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29|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来的赵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4 07: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享]关于赵云(四0
历史上的赵云决非平庸之辈,他有着一些不同凡响的优秀品格:

其一,深明大义。在那个动乱扰攘的年代里,一个人的文韬武略为谁所用,乃是其品格高下的试金石。当其时也,为一己之富贵而趋炎附势,助纣为虐者不乏其人,懵懵懂懂地供人趋使者更比比皆是。赵云的选择如何呢?据《云别传》记载:当赵云初从公孙瓒时,袁绍称冀州牧。瓒深忧州人之从绍也,善云来附,嘲云曰:“闻贵州人皆愿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云答曰:“天下汹汹,未知孰是,民有倒县(悬)之噩,鄙州论议,从仁政之所在,不为忽袁公而私明将军也。”这一段话,可以看作是赵云的政治宣言。他的原则--“从仁政之所在”;他的目标--解民于倒悬。在封建社会中,这应该说是难能可贵的人生理想。他先投公孙瓒是为此,后归刘备也是为此,而不是单纯出于私人感情。正是这一点,使赵云大大高于一般的赳赳武夫。

其二,忠直敢谏。《云别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云驳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返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以役调,得其欢心。”先主即从之。自此军民安堵。

这件事告诉我们,赵云的头脑比同时的许多人清醒,他不仅能从刘备集团的长远利益考虑问题,而且注意争取民心。无怪乎刘备马上采纳了他的建议。当刘备要去讨伐东吴,以报袭荆州,杀关羽之仇时,赵云又挺身而出,竭力劝阻,指出:“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先与吴战”。由于刘备拒绝了赵云,秦宓等人的诤言,一意孤行,终于遭到夷陵之败,使蜀汉元气大伤。这从反面证明了赵云意见的正确。综观蜀汉集团的历史,在众多武将中,其他人都不曾象赵云那样,从根本大计上直言规谏刘备,这又是赵云识见过人之处。

其三,公正无私。赵云追随刘备多年,总是克己奉公,不徇私情。赤壁之战前,刘备曾于博望坡打败曹操大将夏侯敦。在战斗中,赵云俘获了其部下夏侯兰。他与夏侯兰本是同乡,“少小相知”。在这种情况下--云白先主活之,荐兰明于法律,以为军正。云不用自近,其慎虑类此。不是私自买放,而是报告刘备;不是为自己增添帮手,而是为刘备推荐人才;公事公办,实堪赞赏!赵云的这一优秀品质早为刘备所赏识,所以刘备曾任他为留营司马,“掌内事”,而他一直兢兢业业,秉公理事。相比之下,好恶由己,褒贬任情的杨仪之流就差得太远了。

其四,谦虚谨慎。赵云在蜀汉集团中,资格仅次于关羽,张飞,又有救护刘禅之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从不争名夺利,对后来居上者也能友好相处。这一点,是“刚而自矜”的关羽,“性矜高”的魏延等人所不及的。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一出祁山,遭到街亭之败,赵云与邓芝率领的疑兵也在箕谷失利。在撤退时,由于赵云亲自断后,部伍不乱,“军资实物,略无所弃”。诸葛亮对此十分赞赏,要赏赐赵云所部将士。这时,赵云毫无沾沾自喜之态,而是诚恳地说:“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府库,须十月为冬赐。”透过这番真挚的话语,其律己之严格,胸襟之开阔,均可洞然而见。那些浅薄自负,自吹自擂之徒,岂能望其项背!

综上所述,历史上的赵云,虽然在功业上不能冠冕众人,却具有人所不及的美德。这一切,为塑造赵云这个艺术形象提供了坚实的历史生活依据。 (待续)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7-10-14 23:42:00 | 只看该作者

爱赵云的人不在少数,

他的英雄事迹基本上人人都知道.

最爱是赵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07-10-15 12:02:00 | 只看该作者
当然,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5 18:06:00 | 只看该作者
最惋惜的我感觉还是 郭嘉啊,英年早逝!赵云是病死的,比别人都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10-15 18:57:00 | 只看该作者
严重同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10-15 21:57:00 | 只看该作者
非常严重的同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10-15 23:12:00 | 只看该作者

别总跟我学,你是团长,不要到处显露出对我的崇拜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10-20 15:09:0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三人行,必有我师。

孔老二三千年前说的话你不记得吗?

另:更正一下赵云是老死的。

属于正常死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10-20 15:36:00 | 只看该作者
我就是你师傅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0 19:59:00 | 只看该作者
哈,也就你俩 天天扯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