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关羽
桃园三结义——《三国志》上没有关于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义的记载,只是说他们恩若兄弟。
青龙偃月刀——关羽的兵器是长矛,其实吕布的兵器也只是长矛,张飞的兵器也并非丈八蛇矛,而是一般的矛,只有典韦的双铁戟有记载............
三英战吕布——公孙钻幷无参与讨董卓联盟,当然所以刘、关、张三人也未曾参加,也就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温酒斩华雄——此为江东猛虎孙坚所斩。
徐州诛车胄——此为刘备所为。
斩颜良,诛文丑——斩颜良确有其事,诛文丑却是曹操所为。
土山三约——关羽是战败被擒,并非有“土山三约”如此堂皇之事。
过五关,斩六将——关羽离开曹操后,是直接从许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刘备,并未有生过五关,斩六将之事。
古城斩蔡阳——此乃刘备所作。
华容放曹——在华容道拦截曹操的是刘备,但他去晚了,所以被曹操跑掉。
战长沙——刘备南征荆南四郡,四郡守望风而降,黄忠便随长沙太守韩玄同降,并未有生战事。
单刀赴会——本末倒置,实乃鲁肃单刀会关羽,“单刀”乃是军士之佩刀,而非大刀。
水淹七军——此为天灾人祸,非人谋。虚构庞德抬棺死战,大战关羽,对于禁纯属污蔑《三国志》中的《关羽传》和《于禁传》都写得很清楚:时值秋天,大雨连绵,汉水暴涨,平地水高五六丈,关羽所带的荆州水军适应这种天气,而于禁、庞德带的是北方军,不适应水战,被洪水冲没,于禁投降,庞德被杀。
刮骨疗伤——此时华陀已死了二年,因此并非华陀所为,似乎只是一般的军医所做。
麦城凛然拒降——孙权使人劝降,关羽诈降,在城门虚插旌旗,幷从别门撤退,被吕蒙算到,半路截杀之。
关兴复仇一一据《演义》所写,关羽死后,在刘备伐吴的夷陵之战中,关羽之子关兴和张飞之子张苞,都为其父复了仇,与史实幷不相符。在《三国志》以及裴注所引诸书中,都没有关兴参加夷陵之战和擒获,处死仇人的记载。(另据《三国志 潘璋传》︰潘璋在夷陵之战中为孙权立了战功,拜官平北将军、襄阳太守,死于吴嘉禾三年(公元234年),在夷陵之战后还活了十多年。马忠是小人物,他的下落史书绝无记载。至于士仁、麋芳二人,以后也不见史书记载。他们本是一些平庸之辈,投吴后没有什么建树,默默无闻,史书也就没有记载他们的必要了。另据《蜀记》︰魏将庞德之子庞会,随钟会、邓艾伐蜀(在公元263年),因为庞德被关羽杀害,庞会为了复仇,诛灭了关氏全家,所以关羽没有留下后人。 )
赤兔和周仓——赤兔原为吕布所骑,但吕布战败后,不知去向;(关羽跨下无赤兔,为表达勇武形象,更虚构赤兔马为了关羽的死....绝食亡) 周仓在《三国志》中幷无记载,而且也有很多和《三国演义》记载不相符的野史,似乎是虚构人物;至于,追命吕蒙.玉泉显圣等,不用说也知道是子虚乌有,不多说。综观《三国演义》关羽之壮举,也就斩颜良是史实,其他均为移花接木或虚构...........
关羽与同僚一一关羽与同僚的关系很不和谐 (1)马超︰听说马超归附,对其不服,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的才能可与什么人相比?”(《三国志 马超传》) (2)黄忠︰听说黄忠为后将军,愤怒地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三国志 费诗传》) (3)糜芳︰“为南郡太守,与关羽共事,而私好携贰(私人关系不和),叛迎孙权。”(《三国志 麋竺传》) (4)士仁︰“与羽有隙,叛迎孙权。”(《三国志 杨戏传》) (5)刘封、孟达︰二人镇守上庸,关羽在襄樊之战中请二人发兵相救,二人坐视不救。 (6)廖立︰在丞相掾李邵、蒋琬面前评论关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凭恃英勇的名声,带兵没有章法,简直是主观蛮干。”)(《三国志 廖立传》) (7)潘︰“亦与关羽不穆(不和)。”(《三国志 杨戏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4 13:34:1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