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0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三国演义 正文 第一回 刘蜀汉中道积弱 守锦竹诸葛领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4 22: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公元262年,蜀姜维伐魏,败于邓艾,遂退守沓中。魏邓艾偷渡阴平成功,夺江油。江油太守马邈降,并献蜀中栈道明细图于邓艾。邓艾遂进兵锦竹,我们的故事便由此展开……

时蜀主刘禅听闻江油失守,邓艾已兵临锦竹关,锦竹一失,成都无险可凭,势必危矣。刘禅虽昏庸无能,却也知道其中厉害,成都一失,自己的安乐日子也算到头了。慌忙间传旨,召文武百官商议对策。群臣到齐,不待刘禅开口,蜀辅国大将军尚书令董厥即出班奏曰:自魏司马昭分三路大军兴兵寇边以来,汉中,阴平俱失,蜀中将校死战不能敌,每战不利,今邓艾已近锦竹关,锦竹若失,蜀真亡矣。言罢,眼中含泪,哀叹不已。群臣也无不感慨。想当初,昭烈帝刘备初定两川,以仁义待人,蜀中军民无不欢欣鼓舞。及至武侯诸葛丞相七出祁山五次伐魏,几窥中原。想来往事历历在目,而今武侯不在,蜀中宦官黄皓专权,虽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不能回天。刘禅虽早已知晓,今早再听董厥一言,利害颇重,心中着慌不已,汗流颈锁,曰:如之奈何?董厥闻之,长叹一声:为今之计,只得一面遣使飞报大将军姜伯约尽起沓中之兵,来援成都,伯约受丞相之托,忠君体国必起沓中之兵来救。另于百官中选一文武之才,率兵镇守锦竹,剑阁等处,待大将军兵到,则进可复夺失地,退可保成都无虞。再遣一忠义之士,携金银蜀锦,深入蛮地,去搬救兵。孟获一族感丞相七纵之德或遣将来援或资我以战马兵器。此者或可解蜀中之危。之后,再遣一能言之士与吴主澄说唇亡齿寒之利弊,使其屯兵合肥牵制魏国。忘陛下深查之。刘禅早已六神无主,还管得甚查不查得,只道:“卿言甚善,只是文武当中谁可前去呢?”话音刚落,只见文官班中闪出一人,大声道:“某不才,愿效丞相深入不毛,说得蛮族来援,即便蛮族不肯出兵,也保孟获不趁虚袭我成都。”众视之,乃御史中丞领广汉太守杨洪是也。杨洪为人正直,行事谨慎,素有善名。董厥见之心稍宽,自诩蜀中尚有救国之才,乃曰:“季休此去责任重大,危险不下于亲临战场,蛮中久不习王化,今丞相已逝,难保不起反心。”杨季休道:“尚书宽心,某若无十全把握,也不敢亲身冒险,留下这残躯上沙场杀敌矣。”董厥大喜,当即遣杨洪去迄,姜维处也遣谨慎细作前去传旨,吴主使节也整装出发,自是不表。一切用物,随从自有小官置办妥当。

见杨洪去了,董厥乃奏后主曰:杨太守此去必成,耽误之急乃需选定锦竹守将,此干系重大,非凡人可担此任。话音未落,文官班中又闪出一人,众视之,乃诸葛武侯之子,诸葛瞻是也。瞻拱手奏曰:“某虽不才,愿效臣父,领兵守住锦竹,必不叫邓艾来犯我主。”刘禅视之,大喜,曰:“如思远亲去,朕甚欣慰。”刘禅话音未落,只见得武官班中也闪出两人,大呼:“某等愿随小武侯同去!”众视之,乃常山赵子龙之后,赵统,赵广两兄弟是也。刘禅看到赵家两兄弟,也不免回忆起当初长坂桥上的一场恶战。不仅暗暗感慨,若是子龙将军尤在,何惧邓艾哉。一种凄凉的感觉顿时涌上心头,只道:“如此甚好,命诸葛瞻为蜀安国将军总领成都,锦竹,剑阁等处兵马,赵广,赵统为副将,尚书李球为参军,建威将军张绍为副参军各率本部军马,更点御林军7万5千,前去镇守锦竹关。蜀之安危,全寄托于众位身上了。”堂下,诸葛瞻等大呼一声遵旨,即刻点兵去了。

随着诸葛瞻四人的离去,刘禅心中似乎稍微安宁了些,看向两边的文武官员,老得老,少得少,当真是个青黄不济的局面。正想得入神,丞相蒋琬出班奏曰:“陛下,臣闻司马昭三路来犯,邓艾只其中一路也,尚有钟会一路已杀至阳安关下,虽阳安关足可坚守,然不可不防,需再取一人率兵临锦竹林外扎营,以为小武侯,阳安关援应。”蒋琬,字公琰,为人有才,公正,孔明出祁山时多有功勋。刘禅现在是有求必应,他再笨也知道下面这帮臣子是在为自己的安乐日子流血出力,稍微晃了晃脑袋曰:“丞相以为谁合适?”蒋琬微笑不语,望向董厥。董厥看了看蒋琬,心想我这把老骨头也豁出了,便抢先一步到:“臣愿往!”蒋琬对曰:“不知老将军需哪位将军同往?”董厥略略一顿,张了张口,始终没把话说出来。大家都望着董厥这位跟随先帝征战南北的老臣,场面有点尴尬。就在这时,殿外走来两位将军,这二人不是别人,乃是蜀国精锐部队——无当飞军的统领,一位脸大体壮的乃是汉阳将军张翼,一位是王平之子,武阳将军领都阳太守王尹。二人见了刘禅,曰:“某等愿往。”这时,蒋琬和董厥的表情算是松弛了下来,而刘禅却皱了皱眉,要知道这无当飞军可是蜀国最后的屏障了,早期蜀国引以自豪的白耳兵在白帝城一役几乎全军覆没,统领博彤战死。要是把这支部队也派出去,成都就只剩2万御林军和2万治安军了,万一冷不丁从哪再冒出一股魏国军队,成都的防御就成了问题。想到这儿,不由的眉头又紧了紧。蒋琬见刘禅没有同意的样子,便开了口:“陛下,臣以为成都城高易守,况先主亲点中军都向宠极善治军与防务,如情势危急,建宁,永晶,越嵩三郡亦可发勤王之师。一两路魏军不足惧也。倘若锦竹有失,魏军四面围定,确是致命之处,望陛下三思,准张、王二人所奏。”蒋琬顿了顿,又继续道:“臣受诸葛丞相所托,担此重职,日夜不宁,恐有负所托,无面目见武侯,无面目见先帝矣……”刘禅有点受不了蒋琬的老泪纵横,迅速打断了蒋琬的话,“准奏,就命董厥,张翼,王尹三人率成都治安军2万,无当飞军所部,锦竹林外扎营,以为援应。”“领命。”董厥三人大声说道,并笑了笑看向蒋琬,以示感激。接着三人自去点兵,晚诸葛瞻3天出发,而蒋琬也在积极的为大军的后勤补给筹划着……

花开两端,各表一枝。却说诸葛瞻辞了刘禅,来到校厂中营,点齐诸将,准备出征,聚诸将曰:“谁敢为先锋?”言未讫,一少年将军出曰:“儿愿为先锋。”众视之,乃瞻长子诸葛尚也。尚时年19岁。博览兵书。使一条月牙两刃戟,有万夫之勇。瞻视之大喜,遂命尚领兵2万为前部先锋。赵广,赵统为副先锋。自己与张绍居中军,尚书李球为后合,督运粮草。是日,大军离了成都,来迎魏兵。

却说邓艾引兵将至锦竹,乃命其子邓忠,副将师纂为前部先锋,来抢锦竹关。师、邓二人领着1万人马来到关前,早见关上旌旗林立,刀枪耀明。原来锦竹关守将黄崇早得前方飞报,点起关内兵马5千余人,架起武侯所遗连弩十余张,准备坚守以待成都援军。这守关黄崇乃是黄叙子侄,老将黄忠孙侄。使一口大砍刀,更是得了黄老将军百步穿杨之能,因得罪了宦官黄皓,故被贬为一关守将,埋没于此。

当下师、邓二人勒马于门旗下,列成阵势。邓忠出马扬鞭而指,曰:“守关将领请了,今我等奉司马都督将令,来取成都,量汝弹丸之地不如早降,可保厚禄。”黄崇在关上听了,微微一笑也不答话,举起羊由弓,嗖的一声将邓忠盔上红缨射去半截。吓得邓忠慌忙退入阵中,不免惊出一身冷汗,方知这黄崇乃有百步穿杨之能,方才只是一个警告而已。关上蜀军士气大振,连日来只闻蜀军将校死的死,伤的伤,今天算是扬眉吐气了。邓忠这边心理可不好受,真是有闷了一肚子气,把枪一招,一个千人队各架云梯嚎叫着抢关而来。只见锦竹关上10余架连弩车瞬间发射,接连数波箭失向魏军倾泻下来,魏军怎可抵挡,一时间中箭者不计其数,千人队撤回来时只剩下不到2百余人。这连弩车乃是武侯遗物,一车百孔,一行20孔,共5列。每孔可发箭10枝。发射时也是一行一行发射,这样更能有效的杀伤敌人以及为装填箭失赢得时间,对敌人造成连续性打击。邓忠正要组织第二次冲锋,副将师纂上前劝曰:“小将军,我等急切不能下关,拖久终为所累,不如先退30里下寨,待士载将军中军至,再作商议。”邓忠点头,曰:“诺。”于是邓忠命令第2个千人队发起佯攻,大军后队作前队向后退去。黄崇恐有埋伏,也不出关,放他去了。

却说黄崇退了邓、师二人,正待下关少歇。以防魏大兵至,却早忘见关后竹林中尘土飞扬,旌旗招展,大惊,莫不是魏军前翻进攻是假,走小路摸到我关后是真?乃急召校尉彭和到城楼一观。不过一刻,只见来的军队军容甚严,刀枪耀眼,当先一员小将白袍银铠,快马寻关而来。

预知那员小将究竟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7-10-16 13:45:00 | 只看该作者
[em11][em11][em11]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