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5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秦淮八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08-19 16: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南京这座城市,又加上有中山陵,好看是好看,雄壮是雄壮,巍峨、伟岸,是纪念伟人,但毕竟是一位伟人的终老,不能说终老,长眠之地,而再加上那场湿漉漉的大屠杀,这三个原因加在一起,南京就伤感得不能再伤感了。不过,伤感归伤感,伤感之中,还是有一些其它的音乐悠悠地飘了出来。有时候说到这些呢,未免不能够登大雅之堂,但是,如果要真正说起南京的曾经,这些是一定不能够遗漏的,这又说到了秦淮河。

秦淮河在六朝的时候,就是很繁华的地段,那是一条文化含金量颇高的河,人们提到它,当然会不由自主地把历史拉出来,当然,如果说起了南京的曾经也会不由自主地流淌到秦淮河边。嗯,有人说过,有关于秦淮河无非就是两种声音:一是它的繁华,十里秦淮,六朝金粉,许多人大把大把地扔银子,醉生梦死,快活一天就是一天;另外一种就是它的伤感。“秦水东边就是月,夜深还过女强来。”这是醉醒时分的感受,往事不堪回首,所谓“歌舞声前,繁华镜里,暗生青春发”。两种声音结合在一起,于是就出现了我想说的人。这些人很多很多,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说到,就正如我们正回头想起过去的事情,能够知道的也是最主要的,也就是当时或许是独领风骚或者是相当重要的事情,而这些人,要说起过去的人,能放在书上或者是靠着人们的口身相传,代代传下来,及至数百年后我们还能够记住的,一定是当时独领风骚的。说起秦淮河,说起独领风骚的,大家一定会想起四个字,实际上是八个人,但是却只有四个字,小小的四个字,压缩了多少故事,多少数不尽的风流——“秦淮八艳”。

这些女子生活在明清两朝,有的是全是明朝,有的都是清朝,多半是跨明清二朝的,在那个时候,真的是乱世了。一个朝代取代另一个朝代,已经对于中国来说相当之不容易和重要,因为在那个时候,皇帝君王真的就是你的天,你在这片天下面,天下雨,你只能没有收成;天出太阳,你就赶紧劳作,如果太阳太多,没了雨水,只能够再祈求上苍降点雨水下来,大家都只能够接受,没有太多的能力去改变,除非到了时机成熟的时候。嗯,因为清朝取代明朝之时,对于一直抱有着大汉族思想的人来说,更是惊天动地、天翻地覆,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怎么能够让一个外族人来统治我们呢,浩浩荡荡的大中原呢,但实际上这些事情,又真的是事实,于是,很多人开始了反清复明的运动。在那个时候,不仅仅是朝代的更替,更有着民族之间的纷争,所以乱得就真叫乱,而且到了清朝的时候,我们的中国渐渐衰落到了相当的地步,又有外族的入侵等等。虽然他们当然不可能活到八国联军入侵的年代,但是以她们的这种,真的是不太好说,但是以她们的这种敏锐的程度,还有对于一些事情的关心,包括能够接触到的人,应该说接触到的人物们,显然也是忧患在心中的,所以大家说她们是“风流不忘爱国”。这八个女子是: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柳如是、陈圆圆、寇白门,以及顾横波。可能我们最熟悉的是陈圆圆,然后是董小宛,再后来是李香君吧。但实际上,我对其中的马湘兰才是最敬重的。

八个女子,你可以说,她们都是名女子,不同的女子,也可以说都是奇女子,但是她们也都是不折不扣的民间女子。所以我们不说正史,直接说口耳相传所传下来的一些故事,或许这些故事是真的,也多半有很多添加或者是臆造的成分。总之,这些事情流传下来,仅仅是因为我们没有忘记她们而已,就已足够,至于这些故事的真实性,还有在故事背后,所能够想到什么各人自有各人的标准,所以,各人自有各人的定论。

最敬重马湘兰,所以先说马湘兰。嗯,交代一下简单生平吧。她叫马湘兰,原名守真,小字圆儿,又名月娇,她是生于明朝的嘉靖末年,也就是公元1547年,卒于明万历年间的甲辰年,也就是1604年。57岁,这在“秦淮八艳”中还算是一个比较长寿的一个呢。她能书善画,尤善画兰,远近闻名,并且著有传奇剧本《三生传》。过去这些女子们,真的还都是蛮有才的,你说从事她们这种特殊职业的人,特别是在过去,如果没有才,绝对不可以,一定只是庸脂俗粉,不可能流传到现在。嗯,马湘兰当年是住在秦淮河畔,孔雀庵附近的南楼,据书上记载呢,东花园,既有音是庵又有孔雀庵。她的住宅外面有玩月桥,这个地方靠近东花园,水榭池馆,非常地清幽别致。也据另外的书上记载,在江宁南城外端香院后面丛竹中有马湘兰的墓,而这个江宁南城外的外端香院也就是现在的避风寺。说起避风寺,又忍不住把她们的结局要交代一下,多半要么是早亡,要么就是遁入空门。

说起她们遁入空门呢,忍不住又再想说些话,再进入正题。那真是自古红颜多薄命。其实,她们能够入主到这个行业,也真的并非自己心甘情愿,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就比方说,秦淮八艳中有一个女子的身世,就非常之独特呢。嗯,并且在过去,她们这个行业并非是我们想象中的一些赤裸裸的交易,而实际上多半是卖艺不卖身,也就是艺妓。嗯,或者换一种说法,是另外一种角度上的艺人。只不过艺人在过去的时候,地位非常之低,为人看不起而已,但是真正进入了这个行业,所能做到一生洁身所好的也几乎都非常非常的难。但是这些艺人之中呢,也有技艺非常之高的。那么女子呢,无非就是能工善画,而且能够武文弄墨,还有相貌出众其它的一些。反正按照现在的标准来衡量,这些女子能够在这个行当,并且能够做到出类拔萃,一定都是才女。不敢说文武双全,能唱会拉,吹拉弹唱样样都是很精通,但是自古红颜多薄命,她们能够做到一定的程度,也并不说明她们的结局就会好。有些事情,你真的就是注定的,进了这个行当之后,就如同上了一条永远下不来的船。风流不忘爱国,那,有关于“秦淮八艳”这八个女子,完全是民间的传说故事。说一个和“风流不忘爱国”有关的吧,马湘兰,“马湘兰点悟顺治”。大家都知道顺治皇帝,传说中呢,顺治是为了董萼妃的辞世而非常的苦痛,最后决定辞去皇位,出家。在传说中,都说董萼妃就是那个董小宛,而实际上并非真的如此。也就是董小宛并非真的就是那个董萼妃。但是,马湘兰的这个故事却是和董萼妃有关联的。因为传说中顺治皇帝那个叫做董萼妃的宠妃就是南京人,她常常劝顺治皇帝多行仁政,少杀汉人,还说自己在少女时,曾经在南京的清凉寺进香献佛过。后来,董萼妃去世,顺治皇帝非常苦痛,于是悄悄地就离开了皇宫,打扮成富家子弟的模样,到了南京。他想在清凉寺出家为僧。哪知道,主持和尚看破了他的身份,不肯留他在寺里剃度,顺治没有办法,只能在山门外一个茅棚里住下来,天天就伴着清凉寺的沉钟默鼓,诵经念佛,很是虔诚。到了这里,我又忍不住想说,他为了一个女子,心爱的女子曾经在这个寺庙里进香献佛过,而女子辞世,他就跑到这个庙里面,想来这里出家。他出家的本意就不是六根清净,怎么可能真正做一个好和尚呢。依然是一家之言,做不得数的。

顺治皇帝就转到石头城边的江南庵去散心,看见这个尼姑庵,背以城墙,竹林茂密,胜是清幽,于是就到庵里去休息一会儿。接待他的是一位中年女尼,相貌端庄清秀,双目很有神采,而肌肤是白净如玉,所以可以想象她年轻时是相当的标致。她自称法名为妙青,顺治皇帝就和这位妙青尼姑交谈,发现她诗书琴棋无不通晓,非常地惊讶。而实际上这位女尼便是秦淮明妓马湘兰。她早已收到了长老送来的密书,得知来人便是当今的皇上,于是在交谈中,她有意无意地历数了清军入关犯下的罪行。谈到火烧南京的几座古寺,顺治不禁随口说道,“这还了得,朕怎么一点不知道”,无意中就泄露了自己的身份。于是,马湘兰立即整了整衣袍,行了拜见礼,然后单刀直入地就问,“陛下贵为天子,怎么来清凉寺出家呢?”,顺治皇帝还好,他不以天子为尊,对马湘兰推心置腹地讲了自己和董萼妃的事情。马湘兰听了之后,对于一个满清的皇上钟情于普通汉族女子,颇有好感,便诚心实意地说,“陛下,人世无常,四大皆空,皇上既然能够看破红尘,也是世间一大奇事,不过,你不该到这里来出家,你想一想,清凉寺香火旺盛,又地处城内,官府如果知道,一定是请你回驾皇宫。”顺治皇帝听了以后,连连点头,口口声声地恳请那位高尼指点迷津。马湘兰想了一想,就说,还是劝他到山西五台山的清凉寺为僧,还送了他四句话:“四百八十寺过眼成虚,三万六千场回头是梦,求心静需忘却凡尘,想清凉定可得清凉。”顺治皇帝立即醒悟,于是告别了马湘兰,乘船离开了南京,去五台山了。

……我们去看河水,其实无非是想亲近一下和这河水曾经有关的人生活的地方,人早已过去,这个故事还在也就行了。看不看水的,故事还是故事,自己还是自己,人还是早已经就离去了。没有什么太多的含义,就像有时候,想,星期天晚上说这些话,究竟意义何在呢?连自己都不是很清楚的。

感谢你陪伴我度过了今天的最后一个小时,嗯,习惯上都是把星期天作为一周的结束嘛,虽然按正规的意义上来说,它才是真的开始呢。反正,我们就按照正常的标准来说吧。每周的这最后一个小时,总是沉浸在这些往事中的,不知是好还是坏,反正明天就是崭新的一天,新的总归会取代旧的,但是千万不要完全覆盖了这些旧的。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7-08-19 16:5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