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注册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首页
BBS
综合讨论区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三国策论坛
»
首页
›
神亭岭[电1]
›
太阳星晨
›
[灌水]三国那时候的人是怎么避暑的呢?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查看:
1060
|
回复:
12
[灌水]三国那时候的人是怎么避暑的呢?
[复制链接]
hpwzhl
hpwzhl
当前离线
积分
8028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7 16:23:00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书中有言,刘备打小就编织草鞋草席,再加上有妈妈的教诲,想来手艺肯定不错。而现在我们所穿的风凉鞋肯定没那时候的草鞋凉快。那时候的小孩在葱茏的桑树下穿着草鞋,吃着桑葚,跳进清澈的河里游水,定是快事。
收藏
0
顶
0
踩
0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hpwzhl
hpwzhl
当前离线
积分
8028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6-10-27 16:24:00
|
只看该作者
诸葛亮怎么避暑的呢?嘿嘿,当然是摇扇子了。执扇轻摇的姿势比较幽雅,又轻巧,制作简单,用起来也比较方便。“扇”字底下有个“羽”字,当然与鸟类的羽毛有相当大的关系。传说诸葛先生早在茅庐隐居的时候,就经常在草庐周边的池塘垂钓,朝看太阳升起,暮看夕阳落山,顺查天气周期变化,了解第一手天气资料,为后来“草船借箭”积累了丰富的气象知识。久而久之,看到鹞鹰、白鹅、喜鹊、小鸭子等禽类在理毛、飞翔的时候,常常有许多宽大厚实的羽毛掉落下来。诸葛亮早在那时候就积极提倡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精神,一路拾缀起来。回家后制成了几把羽扇,“呼—呼”一扇,还真是丝丝凉风袭来,令人神清气爽。于是,诸葛亮舍弃了原先那把丝绢扇,n年后他名扬天下以后,羽毛扇子销路大好,大量的文人雅士也学着他样,羽扇纶巾打扮,导致了部分地区禽类数量的大量萎缩,这也是后来王羲之视大白鹅为宝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hpwzhl
hpwzhl
当前离线
积分
8028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06-10-27 17:40:00
|
只看该作者
书言当时曹操讨伐张锈在外,久未尝梅子的滋味,于是突然想起来,才有了“望梅止渴”这个典故,梅子在当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生吃,做菜,都是佳品。用梅果做成酸梅汤、梅果汤,是炎炎夏日里避暑的好办法。可惜由于气候的影响,种植范围缩小了很多。否则也不会到处找梅子找不到啦。除了梅子外,荔枝也是一种解渴的食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27 17:41:56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hpwzhl
hpwzhl
当前离线
积分
8028
地板
楼主
|
发表于 2006-10-27 17:43:00
|
只看该作者
当然,除了梅子,葡萄也不能不提。曹操的儿子曹丕就曾经大赞一番,还为葡萄写成了一篇赋,为葡萄酒做了大大的广告。可惜当时的宣传力度和能力不够,换到现在,领导亲自做广告,该引得多少地方大种葡萄树。由于当时葡萄多在皇宫官府内种植较多,民间还未大范围铺开,因此葡萄的名声未在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hpwzhl
hpwzhl
当前离线
积分
8028
5
#
楼主
|
发表于 2006-10-27 17:45:00
|
只看该作者
张飞此人性子暴躁,容易上火,一到夏天就不知道去哪避暑才好。那么他用啥办法避暑呢?传说他在阆中附近约请百姓兵士一起种植了万株柏树,后人也不断去补栽。为蜀地的水土保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可见,这位同学种植这么多柏树,自然也有自己的好处喽。古代,人们把“柏树”看作是“百树之长”,因为它枝干粗壮,一年四季都是常青。夏天可以遮日,冬天可以避雪。张飞性子猛烈,打仗威武,柏树也正合着他的性子。试想,张飞在树下悠闲地喝喝酒、顺便吆喝一下阆中的大小官吏开开会啥的,也是一件惬意的事情。张飞种树避暑的传统被一代代流传了下去。
很久以前有个动画片叫《张飞审瓜》的,不知道那时候西瓜是不是民间最常见的消暑佳品
当然,孙权的避暑山庄,诸葛亮的草庐,都是避暑的好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寒光照铁衣
寒光照铁衣
当前离线
积分
16794
6
#
发表于 2006-11-01 10:07:00
|
只看该作者
你在什么地方避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kygslfx
kygslfx
当前离线
积分
78
7
#
发表于 2006-11-05 21:30:00
|
只看该作者
曹操爱用梅止渴,长此以往,落下了说话酸溜溜的毛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dsairking
dsairking
当前离线
积分
73247
8
#
发表于 2006-11-06 09:2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
hpwzhl
在2006-10-27 17:40:00的发言:
书言当时曹操讨伐张锈在外,久未尝梅子的滋味,于是突然想起来,才有了“望梅止渴”这个典故,梅子在当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生吃,做菜,都是佳品。用梅果做成酸梅汤、梅果汤,是炎炎夏日里避暑的好办法。可惜由于气候的影响,种植范围缩小了很多。否则也不会到处找梅子找不到啦。
除了梅子外,荔枝也是一种解渴的食物
荔枝是解不了渴的,越吃越渴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寒光照铁衣
寒光照铁衣
当前离线
积分
16794
9
#
发表于 2006-11-06 11:28:00
|
只看该作者
恩
那东西上火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dsairking
dsairking
当前离线
积分
73247
10
#
发表于 2006-11-06 12:14:00
|
只看该作者
是PP没吃过,还是他望荔止渴?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下一页 »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综合讨论区
蜀国群英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