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6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家来猜猜关于哪个报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08-20 06: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事隔4年还能找到死者生前的纸条,佩服!
2, 拿到内裤会想到和高父对照DNA,奇人!
3, 1 10会打不通,意外!
4, 死了人隔一夜才勘察现场,敬业
5 尸体检查10分钟搞定,高水平!
6,
坠楼会把钮扣摔错位,奇迹!
7, 腰带可以摔没,怪!
8, 人死后还能被抓出血印,功夫高深!
9,
所有人明知道有精神病,宾馆还聘用,好老板!
10,动用80人抢尸体,不算多!
11,一个宾馆服务员 自 杀,市委书记几次召开会议解决,有能力!
12,一个宾馆服务员自杀政府赔偿4万,好政府!
13, 当 年负责此案的人竟还升了官,有眼力!
14,明知漏洞百出还厚颜无耻开了新闻发布会,有智商!
15, 明明 知道全国人民都会愤怒还敢拿出这样的结果.有胆识!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6-08-20 06:14:00 | 只看该作者

快天亮了没人打仗,无聊就上新浪看看新闻,暑假前,在学校每天都会关注的一个事件,谁知道会得出这个结果,真是当代窦鹅冤案呀!看到这样的结果,真的很伤心,大家猜猜看是哪个事件,看看团里关注新闻的有多少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06-08-20 11:44:00 | 只看该作者

高萤萤事件..............!

其实答案你已经告诉大家了,因为你写了高父2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21 1:58:24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06-08-21 12:36:00 | 只看该作者
在权力面前,嗯,董卓当年还用开会,直接把你灭了就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08-21 21:19:00 | 只看该作者
高莺莺案已定论 为何公众仍置疑

万维读者网 作者: 佚名 2006-08-19 15:58:57


昨天上午,广受关注的“高莺莺案”复查结果公布:高莺莺系跳楼自杀身亡;高父向公安机关提供的高莺莺内裤上的精斑为其本人所留。高天虎捏造事实,诬告陷害及伪证行为,涉嫌构成犯罪,已被襄樊市公安机关立案侦察。此结论与一周前“知情人”透露的消息完全一致,只是这一次,襄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没像“知情人”那样,给出一些缺乏说服力的论证。

 昨天公布的结果出自官方,明显更有权威性。尽管很多人相信,真相并不像民间版本所说的那样简单,高莺莺自杀也并非不可能,但很少有人相信,这个堂皇的结论所显示的就是全部事实,这从各大网站、论坛、贴吧上针对此事的留言中就可看出。如果说结案前公众不相信的是高莺莺自杀之说,结案后公众不相信的,就是这个官方结论,以及给出这个结论的专案组。

  按理说,专案组中包括了公安部与湖北省的刑侦专家,物证鉴定也是公安部做出的,这些都有助于打消公众的疑虑,为什么专案组的结论仍会受到质疑呢?

  第一,专案组成员名单始终未得公布,这种神秘引人猜测。专案组虽然包括上级专家,但主力仍然来自襄樊市公安局。有分析认为,这样的人员组成,很难脱离与原老河口市公安局办案人员的联系。当初最大嫌疑人之父孙楚寅落马已经三年,高家申诉四年却难有结果,足以证明地方势力盘根错节。虽然这只是猜测,但既然是复查,专案组确实应该避嫌。事实上,专案组要调查的不仅仅是高莺莺的死亡真相,还应包括当初的办案程序以及责任归属。为此,该案的调查应完全避开襄樊警方。不能做到这点,至少要公布原办案组与现专案组的成员名单,彻底撇清两者关系,其公正性与权威性才能获得公众的认可。

  第二,专案组办案程序的不公开也同样让人浮想联翩。不可否认,在办案过程中过多披露细节可能会阻碍调查进程。但如今案件已结,为什么不将一个月来专案组的猜测、侦察、取证、推理过程讲清楚?据报道,当初法医鉴定有录像为证,为什么不播放录像让大家看看清楚?既然证据足以说服经验丰富的刑侦专家,那么也必定能够说服热切期待的公众。

  第三,专案组的人为何会想到精斑可能是高父所留,因此去检测他的DNA?有曾接受媒体采访的村民反映,他们被派出所找去之后,警方所问第一句话便是“高天虎给了你多少钱?”这是否说明警方对高天虎做伪证早有预设,是否有可能因此屏蔽掉了其他可能的证据与线索?据专案组成员透露,这是因为高天虎一直在告状,却始终不肯拿出那件内裤,也不与专案组接触,所以专案组有理由怀疑其精斑证据是伪造的。但以普通百姓的思维解读,高父所为并不奇怪,那件内裤是他唯一的证物,当然不会轻易拿出。而且经过四年的失败申诉,高父对一个主要人员仍来自襄樊警方的专案组有所保留,似乎也是人之常情。

  第四,随着案件复查的结束,媒体的信息源趋向单一。高父高母因涉嫌伪证被拘留,已经无法再发言。此前接受过媒体采访的村民也表示自己现在不敢说话。更有报道说,记者的调查曾经遭受当地不明身份人员的跟踪,甚至一直跟到湖北省公安厅。这是否表明某些势力对整个事件还有严密的控制?当然,并没有证据表明警方指令相关证人禁口。但只有公开论证过程,允许媒体对证人进行独立采访,才能消除公众的疑虑。

  专案组重查4年前的旧案,曾令公众与媒体寄予厚望,可是纵观其办案过程和最终结论,都不能说服公众,徒令公众对司法公正的怀疑升级升温。或许此案至此已经终结,或许时间流逝洗涤旧迹,人们的疑惑与追问终将无力无奈地结束,但与这些结束同时发生的,也许是司法系统公信力遭受的伤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21 21:27:05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