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50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操的身材与刘备的大耳及其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08-22 10: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国演义》第一回里便写到了刘、关、张三人的奇特相貌:

刘备,“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此外还说到曹操,是“身长七尺,细眼长髯”。

细心的读者看到这些介绍,也许会在内心里产生疑问:这些人物的身高,最矮的曹操也身长七尺,按现代标准算,得有两米三左右,岂不都成了巨人。尤其是关羽,身长九尺 ,足有三米更是巨中之巨,真的会有这么高?再有刘备两耳垂肩,双手过膝,世间真有这样的人吗?又说关羽红脸长须、张飞豹头环眼,这有什么根据吗?历史上的关羽、张长的是这样吗?

先说身高。其实这些人的身高并没有一般人想象的那样高,《三国演义》里提到的“七尺”、“八尺”,是按汉代的计量标准算的。汉代的一尺,只相当于现在的六寸九 分,也就是零点二三米,这样再一换算,这些人的身高就不足为怪了:刘备身长七尺五寸,大约相当于一点七二米,不过是个中等个;张飞身长八尺,大约为一点八四米,算是大个;关羽最高,九尺是两米挂零,比张飞还要高出一头,不过也不是特别神奇,今天国家篮球队或排球队的队员有的比这还高。说来倒是曹操最矮,身长七尺,不过是一米六一,在三国时代那些男性英雄中,他这样的个头大概不多。《三国演义》这样写,大体符合历史。《世说新语 容止篇》注引《魏氏春秋》,说到曹操“姿貌短小而神明英发”,也就是说曹操身材矮小,但一脸英悍之气。《容止篇》里还说到,身为魏王的曹操一次要接见匈奴使者,觉得身材不够威武,不能震慑远国,于是让手下相貌威严的崔琰冒充魏王接见来使,自己则握刀立在一旁。接见之后,曹操派人询问使者对魏王的印象,使者回答说,魏王的确仪表堂堂,但是旁边持刀而立的那个人更是一位英雄。也许就是根据这些史料传说,《三国演义》里的曹操被写成身长七尺,比他人矮上半头。当然《三国演义》里还有更矮的人物,就是“身短不满五尺”的张松,简直就是侏儒,但同样也是个厉害角色。正是这位侏儒怪才,老虎头上拍苍蝇,将奸雄曹操狠狠地挖苦了一番。

再看刘备的相貌,在元代《三国志平话》》中,就已前后几次说到刘备“生得龙准凤目,禹背汤肩,身长七尺五寸,手垂过膝”,“耳过垂肩”,“面如满月”,和后来《三国演义》里所写的几乎一样。那么能否得出结论说,《三国演义》里刘备这副奇特的相貌,是出自后来民间艺人的想象和创造?

不能。翻下《三国志 先主传》,我们就会很惊异地发现这样两句记载:(刘备)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照这么说,历史上的刘备还真的是大耳长臂?世间难道真有这样的人?

未必。俄罗斯汉学学者李福清为我们揭开了这个秘密,他在《 三国演义及其作者》(收入《汉文古小说论衡》一书)中指出,作为三世纪时历史编纂学家的陈寿,在把刘备作为蜀国的君主来描写时,并没有想到创造他真实的肖像,而是搬用了佛教用语。无论是“双耳垂肩”还是“两手过膝”,都是公元初世纪产生于印度而传到中国来的描写佛的用语。笔者读了这篇文章后,曾留意观察了一下,果然有不少佛像是如此。如著名的云冈石刻大佛及其侍者和龙门石刻大佛,都是两耳垂肩。这样说来,三国里枭雄刘备的一双大耳竟然是来自印度。《三国演义》里的刘备,有了这双大耳,便多了份做皇帝的本钱,沾光不少。东吴招亲,吴国太就是看上了他这副“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才最终允诺婚事。相形之下,给人骂上几句“大耳贼”又何足道哉!

关羽、张飞的相貌则是后来民间艺人的创造。

《三国志 关羽传》中,既没有说到关羽的身高,也没说他相貌如何,只提到一点,关羽“美须髯”。到了元代的《三国志平话 ,就变成“神眉凤目虬髯,面如紫玉,身长九尺二寸”。“神眉”一词比较抽象,“凤目”也许就是丹凤眼,“面如紫玉”和“面如重枣”也比较接近,身高也和《三国演义》里差不多。倒是这“髯”有点问题, 髯是指卷曲的胡子,虽不能说不好,但确实没有飘洒之美。《三国演义》里的关羽改成了髯长二尺的长须,并且还获得了“美髯公”的美称,关羽的这部长须也变得鼎鼎大名。后来民间还传说,关羽的胡须是乌龙所变,因此每次大征战之前,胡须都会自己震动。关羽最后败走麦城之前,梦见一个青衣神向他辞行,化作乌龙飞去,天明关羽再捋胡须,发现长须都没了,不久关羽便兵败而死。(见蒋瑞藻《花朝生笔记》)一部胡须竟然决定了关老爷的命运,这当然只是个传说。不过,这里要说的是,经这一写,民众心中关羽形貌就算定了型,后来京剧舞台上的关羽,就是《三国演义》里所写的这副样子。

《三国志·张飞传》里也没说张飞的身高和长相。不过有一处提到了张飞的神态,就是当阳长坂之战时,“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从这一片断推断,历史中张飞的相貌应该是比较威猛,如果他生得眉清目秀,那么无论他如何瞋目瞪眼,只怕都不会有这么大的威慑力。到了唐代,李商隐的《骄儿诗》中,有“或笑邓艾吃,或谑张飞胡”一句,说明唐代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中的张飞,很可能有一部大胡子。元代《三国志平话》中的张飞则是“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身长九尺余;声若巨钟”,和《三国演义》里的张飞几乎完全一样。《三国演义》里,张飞这副相貌也为他平添了不少威风,直到他被害时,范疆、张达溜入他的大帐,见他睡觉时仍圆睁的环眼,吓得一时不敢动手。正因张飞这威猛的相貌和他暴烈的性格交相辉映,所以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而《水浒传》中的林冲,虽然也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但这一形象和他忍辱求全以及谨细的性格并不协调,所以就没有产生特别强烈的艺术效果。

还有,比较有趣的是诸葛亮的身材。《三国志 诸葛亮传》说他“身长八尺”,也就是说诸葛亮也是一点八四米的大个,这恐怕是人们没有想到的吧?谁知元代《三国志平话》里他的个子更高,居然身长九尺二寸,和关羽齐高,成了巨人军师。到了《三国演义》,尊重历史,说他身高八尺。此外,又说他“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眉聚江山之秀,胸藏天地之机,飘飘然当世之神仙也。”这是刘备三顾茅庐第一次见到的诸葛亮,给人一种飘逸、洒脱、胸怀远大的感觉,为他后面用兵如神、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国演义》里还有不少其他人物的形貌也各具特色:

董卓,“腰大十围,肌肥肉重”;

孙权,“方头大口,碧眼紫髯”;

周瑜,“姿质风流,仪容秀丽”;

马超,“面如冠玉,眼如流星”;

张松,“额䦆头尖,鼻偃齿露,身短不满五尺”;

司马徽,“松形鹤骨,器宇不凡”。

这些外貌描写,和现实生活有不小的距离,有很大的夸张和想象的成分。但是它们又和每个人的性格及心灵世界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因此,它们同样栩栩如生,富于艺术美,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7-08-22 11:04:00 | 只看该作者

太长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