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ppk307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诸葛亮六出祁山真的是为了报答刘备吗?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2-06-16 02:14: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ppk30714在2012-6-15 22:50:00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张菲在2012-6-15 21:51:00的发言:

楼主还贼心不死,非要诋毁诸葛亮是个不忠之人,诸葛家族与你有仇?

诸葛亮绝非谋反之人,他忠心与否历史已经盖棺定论,楼主所提出的论据没一个经得起推敲,只不过网络上恶搞名人的论调而已,楼主居然引为证据,可见其无知

这个是天涯上最近流行的说法,你有种你去天涯上反论一下,看骂不死你.

流行一定是对的吗?貌似感冒也有流行,再怎么流行也是别人的东西,终究不是你自己的见解,多动脑筋多看书吧

诸葛亮报先主知遇之恩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亦用其一生的行动去证明了。

连刘禅都知道北伐不可能有结果,作为诸葛亮又何尝不知以蜀汉一州之地如何能抗衡曹魏九州之地?但不进攻又能如何?蜀汉竖起的旗帜是光复汉室,如果偏安一偶无所作为,人心很快会涣散,到时蜀汉就没存在的必要,那时不用曹魏进来国家自然都瓦解

蜀汉其实是败在关2爷和刘备手上,当初隆中对规划是“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然而关羽“刚而自矜”没有贯彻“结好孙权”的外交政策,而导致败走麦城,失掉战略要地荆州,继而刘备为了报仇不顾国家利益一意孤行伐吴,最终夷陵之败蜀汉元气大伤,至此“光复汉室”只能成为海市蜃楼,遥不可及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2-06-16 11:54:00 | 只看该作者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都有人质疑,天下的事情要黑白不分看来很正常了~

出师表写的不错,可做人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em13][em13][em13][em13][em13][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2-06-16 12:20: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张菲在2012-6-16 2:14:00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ppk30714在2012-6-15 22:50:00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张菲在2012-6-15 21:51:00的发言:

楼主还贼心不死,非要诋毁诸葛亮是个不忠之人,诸葛家族与你有仇?

诸葛亮绝非谋反之人,他忠心与否历史已经盖棺定论,楼主所提出的论据没一个经得起推敲,只不过网络上恶搞名人的论调而已,楼主居然引为证据,可见其无知

这个是天涯上最近流行的说法,你有种你去天涯上反论一下,看骂不死你.

流行一定是对的吗?貌似感冒也有流行,再怎么流行也是别人的东西,终究不是你自己的见解,多动脑筋多看书吧

诸葛亮报先主知遇之恩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亦用其一生的行动去证明了。

连刘禅都知道北伐不可能有结果,作为诸葛亮又何尝不知以蜀汉一州之地如何能抗衡曹魏九州之地?但不进攻又能如何?蜀汉竖起的旗帜是光复汉室,如果偏安一偶无所作为,人心很快会涣散,到时蜀汉就没存在的必要,那时不用曹魏进来国家自然都瓦解

蜀汉其实是败在关2爷和刘备手上,当初隆中对规划是“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然而关羽“刚而自矜”没有贯彻“结好孙权”的外交政策,而导致败走麦城,失掉战略要地荆州,继而刘备为了报仇不顾国家利益一意孤行伐吴,最终夷陵之败蜀汉元气大伤,至此“光复汉室”只能成为海市蜃楼,遥不可及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