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这年头大家都在为生存挣扎,潜心看会儿书的人少了,所以经常能看到在讨论历史问题时将演义与志混为一谈的发言啊~~~现在给大家做点贡献,也带带没看过《三国志》和《资质通鉴》的新人们,把演义和志的出入罗列一下(当然会有遗漏,希望大家都来补充) (先说明一点不是我BS罗GZ,艺术嘛当然可以杜撰,只不过咱讨论的是和史实出入的地方,语气冲点别在意哦~~)
武将相关: 关羽,只杀了颜良,没杀文丑(按史书所录,应死于乱军之中或被擒杀),没有过五关斩六将(但确实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时赢家是鲁肃(关羽最后默然不语,也不怪关公,荆州的事儿本来就是刘备耍的小赖,东吴占理,而且这事恰恰说明了关羽重道义)给他刮骨的并非华神医(三国志里没记载,只说是一良医,试想华陀的传记里连给邻居李某治病的内容都记载了,不可能漏记给威震华夏的关云长治病的事情啊,是以并非老华刮的骨)没有义释CC,整个伏击全是罗贯中编的。
赵云,长坂坡不曾单挑五十四将(连野史《云别传》都没记载),仅仅是抱着阿斗狂冲猛跑(也确实英勇,连刘备都弃子而去,犹死保幼主)最后为张飞的一声大喝所救(确有此记载,张飞单骑退曹军五千追兵)所有在演义中死在小赵手下的将领要么是罗贯中现编的人物要么就是把正常死亡的将领送到了赵云的枪下(如曹军高览是日后战死,吴军朱然更是成为了一代名将等等)确实有汉水退敌被刘备称“子龙浑身皆是胆”(野史《云别传》所录,虽说是野史,也有一定根据啊)为人确如演义所说,勤俭忠诚(也是《云别传》所录)
黄忠,演义里说他是趁夏侯渊疲惫时冲下山斩之,非也。据三国志所载,两军皆是精神抖擞,但黄忠占了有利地型,于是(趁高鼓噪,一战斩渊)比演义里说的牛多了。而且是病死并非死于箭伤(想是老罗还黄忠一个战死沙场的愿望吧)
张飞,和演义所载几乎无出入,只是不曾大战马超,为人也不是那么冲动,而且实力(无论是武艺还是统军)都不及关羽,称为“亚于关羽”。如前面说的,长坂坡真正的英雄。
马超,无大出入。(帅死了)
魏延,唉~~~被老罗彻底BS的不成样子的人物啊~~~成为了说明孔明料事如神的牺牲品了~~~我靠魏延哪里来的反骨啊???人确实骄傲(和关羽巨像,咦?长的也都是面如重枣啊~~哈哈有趣有趣),日后确实是和杨仪这GAY争权,但经史官们的研究讨论,从他直奔汉中的方向来看不可能是投降魏去了也没有自立的意思,只是可惜挑错了时间激化和YY的矛盾结果杨仪的人缘好过魏延把他骚死了。可惜可惜。
孔明,被神化上天了???!!!经研究诸葛亮传,得出这样的结论:所有乱七八糟的奇谋秘计如借箭,借风,三气ZHY,华容设伏,和司马懿斗阵,空城计(野史载的但被三国志主注者裴松之以时间,地点,人物所在全不合史实为由驳了)装神等等等等全是罗GZ编的或根据民间传说改的。别的方面被誉为“良,平(汉高祖手下两大谋士)之亚匹”总之是很牛但没到罗GZ所说的料事如神的地步~~~确实有说服孙权但绝没有舌战群儒!
刘备,一世枭雄却被写成了仁慈柔弱到拿不定注意的任务,汗ING。长坂坡几十万百姓跟随不肯离去??史书里可没写。人家可是当断则断不断反乱地弃家小而逃(反正不是第一次了)哪来的百姓啊??打刘璋根本就是算计好了的,因杀张松然后发现刘备不轨刘璋 才不肯给兵,却成了刘备发作的借口,杀了杨怀高沛完全不是人家要行刺,而是“则以无礼(汗个)斩之”总之就CC所言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要我说,既然CC都是枭雄,那和他齐名的刘备难道能是仁主?!
姜维,惨啊,一辈子就赢了一场胜仗(既杀了王经数万兵马几乎夺下雍凉二洲的那一战。不过最后不听张翼劝阻不顾粮草深入敌境全军覆没),其余数战以全败告终,若有其他什么胜仗可都是老罗杜撰的哦,姜维的传记里可没写。人品没的说勤俭节约为人楷模。但性格太糟,被三国志称为“外宽内忌,好大喜功”这也许能说明姜维虽有才干却没有大功业的原因吧。 关兴张苞都死的很早很早,反正不曾随孔明出战就是了~~
庞统是被射死(攻城时在前线督军来着,结果被流矢所中,伤重身死),但哪里来的落凤坡啊,全是民间传说啦。
累死我了好不容易打完了蜀的~~~休息下~~~呼再来~~~不过出入最大最多也只集中在蜀呵呵
周瑜,被三国志作者陈寿最看好给的评价最高被誉为“天下奇才”的风流帅哥居然被老罗BS成了一个陪衬级人物,愤愤不平ING。赤壁之战全靠周瑜关诸葛亮啥事啊他那时是孙权部下刘备的参谋没资格和周瑜一起论战更不可能被周瑜三番五次的陷害。再说周瑜胸怀宽广是出了名的(看看三国志周瑜的传记吧)没可能嫉妒一个初出茅庐的书生啊。大家知道诸葛亮的天下三分之计,可曾知道周瑜的天下二分之计?两人都把矛头指向了蜀地只不过周瑜还有个东吴无需三分天下,因此在谋略上二者难分伯仲。不过最后公瑾英年早逝后继者鲁肃完全不是刘备对手被想自取西川的刘备骗了使周瑜遗计未能施行,惜哉!
鲁肃,演义里的经典傻X加白痴加老好人的形象,可是在历史上也是精于统军治政的精英级人物和周瑜吕蒙放在了一起列传,决非演义中的那个!.#¥%!.的家伙。就说单刀赴会真正的英雄是鲁肃,双方都没带人马(不是演义中所说的东雾一群将领),鲁肃儒生出身比关羽还少了口八十二斤青龙刀冷艳锯,要冒的风险比关羽大多了,再者最后鲁肃义正词严关公默然不语。已知谁是赢家。统军数年,军力不曾在他手下弱于周瑜半分,政令严明,被孙权称为“不亦佳乎!”
吕蒙,人家活的好好的最后是病了一年多才死哪是被关公附身整死啊。套一句经典台词,你关羽活着我都不怕,死了又能干啥?
于禁,在历史上被称为曹军第一名将,不过最后投降确实是不争的事实,任老罗对其言行怎么毁也是没蛰啦。
张郃,被写成了一个一勇之夫最后傻呼呼死在诸葛亮手里。其实历史上的张郃是文物双全且以机智巧变著称,并且在史书上流下了“蜀国自诸葛亮以下皆惮之”的话语。最后等于是被司马懿的失误弄死了。当时蜀军撤退,司马要追,张郃劝道“兵法云,穷寇勿追”司马懿不听并点名要张郃亲自出马,于是张郃很无奈的去了,结果中伏了,死于流矢之下。因此才有了司马仰天长叹“张隽乂之死,吾之过也!”作为天下名将,张郃之死甚至引发了魏国朝廷“今后谁可独当大敌”的争论,由次可见其能。 曹操,把所有奸滑的饿对皇帝不敬的删除,因嫉妒杀人的内容保留,便是CC的真面目了,本来嘛,中国语文教育里就把CC称为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考高考的都背过。
先写这么多吧,有漏的或有误欢迎大家补充指正~~~我自己要是想起啥也会补的。
关兴张苞都死的很早很早,反正不曾随孔明出战就是了~~
庞统是被射死(攻城时在前线督军来着,结果被流矢所中,伤重身死),但哪里来的落凤坡啊,全是民间传说啦。
累死我了好不容易打完了蜀的~~~休息下~~~呼再来~~~不过出入最大最多也只集中在蜀呵呵
周瑜,被三国志作者陈寿最看好给的评价最高被誉为“天下奇才”的风流帅哥居然被老罗BS成了一个陪衬级人物,愤愤不平ING。赤壁之战全靠周瑜关诸葛亮啥事啊他那时是孙权部下刘备的参谋没资格和周瑜一起论战更不可能被周瑜三番五次的陷害。再说周瑜胸怀宽广是出了名的(看看三国志周瑜的传记吧)没可能嫉妒一个初出茅庐的书生啊。大家知道诸葛亮的天下三分之计,可曾知道周瑜的天下二分之计?两人都把矛头指向了蜀地只不过周瑜还有个东吴无需三分天下,因此在谋略上二者难分伯仲。不过最后公瑾英年早逝后继者鲁肃完全不是刘备对手被想自取西川的刘备骗了使周瑜遗计未能施行,惜哉!
鲁肃,演义里的经典傻X加白痴加老好人的形象,可是在历史上也是精于统军治政的精英级人物和周瑜吕蒙放在了一起列传,决非演义中的那个!.#¥%!.的家伙。就说单刀赴会真正的英雄是鲁肃,双方都没带人马(不是演义中所说的东雾一群将领),鲁肃儒生出身比关羽还少了口八十二斤青龙刀冷艳锯,要冒的风险比关羽大多了,再者最后鲁肃义正词严关公默然不语。已知谁是赢家。统军数年,军力不曾在他手下弱于周瑜半分,政令严明,被孙权称为“不亦佳乎!”
吕蒙,人家活的好好的最后是病了一年多才死哪是被关公附身整死啊。套一句经典台词,你关羽活着我都不怕,死了又能干啥?
于禁,在历史上被称为曹军第一名将,不过最后投降确实是不争的事实,任老罗对其言行怎么毁也是没蛰啦。
张郃,被写成了一个一勇之夫最后傻呼呼死在诸葛亮手里。其实历史上的张郃是文物双全且以机智巧变著称,并且在史书上流下了“蜀国自诸葛亮以下皆惮之”的话语。最后等于是被司马懿的失误弄死了。当时蜀军撤退,司马要追,张郃劝道“兵法云,穷寇勿追”司马懿不听并点名要张郃亲自出马,于是张郃很无奈的去了,结果中伏了,死于流矢之下。因此才有了司马仰天长叹“张隽乂之死,吾之过也!”作为天下名将,张郃之死甚至引发了魏国朝廷“今后谁可独当大敌”的争论,由次可见其能。 曹操,把所有奸滑的饿对皇帝不敬的删除,因嫉妒杀人的内容保留,便是CC的真面目了,本来嘛,中国语文教育里就把CC称为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考高考的都背过。
先写这么多吧,有漏的或有误欢迎大家补充指正~~~我自己要是想起啥也会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