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9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批清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01-10 13: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满清入主中国是历史的必然吗
这点我引用历史学家顾诚的研究成果:顾诚说“历史进程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史学界长期关心的问题。在我看来,必然性只有一条:就是社会要发展,要前进;其间可能出现短期的逆转和曲折。至于统治王朝的建立和统治者的更替大抵都属于偶然因素。只不过人们太习惯于把既成事实当作历史必然,就本质而言,这同封建史籍中的“天命眷顾”没有多大区别。”

历史进展的事实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中国在明朝中期以前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直到明朝末年中国同西欧国家之间的差距并不大,被大顺军推翻的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统治时期还是孜孜于引进西方科技,特别是火器和历算,不少士大夫也抛除畛域之见,注意吸收西方的新知识,尽管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挽救行将灭亡的明帝国。满清统治的建立是以全国生产力大幅度破坏为代价的,稳定后的统治被一些人大加吹捧,称之为康雍乾盛世。正是当中国处于这种“盛世”的一百多年里,同西方社会发展水平的距离拉得越来越大。“盛世”过后不到五十年(如果按照某些学者吹捧康、雍、乾三帝的思路来看,乾隆之后在位二十五年的嘉庆也应该算是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至少不能说是无道昏君),爆发了中英鸦片战争,随之而来一幕幕丧权辱国的悲剧,使满清帝国的腐朽落后暴露无遗

他一反习见的认识,将清王朝的建立看作是破坏并阻碍了社会生产力进步、打断了中国历史正常的发展进程的一个事件,是中华民族内部一个落 后的、人数不多却又十分骠悍的满族的上层人士同汉族中最反动的官绅地主勾结在一起,窃取农民大起义胜利果实的产物。大顺军接管整个黄河流域也对社会生产力几乎未造成破坏,且狠狠打击了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贵族官绅势力。如果这一势头不被满族贵族和变节的吴三桂等汉族官绅打断,中国社会将在明代既定的基础上实现较快的发展,近三百来年的历史也许是另一种样子。而清的建立却以全国生产力的大幅度破坏为代价,稳定后的统治虽被人吹捧为康雍乾盛世,但正是在所谓盛世期间,中国同西方社会发展水平的距离越拉越大。。“以史为鉴”是中国的传统,可惜过去绝大多数史家制作的镜子里,侏儒们被拔高了,坚毅挺拔的形象被歪曲了,甚或被挤出了镜框以外,成了道地的哈哈镜。本书作者力图运用可靠的史实,重新描绘明清易代的这段历史”
明末的确腐败,腐败意味着灭亡或者新生,正是社会大变革的前夜,比如法国大革命前后,封建王朝腐败吗?社会矛盾激烈吗?这正是国家民族最虚弱涣散的时候, 但是是希望再来一次蛮族入侵,比如蒙古人呢?还是来一次法国大革命呢?
可惜的是中国遇到了蛮族入侵,而失去了社会大变革的机会。



康乾盛世问题和戴逸商榷
戴逸和周思源辩论时说:周思源先生把个人的作用看得很大,似乎只要康雍乾三个皇帝念头一转,改正失误,不搞文字狱,就可以改天换地,解放人们的思想,思想解放了,一切都迎刃而解。他还说:“任何历史性的大发展都来源于思想解放,没有欧洲文艺复兴就不会有商业革命、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当然,思想解放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作用,但真正的思想解放均有物质基础,单凭人们的主观思想不会创造出新世界。欧洲文艺复兴也是在意大利城邦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坚持这一历史观,而不同意康雍乾三帝如果没有“失误”就可以解放中国人的思想,可以使中国提前进入现代社会的历史观点。

这点我来答复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欧洲文艺复兴也是在意大利城邦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这点特别值得探讨,什么是产生“文艺复兴”的社会存在?戴先生简单地认为是财富的累加,经济的繁荣。这点是不对的。就恩格斯等认为“欧洲文艺复兴”关键原因在于中国的四大发明的传播,造纸和印刷术的出现使得文化的传播变得普遍,文化知识从教会的垄断下解放出来,学术交流变很方便。而火药打碎了骑士阶级。可见关键的因素在于生产力和新的科学技术。
美国学者 卡特说:“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四种伟大发明的传入,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国民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了美洲。造纸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新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
印刷术:欧洲以前是用羊皮纸,抄书,书籍非常稀少而昂贵。印刷术的出现特别是古希腊文献的大量印刷使得文化传播交流变得方便,这是文艺复兴的最基本物质条件。见《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而满清呢?康雍乾三代的“文字狱”使得中国的文艺复兴成为不可能。
火药:恩格斯说:“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火器的采用不仅对作战方法本身,而且对统治和政治关系起了变革作用。要获得火药就要有工业和金钱,而这两者都为市民所占有。因此火器一开始就是城市和以城市为依靠的新兴君主政体对封建贵族的武器。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贵族城堡的石墙抵不住市民的大炮;市民的枪弹射穿了骑士的盔甲。贵族的统治跟身披铠甲的贵族骑兵队同归于尽了。”(《反杜林论》) 火器的使用使得战争成为平民的职业,火药使得资本主义在欧洲大陆胜利。而火药在中国仅仅成了驱魔的利器和过年的玩具,可见满清对火器的禁用,是经过深谋远虑的。
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指南针:指南针带来航海术的进步,地理大发现,殖民地和种植园的世界分布以及世界大市场、商品大流通,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传播帮助欧洲资产阶级走向世界。而在满清,指南针仅仅沦为风水先生的罗盘,可见满清海禁的危害。
对比四大发明在欧洲和中国的不同境遇,大家应该明白了为什么中国资本主义革命那么难产生了吧!
正是满清扼杀了科技的应用、发展和先进文化和科技的引进,戴先生根本不懂马克思主义。
把满清的黑暗完全归咎于封建专制主义传统是否公平,这点我以前的文章已经充分论述过了
繁荣还是有争议的,稳定是存在的,其他所谓条件“国力强大”,“文化昌盛”都是大有争议的。 按戴先生的标准“盛世”就是“稳定”和“有争议繁荣”,这个标准太低了吧。如果国家以这种标准指导中国的未来那将是多么可怕。我认为“盛世”必须在世界上占有地位,不论是硬势力还是软势力都能辐射世界,象满清那种根本不被世界瞧得起的“强大”。一推就倒何谈盛世?再者既然是盛世就应该福及子孙,不能让子孙没有沾光反而更弱了。
到底是中国落后是归结于满清入关,还是封建传统?问题是戴先生竟然漠视明末出现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大趋势。


歌德尔不完备定理
某些历史学家,自己陷入自相矛盾,还振振有辞,实在是荒唐之极。他们一方面说:统一战争是正义的,另一方面又说:反抗异族侵略也是正义的。他们诡辩说这里面确实有矛盾,历史确实充满了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他们评价历史的标准是混乱的,
“歌德尔不完备定理”主张:悖论必须禁止,但是可以承认其逻辑本身的不完备性。也就是说理论可以有缺陷,但是不能出现悖论。这也正是谭其骧等所谓的历史学家荒谬之处。
这里他们就有了两个标准,其一 统一神圣,其二,爱国主义。 于是在两者发生矛盾时,就来一个都有理,采用自相矛盾的观点。这种骑墙是靠不住的,如果问:如果你在宋末、明末,你是去当蒙元、满清的鹰犬,当汉奸呢?还是去当文天祥呢?既然都是正义的。你当然会去当汉奸去,因为蒙元、满清处于绝对优势。如果把这个问题留给今天,当日 本 人的汉奸也是顺理成章的。
再来看谭其骧说:我们不是宋人、明人 所以不能站在宋的观点来看中国。那么我们能否站在人类的角度来看这类问题呢?如果偏偏站在今天中国各民族的角度,那么各国各民族自然各有自己的立场,那么我们同样不能谴责日 本 政府参拜靖国神社的行径。历史由胜利者书写的。于是人类就永远不会去谴责西方殖民者当年屠杀印地安人的暴行。这是不是站在最狭隘的种族主义立场上呢?

而在我们看来批判历史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不是解放了生产力,符合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明、清文字狱是一样的吗?
有本质的不同,一个出于皇帝的忌讳,是对个别大臣和文人的严厉处置。是挑刺,处死是个别大臣和文人, 一个是对一个民族的文化清洗。是剃头。常常是抄家灭族。祖先、子孙、活人、死人连同众多无辜者一起遭殃。是威慑恐怖。 震慑效果空前绝后。 满清文字狱的密度吓人,據統計,在清王朝 268年的統治時間裡,發生了160餘起文字獄,幾乎一年半一次,主要集中在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至乾隆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乾隆在位63年,製造的文字獄有130餘起,一年兩次還多;其定罪範圍大大超過了順治、康熙和雍正,而且將打擊對象從主要是士大夫階層擴展到民間百姓,幾乎成了一場全民的劫難;許多名人志士因此而蒙難,其中呂留良、屈大鈞、王錫侯、金堡、戴名士等都是文字獄的受害者,有的不僅被斬首,而且子孫株連坐罪,甚至家族同遭毀滅;有的甚至追究已故作者,挖墓戮尸,懲辦後人。文字獄株連甚廣,令人心驚膽顫,此間全國上下一片風聲鶴唳。
满清统治下的文字狱,如同黑暗的欧洲中世纪一样,思想领域实行强控制,不光政治文化的书籍要禁,就连科学技术也不放过。只要和官方的程朱理学不统一的,都要禁止。
这和明代的文字狱根本就是两回事。这点我将转下面文章论述:
满清文字狱下的又一个牺牲品:满清统治下的军事禁书 :(转)
《天工开物》为什么在满清一度“销声匿迹”? :(转)
民族特权下的满清科举制度下:(转)

批判满清不是批判满族,满清也不能代表少数民族,民族团结不是靠歌颂满清来实现的(转)
如果满清=满族,那好,扬州十日是满族干的,嘉定人民是满族杀的,马关条约是满族签订的,这原罪可是在不小!某些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混淆民族与政权的概念,不仅仅因为白吃,更有不可告人的打算。满清入关后的暴行,及垮台前的丧权辱国,令许多国人至今不能释怀。把满清等同于满族,自然会引起这些人对满族的恶感,这就是满遗的如意算盘,中国国内任何一个民族被误解和排斥,都会中这些家伙的下怀。提出满清的罪恶史与破坏民族团结的有着必然的逻辑关系就象我们历史书上记载着英法火烧圆明园会破坏当前我们和英法的外交关系一样荒谬。
但是,为什么还有人津津乐道于此呢?甚至于歌颂起满清的统治,好象只要所有的中国人头上系上个辨子就真的是民族团结了。只是不知道他们知道不知道这个辨子是怎么来的,不知道这些人有没有脸面去见那些为了反抗满清牺牲的先烈们。
正视那段留头不留发的历史,正视满清对中国文化毁灭,才能得以“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否则何来复兴之意呢?相反,对满清百般维护,不但不会促进民族团结,反而会激发起更多的民族主义分子,民族的感情是天生的一种质朴的感情,有时是冲动甚至没有理性的。但是如果有人敢于蔑视这种感情将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诚如满清对汉民族主义思想钳固了二百六十多年,从形式到内容无不加以改造,然而终有孙中山祭起民族主义的大旗以摧枯拉朽之势把其推翻。今天,对满清历史的篡改已经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再容其发展下去,破坏民族团结可以期料。越来起多的民族主义的声音就是明证。正视历史可以平复受伤的心灵,毕竟大多数人对过去的事情多的是宽容之心。然而在今天篡改历史就是对现实生活的人们的挑衅。别忘记中国有“头可断,史不可改”的传统。
历史上惨遭满清屠戮的也不光是汉族!现在中国境内的各个民族(也许俄罗斯族除外)都曾遭受过满清的野蛮屠杀与长期的民族压迫!

明末清初,中国境内的无数少数民族人民与汉族人民并肩携手抵抗满清,不惜流血牺牲保卫中华文明,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民族英雄李定国的部队有一半是云南的少数民族,对这些少数民族兄弟来说,粉饰满清暴行无疑也是否定了他们祖先的英勇事迹,无疑也是给他们的祖先抹黑!粉饰满清暴行无疑也是给中国大多数少数民族的伤口上撒盐!中国大多数少数民族与汉族一样遭受了满清的野蛮大屠杀,他们对满清有着刻骨仇恨,粉饰满清暴行也是对他们的民族感情的极大伤害!揭批满清暴行不光是广大汉族人民的心声,更是中国50多个兄弟少数民族的心声!而粉饰满清暴行,中国绝大多数少数民族都会愤慨!为了照顾满族一个民族的“民族感情”,就使50多个民族的民族感情受到伤害,这值得吗?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清代,满清常常故意挑拨汉族与其他民族的矛盾,以便使各民族互斗而不会把注意力集中到满清身上从而达到满族全民族集体骑在中国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目的。比如说满清常常戴上白帽子杀汉族人,然后就说是回民杀的,驱使不明真相的汉族群众去杀回民从而在汉族和回民之间留下仇恨;满清还常常借口少数民族叛乱,驱使汉族人组成的军队去屠杀少数民族,从而使一些不明真相少数民族把帐即到汉族身上。这些都是满清的阴谋诡计,以极阴险的手段无中生有地制造民族矛盾,本应该澄清事实,不应该让别人去给它背黑锅。但是,如果我们粉饰满清、为满清大唱赞歌,就会让大多数少数民族人为汉族和满清一样都是残害他们的凶手--不然汉族粉饰满清干嘛?自然会对汉族怀恨在心,这就无谓的制造了汉族和中国大多数少数民族的隔阂。同时,汉族为屠杀、压迫自己的敌人大唱赞歌,中国广大少数民族会怎么想?有血性的人自然会认为--汉族是个没骨气、健忘、不知好歹的民族,被人屠杀,过了一阵子居然为屠杀的人唱赞歌,难道能指望这样一个民族在关键时刻帮助自己吗?当然不能,所以我们还是早点自寻后路吧,汉族靠不住!可见,为了和满族团结二粉饰满清,就与大多数民族不团结,甚至会使大多数民族离心离德,这还叫民族团结吗?这完全是民族分裂!
所以,为了团结大多数少数民族,中国必须与满清划清界限,更不能够为满清唱赞歌!
所以,只有深入揭批满清暴行,才能够团结中国绝大多数的少数民族,否则就会使中国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产生分裂念头,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要搞民族大团结,就必须深入揭批满清暴行;粉饰满清、为满清唱赞歌的行为都是严重的民族分裂行为!我们要坚决打击以粉饰满清为表现的民族分裂行为!

东北是满清的嫁妆吗?
对于所谓大东北,明朝和唐朝都曾统治大东北。如果汉族没有统治过所谓的大东北,那么满人更没统治过,辽东半岛自古以来就是汉族的世袭领地,古属幽州,人口结构一向以汉族为主,明代洪武年间刚收复辽东就进行的人口普查(见《辽东志》)表明辽东都司的非汉族人口只有10\%,在这10\%中也以朝鲜族和蒙古族居多。由此可见东北完全有汉族的份,有没有满清汉族都有资格自由居住在东北。
满清在辽东屠汉数百万,今天的东北汉族人多和满清有什么关系?那是民国初二张的功劳,孙占文的《黑龙江史》内就有关于东北人口变化的统计数据表格,民国刚建立时东北人口不过四百万到五百万,到了抗战前却有近3000万。

拥清派的荒谬
所谓的“拥清派”戴逸、阎崇年他们的理论根据是什么呢?最根本的是精英主义路线。戴逸总结满清有什么四大精神、阎崇年总结满清十大贡献,还荒谬的用明君来定义满清皇帝。这种脱离了历史环境,社会进步孤立的谈什么精神、贡献、明君、昏君就是典型的精英主义唯心史观。船的航向不对,技术再高的船长又能起到什么正面的历史作用。正如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所说:“自从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 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疯狂的战船。如果说已在过去的150年间依旧能够航行,以一种貌似强大的外表威慑邻国,那是因为侥幸出了几位能干的船长。一旦碰到一个无能之辈掌舵,一切将分崩离析,朝不保夕。即使不会马上沉没,也是像残骸一样随流东西,最终在海岸上撞得粉碎,而且永远不可能在旧船体上修复”。

评价历史贡献的唯一正确的标准是促进历史进步还是倒退,是发展还是滞后。而满清统治者呢?其核心目标就是稳定,客观效果就是封闭。这就意味着停滞、僵化和死亡。这样一个濒死的社会,却被“拥清派”吹得神乎其神。
“拥清派”还有可用的盾牌,也就是民族团结、国家统一这两样法宝。但是他们真的这样认为吗?努尔哈赤在东北叛乱分裂祖国,大肆屠杀汉族同胞。他们不谴责反而大肆歪曲歌颂。而“扬州十日”还有“薙发令”、“留人法”。被选择性的忘却。其历史品格之差,令人切齿。
近十多年来,歌颂满清的影视作品、学术报告、什么什么节多得不可胜数,从大屠夫、民族分裂主义者努尔哈赤到卖国贼慈禧都被重新翻案,摆上供桌。甚至汉奸洪承畴、尚可喜也被平反,开纪念馆。真是人妖颠倒、是非混淆、真理蒙羞。这样下去还得了吗?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7-01-10 14:18:00 | 只看该作者
红卫兵来了[em06][em06]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07-01-10 21:41:00 | 只看该作者

仔细看看 精彩绝伦

是否原创?

[em05]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