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楼主 |
发表于 2006-12-06 09:45:00
|
只看该作者
“英雄,总是叛逆的” 曹操的一生是叛逆的,他不甘于寂莫,非要闯出轰轰烈烈的一番大事业不可。曹操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也不断地为自己的事儿奋斗着。 《三国演义》中一开始就描写到曹操从小就不是个很诚实的人,还会耍点小聪明,而有人据此认为曹操必将会是个乱世的奸雄。英雄也罢,奸雄也罢,袅雄也罢,乱世中的他们,必将双手沾满了鲜血,而后世人将会崇拜这群双手不干净的人,原因在于他们“有效率地残害了同胞”。 的确如此,和曹操一样,孙权是另一个笔者所欣赏的伟人,孙权也想过作一个好人,但他也知道,好人是作不成优秀的政治家的,否则就会引来祸害,曹操、刘备当然也知道这一点,李煜何尝不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呢?但以政治的角度来看,他则是一个昏君,一个亡国之君。 曹操的叛逆精神,注定了他一生的不平凡,有人说,他的事业不过是偶然成就的,也有人同样把这个说法套在了赤壁之战上:赤壁之战吴国会胜,完全是出自于偶然;也许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也相当的片面。是的,有人说过:“时势造英雄”,乱世,给予了曹操一个创造大业的机会,没有乱世,曹操就没有此壮举,这也许真的是偶然,但是,曹操有壮志雄心,有叛逆的性格,失去了这两点,曹操就不可能成就大业,而会与刘璋、刘表、张鲁等人落个同样的命运,有条件创业,但不把握机会创业的人,他们最终只会受到历史的嘲笑。时势,是曹操创业的偶然,而雄心与叛逆,则是曹操创业的必然,同样的,赤壁之战曹操的失误给吴国提供了偶然的机会,但及时地把握住这个偶然的机会给予机智的反击,则属于必然的范畴。 而曹操可以说从年青时候起就已经在贯彻“叛逆”这个词眼,当年他任洛阳北都尉的时候,将五色棒挂于尉门四门左右,遇到犯禁的人,不管是谁一概棒杀,就连皇帝最宠信的太监蹇硕的叔叔夜行,被曹操逮住了也照样棒杀,曹操就种不畏强贵的精神,使得旁边无人再敢触犯法律,对此皇帝的近臣们对他都恨之入骨。 后来曹操任议郎时,还大胆地向皇帝向谏必须严惩恶人,说现在朝廷内部奸臣当道,应早除之,可惜的是皇帝听不进,因为太监们正是曹操所影射的“奸臣”,而皇帝和太监们是打得火热的。但曹操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奸恶的严惩,他就曾经上谏,劝皇帝罢免了济南一些贪官污吏的职位,当年少的周瑜听到曹操是这样的一个人物时,不由得对他产生了敬意,可见,豪杰与豪杰之间,在战场上虽然是敌对的,但在战场下未必不是互相欣赏的。曹操不仅具有反叛精神,也有“大无畏”精神。 叛逆是正当的,正因为有了叛逆,人们才可以对陈旧的事物说一个“不”字,从而在旧事物里寻找和挖掘出新的事物,曹操、孙权、刘备就是这样的一群具有才智的人。陈胜说过“王候将相宁有种乎?!”这样的豪言壮语,勇敢地站出来对旧事物说了个“不”,汉朝后期是腐败而无可救药的,它已以成为了旧事物,阻碍着社会的前进,曹操的篡汉之举历来被保守派所痛骂,但此篡位行为却是历史的进步,推进了社会的发展,是已摆脱了封建社会,走入了现代化今天的我们所应该明确见识的。叛逆,始终不等于“背叛”,曹操一生都没有背叛过“权力”这两个字。 没有野心,那将是一个人的悲哀,当然,野心不一定就是要贪图权贵,在政治以外的事物你也可以对它充满了野心,包括学习、绘画、书法等等,你都可以闯出一番大业,行行出状元。拿破仑不正是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吗?曹操是有野心的,只有确立了目标,才能成就一番大业,而曹操一生的目标就是篡夺汉朝取而代之——这与项羽对秦朝说“我可以取而代之”的性质是完全相同的。 在我看来,篡位没有什么不好的(前提是“我并非那个被篡的皇帝”),天下能够守好,好让世人安宁,那才叫好,所以曹操、孙权,以及诸葛亮(刘备)都不失为千古英雄。关键要看这个位是怎么地篡法,在什么情况下去篡,如果他是顺着历史潮流的(比如打倒反动、腐败、只会压迫人民的朝代),那就篡得太好了,但如果是逆着历史潮流的(比如现代某位李大师招集人马去天安门“升天”等等),那就罪不可恕,该被千刀万剐了。曹操篡位,我说是具有历史进步性的(当然,孙权和刘备亦不失为英雄豪杰,人没有野心的话,那岂不永远不会进步了?),汉朝都烂成那个模样了,虽说汉献帝并非昏君,但你看看他周围的人,一个烂过一个,真有那么多忠臣的话,曹操和董卓恐怕早已死过千百万次了,还有轮到位子被他们坐的道理,你再看看王芥,事实就摆在眼前。反倒是清朝时期的曾国藩,各位看官,我可跟你说,千百年历史以来,所有英雄豪杰中,我最看不起的就是他了,当然不是因为他镇压太平天国的事儿,那各为其主,没有什么对与不对,我鄙视他是因为他没有篡位!为什么这么说?你翻开历史书来看看,这个清朝,打国里的人倒有一手,没几年就把太平天国打得翻不了身,打外人拉,就像条犬豚一样,像李敖先生所说的一样:“简直就是狗屁”,不仅如此,对外国的商人免税的同时,还对自己国里的商人加税,弄得一个堂堂的中国人,非得挂上外国的旗织,那才可以在长江上自由通行,这恶不恶心啊!而对于这样一个无可救药的王朝,曾国藩为了“仁义”、“忠义”、“正统”、“衷心”等等一大堆无聊的字眼,始终没有发动政变,不但如此,他还凑了一笔可观的钱(500万两黄金)去办要事,办什么要事?裁军去,就这样把他辛苦培养了好几年的精锐之师给拆掉了。曾国藩不用他们来保家卫国打击外国人,不用他们来发动政变组织一个新政府,反而把他们白白葬送掉了,他简直就是个伪君子,我看到这段历史时窝火到了极点!是的,曾国藩不贪财,军纪严明,为人正直,不搞情妇,公正无私,而且富有同情心,又对朝廷忠心,在他身上可以看到无数的优点,但我就是打从内心鄙视他,不为别的,就为他的虚伪,倒是历来品德被人们贬得一文不值的曹操,他能在关键的时刻能站出来,我就很欣赏他那不甘寂莫的壮志雄心了。 曹操确实是一位了不起而有野心的英雄,但不少崇拜曹操的人在为曹操作所谓的“平反”时,不仅一改过去曹操是“逆城贼子”之说,而且还干脆将曹操评论为是一个“尽善尽美”、“毫无私心”的“忠臣”,笔者我觉得这实在没有必要,篡位,在守旧、封建的人们眼中,是一个可耻的名词,但是在政治家的眼中,这是正确的,早在秦朝,起义军首领陈胜就曾发放出这样的豪言壮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话,就揭露了政治家们的本性。天下怎么夺取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天下怎么去治理,一个国王的存在是否能给国家带来发展。汉朝的后期已经成为了落后、顽固的代名词,它是逆着历史潮流的,而曹操则为推翻这个腐朽的政权作出了贡献。 这就是曹操,人们提到他的名字,只记得他奸的一面,但笔者我则认为曹操是一个不甘于顶着个人头白来世界上一趟的人。 叛逆,是英雄的特权,或者说:“英雄,总是叛逆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