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县是古代治水英雄夏禹王的降生之地,自古称为“神禹故里”。 北川、古属西羌,称西夷。《孟子》说:“禹、西夷之人也”。《史记》云:“禹生西羌。”竹书纪年说“修已背剖而生禹于石纽。”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川西北置郡设县,北川属汶山郡广柔县。杨雄《蜀王本纪》、陈寿《三国志》、郦道元《水经注》等史籍都记载禹生广柔县,具体地点为石纽刳儿坪。北周天和元年(公元556年)始置北川县。 大禹是我国炎黄之后的双一人文初祖,是我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化身和集中体现.他随山浚川、决河导江、历尽千辛,制服了泛滥于神州大地的滔天洪水,使先民得以安居生息;他定九州、置百官、立项法、制刑典、建都邑,创建夏朝,使华夏民族完成了由洪荒时代跨入文明社会的伟大飞跃;他身为先民、无私无畏、造福子孙;科学治水、神州永宁;艰苦奋斗、勤政爱民;民族团结、和睦共存的精神千古流芳。他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公无私品德家喻户晓。他疏九河,活中原的丰功伟绩世代相传,千百年来,北川人民一直视大禹为始祖,为宗神 威州镇是汶川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阿坝州的门户。这里古属冉毵部,绵池镇为郡、县旧址。姜维城在今威州镇。自汉代以来所设汶江、绵池、汶山、汶川等建置皆以境内岷江得名(古“汶”、“岷”通用),历代治所有所变迁。现为汶川羌族自治县。县城威州四面环山,堡子关雄踞杂谷脑河与岷江之间,有“三山雄秀,二水争流”之誉。汶川境内的藏羌历史上是善战的民族,羌碉尤其是居住和军事两用的独创性建筑。姜维城的存在也恰好说明这里曾是蜀汉和少数民族发生战争的地方。
姜维(202~264) 是三国时期蜀国名将,曾经到汶川平定边乱。姜维本是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人。《后汉书.西羌传》:“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姜维是羌族人,三国时期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干部”之一。早年任曹魏中郎,后投蜀汉,任仓曹掾,继升中监军、征西将军。蜀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攻魏,病亡五丈原军中,姜维等秘不发丧,摆脱司马懿追兵,从容撤回汉中。费袆死后,他掌蜀汉兵权,并升任大将军。景耀六年(263),汉中失守,姜维自沓中(今甘肃舟曲西北)撤兵,魏将诸葛绪据守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桥头,断其归路,姜维从侧后进击,迫退魏军,乘势过桥,与蜀将廖化、张翼会师,据守剑阁(今四川剑阁东北),魏军10万被阻。因魏将邓艾出奇兵直逼成都,刘禅出降,姜维奉命投降。西蜀灭亡后,他还想利用钟会复兴蜀汉,参与魏将钟会叛魏,事败被杀于成都,可见出他忠于蜀汉的坚定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