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褚马超之战时间:发生在211年
1.年龄
许褚比马超大。马超那时35,正值当打之年。许褚就不一定了。肯定比马超大,与张飞同一时代的猛将,40岁左右吧。年龄上马超占优!
2.卸甲:
a.卸甲主要动机是为兴起,而非体力与实力不济!许褚是一个爱耍性子的豪爽之人,觉的杀的很爽,卸甲会更爽,这与个人性子有关。
b.马超用的是枪,许褚用的是刀。卸甲对许褚有利,因为刀多砍招,而强多刺招。马超卸甲对自身不利。
3.弃刀
夺枪
许褚与马超的目的都一样,誓死打败对方
a:弃刀:许褚先砍下去,马超闪过,再向许褚心窝刺去,许褚即弃刀将枪加住。
说明:许褚先砍,马超再闪,闪完便刺。这不是防守反击。
b:许褚是
先闪过枪再弃刀 还是先弃刀再闪过枪
若果是前者,对许褚有利
反之,这将成为反衬马超稍强一点的有利说服点
这里毛本并未交代,都有可能,所以不能妄下定论!
按照罗贯中原来的意思,是先闪过,而后在夹枪,而后弃刀!这是人家罗贯中的意思啊。也就是说,在刀砍空情况下,从容躲闪对许褚来说是没问题的,并非不可能!
c:主动夹枪,还是被动!文中未作交代,是主动,则对许褚有利。
这个疑点我来做回答:
从概率学的角度来分析,能战刀二百多回合,许褚刀砍空的次数应该很多吧,也就是说马超回刺许褚的次数很多,那么许褚会怎么么做呢。
(一)不用躲闪,因为此时许褚砍空后,只需将刀把抬高,隔开马超的枪即可,这个动作,难度最小,而最省力,而且最保险。因为大刀的重心在前半部分。
(二)躲闪
这样风险就较大,因为大刀砍空,重心前移,因为提刀在手,躲闪稍微能难度大些!
所以,此时,许褚有两个选择,但许褚却选择了第二个,这个情况不正说明了许褚是主动弃刀。许褚主动弃刀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夺枪!
其实马超也可以选择用枪架住许褚的大刀,这样保险一些。但这样,马超则会变得被动,但马超却选择了躲闪,说明马超确实武艺高强,武技高深!躲闪能力与判断能力极强!
所以,在这里,许褚马超不能判断强弱!
4.马上夺枪
两人在都不知道枪会断的的情况下,谁能夺过来抢,谁就能够取胜!
许褚马超都采用的是用力夺枪,而不是各拿枪的一部分,进行拔河比赛,如果真是拔河比赛,枪只会受到前后的拉力,而不是像杠杆一样的受力。那么枪就断不了。那么谁也不可能把枪夺过来,而枪。试想,枪若不断,会是什么结果!所以枪断,是许褚不想看到的结果。这样许褚夺枪的目的就落空了。
5.操恐有失
很简单,许褚穿盔甲,一人一截枪,对马超似乎更有利一些,许褚打到马超身上,与马超打到许褚身上,效果绝对不同!
总之:单凭此战,许褚=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