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4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上真实的赵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04-23 21:5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赵云自追随刘备后,直到刘备当了汉中王,可说是马不停蹄,无役不予。阿斗确是他在长坂坡救出的,史书虽没《三国演义》写得那么玄,但赵云救阿斗不是虚构的。进军西川,是赵云第一次没随刘备行动而留守荆州。可就是这次留守,他又干出了另一件大事,即“截江夺斗”,也是史有明文的壮举。两次三番救了后主刘禅的小命,赵云对蜀汉的汗马功劳还小么?可刘备得了西川后,对赵云就再没重用了。

定军山之战,主谋是法正,而“亲冒矢石”强攻定军山的是刘备本人,赵云根本没上第一线。

一出祁山,赵云也没当先锋,与邓芝领偏师出斜谷策应主力。街亭失守全线大败,而“云与邓芝勒兵徐徐而退,不致大损。”《演义》中的“不损一人一骑”是罗老先生给英雄带的花环。而战后孔明上表检讨,自贬三级,有功无过的赵云却也糊里糊涂地跟着被贬了级。直至去世,赵云也未获封侯。

赵云不得重用,很大的一个因素是他出身布衣,不是名门望族。这与中国历史上产生于西汉后期,东汉时达到高峰,直至唐代才衰落的“门阀制度”有关。

汉末乱世,群雄并起,门阀制度也受到冲击,但其生命力极为顽强。袁绍贵为十八路诸侯盟主,“四世三公”的身世是决定因素。三国之中,曹瞒对门阀制度最不感冒,“青梅煮酒论英雄”时把袁氏的“四世三公”称为“冢中枯骨”。他手下的战将中,除曹氏、夏侯氏外,典韦、许褚是草莽豪强,徐晃、张辽、文聘是降将。而刘备早期无人可用,顾不上讲究门第。但卧龙一到,这套玩意儿就又活了。魏、蜀、吴三国,蜀汉对门阀制度的坚持是最明确的,赵云也就倒霉了。同时,孔明的任人唯亲,也是史有定论的,马谡、杨仪就是例子。难怪在孔明当政的后期,蜀汉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了。

刘备称帝,群臣上贺表,列了前五十个人的名字加上“........等一百八十人”。诸位知道领衔的是谁么?“征西大将军都亭侯马超”!没别的原因,“马孟起世代公侯”是唯一的理由。法正列第二,孔明第八。赵云呢?在“........等一百八十人”中,连名字都不能列在贺表上。

历来读史之人有“汉家待功臣薄”的感慨,汉高帝刘邦,杀死了韩信、彭越、黥布;汉武帝时有飞将军李广的悲剧。到了最后三分之一的后主时,赵云好歹还是寿终正寝的。

《演义》上写刘禅闻赵云死而大哭,又是罗老先生加的花环。那时的刘禅,早把救过他两次的赵云忘得一干二净了,连点“悼念”的意思都没有。到得后来,不知道怎地又想起救命恩人来了,在给别人封侯时顺带也追封了赵云。可赵云要是知道追封的事,准得气得在坟墓里诈尸不可:那时距蜀汉亡国还剩下不到三年了

赵云,三国里人气最旺的人物之一,也是很多人心目中最喜欢的三国英雄。这主要是因为在《三国演义》中,赵云智勇双全,德才兼备,几乎是一个完美的代表。但由于在《三国志》等史书记载中,赵云的战绩比较少,尤其是缺乏统率大军、独镇一方的表现,人们对历史上赵云为将的真实能力产生了质疑。加上演义描写和民间流传里赵云的声誉和威名太盛,导致不少人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成了坚定的贬赵派,对历史上的赵云嗤之以鼻。
  看了大量关于赵云的激烈争论的文章,自己也认真阅读了《三国志》后,我渐渐修正了原先赵云在自己心目中的定位,接受了“赵云在三国历史上算不得顶尖将领”的观点。但对于那些过分贬低赵云、甚至斥其为平庸的观点,我至今无法认同。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欢迎高手们指正。
  一、关于《三国志》
  《三国志》,一般认为作者是陈寿(233~297年,原蜀国人,仕蜀时为散骑黄门侍郎,入晋后曾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于吴亡(280年)后开始撰写的。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此三史应为他依据的基本材料。蜀国无史,由陈寿自采资料。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原是各自为书,直到北宋才合而为一,改称《三国志》。
  裴松之(372~451年),南朝刘宋初官中书侍郎,奉命作《三国志注》(史称《裴注》),元嘉六年(429年)奏上。他在《上三国志注表》中说,陈寿的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但又指出它“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裴注搜罗广博,引书首尾完整,不加剪裁割裂。所引用的书达一百四十余种,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今天已经亡佚的。对于三国时代历史的研究,《裴注》的重要性不下于陈寿本书。
  虽然史书是我们了解历史的最佳依据,较之演义,其可信度绝对要权威得多,但史书并不完全等于史实。因为史书也是人写的,是人写的,就会受作者所采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的影响,也必然要受作者个人情感以及当时所处环境(尤其是政治环境)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对同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不同的史书不乏记载不一致、甚至相悖的原因。
  《三国志》中的魏书和吴书,以当时已经传世的两国原有史书为基本材料,也就是说这两国的史书应该是在魏国、吴国未灭之时写成并存世的。当朝统治下所作的当朝史书,很难避免为本国讳恶扬善、为他国讳善扬恶的现象,其完整性和客观性多少是要打个折扣的。
  《三国志》成书于晋,虼吮厝灰持握擗D―司马氏讳恶扬善。比如魏甘露五年,年轻的魏主(高贵乡公)曹髦不甘为傀儡,率数百侍从欲攻司马昭,被弑。《汉晋春秋》等史书对此事都有详细记载(1)。但在《三国志.魏书四.三少帝纪》中却只有区区的十二个字:【五月己丑,高贵乡公卒,年二十。】曹髦之死的背景、过程都完全隐去了。
  虽然魏、晋实际上都是由权臣篡位而立国,但在形式上,它们都是禅让的产物――魏受汉禅让,晋又受魏禅让(2),是正当的朝代更替。因此《三国志》以魏为正统,魏国君主的传记称为“纪”,而蜀、吴两国君主的传记则称为“传”;因此也存在相应的讳恶扬善的问题。比如赤壁之战,是奠定鼎足三分局面的关键战役,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资治通鉴》等史书对此亦有详细记载(3)。但《三国志.武帝纪》对曹操此次惨败的大战是这样记载的:【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虽然如此,但魏书、吴书毕竟是以当时已传世的两国史书为基本依据,因此其材料相对还算比较完整而切合史实的。而蜀国则没有现成史书,完全是由陈寿自采资料撰写。因此,在魏、蜀、吴三书中,蜀书最简略、也最语焉不详。蜀书的不完整性以及与史实的偏离度,应该是三书之中最大的。
  二、关于《三国志》里的赵云
  《三国志.赵云传》十分简短,即使加上裴松之注所引的《云别传》等史料,整体上仍然很简短,战绩记载很少。很多人以此为依据,对历史上的赵云给予了质疑和否定,认为他只是一个平庸的将领。对此,我持异议。

、关于赵云只是一个保镖。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网友“天变雨纹”曾写过一篇很好的文章,里面否定了这种说法,已经分析得很透彻了。不能因为赵云早期做过刘备的主骑,长阪时又救过甘夫人和后主,就断言他的身份是保镖。象典韦和许褚,《三国志》里都是明明白白点明了他们是曹操“中军宿卫”、主要职责是护卫主公的。倘若赵云的身份和他们一样,《三国志》里不会不点出来。另外,【先主入蜀,云留荆州】,刘备统兵入川,而赵云却留在荆州,他不是保镖就已经很清楚了。至于【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明显是一员统兵的将领,典韦和许褚都没有过这样的统兵经历。
  2、关于赵云的战绩记载。
  在《三国志》里,赵云的战绩记载确实很少。但是,正如我前面说过的,蜀国原本无史,也就是说原始的史料记载缺失,完全是靠陈寿去采集的;加上陈寿奉魏为正统,因此蜀书是三国里最简略、也最语焉不详的一书。不仅仅是赵云,象关羽、张飞这样公认的名将,在《三国志》的记载里都是很简略的。关羽除了白马刺颜良以及襄樊之战外,并无其他战绩记载;张飞除了长阪据水断桥、与诸葛亮入川、巴西败张郃以外,也缺乏其他的记载。这两个人的战绩记载,比起魏五子良将、曹、夏侯等人远远不及,但陈寿对他们的评价却是:【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可见,《三国志》里对蜀将的战绩记载都很少,有其客观的原因,并不仅仅只是赵云一人,也不足以成为否定赵云的理由。
  3、关于赵云的谥号。
  赵云死后,追谥“顺平侯”。有人觉得“顺”、“平”二字均和骁勇善战挂不上号,因此把这也当作赵云能力和功绩平庸的一个证据。但是,谥号只是一个尊荣称号,不是非要使用“勇”、“猛”、“壮”这样的词的。比如:夏侯敦和曹仁均谥“忠侯”,夏侯渊和乐进均谥“愍侯”,曹洪谥“恭侯”,张飞谥“桓侯”,这些名将的谥号又能说明什么?
  4、关于陈寿对赵云的评价。
  陈寿评曰:【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
  看到“爪牙”一词,很多人把这个评语也当作贬低赵云的依据,其实是完全误解了作者的本意。
  陈寿将黄忠和赵云并论,喻为“爪牙”,比作“灌、滕”。
  (1)、强挚壮猛:是强壮勇猛的意思,黄忠和赵云都是猛将,这个应该没什么异议了。
  (2)、爪牙:这是猛兽最具杀伤力的两件武器,如果没有了爪和牙,猛兽就成为废物了。所以,“爪牙”一词在这里显然是褒义词,形容黄忠和赵云是蜀汉集团里最骁勇的将领之一。
  同样曾被喻为“爪牙”的,还有曾以七千人大破东吴十万众的曹魏名将张辽和李典。《三国志.张辽传》:【六年,(文)帝追念辽、典在合肥之功,诏曰:“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其分辽、典邑各百户,赐一子爵关内侯。”】
  张辽在魏五子良将传中位列第一,战功赫赫,深受曹操父子器重喜爱,恩遇极隆(4),被不少人视为三国第一名将。张辽死后,曹丕“为流涕”,后来又追念他和李典之功,下诏表彰,以“爪牙”称之。“爪牙”怎么也不会是一个贬义词吧?!
  3、灌、滕:即汉朝开国名将灌婴、滕公夏侯婴。灌婴年纪虽轻,但冲锋陷阵,作战英勇――【疾斗】、【战疾力】、【疾战】、【灌婴虽少,然数力战】,为刘邦骑兵统帅,曾率兵穷追项羽,破之,迫使项羽自杀,扫平了刘邦称霸的最大障碍。夏侯婴(即夏侯敦之祖)统领兵车部队快速攻击,作战勇猛――【以兵车趣攻战疾】。其战车部队虽然攻坚不如步兵,却可横扫千里,长驱直入,为刘邦迅速入关、攻破咸阳立下大功。在刘邦开拓帝业,以及称帝后平定诸王叛乱的峥嵘岁月里,此二人均历战无数,战功赫赫,封赐极隆,俱为当之无愧的一代名将(5)。陈寿将黄忠、赵云比作此二人,是一种很高的赞誉。只要看看《史记》里灌婴和夏侯婴的传记,就很清楚了;而“赵云只是一名平庸将领”的论点,也就不攻自破。
  三、总结
  虽然《三国志》里关于赵云的战绩记载很少,但蜀书与魏书、吴书不同,本身就缺少原始的历史资料;加上陈寿著《三国志》以魏为正统,整部蜀书都相当简略,对关、张、马、黄、赵的战绩记载都很少,因此不能凭此而否定赵云。陈寿将这五个人同列一传,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至于陈寿最终的评价,显然是对赵云的高度赞誉而非贬低。因此,赵云在历史上的能力虽然不能与演义中那样相提并论,但肯定是一名骁勇善战的出色将领,绝非象某些人所说的那样平庸。
  另外,赵云忠、义、仁、谦,在人品上是十分值得敬佩的。而他“劝刘备将成都田宅归还百姓”、“力谏刘备伐吴”,都是战略层面上的眼光,是具备政治智慧的人物,在见识上比一般谋士还要强,这对于一名武将而言是很不简单的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8-04-27 03:38: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七少爷在2008-4-23 21:51:00的发言:

赵云自追随刘备后,直到刘备当了汉中王,可说是马不停蹄,无役不予。阿斗确是他在长坂坡救出的,史书虽没《三国演义》写得那么玄,但赵云救阿斗不是虚构的。进军西川,是赵云第一次没随刘备行动而留守荆州。可就是这次留守,他又干出了另一件大事,即“截江夺斗”,也是史有明文的壮举。两次三番救了后主刘禅的小命,赵云对蜀汉的汗马功劳还小么?可刘备得了西川后,对赵云就再没重用了。

定军山之战,主谋是法正,而“亲冒矢石”强攻定军山的是刘备本人,赵云根本没上第一线。

一出祁山,赵云也没当先锋,与邓芝领偏师出斜谷策应主力。街亭失守全线大败,而“云与邓芝勒兵徐徐而退,不致大损。”《演义》中的“不损一人一骑”是罗老先生给英雄带的花环。而战后孔明上表检讨,自贬三级,有功无过的赵云却也糊里糊涂地跟着被贬了级。直至去世,赵云也未获封侯。

赵云不得重用,很大的一个因素是他出身布衣,不是名门望族。这与中国历史上产生于西汉后期,东汉时达到高峰,直至唐代才衰落的“门阀制度”有关。

汉末乱世,群雄并起,门阀制度也受到冲击,但其生命力极为顽强。袁绍贵为十八路诸侯盟主,“四世三公”的身世是决定因素。三国之中,曹瞒对门阀制度最不感冒,“青梅煮酒论英雄”时把袁氏的“四世三公”称为“冢中枯骨”。他手下的战将中,除曹氏、夏侯氏外,典韦、许褚是草莽豪强,徐晃、张辽、文聘是降将。而刘备早期无人可用,顾不上讲究门第。但卧龙一到,这套玩意儿就又活了。魏、蜀、吴三国,蜀汉对门阀制度的坚持是最明确的,赵云也就倒霉了。同时,孔明的任人唯亲,也是史有定论的,马谡、杨仪就是例子。难怪在孔明当政的后期,蜀汉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了。

刘备称帝,群臣上贺表,列了前五十个人的名字加上“........等一百八十人”。诸位知道领衔的是谁么?“征西大将军都亭侯马超”!没别的原因,“马孟起世代公侯”是唯一的理由。法正列第二,孔明第八。赵云呢?在“........等一百八十人”中,连名字都不能列在贺表上。

历来读史之人有“汉家待功臣薄”的感慨,汉高帝刘邦,杀死了韩信、彭越、黥布;汉武帝时有飞将军李广的悲剧。到了最后三分之一的后主时,赵云好歹还是寿终正寝的。

《演义》上写刘禅闻赵云死而大哭,又是罗老先生加的花环。那时的刘禅,早把救过他两次的赵云忘得一干二净了,连点“悼念”的意思都没有。到得后来,不知道怎地又想起救命恩人来了,在给别人封侯时顺带也追封了赵云。可赵云要是知道追封的事,准得气得在坟墓里诈尸不可:那时距蜀汉亡国还剩下不到三年了

赵云,三国里人气最旺的人物之一,也是很多人心目中最喜欢的三国英雄。这主要是因为在《三国演义》中,赵云智勇双全,德才兼备,几乎是一个完美的代表。但由于在《三国志》等史书记载中,赵云的战绩比较少,尤其是缺乏统率大军、独镇一方的表现,人们对历史上赵云为将的真实能力产生了质疑。加上演义描写和民间流传里赵云的声誉和威名太盛,导致不少人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成了坚定的贬赵派,对历史上的赵云嗤之以鼻。
  看了大量关于赵云的激烈争论的文章,自己也认真阅读了《三国志》后,我渐渐修正了原先赵云在自己心目中的定位,接受了“赵云在三国历史上算不得顶尖将领”的观点。但对于那些过分贬低赵云、甚至斥其为平庸的观点,我至今无法认同。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欢迎高手们指正。
  一、关于《三国志》
  《三国志》,一般认为作者是陈寿(233~297年,原蜀国人,仕蜀时为散骑黄门侍郎,入晋后曾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于吴亡(280年)后开始撰写的。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此三史应为他依据的基本材料。蜀国无史,由陈寿自采资料。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原是各自为书,直到北宋才合而为一,改称《三国志》。
  裴松之(372~451年),南朝刘宋初官中书侍郎,奉命作《三国志注》(史称《裴注》),元嘉六年(429年)奏上。他在《上三国志注表》中说,陈寿的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但又指出它“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裴注搜罗广博,引书首尾完整,不加剪裁割裂。所引用的书达一百四十余种,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今天已经亡佚的。对于三国时代历史的研究,《裴注》的重要性不下于陈寿本书。
  虽然史书是我们了解历史的最佳依据,较之演义,其可信度绝对要权威得多,但史书并不完全等于史实。因为史书也是人写的,是人写的,就会受作者所采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的影响,也必然要受作者个人情感以及当时所处环境(尤其是政治环境)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对同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不同的史书不乏记载不一致、甚至相悖的原因。
  《三国志》中的魏书和吴书,以当时已经传世的两国原有史书为基本材料,也就是说这两国的史书应该是在魏国、吴国未灭之时写成并存世的。当朝统治下所作的当朝史书,很难避免为本国讳恶扬善、为他国讳善扬恶的现象,其完整性和客观性多少是要打个折扣的。
  《三国志》成书于晋,虼吮厝灰持握擗D―司马氏讳恶扬善。比如魏甘露五年,年轻的魏主(高贵乡公)曹髦不甘为傀儡,率数百侍从欲攻司马昭,被弑。《汉晋春秋》等史书对此事都有详细记载(1)。但在《三国志.魏书四.三少帝纪》中却只有区区的十二个字:【五月己丑,高贵乡公卒,年二十。】曹髦之死的背景、过程都完全隐去了。
  虽然魏、晋实际上都是由权臣篡位而立国,但在形式上,它们都是禅让的产物――魏受汉禅让,晋又受魏禅让(2),是正当的朝代更替。因此《三国志》以魏为正统,魏国君主的传记称为“纪”,而蜀、吴两国君主的传记则称为“传”;因此也存在相应的讳恶扬善的问题。比如赤壁之战,是奠定鼎足三分局面的关键战役,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资治通鉴》等史书对此亦有详细记载(3)。但《三国志.武帝纪》对曹操此次惨败的大战是这样记载的:【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虽然如此,但魏书、吴书毕竟是以当时已传世的两国史书为基本依据,因此其材料相对还算比较完整而切合史实的。而蜀国则没有现成史书,完全是由陈寿自采资料撰写。因此,在魏、蜀、吴三书中,蜀书最简略、也最语焉不详。蜀书的不完整性以及与史实的偏离度,应该是三书之中最大的。
  二、关于《三国志》里的赵云
  《三国志.赵云传》十分简短,即使加上裴松之注所引的《云别传》等史料,整体上仍然很简短,战绩记载很少。很多人以此为依据,对历史上的赵云给予了质疑和否定,认为他只是一个平庸的将领。对此,我持异议。

、关于赵云只是一个保镖。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网友“天变雨纹”曾写过一篇很好的文章,里面否定了这种说法,已经分析得很透彻了。不能因为赵云早期做过刘备的主骑,长阪时又救过甘夫人和后主,就断言他的身份是保镖。象典韦和许褚,《三国志》里都是明明白白点明了他们是曹操“中军宿卫”、主要职责是护卫主公的。倘若赵云的身份和他们一样,《三国志》里不会不点出来。另外,【先主入蜀,云留荆州】,刘备统兵入川,而赵云却留在荆州,他不是保镖就已经很清楚了。至于【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明显是一员统兵的将领,典韦和许褚都没有过这样的统兵经历。
  2、关于赵云的战绩记载。
  在《三国志》里,赵云的战绩记载确实很少。但是,正如我前面说过的,蜀国原本无史,也就是说原始的史料记载缺失,完全是靠陈寿去采集的;加上陈寿奉魏为正统,因此蜀书是三国里最简略、也最语焉不详的一书。不仅仅是赵云,象关羽、张飞这样公认的名将,在《三国志》的记载里都是很简略的。关羽除了白马刺颜良以及襄樊之战外,并无其他战绩记载;张飞除了长阪据水断桥、与诸葛亮入川、巴西败张郃以外,也缺乏其他的记载。这两个人的战绩记载,比起魏五子良将、曹、夏侯等人远远不及,但陈寿对他们的评价却是:【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可见,《三国志》里对蜀将的战绩记载都很少,有其客观的原因,并不仅仅只是赵云一人,也不足以成为否定赵云的理由。
  3、关于赵云的谥号。
  赵云死后,追谥“顺平侯”。有人觉得“顺”、“平”二字均和骁勇善战挂不上号,因此把这也当作赵云能力和功绩平庸的一个证据。但是,谥号只是一个尊荣称号,不是非要使用“勇”、“猛”、“壮”这样的词的。比如:夏侯敦和曹仁均谥“忠侯”,夏侯渊和乐进均谥“愍侯”,曹洪谥“恭侯”,张飞谥“桓侯”,这些名将的谥号又能说明什么?
  4、关于陈寿对赵云的评价。
  陈寿评曰:【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
  看到“爪牙”一词,很多人把这个评语也当作贬低赵云的依据,其实是完全误解了作者的本意。
  陈寿将黄忠和赵云并论,喻为“爪牙”,比作“灌、滕”。
  (1)、强挚壮猛:是强壮勇猛的意思,黄忠和赵云都是猛将,这个应该没什么异议了。
  (2)、爪牙:这是猛兽最具杀伤力的两件武器,如果没有了爪和牙,猛兽就成为废物了。所以,“爪牙”一词在这里显然是褒义词,形容黄忠和赵云是蜀汉集团里最骁勇的将领之一。
  同样曾被喻为“爪牙”的,还有曾以七千人大破东吴十万众的曹魏名将张辽和李典。《三国志.张辽传》:【六年,(文)帝追念辽、典在合肥之功,诏曰:“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其分辽、典邑各百户,赐一子爵关内侯。”】
  张辽在魏五子良将传中位列第一,战功赫赫,深受曹操父子器重喜爱,恩遇极隆(4),被不少人视为三国第一名将。张辽死后,曹丕“为流涕”,后来又追念他和李典之功,下诏表彰,以“爪牙”称之。“爪牙”怎么也不会是一个贬义词吧?!
  3、灌、滕:即汉朝开国名将灌婴、滕公夏侯婴。灌婴年纪虽轻,但冲锋陷阵,作战英勇――【疾斗】、【战疾力】、【疾战】、【灌婴虽少,然数力战】,为刘邦骑兵统帅,曾率兵穷追项羽,破之,迫使项羽自杀,扫平了刘邦称霸的最大障碍。夏侯婴(即夏侯敦之祖)统领兵车部队快速攻击,作战勇猛――【以兵车趣攻战疾】。其战车部队虽然攻坚不如步兵,却可横扫千里,长驱直入,为刘邦迅速入关、攻破咸阳立下大功。在刘邦开拓帝业,以及称帝后平定诸王叛乱的峥嵘岁月里,此二人均历战无数,战功赫赫,封赐极隆,俱为当之无愧的一代名将(5)。陈寿将黄忠、赵云比作此二人,是一种很高的赞誉。只要看看《史记》里灌婴和夏侯婴的传记,就很清楚了;而“赵云只是一名平庸将领”的论点,也就不攻自破。
  三、总结
  虽然《三国志》里关于赵云的战绩记载很少,但蜀书与魏书、吴书不同,本身就缺少原始的历史资料;加上陈寿著《三国志》以魏为正统,整部蜀书都相当简略,对关、张、马、黄、赵的战绩记载都很少,因此不能凭此而否定赵云。陈寿将这五个人同列一传,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至于陈寿最终的评价,显然是对赵云的高度赞誉而非贬低。因此,赵云在历史上的能力虽然不能与演义中那样相提并论,但肯定是一名骁勇善战的出色将领,绝非象某些人所说的那样平庸。
  另外,赵云忠、义、仁、谦,在人品上是十分值得敬佩的。而他“劝刘备将成都田宅归还百姓”、“力谏刘备伐吴”,都是战略层面上的眼光,是具备政治智慧的人物,在见识上比一般谋士还要强,这对于一名武将而言是很不简单的

同意小七的意见,赵云的主要特点并不是完全体现在他的武力方面,他的仁、义、忠、信、智,堪称蜀汉各将楷模。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