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004|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呕心沥血一诸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01-25 10:5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国时代,英雄辈出,文臣武将,各倚其主,斗智斗力,历史上有一个时代与之有些类似,就是战国时代,其它皆稍逊之。

  那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如果将那个时代的英才们比作璀璨群星,那么诸葛亮无疑是其中最亮丽里的一颗。

  许是受小时候听故事的影响,许是受《三国演义》影响,一直心慕诸葛亮的谋略和为人,想象里,他羽扇纶巾,指画天下若掌上观纹,曾几度为其倾倒。

  古时候人们对诸葛亮也曾有过争议,但从没有像现在的人们从这么多的视角去观察他、分析他。裴松之注《三国志》,驳郭冲的难五事,只是说郭冲所言五事有悖常理,毫无诋毁诸葛的意思,而晋灭蜀后,晋主命陈寿整理诸葛的典章文章呈现,足见诸葛在当时的影响。

  诸葛在那个时代的影响有两个事情可以略微看出来:1、刘备死后,蜀汉需要跟东吴修复关系,共抗曹操,这时的孙权却有些犹豫不决,联蜀抗曹虽计之上也,但担心刘禅幼弱,国小势逼,为魏所乘,不足为恃,空自耽误。后邓芝出使东吴,告诉孙权蜀汉诸葛用事,分析凭地利人和足以抗曹的形式,孙权才下定决心与蜀结唇齿之依。2、刘备死后,终诸葛之世,扬兵于魏,魏不能加兵于蜀。司马懿与诸葛亮相拒渭南,明帝嘱宣王说:坚壁据守以挫其锋,待其粮尽,掳掠无获,必走,追之可获全胜。司马懿与亮对,其君臣谨慎若此。

  诸葛出世,凭隆中一对,足可傲视千古,刘备以此行事,终成天下三分,当其时也,刘备依托蜀汉为根基,关羽据荆襄联东吴以胁曹,魏延等驻汉中以观天下,张飞、马超等虎将为其爪牙,此蜀全盛之时也。

  现在的研究有几点对诸葛的质疑,今以拙见略辩如下:

  一、不用魏延建议,假魏延奇兵,从异道直出潼关,魏兵将皆在外,长安空虚,乘此咸阳以西可一举而有也。

  世上本来难有百分的胜算,兵法又贵在奇正相和,出奇制胜,况纵魏延不成,所损不过魏延数将,一万余兵丁,究其得失,颇可一为。

  考虑诸葛亮不想这样做的原因绝非魏延自己以为的怯,可能有两个,一个是诸葛亮认为蜀汉没有多少可供失败的本钱,不愿意冒险。另一个,也可能是很主要的一个,是关羽荆州之失留在他心上的阴影。

  看《三国志》魏延传,大约可知,魏延起于行伍之间,善养士卒,性子矜高,以致“当时皆避下之”,这又不能不让人想起关羽。魏延才能不及关羽,其性高气傲却有过之而无不及,纵如关羽当年,虎踞荆襄,曹操为之侧目,孙权为之忧心,而一旦举动失措,聚九州之铁,难铸此错。

  担心魏延刚愎自用,一如关羽当年故事,这是一种很大的可能。又:魏延才不及关羽,忠心不及关羽,败有损于蜀,成也未必是好事,就钟会后面的例子看,诸葛是否有担心难制的考虑,不得而知.

  二、事必躬亲,打击异己,不注意培养人才。

  刘备在时,诸葛亮足兵足食供应,其作用类似萧何之于刘邦,刘备死后,诸葛亮事无巨细皆躬亲为之,实为一失,俗语说的纵浑身是铁,又能打几个钉儿?

  但说他打击异己怕有些冤枉,这里面有几件事情可以略依为证:

  1、刘封的被杀,诸葛亮是赞成的,但从当时的事情上来看,刘封有罪,罪不当诛,刘封死后,刘备为之流涕。

  诸葛亮是怎么考虑的?难道是因为刘封不是自己的嫡系吗?那个时候,诸葛亮又哪里有什么嫡系?诸葛亮主张除掉刘封的原因,《三国志》上说的明白,担心刘封刚猛难制,如果结合刘禅的暗弱,就不难明白诸葛的用意。

  2、关于彭羕之死。彭羕先后为庞统法正所荐,刘备以为奇才,用之实颇有才干,事皆称心。但彭羕最大的毛病却是如诸葛亮所言,心大志广,从其在刘璋时的行事,及在刘备处得意后的表现来看,诸葛亮的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而在其左迁江阳太守时,矛头直指刘备,对马超说:你在外,我在内,天下可一举而得。这是公然要造反的,从这也可看出诸葛亮担心是有根据的,从蜀汉稳定的角度讲是对的。

  像这种只能意气风发,稍不如意就有异心的人,越有才,做起乱来越可怕。庞统法正推荐他,是看中他的才能,诸葛亮则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他,知其难当大任,心大志广,一不如意,后必成患。

  如彭羕这种情况的,西蜀还有一个,就是后来的杨仪,以个人恩怨逼杀魏延,尔后多次以此胁功,以为不如投魏。

  3、对费玮姜维等后进的提拔奖掖。《三国志》载,诸葛亮征孟获回来,“群寮於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费玮何许人也?时一寂寂无名之辈。从费玮出使东吴,孙权谓祎曰:“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

  孙权为三国一雄,对人才的甄别自有其过人之处,从此可以看出,诸葛亮的这种奖掖提拔是相当有眼光的,而以后来费玮继蒋琬为相的情况来看,更可看到诸葛亮知人善任,不拘一格的一面。

  4、李严、廖立事。廖立以为己才仅在诸葛亮之下,位次却在李严等下,心中不服,常发怨言,诸葛亮以其惑乱众心,废其为民;李严与诸葛亮并受托孤之重,督运粮草不继,招亮退军,却又对后主刘禅说:兵伪退,意在诱贼,为解脱自己不办之则,竞不惜栽赃诸葛,离间君臣,后废为民。

  然此二人,虽人品行事有差,却实具才干,闻知诸葛亮死,廖立流涕,自知诸葛一死,再无被起用之望;而李严则以激愤发病死,以诸葛再时,自己还有东山再起的可能,诸葛亮一死,终生怕无指望。

  从这两件事上,也可以看出诸葛亮处事公允,人无不平。

  三、诸葛亮的军事才能。陈寿评价诸葛亮说其“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幹,优於将略。”是不错的,但必须看到这奇谋为短之短是与谁相比,是与其治戎还是与什么别的,而“理民之幹,优於将略”,如果是略逊,此评是佳评也。

  诸葛亮治蜀,死后每一佳政,百姓都传是其子所倡建,足见其治民之效,陈寿说达到了“路不拾遗,强不侵弱”的地步,实在令人叹服啊,如果以诸葛的将略与其理民相比略逊,此评不屈诸葛。

  诸葛亮自刘备死后屡次用兵,平南征孟获,几擒几纵,安定了南方;几出祁山,虽逢魏之猛军强将却常居上风,退而不乱,射杀张合,斩杀王双,皆时之名将;与司马对决渭南,司马更是避战待敌,不撄其锋,诸葛死后,司马案其行垒,感叹说:天下奇才也。

  司马何许人也?戎马天下,常出奇制胜,竞对诸葛亮有此一叹,有时候,对手就是知音。

  其实,谈到谋略,只隆中一对便可,何必其它呢?

  四、屡出祁山,穷兵黩武,一无所成。关于这点,陈寿的《三国志》写得很明白,“(亮)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幹,优於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诚哉,斯言也。

  西蜀国小地偏,难有擎天之才,遍观诸人,守成可也,与魏对敌,难有进取,诸葛亮想凭己才,乘在世之日,为刘禅打下一片好的发展基业,可惜天不遂人愿,时也?命也?

  诸葛亮的事迹颇多,我读之,不过快意于故事之中,然亦时有遗憾之慨,如果诸葛亮不是事必躬亲,更放开一些,任人以用,自己观大略,总大纲,岂不是更好?

  但我又想,如果真的这样,诸葛亮会不会就又是一个司马懿了呢?诸葛亮的诸多行事,与刘禅暗弱,西蜀寡小,为报知遇之恩有莫大关系,其甄选的人才才能当然是重要的,但持重忠心方面考虑得尤其多,诸葛用人的诸多不解处,多可以从此索解。

  世间事难有万全,老虎如戴翼,奔跑的还会那么快吗?

  世人对诸葛亮的研究可谓入微尽细了,如我等读书不多,见识浅陋之辈,难有所发掘,徒发感慨聊舒己意而已。

  就以当初读完诸葛亮故事所发的感慨作结吧:隆中一对,名垂千古,联吴抗曹,功成赤壁;借据荆州,西取巴蜀,三分天下,鹿死谁手?关羽一没,刘备耀武,猇亭一败,皆成泡影;白帝托孤,诸葛鞠躬,国小将寡,屡逞兵威,数出祁山,终无所获。非不知其难行也,为报知遇不得已呕血而为之,痛哉孔明,惜哉孔明.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7-01-25 12:21:00 | 只看该作者
诸葛亮确实不象传说的那般厉害,六出祈山都无功而返,这算厉害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07-01-25 12:23:00 | 只看该作者
不过,话说回来,蜀国当时地广人稀,与蛮族作战又牵制及消耗大量兵力,想要靠蜀偏安尚可,进取就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7-01-26 08:57:00 | 只看该作者
诸葛亮确实不象传说的那般厉害,六出祈山都无功而返,这算厉害吗?--第一,六出歧山是《三国演义》的说法,实际上,历史上诸葛没有六出歧山。第二,厉害不厉害要看具体情况,比如,一出歧山,魏举国震动,三郡判应,你说厉害不?无功而返的原因很多,时值魏之全盛时期,名将多在,国力难敌,补给跟不上等等。至于不像传说中的那样厉害已是定论,但更不像有些人批的那样窝囊。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01-26 09:48:0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同意楼主所言,魏蜀当时的情况根本不可同日而语,蜀被几千人突进江油即举国崩溃,国中无人,竟致于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02-10 00:05: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03-02 07:3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老当在2007-1-26 8:57:00的发言:
诸葛亮确实不象传说的那般厉害,六出祈山都无功而返,这算厉害吗?--第一,六出歧山是《三国演义》的说法,实际上,历史上诸葛没有六出歧山。第二,厉害不厉害要看具体情况,比如,一出歧山,魏举国震动,三郡判应,你说厉害不?无功而返的原因很多,时值魏之全盛时期,名将多在,国力难敌,补给跟不上等等。至于不像传说中的那样厉害已是定论,但更不像有些人批的那样窝囊。

同意`````此观点 ````

狂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03-10 04:25:00 | 只看该作者
祁山战役是3攻3防啊,话说是6出但不是6次进攻,为保汉中,怕司马懿乘胜追击殃及汉中百姓所以要以兵拒之.游戏中大家都愿意在自己城里防守,但实事上都不愿意在城里防守,都是出去迎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03-14 10:53:00 | 只看该作者

降低宝物维修费用,增加策币收益,这样才能刺激消费,使玩家更可能带宝进入战局.宝物的需求增大,充汉玉币的玩家自然增多.

不要光盯着人家充汉买策的那点收入,治标不治本,迟早玩完!

顺便说一句,三国策的游戏策划跟程序员几乎白养了,都是些拿钱不干活,出工不出力的主!不知道是不是皓宇开的薪水太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03-14 10:53:00 | 只看该作者

降低宝物维修费用,增加策币收益,这样才能刺激消费,使玩家更可能带宝进入战局.宝物的需求增大,充汉玉币的玩家自然增多.

不要光盯着人家充汉买策的那点收入,治标不治本,迟早玩完!

顺便说一句,三国策的游戏策划跟程序员几乎白养了,都是些拿钱不干活,出工不出力的主!不知道是不是皓宇开的薪水太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