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魏延的悲剧意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04-15 14: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魏延的悲剧意义
孔明命丧五丈原,遗言撤军回国,令魏延断后,同时预见他可能不听令,又预定防范措施,以马岱为处置魏延的执行人,结果在魏延阻止大军回撤的时候,被马岱斩杀。当时杀魏延的理由是他要叛国投敌,可是对立面的主持人杨仪素与魏延不协,矛盾甚深,故怀疑此事的大有人在,因此魏延被杀之谜、魏延冤案之类的文章成为学习三国历史的人,不能不关注的一个热点,也是平民百姓茶余饭后聊天的话题。
看历史记载,以魏延的资历、为人,投敌叛国证据不足,定罪不可靠。魏延是义阳人(在今河南省信阳北),当时属荆州南阳郡。在刘备之前他应是刘表的部下,不过没有被发现他的踪迹或许他的性格使他难以出人头地,刘备确实会识人、用人,在那不是投曹操就是被孙权所网罗好象剩不下什么人才时,就在荆州混乱之中沙里淘金般地选拔了一批各种不同类型的人,魏延即其中之一。刘备进川,没带什么得力骨干,关、张、诸葛、赵等重要骨干都留在荆州,他就带了庞统为军师,武将就是魏延、黄忠等原属刘表的一批降将,刘备深得用人之策,如把降将都留在荆州难保不闹窝里反,而用新招的进川听用,又可从中斟别智愚高下。魏延就是在进川的这段时间里“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除黄忠,魏延就是一个重要骨干,刘备进位汉中王时又得到证明。刘备为汉中王,要回成都,必得一重要将领来镇守汉中,“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没想到刘备选的是魏延“一军尽惊”。在群臣大会上刘备问“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魏延的回答确有气壮山河之慨,“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这虽不是说大话吹牛,但也必须有勇气胆量才说得出来这样震动人心的语言。他的道路是向前发展的,在汉中他是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刘备称帝,“进拜镇北将军”;刘禅继位,又封侯,为都亭侯;诸葛亮北伐,“更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进军羌中,大破郭淮等魏将,因功又“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当此时,魏延名爵是很高的,与之在前线的诸将相比,无出其上者。以此地位,加之赫赫战功,他为什么要叛国投敌呢?有人以他和刘备有知遇之恩,说他不会叛国,结论对而证据不能成立,于禁在荆州与关羽战,兵败投降,曹操感慨说到:“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以曹操对于禁的厚恩,并不能保证他不降于敌国,但是魏延也没有碰到打败要杀头的关口,没有要投敌的条件。
主要问题在于与杨仪的矛盾。
杨仪是襄阳人,是曹操所任命的荆州刺史傅群的主薄(秘书处长),《杨仪传》“字威公,襄阳人也。建安中,为荆州刺史傅群主簿,背群而诣襄阳太守关羽。”荆州当时分三部分:曹操占据南阳郡;孙权占江夏郡及一半南郡;刘备据有武陵、零陵、桂阳、长沙及一半南郡。刘备任关羽为襄阳太守,驻扎江北,诸葛亮等人驻守荆州南部。刘备进益州,后来又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进川,就把荆州镇守的重任交付关羽负责,就是此时,杨仪从南阳来到关羽这儿。他为什么弃曹操而投刘备,没有说明的材料,也许是性格的原因,可能与人或就是与傅群意见不和,这仅是猜测而没有材料说明。关羽给他的职务是功曹,可见关羽还是肯定了他的能力。有一次派他去刘备那出差办事,“先主与语论军国计策,政治得失,大悦之”留下重用,连升两级。后与尚书令刘巴闹矛盾,“左迁遥署弘农太守”,这是虚职,按今天的说法就是挂起来了。刘备死后,孔明主持军政,又起用他,经过五年,升任丞相长史,加绥军将军。他的才干,关羽肯定了,刘备赞赏了,但没有具体的说明;诸葛亮这里得到了说明:“亮数出军,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军戎节度,取办于仪。”杨仪的才干在刘备集团里是少见的,他的缺点是难与人合作,刘巴是一个名士(也是从曹操那里转来的,不过不是背叛而是为完成交办的任务,因刘备占荆州、攻益州,道路阻隔回不去了,迫不得已只好归属刘备,任为西曹掾,而杨仪是兵曹掾),他毫不谦虚,与之做梗不和。
与魏延的矛盾,在于
以下内容只有回复后才可以浏览
两人的个性都很强,魏延是“善养士卒,勇敢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他的功劳大家有目共睹,他的骄傲也是人们体会得到的。可是又恰巧碰上了杨仪“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魏延传》)他们的矛盾到了什么程度呢?“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刀拟仪,仪涕泣横集。”因为诸葛亮活着,还闹不到哪儿去。
诸葛亮对魏延不放心,一是他的性格太傲,二是他的地位高。也是,按一般的情形,司令死了,如剩下负责的军长最大,那就由军长负责组织大小事宜。当时魏延是前军师征西大将军,杨仪是丞相长史绥军将军,费祎在诸葛亮死后才任后军师,姜维是中监军征西将军,诸人的地位都不如魏延高。诸葛亮了解魏延的性格,加上他的官职高,不放心是有理由的,但他不放心的地方不是魏延的叛变投敌,而是担心他闹事,也担心他自行其是,冒险派兵出子午谷偷袭魏国,这个冒险之事诸葛亮活着还可制止,而死后谁能管得了?冒险如败即全军覆没,连锁反应就是蜀汉的政权败亡。因此,孔明病危,“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没找魏延商量身后事,计划中的防范对象也是魏延。
当冲突发生,双方均上表告对方叛变,刘禅与众大臣商议判断,蒋琬、董允都保杨仪,而怀疑魏延,这说明魏延的性格为多人所忌。他最大的错误是“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把回返成都的栈道烧了,他的本意是不让杨仪回去,要杀了他,可是这样一来就授人以口实,难以自解。他的错误判断是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和地位,以为一国的军政大臣死去,可以按顺序替班,这样至少在军事上,该由他来主持了,他说“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他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丝毫不知存在他周围的秘密,反而想当然地以为这个家得由他来当,一是以诸葛亮的继任自居,二是表明决不能居于杨仪之后。从古今中外的历史来看,官位的更迭很少有按顺序排顺位顶替的。魏延不知这个道理,又缺少自知之明,还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来解决个人恩怨,这就为自己挖掘了坟墓,成为令人惋惜的悲剧式人物。他本意不是叛变,陈寿说“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魏略》曰:“诸葛亮病,谓延等云:‘我之死后,但谨自守,慎无復来也。’令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延遂匿之,行至褒口,乃发丧。亮长史杨仪宿与延不和,见延摄行军事,懼为所害,乃张言延欲举众北附,遂率其众攻延。延本无此心,不战军走,追而杀之。”以此来看,说魏延叛国投敌,是没根据的。意见的不同,而遭杀身之祸,还要加以叛国罪名,看来这办法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比如前苏联肃反扩大化时期,处理的布哈林、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人的案件,就是如此,说他们里通外国;不仅现代有,古代也有,魏延即是一例。
一个人仅仅骄傲不愿为人下,就被指为叛国而杀头,实在是冤。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魏延成功,杀了不同意他的杨仪等人,就不冤了吗?此事肇始于诸葛亮,既知二人矛盾甚深,就应该调开二人不使处于一地。魏延早就有不佩服诸葛亮之心,“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这个设想作为战役,可能会实现,但作为战略来实施有重大的危险,以蜀汉的实力,假设可以打到洛阳,而无法真正击败曹魏军队,也无法占领魏地,再说时代不同,难以用过去的作战方案办事。还有东吴虎视眈眈,欲从中鱼翁得利,关羽在樊城前线攻打曹魏军队,而荆州被东吴偸袭,就是前车之鉴。如果魏延真的手握军权,按他的设想去做的话,蜀汉就不会延续那么些年了。当时调节两人关系的是费祎,“建兴八年,转为中护军,后又为司马。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仪泣涕横集。祎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祎匡救之力也。”可惜,诸葛亮没有提前分开二人,留一个在成都,就不会出现二人火拼的事了。但即便没有杨仪在,魏延不听其他人的劝阻,而非要自作主张大举攻魏国,也派万人出子午谷冒险进入魏国腹地,又将怎么办?
因此,话又说回来,问题在于魏延这样的性格,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看不起他人,不能与人合作,会有什么样的结局?有什么样的好办法来解决他的问题?当然古人的一切都已成为事实,不可能有任何改变的机会了,我们只是探讨有没有另外的可能。许多有一定才能的人,都有不能与人合作的问题。他们的才能还不是大到超过所有人的地步,如果有一个超天才,人们自然佩服,也没人敢于挑战,与之磨擦。往往有才能的人和其他人比就高那么一点点,他过高地自负这一点,而他人呢,又往往过低地看待他的优点,这是人之常情。而这自负的人往往还是靠自负盛气凌人的气势,压别人压服他人的办法取得功绩的,本来正常情况下,他也就比别人高一点,取得不了什么太突出的成绩,可是他盛气凌人的压服他人,也会取得超过他的才能的成绩,他把压服他人为其尽力也算他的才能,而别人则最不服气的就在他的这点儿拿不是当理说,以势压人的作法,一旦有机会,人们就会反抗,就会给他制造令他难以接受的局面。这样的人只能独立工作,而不能与人合作,如与人合作,一定给他人出难题,设陷阱,贬低别人以抬高自己。因为他盛气凌人,就可获得许多方面的好处。比如,在军资供应上历来是有好坏多少快慢新旧之分,谁都知道,武器装备好多,供应及时,对完成任务的意义。不论过去还是现代,后勤供应都不是很充足的,有限的物资给了他,就不能给你,可仗还要打。按制度办事,你就不能取得那意外的好处,而不讲理就能得到超出规定的好处。象魏延这样谁都要高看他一眼的人,也肯定有这样的问题。本来他是带兵的将军,与杨仪不能有比高低的问题而引起矛盾,为什么闹到势不两立的地步,问题可能就在物资供应上。而杨仪就是管物资的头脑又很清楚,魏延想多要,不给;想找毛病,又没有,可能就只好压服,而杨仪也是很高傲不服他的人,因此矛盾就很尖锐了。蜀的经济困难,粮食军备等物资不够,从以大将军姜维到沓中屯田可知;荆州丢失,损失大量物资,夷陵之战失败,多年准备的物资又全部损失,军械物资缺乏也是现实的,虽然历史资料没写这方面的情况,可我们可从字里行间分析到存在这些问题。魏延的性格造成与他人的矛盾,如一直在低层上不足以有害于人,而一旦升到上层,即可能害人害已,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以魏延的性格只能是悲剧,他不会服人,以诸葛亮的谨慎、在蜀的地位、与开国之君的亲密无间的关系,都无人可比,可是魏延仍不满意,其他人就更不要说了。别人也不会服他,诸葛亮健在还相安无事,一死,全都畏惧他的盛气凌人,除杨仪与他公开对立,姜维也不同情他,而在成都的董允、蒋琬“咸保仪疑延”,而他原来“善养士卒”的士卒,在大是大非面前,也离开他“知曲在延,莫为用命”,正是众叛亲离。还有什么好办法来避免这个结局吗?在得知主政者不久人世时,提前令其离开军队还朝,做无实权的闲职官员,既保持团结,又保其名节性命,可能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吧?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