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惊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整理]三国人物资料宝库之魏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7-01-19 19:58:00 | 只看该作者

人物之贾逵


字:梁道


时间:180——234(寿55)


籍贯:河东襄陵 (今山西临汾东南)


官职:建威将军


谥号:肃侯


战绩:破吕范於洞浦,救曹休于石亭


家庭成员:子:贾充


历史年表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郭援之攻河东,所经城邑皆下,逵坚守,援攻之不拔,乃召单于并军急攻之。城将溃,绛父老与援要,不害逵。绛人既溃,援闻逵名,欲使为将,以兵劫之,逵不动。左右引逵使叩头,逵叱之曰:“安有国家长吏为贼叩头!”援怒,将斩之。绛吏民闻将杀逵,皆乘城呼曰:“负要杀我贤君,宁俱死耳!”左右义逵,多为请,遂得免。魏略曰:援捕得逵,逵不肯拜,谓援曰:“王府君临郡积年,不知足下曷为者也?”援怒曰:“促斩之。”诸将覆护,乃囚於壶关,闭著土窖中,以车轮盖上,使人固守。方将杀之,逵从窖中谓守者曰:“此间无健兒邪,而当使义士死此中乎?”时有祝公道者,与逵非故人,而適闻其言,怜其守正危厄,乃夜盗往引出,折械遣去,不语其姓名。初,逵过皮氏,曰:“争地先据者胜。”及围怎,知不免,乃使人间行送印绶归郡,且曰“急据皮氏”。援既并绛众,将进兵。逵恐其先得皮氏,乃以他计疑援谋人祝奥,援由是留七日。郡从逵言,故得无败。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后举茂才,除渑池令。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高幹之反,张琰将举兵以应之。逵不知其谋,往见琰。闻变起,欲还,恐见执,乃为琰画计,如与同谋者,琰信之。时县寄治蠡城,城堑不固,逵从琰求兵脩城。诸欲为乱者皆不隐其谋,故逵得尽诛之。遂脩城拒琰。琰败,逵以丧祖父去官,司徒辟为掾,以议郎参司隶军事。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太祖征马超,至弘农,曰“此西道之要”,以逵领弘农太守。召见计事,大悦之,谓左右曰:“使天下二千石悉如贾逵,吾何忧?”其后发兵,逵疑屯田都尉藏亡民。都尉自以不属郡,言语不顺。逵怒,收之,数以罪,挝折脚,坐免。然太祖心善逵,以为丞相主簿。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太祖欲征吴而大霖雨,三军多不原行。太祖知其然,恐外有谏者,教曰:“今孤戒严,未知所之,有谏者死。”逵受教,谓其同寮三主簿曰:“今实不可出,而教如此,不可不谏也。”乃建谏草以示三人,三人不获已,皆署名,入白事。太祖怒,收逵等。当送狱,取造意者,逵即言“我造意”,遂走诣狱。狱吏以逵主簿也,不即著械。谓狱吏曰:“促械我。尊者且疑我在近职,求缓於卿,今将遣人来察我。”逵著械適讫,而太祖果遣家中人就狱视逵。既而教曰:“逵无恶意,原复其职。”始,逵为诸生,略览大义,取其可用。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太祖征刘备,先遣逵至斜谷观形势。道逢水衡,载囚人数十车,逵以军事急,辄竟重者一人,皆放其馀。太祖善之,拜谏议大夫,与夏侯尚并掌军计。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太祖崩洛阳,逵典丧事。时太子在鄴,鄢陵侯未到,士民颇苦劳役,又有疾疠,於是军中骚动。群寮恐天下有变,欲不发丧。逵建议为不可秘,乃发哀,令内外皆入临,临讫,各安叙不得动。而青州军擅击鼓相引去。众人以为宜禁止之,不从者讨之。逵以为“方大丧在殡,嗣王未立,宜因而抚之”。乃为作长檄,告所在给其廪食。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鄢陵侯彰行越骑将军,从长安来赴,问逵先王玺绶所在。逵正色曰:“太子在鄴,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遂奉梓宫还鄴。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文帝即王位,以鄴县户数万在都下,多不法,乃以逵为鄴令。月馀,迁魏郡太守。

黄初三年【公元222年】,与诸将并征吴,破吕范於洞浦,进封阳里亭侯,加建威将军。

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明帝即位,增邑二百户,并前四百户。时孙权在东关,当豫州南,去江四百馀里。每出兵为寇,辄西从江夏,东从庐江。国家征伐,亦由淮、沔。是时州军在项,汝南、弋阳诸郡,守境而已。权无北方之虞,东西有急,并军相救,故常少败。逵以为宜开直道临江,若权自守,则二方无救;若二方无救,则东关可取。乃移屯潦口,陈攻取之计,帝善之。

太和二年【公元228年】,帝使逵督前将军满宠、东莞太守胡质等四军,从西阳直向东关,曹休从皖,司马宣王从江陵。逵至五将山,休更表贼有请降者,求深入应之。诏宣王驻军,逵东与休合进。逵度贼无东关之备,必并军於皖;休深入与贼战,必败。乃部署诸将,水陆并进,行二百里,得生贼,言休战败,权遣兵断夹石。诸将不知所出,或欲待后军。逵曰:“休兵败於外,路绝於内,进不能战,退不得还,安危之机,不及终日。贼以军无后继,故至此;今疾进,出其不意,此所谓先人以夺其心也,贼见吾兵必走。若待后军,贼已断险,兵虽多何益!”乃兼道进军,多设旗鼓为疑兵,贼见逵军,遂退。逵据夹石,以兵粮给休,休军乃振。

嘉禾三年【公元234年】,会病笃,谓左右曰:“受国厚恩,恨不斩孙权以下见先帝。丧事一不得有所脩作。”薨。


历史评价


《魏略》:逵世为著姓,少孤家贫,冬常无袴,过其妻兄柳孚宿,其明无何,著孚袴去,故时人谓之通健。


孙资: 逵在绛邑,帅厉吏民,与贼郭援交战,力尽而败,为贼所俘,挺然直志,颜辞不屈;忠言闻於大众,烈节显於当时,虽古之直发、据鼎,罔以加也。其才兼文武,诚时之利用。


曹操:使天下二千石悉如贾逵,吾何忧?


曹丕:逵真刺史矣。


曹休:逵性刚,素侮易诸将,不可为督。


曹睿:逵存有忠勋,没而见思,可谓死而不朽者矣。


习凿齿:夫贤人者,外身虚己,内以下物,嫌忌之名,何由而生乎?有嫌忌之名者,必与物为对,存胜负於己身者也。若以其私憾败国殄民,彼虽倾覆,於我何利?我苟无利,乘之曷为?以是称说,臧获之心耳。今忍其私忿而急彼之忧,冒难犯危而免之於害,使功显於明君,惠施於百姓,身登於君子之涂,义愧於敌人之心,虽豺虎犹将不觉所复,而况於曹休乎?然则济彼之危,所以成我之胜,不计宿憾,所以服彼之心,公义既成,私利亦弘,可谓善争矣。在於未能忘胜之流,不由於此而能济胜者,未之有也。


曹髦:逵没有遗爱,历世见祠。追闻风烈,朕甚嘉之。昔先帝东征,亦幸于此,亲发德音,褒扬逵美,徘徊之心,益有慨然!夫礼贤之义,或扫其坟墓,或脩其门闾,所以崇敬也。其扫除祠堂,有穿漏者补治之。


王凌:贾梁道,固忠于魏之社稷者,唯尔有神,知之。


《魏书》:休犹挟前意,欲以后期罪逵,逵终无言,时人益以此多逵。


贾习:汝大必为将率。


陈寿:外修军旅,内治民事,遏鄢、汝,造新陂,又断山溜长谿水,造小弋阳陂,又通运渠二百余里,所谓贾侯渠者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07-01-19 19:58:00 | 只看该作者

人物之梁习


字:子虞


籍贯:陈郡柘


官职:大司农


家庭成员:子:梁施


历史年表


太祖为司空,辟召为漳长,累转乘氏、海西、下邳令,所在有治名。


还为西曹令史,迁为属。并土新附,习以别部司马领并州刺史。


时承高幹荒乱之余,胡狄在界,张雄跋扈,吏民亡叛,入其部落;兵家拥众,作为寇害,更相扇动,往往釭跱。习到官,诱谕招纳,皆礼召其豪右,稍稍荐举,使诣幕府;豪右已尽,乃次发诸丁强以为义从;又因大军出征,分请以为勇力。吏兵已去之后,稍移其家,前后送鄴,凡数万口。太祖嘉之,赐爵关内侯,更拜为真。


建安十八年,州并属冀州,更拜议郎、西部都督从事,统属冀州,总故部曲。又使於上党取大材供鄴宫室。习表置屯田都尉二人,领客六百夫,於道次耕种菽粟,以给人牛之费。


文帝践阼,复置并州,复为刺史,进封申门亭侯,邑百户;政治常为天下最。


太和二年,徵拜大司农。


太和四年,薨。


历史评价


陈寿:①习之绩边境肃清,百姓布野,勤劝农桑,令行禁止。贡达名士,咸显於世。②后单于入侍,西北无虞,习之绩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07-01-19 19:58:00 | 只看该作者

人物之曹爽

字:昭伯

时间:?——249

籍贯:豫州 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

官职:大将军

战绩:兴平魏蜀之战战败,被蜀费祎打跨了军队。

家庭成员:父:曹真,弟:曹羲 曹训 曹则 曹彦 曹皑

人物传记

为魏明帝曹睿所宠信,不断升迁至武卫将军。曹睿病危时,拜曹爽为大将军,与太尉司马懿一同受遗诏辅少主。魏帝曹芳继位后,曹爽兄弟、党羽均在朝中担任要职,宠贵无比,与司马懿一派争权。司马懿假意退避,却暗中做出准备。一次曹爽兄弟随皇帝外出祭祀先帝,司马懿趁机发动政变,史称“高平陵事变”。曹爽优柔寡断,最终投降,被司马懿夷三族,党羽皆被剿灭。

人物评价

桓范: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犊耳!

陈寿:爽德薄位尊,沈溺盈溢,此固大易所著,道家所忌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07-01-19 19:59:00 | 只看该作者

人物之桓范

字:元则

官职:大司农

历史年表

建安末,入丞相府。

延康中,为羽林左监。以有文学,与王象等典集皇览。

明帝时为中领军尚书,迁征虏将军、东中郎将,使持节都督青、徐诸军事,治下邳。与徐州刺史郑岐争屋,引节欲斩岐,为岐所奏,不直,坐免还。复为兗州刺吏,怏怏不得意。又闻当转为冀州牧。

正始中拜大司农。

于时曹爽辅政,以范乡里老宿,於九卿中特敬之,然不甚亲也。及宣王起兵,闭城门,以范为晓事,乃指召之,欲使领中领军。范欲应召,而其子谏之,以车驾在外,不如南出。范疑有顷,兒又促之。范欲去而司农丞吏皆止范。范不从,乃突出至平昌城门,城门已闭。门候司蕃,故范举吏也,范呼之,举手中版以示之,矫曰:“有诏召我,卿促开门!”蕃欲求见诏书,范呵之,言“卿非我故吏邪,何以敢尔?”乃开之。范出城,顾谓蕃曰:“太傅图逆,卿从我去!”蕃徒行不能及,遂避侧。范南见爽,劝爽兄弟以天子诣许昌,徵四方以自辅。爽疑,羲又无言。范自谓羲曰:“事昭然,卿用读书何为邪!於今日卿等门户倒矣!”俱不言。范又谓羲曰:“卿别营近在阙南,洛阳典农治在城外,呼召如意。今诣许昌,不过中宿,许昌别库,足相被假;所忧当在谷食,而大司农印章在我身。”羲兄弟默然不从,中夜至五鼓,爽乃投刀于地,谓诸从驾群臣曰:“我度太傅意,亦不过欲令我兄弟向己也。我独有以不合于远近耳!”遂进谓帝曰:“陛下作诏免臣官,报皇太后令。”范知爽首免而己必坐唱义也。范乃曰:“老子今兹坐卿兄弟族矣!”爽等既免,帝还宫,遂令范随从。到洛水浮桥北,望见宣王,下车叩头而无言。宣王呼范姓曰:“桓大夫何为尔邪!”车驾入宫,有诏范还复位。范诣阙拜章谢,待报。会司蕃诣鸿胪自首,具说范前临出所道。宣王乃忿然曰:“诬人以反,於法何应?”主者曰:“科律,反受其罪。”乃收范於阙下。时人持范甚急,范谓部官曰:“徐之,我亦义士耳。”遂送廷尉。

历史评价

《魏略》:范前在台阁,号为晓事,及为司农,又以清省称。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07-01-19 19:59:00 | 只看该作者

人物之夏侯尚


字:伯仁


时间:?——225


籍贯:豫州 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


官职:征南大将军


谥号:悼侯


战绩:破上庸,平三郡九县,破吴军诸葛谨队


家庭成员:子:夏侯玄


历史年表


夏侯尚是夏侯渊的侄子,曹丕与他亲近友好。

【204年】 曹操平定冀州,任命夏侯尚为军司马,率领骑兵跟随征伐,后来又担任五官将文学。

【213年】 曹操称魏公,魏国政权初建,夏侯尚升为黄门侍郎。

【218年】 代郡乌桓叛乱,曹彰奉命征讨,夏侯尚跟随,参与军事,平定代郡,得胜归来。

【220年】 曹操病逝于洛阳,夏侯尚持节,护送曹操灵柩回到邺城,一起计算先前的功劳,封平陵亭侯,拜散骑常侍,迁中领军。同年,曹丕称帝,夏侯尚改封为平陵乡侯,迁征南将军,领荆州刺史,假节都督南方诸军事。夏侯尚上奏说,蜀国上庸防守松懈,建议进攻,于是出兵。蜀将孟达等投降,刘封败走,夏侯尚平定三郡九县,升为征南大将军。当时,孙权虽对魏称臣,但夏侯尚加紧做出进攻的准备,不久吴魏果然再度交战。

【222年】 魏文帝曹丕来到宛城,派夏侯尚率军与曹真共围吴国江陵。孙权派诸葛瑾与夏侯尚隔江对峙,夏侯尚在诸葛瑾渡江时火烧吴军船只,水陆同时进攻,击败吴军。江陵城还没攻下来,赶上瘟疫流行,于是夏侯尚奉诏撤回,加封食邑600户,同先前一共1900户,假钺,升为荆州牧。荆州因连年征战,残破荒芜,夏侯尚从上庸开辟道路,向西开放七百余里,山民和少数民族多来投降,五六年间,有数千家之多。

【224年】 夏侯尚改封昌陵乡侯。夏侯尚有个爱妾,其对她的宠爱程度超过了正妻,而正妻是曹氏之女,于是魏文帝曹丕派人绞杀了这个爱妾。夏侯尚很是悲伤,生病至精神恍惚,埋葬爱妾后仍然忍不住思念,又外出去墓地看她。曹丕听说后发怒,说道:“杜袭看不起夏侯尚,是有道理的。”但仍以夏侯尚是旧臣,对他恩宠不减。

【225年】 夏侯尚病重,回到洛阳,曹丕亲自去看他,握着他的手痛哭流涕。不久,夏侯尚病逝。


历史评价


《魏书》:尚有筹画智略。


曹丕:尚自少侍从,尽诚竭节,虽云异姓,其犹骨肉,是以入为腹心,出当爪牙。智略深敏,谋谟过人,不幸早殒,命也奈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07-01-19 20:00:00 | 只看该作者

人物之刘馥

字:元颖

时间:?——208

籍贯:豫州 沛国相县(今安徽濉溪县西)

官职:扬州刺史

家庭成员:子:刘靖

历史年表

刘馥汉末避乱于扬州。

【196年】 刘馥说服袁术的将领戚寄、秦翊,带着部队一起去投奔曹操。曹操非常高兴,任命他为司徒府掾。

【199年】 孙策所置庐江太守李述攻杀扬州刺史严象,庐江梅乾、雷绪、陈兰等聚众数万在江、淮间,郡县残破。曹操刚与袁绍关系恶化,认为刘馥可以负责东南的事务,于是上表任刘馥为扬州刺史。刘馥受命后,单马来到合淝空城,建立州治,南面安抚雷绪等人,使他们安心驻扎,缴纳贡赋。刘馥在几年中广泛施行恩惠与教化,百姓非常满意他的治理,流民跨山过河来归顺的有几万人。刘馥又汇聚读书人,设立学校,大规模屯田,兴修治理芍陂、茹陂、七门、吴塘等堤堰陂塘灌溉稻田,使官府和百姓都有了粮食储备。刘馥又修建城墙,堆积木石,编作草苫数千万枚,储存鱼膏数千斛,准备做战时防守用。

【208年】 刘馥去世。后来,孙权率兵十万围攻合淝城百余日,时天连雨,城欲崩,于是用苫蓑覆盖城墙,又在晚上燃鱼膏照亮城外,观察敌人的举动来作防备,于是敌人败走。经过此战,扬州的军民更加追念他,认为古时董安守晋阳的功劳也比不过他,而所修陂塘的好处,后世仍在受用。

历史评价

陈寿:自汉季以来,刺史总统诸郡,赋政于外,非若曩时司察之而已。太祖创基,迄终魏业,此皆其流称誉有名实者也。咸精达事机,威恩兼著,故能肃齐万里,见述于后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07-01-19 20:00:00 | 只看该作者

人物之张既

字:德容

时间:170---223(寿54)

籍贯:雍州 冯翊高陵(今陕西高陵)

官职:凉州刺史 西乡侯

谥号:肃侯

家庭成员:子:张缉

历史评价:

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年十六,为郡小吏。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袁尚拒太祖於黎阳,遣所置河东太守郭援、并州刺史高幹及匈奴单于取平阳,发使西与关中诸将合从。司隶校尉锺繇遣既说将军马腾等,既为言利害,腾等从之。

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太祖以既为议郎,参繇军事,使西徵诸将马腾等,皆引兵会击晟等,破之。斩琰、固首,幹奔荆州。封既武始亭侯。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太祖将征荆州,而腾等分据关中。太祖复遣既喻腾等,令释部曲求还。腾已许之而更犹豫,既恐为变,乃移诸县促储偫,二千石郊迎。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马超反,既从太祖破超於华阴,西定关右。以既为京兆尹,招怀流民,兴复县邑,百姓怀之。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既与夏侯渊灭宋建。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从征张鲁,别从散关入讨叛氐,收其麦以给军食。鲁降,既说太祖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既与曹洪破吴兰於下辩。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别攻临洮、狄道,平之。是时,太祖徙民以充河北,陇西、天水、南安民相恐动,扰扰不安,既假三郡人为将吏者休课,使治屋宅,作水碓,民心遂安。太祖将拔汉中守,恐刘备北取武都氐以逼关中,问既。既曰:“可劝使北出就谷以避贼,前至者厚其宠赏,则先者知利,后必慕之。”太祖从其策,乃自到汉中引出诸军,令既之武都,徙氐五万馀落出居扶风、天水界。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武威颜俊、张掖和鸾、酒泉黄华、西平麹演等并举郡反,自号将军,更相攻击。俊遣使送母及子诣太祖为质,求助。太祖问既,既曰:“俊等外假国威,内生傲悖,计定势足,后即反耳。今方事定蜀,且宜两存而斗之,犹卞庄子之刺虎,坐收其毙也。”太祖曰:“善。”岁馀,鸾遂杀俊,武威王祕又杀鸾。是时不置凉州,自三辅拒西域,皆属雍州。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文帝即王位,初置凉州,以安定太守邹岐为刺史。张掖张进执郡守举兵拒岐,黄华、麹演各逐故太守,举兵以应之。既进兵为护羌校尉苏则声势,故则得以有功。既进爵都乡侯。

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凉州卢水胡伊健妓妾、治元多等反,河西大扰。帝忧之,曰:“非既莫能安凉州。”乃召邹岐,以既代之。诏曰:“昔贾复请击郾贼,光武笑曰:‘执金吾击郾,吾复何忧?’卿谋略过人,今则其时。以便宜从事,勿复先请。”遣护军夏侯儒、将军费曜等继其后。既至金城,欲渡河,诸将守以为“兵少道险,未可深入”。既曰:“道虽险,非井陉之隘,夷狄乌合,无左车之计,今武威危急,赴之宜速。”遂渡河。贼七千馀骑逆拒军於鹯阴口,既扬声军由鹯阴,乃潜由且次出至武威。胡以为神,引还显美。既已据武威,曜乃至,儒等犹未达。既劳赐将士,欲进军击胡。诸将皆曰:“士卒疲倦,虏众气锐,难与争锋。”既曰:“今军无见粮,当因敌为资。若虏见兵合,退依深山,追之则道险穷饿,兵还则出候寇钞。如此,兵不得解,所谓‘一日纵敌,患在数世’也。”遂前军显美。胡骑数千,因大风欲放火烧营,将士皆恐。既夜藏精卒三千人为伏,使参军成公英督千馀骑挑战,敕使阳退。胡果争奔之,因发伏截其后,首尾进击,大破之,斩首获生以万数。帝甚悦,诏曰:“卿逾河历险,以劳击逸,以寡胜众,功过南仲,勤逾吉甫。此勋非但破胡,乃永宁河右,使吾长无西顾之念矣。”徙封西乡侯,增邑二百,并前四百户。

黄初二年【公元221年】,酒泉苏衡反,与羌豪邻戴及丁令胡万馀骑攻边县。既与夏侯儒击破之,衡及邻戴等皆降。遂上疏请与儒治左城,筑鄣塞,置烽候、邸阁以备胡。西羌恐,率众二万馀落降。其后西平麹光等杀其郡守,诸将欲击之,既曰:“唯光等造反,郡人未必悉同。若便以军临之,吏民羌胡必谓国家不别是非,更使皆相持著,此为虎傅翼也。光等欲以羌胡为援,今先使羌胡钞击,重其赏募,所虏获者皆以畀之。外沮其势,内离其交,必不战而定。”乃檄告谕诸羌,为光等所诖误者原之;能斩贼帅送首者当加封赏。於是光部党斩送光首,其馀咸安堵如故。

黄初四年【公元223年】,既薨。

历史评价:

曹丕:①非既莫能安凉州。②故凉州刺史张既,能容民畜众,使群羌归土,可谓国之良臣。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07-01-19 20:01:00 | 只看该作者

人物之乐进

字:文谦

时间:?------218

籍贯:豫州 阳平卫国(今河南清丰)

容貌:短小

官职:右将军

谥号:威侯

战绩:击吕布於濮阳,击眭固於射犬,攻刘备於沛,击袁绍於官渡,力战,斩绍将淳于琼。从击谭、尚於黎阳,斩其大将严敬,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南郡诸郡山谷蛮夷诣进降。又讨刘备临沮长杜普、旌阳长梁大,皆大破之。

家庭成员:子;乐綝

历史年表:

【公元194年】东汉献帝兴平元年
乐进从击吕布于濮阳,张超于雍丘,桥蕤于苦县,都是先登陷阵而有功,封广昌亭侯。

【公元198年】东汉献帝建安三年
乐进从征张绣于安众,围吕布于下邳,破其别遣军将。

【公元199年】东汉献帝建安四年
又击眭固于射犬,攻刘备于小沛,皆破敌军,拜为讨寇校尉。

【公元200年】东汉献帝建安五年
后来乐进渡河攻获嘉,回来后,从击袁绍于官渡,奋勇力战,斩袁绍部将淳于琼。

【公元204年】东汉献帝建安九年
又从击袁绍子谭、尚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拜游击将军。不久乐进别击黄巾,破其众,平抚乐安郡。从围邺城,平定后追击袁谭于南皮,再次先登,闯入袁谭城东门。袁谭败后,乐进别攻雍奴,再破其军。

【公元206年】东汉献帝建安十一年
曹操上表汉献帝,称赞乐进及于禁、张辽曰:「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于是以乐进为折冲荡寇将军。

乐进奉命别征高干,从北道入上党,回出其后。高干等人还守壶关,连战斩首。高干坚守未下,直至曹操亲自来征,壶关方拔。秋八月曹操征管承时,进军淳于,遣乐进与李典往击。结果管承破走,逃入海岛,海滨尽平,惟荆州未服,故曹操遣乐进屯于阳翟。后乐进从平荆州,留屯襄阳,进击关羽、苏非等人,皆击退其众,南郡诸郡的山谷蛮夷都前往乐进处投降。乐进又从讨刘备手下临沮长杜普、旌阳长梁大,皆大破之。

【公元209年】东汉献帝建安十四年
后来从曹操征孙权,假进节。曹操回师后,留乐进与张辽、李典屯于合肥,增邑五百,并前凡千二百户。以乐进数有军功,分五百户,封一子列侯;不久,乐进迁右将军。

【公元218年】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
乐进逝世

历史评价:

张辽: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

陈寿:乐进以骁果显名,而鉴其行事,未副所闻。或注记有遗漏,未如张辽、徐晃之备详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07-01-19 20:01:00 | 只看该作者

人物之张辽

字:文远

时间:169-----222(寿54)

籍贯:并州 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县)

官职:前将军

谥号:刚侯

战绩:攻袁谭,谭破,别将徇海滨,破辽东贼柳毅,定江夏诸县,斩单于蹋顿,杀陈兰、梅成,合肥破孙权.

家庭成员:子;张虎

人物传记:

三国时曹魏名将。先后从属丁原、董卓、吕布,及至吕布败后,才归于曹操。从曹操以后,辽随军征讨,多有战功,围降昌豨于东海,攻袁尚于邺城,斩乌丸单于蹋顿于柳城,又讨平梅成、陈兰争贼寇。赤壁战后,曹操征孙权不下,独任张辽引李典、乐进等守合肥,以御孙权。后孙权果引军入寇,张辽率队迎击,仅以八百之众破敌军十万,威震敌国,名扬天下。曹丕践祚,仍令张辽守御孙权。黄初二年,张辽屯雍丘,却在此得病。但辽不负众望,以抱病之躯击退吴将吕范。黄初三年,张辽病笃,逝于江都.

历史评价:

陈寿: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孙权: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

曹丕:此亦古之召虎也.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07-01-19 20:01:00 | 只看该作者

人物之于禁


字:文则


时间:?-------220


籍贯:兖州 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


官职: 左将军


谥号:厉侯


战绩:破高雅於须昌。从攻寿张、定陶、离狐,围张超於雍丘,皆拔之。从征黄巾刘辟、黄邵等,屯版梁,邵等夜袭太祖营,禁帅麾下击破之,斩(辟)邵等,尽降其众。围桥蕤於苦,斩蕤等四将。襄樊之战战败被关羽俘虏.


家庭成员:子:于圭


历史年表:


[184年] 黄巾起义,鲍信招合徒众,于禁附从起兵。

[192年] 曹操领兗州牧,于禁与其党俱封为都伯,属将军王朗。王朗异之,向曹操推荐于禁之才可任大将军。曹操召见于禁,拜军司马,使之攻广威,拔之,拜陷陈都尉。

[194年] 跟从曹操讨吕布于濮阳,攻破吕布二营于城南,又与别将破高雅于须昌。

[195年] 跟从曹操攻寿张、定陶、离狐,围张超于雍丘,皆破之。

[196年] 跟从曹操征黄巾刘辟、黄邵等,屯版梁。黄邵等夜袭太祖营,于禁率麾下击破之,斩刘辟黄邵等,尽降其众。迁平虏校尉。


[197年] 跟从曹操至宛,招降张绣。张绣复叛,曹操与战不利,军败,还舞阴。这时军乱,各间行求太祖,于禁独领所属数百人,且战且退,虽有死伤不相离。虏追稍缓,于禁徐整行队,鸣鼓而还。未至曹操所,道见十余人被创裸走,禁问其故,曰:“为青州兵所劫。”初,黄巾降,号青州兵,曹操宽之,故敢因缘为略。于禁大怒,令其众曰:“青州兵同属曹公,而还为贼乎!”乃讨之。青州兵逃走向曹操告发。于禁见敌兵将至,先立营垒,没有时间见曹操。有的人对于禁说:“青州兵已告状,你赶快去申辩吧。”于禁曰:“今贼在后,追至无时,不先做准备,何以待敌?且主公聪明,何必申辩!”后来见了曹操,具陈其状。曹操很高兴,对于禁曰:“淯水之难,吾其急也,将军在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名将,何以加之!”於是录禁前后功,封益寿亭侯。

[198年] 复从曹操攻张绣于穰,擒吕布于下邳,别与史涣、曹仁攻眭固於射犬,破斩之。

[199年] 曹操初征袁绍,袁绍兵盛,于禁愿为先锋。曹操壮之,乃遣步卒二千人,使于禁为大将,守延津以拒袁绍,曹操引军还官渡。刘备在徐州叛变,曹操东征之。袁绍攻于禁,于禁坚守,袁绍不能攻下。复与乐进等将引步兵骑兵五千,击袁绍其他的营寨,从延津西南缘河至汲、获嘉二县,焚烧保聚三十馀屯,斩首获生各数千,招降袁绍将何茂、王摩等二十馀人。曹操复使禁别将屯原武,击袁绍其他的营寨于杜氏津,破之。迁裨将军,后从还官渡。曹操与袁绍连营,起土山相对。袁绍命令士兵向曹操的营中射箭,曹操的士卒多死伤,军中惧。于禁督守土山,力战,气益奋。袁绍破,迁偏将军。

[205年] 冀州平。昌豨复叛,遣于禁征之。于禁急进攻昌豨;昌豨与于禁有旧,降于禁。诸将皆以为昌豨已降,当送还曹操,于禁曰:“诸君不知主公令乎!围而后降者不赦。我奉法行令,事上之节也。昌豨虽我旧友,但我可失节乎!”自临与昌豨决,陨涕而斩之。曹操闻而叹曰:“昌豨降不诣吾而归禁,岂非命耶!”重用于禁。东海平,拜禁虎威将军。后与臧霸等攻梅成,张辽、张郃等讨陈兰。于禁到,成举众三千馀人降。既降复叛,其众奔兰。张辽等与兰相持,军食少,于禁运粮前后相属,张辽遂斩兰、成。增邑二百户,并前千二百户。

这时,于禁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俱为名将,曹操每次征伐,不是用为行军前锋,就是用为后拒;而于禁持军严整,得贼财物,无所私入,由是赏赐特重。太祖常恨朱灵,欲夺其兵权。曹操见于禁有威重,遣于禁引数十骑,赍令书,往朱灵营夺其军,朱灵及其部众都不敢敢动;曹操让朱灵为于禁部下,众皆震服,其见惮如此。迁左将军,假节钺,分邑五百户,封一子列侯。

[219年] 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于樊城,又遣于禁助曹仁。到了秋天,下大雨,汉水溢起,平地水数丈,于禁等七军皆没。于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没有地方可以逃走,关羽乘大船攻于禁等,于禁遂降,惟庞德不屈节而死。曹操闻之,哀叹者久之,曰:“于禁跟从我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

[220年] 曹丕称帝,孙权称臣,送遣于禁还魏。文帝曹丕引于禁须发皓白,形容憔悴,泣涕顿首,拜于禁为安远将军。曹丕就命他去拜见曹操的陵墓,陵中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之状。于禁见,惭愧病发而死。


历史评价:


陈寿: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


虞翻:禁败数万众,身为降虏,又不能死。北习军政,得禁必不如所规。


裴松之:围而后降,法虽不赦;囚而送之,未为违命。禁曾不为旧交希冀万一,而肆其好杀之心,以戾众人之议,所以卒为降虏,死加恶谥,宜哉。


曹操:①淯水之难,吾其急也,将军在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名将,何以加之。②豨降不诣吾而归禁,岂非命耶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