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役 (地点) 时间 攻方 主帅 守方 主帅 胜方 影响
黄巾之乱 (全国性爆发) 184年、188年 张角 张角、张梁、张宝、张曼成、波才、彭托 东汉 皇甫嵩、朱隽、曹操、卢植、董卓 获胜方 东汉 为了打击黄巾叛乱,政府给于州牧兵权,许多州牧趁机坐大,中央政府影响力开始下降。
讨伐董卓 (关中) 190年 袁绍 各路地方军 董卓 华雄、吕布、胡轸、徐荣 获胜方 袁绍 董卓挟天子迁都长安,地方诸侯内斗更深
易京之战 (河北北部) 198年 袁绍 公孙瓒 获胜方 袁绍 袁绍于此战中基本统一河北,再无后顾之忧,意欲南向以争天下。并于次年(200年)发动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 (河北南部) 200年 袁绍 袁绍 曹操 曹操 获胜方 曹操 袁绍势力衰退,曹操统一中原成为最有实力的诸侯
赤壁之战 (荆州南部) 208年 9月19日–20日 曹操 曹操 孙刘联军 周瑜、程普、刘备 获胜方 刘备 曹操统一全国的计划挫败,刘备趁机取得荆州,形成三分局势的雏型
夷陵之战 (荆州南部) 222年 蜀汉 刘备 孙权 陆逊 获胜方 孙权 蜀汉国力大衰,无力夺回荆州,形成三国鼎立最后形态
诸葛亮北伐 (雍州) 228年——234年 蜀汉 诸葛亮 曹魏 曹真、司马懿、张郃 互有胜负 蜀汉诸葛亮病逝,曹魏司马懿抬头
姜维北伐 (雍州) 253年——263年 蜀汉 姜维 曹魏 司马昭集团 互有胜负 蜀国国力消耗,间接导致蜀汉亡国
魏灭蜀之战 (益州) 263年 曹魏 邓艾、钟会、诸葛绪 蜀汉 刘禅、姜维、诸葛瞻 获胜方 曹魏 蜀汉灭亡。邓艾、钟会、姜维及一些蜀国遗臣在叛乱中被杀
晋灭吴之战 (荆州南部、扬州) 280年 西晋 贾充 孙吴 孙皓 获胜方 西晋 孙吴灭亡,西晋统一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