但没说怎么斩的,我觉得魏延也是一名将,武艺应该在马岱之上啊,应该不会被轻易斩之吧,真不知道马岱是怎么斩的他。《三国演义》中说诸葛亮死后,魏延反叛,却被诸葛亮生前授命卧底的马岱斩杀)。

马超:字孟起,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据说有1/4之的羌族血统)。
生于:熹平五年(公元176年)。
卒于:章武二年(公元222年)。
死因:病逝。(《三国志》记载公元221年刘备攻打吴,马超此时已经身患重病,没随刘备出征,第二年病逝。《三国演义》中说马超随诸葛亮征讨南蛮时,坐守汉中,病逝。)

马岱:字瑾之,同上。
生于:光和六年(公元183年)。
卒于:不详(建兴十三年的时候,伐魏,为牛金所退,之后便无史料查寻)。
死因:估计是病故。

关平:字坦之,并州河东解县人(今山西运城解州)。
生于:光和元年(公元178年)五月十三日。(《三国演义》中关平为关羽义子,《三国志》中也没提到关平。但经后人研究考证,关平的确为关羽的亲生儿子。《关帝志》记载关羽“稍长娶妻胡氏,于灵帝光和员元年<公元178年>五月十三日生子关平。”)
卒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二月七日。(与父关羽同日被斩)。
死因:与父关羽,被吴将潘璋部下马忠擒获,后斩之。

关兴:字安国,同上。
生于:建安十四年(公元199年)。(时间不准确,只是有一种这样的说法)。
卒于: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二月前。
死因:病逝(诸葛亮第6次北伐<公元234年二月>前,关兴病逝)。

张苞:字兴国,涿郡人(今河北涿州)。
生于:建安十三年(公元198年)。(时间不准确,只是有一种这样的说法)。
卒于:建兴七年(公元229年)四月以后。
死因:骑马跌入山涧,摔破脑袋,伤势过重而亡。(公元229年四月,孔明兵在祁山,分作三寨,专候魏兵。后攻破阴平,武都二城,又派王平,姜维,关兴,张苞前后攻杀魏将郭淮,孙礼。魏军大败,郭孙二人弃马爬山而走。张苞望见,骤马赶来;不期连人带马,跌入涧内,后军急忙救起,头已跌破。孔明令人送回成都养病,后亡之)。

严颜:此人也是一员虎将,归顺蜀时已是老将。可惜没有此人的任何相关资料,不仅生卒不详,字号也不知啊。甚是遗憾。

关索:此为关羽三子,对此人的争议非常大。虽然在《三国演义》中有对他的描述,但大都认为是作者杜撰出来的,民间到是对他的传说比较多。关索的任何资料也都是不详。

关凤:关羽之女,多被人认为是虚构的人物,《三国演义》中说到过关羽有一女,但并没说叫什么。其各种资料也是不详。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02-22 14:00:00 | 只看该作者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今河南周口西南)。
生于:不详。
卒于:建安七年(公元202年)五月。
死因:官渡之战后,袁绍为了雪耻,起兵仓亭,又败,回邺城后一病不起,公元202年,袁绍长子袁谭起兵攻打曹操,又大败,袁绍闻讯后吐血而亡。

袁术:字公路,同上,袁绍的同父异母的兄弟。
生于:不详。
卒于: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六月。
死因:建安二年(公元197年)称帝于寿春(今安徽寿县)。是三国时期诸侯里第一个称帝的。后相继被吕布,曹操所破,欲投奔袁绍长子袁谭,被刘备拦截,后愤惭呕血而死。(《三国志.袁术传》中记载:术既为雷薄等所拒,留住三日,士觽<xi,一声>绝粮,乃还至江亭,去寿春八十里。问厨下,尚有麦屑三十斛。时盛暑,欲得蜜浆,又无蜜。坐棂黙上,叹息良久,乃大箢曰:“袁术至于此乎!”因顿伏黙下,呕血斗余而死。)

袁谭:字显思,同上,袁绍的长子。
生于:不详。
卒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正月。
死因:被曹操攻破后,斩之。

袁熙:字显奕,同上,袁绍的次子。
生于:不详。
卒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九月。
死因:公元207年九月,袁熙,袁尚被曹操所破,败走辽东投奔公孙康,曹操从柳城撤军时,郭嘉亡。曹操按照郭嘉遗嘱没有追击投奔公孙康的二袁。数日后,公孙康为讨好曹操,将二袁诱杀之,将二人首级送于曹操。

袁尚:字显甫,同上,袁绍的三子。
生于:不详。
卒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九月。
死因:同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02-22 21:00:00 | 只看该作者
喜欢裴松之注的三国志 基本符合事实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