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小小的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谁可以准确的说一下魏延到底去没去打长安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2-06-21 11:41:00 | 只看该作者
自杀性除奸那位不是曹芳,是曹髦。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2-06-21 11:41:00 | 只看该作者
打不打长安,也没打你 妈,你激动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2-06-21 11:43: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华炎在2012-6-21 11:41:00的发言:
打不打长安,也没打你 妈,你激动什么?

这个贴偶们讨论着玩的,别整成吵架,华mm换个贴啊。。

[em04][em04][em04]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2-06-21 11: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20楼,朱重八在赶走蒙古人以后,内战干掉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是一个军事上很了不起的君主。而后又派徐达逐蒙人于大漠。是军事上真正强悍的缘故,并非占了华夷之争多大的便宜。

[em05][em05][em05][em05][em05]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2-06-21 12:23: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都安侯在2012-6-21 11:47:00的发言:

回20楼,朱重八在赶走蒙古人以后,内战干掉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是一个军事上很了不起的君主。而后又派徐达逐蒙人于大漠。是军事上真正强悍的缘故,并非占了华夷之争多大的便宜。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之所以有陈张朱方的四处起兵,主因就是蒙古人政策失误造成的,蒙古用高压、歧视的国策压制汉人,抛弃汉文化的根本、这不单引起普通汉人的愤慨,也严重损害汉士子的利益。由于蒙古的力量大多居于北方,薄弱的南方成为汉人反抗蒙古的主要区域,汉人起兵之初,无不是都是以蒙古为主要对手的,当蒙古力量逐渐北移时,南方的权力真空致使引发汉人间的内部权力争斗,战争的结果是朱元璋控制了南方,然后以稳定富庶的南方为根据,出兵北伐,统一全国。

可以这样说,元朝的覆灭是民族利益之争导致的,这是本质。而清朝的灭亡民族之争的地位是次要的,主要是中华利益与西方殖民利益的矛盾冲突,清廷的封建、顽固势力成为阻碍中国民主进程,资产革命的绊脚石,它的存在已经严重的损害国家和全国各族民族的利益,这才是清朝灭亡的根本。

[em04][em04]随便讨论啊,个人观点,尽管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2-06-21 12:44:00 | 只看该作者

元朝覆灭确实有华夷之争的因素。元相脱脱大修黄河,对汉人层层盘剥,以致民不聊生。时有波斯拜火教传入中土,在民间大行其道,史称明教、白莲教等等,教徒众多。拜火教徒兼黄河民夫刘福通“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发起了元末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当时明教有两个支系,一是刘福通,二是彭荥玉(即彭和尚),各自不相统属。后来的内争正是源于此。

我想说的是,朱重八一统天下,是他本身的素质非常出色。华夷之争颠覆了元蒙政权,但是天下确确实实是朱重八一刀一枪打出来的,占胡汉相争的便宜并不大~

[em03][em03][em03][em03][em03]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2-06-21 12:47:00 | 只看该作者

我国历史上军事素质非常出色的君主,有刘秀、曹操、李世民、朱元璋等。我比较喜欢的就是曹操、朱元璋~

[em04][em04][em04][em04][em04]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2-06-21 12:57: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都安侯在2012-6-21 12:47:00的发言:

我国历史上军事素质非常出色的君主,有刘秀、曹操、李世民、朱元璋等。我比较喜欢的就是曹操、朱元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要说军事素质,李世民可数第一。他一直是以少打多,身先士卒,居然带千人能打败几万人,还把人家君主生擒,这种战例太多了,军事素养的高连老毛都赞誉不止。曹操突出的是政治谋略,我喜欢曹操,但还是觉得军事素养非李世民可比。

[em04][em04]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2-06-21 14:26:00 | 只看该作者

李二的强悍被夸大了。若说以少破多,刘秀昆阳之战岂非更加恐怖?陈庆之更加可怕,带了5000人,把一个傀儡北魏皇帝从南方生生带进了洛阳,破荥阳、虎牢等坚城雄关......

曹操、朱元璋所处局势就完全是一团乱局。最后能杀出一条血路,独大天下,虽然跟他们的政治谋略不无相关,但是,军事本来也是政治的延伸。曹操指挥的战役有专门的军事研究者研究过,作为经典战例的有官渡之战、飞袭柳城、安众破敌、空城计等等。而且他自己也注孙子兵法,著有孟德新书,遗留给后人的几十条军令,无一不是珍贵的军事遗产。曹操因而是公认的军事家。

秦王作为李阀的军事代表,廓清四宇,确实打了不少漂亮仗,但是真正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战役,他大都不沾边。很多研究者指出,李世民的战绩很大成分是夸耀出来的。

[em03][em03][em03][em03][em03]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2-06-21 14:35: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