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灵火在2006-4-20 21:15:00的发言: 我之所以建米(当时部队并不缺米),而不出姜维,是因为我开始制定的战略就是迅速打下董卓,防住杨奉。当时武山HP已不多,两弓合射俩下稳下,所以我要建米,稳下武山。第四季下杨奉时建米也是同样道理,就是要确保先动。打董卓建米我是建在两弓身后,他是打不到的,因为我先动,只要我踩住43,他就过不来,他出在44要往我这走,必须经过43。即使他出两骑也打不到我米,假设他在53也处了一骑,我大曹照样射城,典韦43改射53的骑,董卓还是会在原地不动,53的骑被两弓连射后过来打我米会在52被典韦拦下。下回合即使典韦不能先动,大曹还是一样下城。如果他在33,53各出1骑,我也许会不再打人,直接两弓下城,大不了损失典韦一弓,下季我会再出姜维。猪哥说的要么两弓直接下城要么两弓都射人我觉得不足取。俩弓都射城射城,董卓虽然城被下了,但是董卓会到43砍大曹,大曹会损气的。两弓都射人也不足取,大曹先动不能合射,然后典韦跟上再连射,不一定能射死董卓,所以我选择大曹射城,典韦射人。另外你说的董卓一直不动,是你没想明白,1月他不是不动而是被典韦踩住43,动不了;2月我大曹就把他射死了,他还动什么?
交战后,你能用典为挡人家卓嘛,就算卓去打你操,路上碰到你典为,他就不动了,就不打你典为了?难道他真就指哪打哪,不指哪就不打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