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祖龙开始,长城有30万军队抵御匈奴,在广西(百越)地区放置了50万军队对抗西瓯,部分历史学家甚至将秦灭亡的原因归结于广西的50万军队无法调回;同样的,汉朝守长城用了20万军队,却在西越(广西)留30万军队;从明朝开始,就有过“广西狼兵雄于天下”的称号,广西部队是明军中最精锐的部队之一,曾经在明朝快灭亡的时候,在宁远大战中力挫当时天下无敌的清八旗军,比起“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独领风骚;到了清末,震惊寰宇的太平军以3万人的广西班底子,几乎横扫全国,如果不是后期加入了其他省份的过多杂牌军,恐怕中国的历史已经改写,连曾国藩也评价到 :“长毛(太平军)中后期之30万之战斗力,远远不如刚出广西之3 万”,后来的中山先生却实现了逆转,从桂发起对清的起义,最终实现了前辈的目标;清朝末年对洋人的战争中,全国人几乎都在打败仗,只有广西人打胜了,刘永福黑旗军越南抗法和台湾抗日、冯子才镇南关大捷名垂千古。军队的战斗力是一种传统和气质,自古以来广西狼兵就有这种精神,到了民国时期,再来看看一系列的彪悍战绩或者传奇:桂系第七军,有“钢军”的美誉,第7军在国民政府北伐战争、军阀混战的时候几乎从来没有吃过败仗。在桂唐战争中,素以彪悍着称的湘军十几万人被桂军几万人打败并被收编;在中原大战开始的时候,十万湘军在面对不到3万桂军的时候,又是一败涂地;中原大战后,桂军撤退回广西,湘军、滇军、粤军一共集结了近12万兵力力图战胜桂军并占领广西,但是桂军2万多人兵分两路,一路1万多先是击败了超过3万人的滇军,随后又战胜了近3万粤军,把滇军和粤军赶出广西,另一路也是1万人在桂林一带战胜了近6万湘军。再来看看敌人或者盟友的评价:彭德怀元帅在红军时期评价,黔军滇军两只羊,湘军就是一头狼,广西猴子是桂军,猛如老虎恶如狼;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对桂军和广西民团的评价也相当高,桂军的表现也被国内历史学家认为是“杂牌军中的王牌”“战斗力可以和中央军最精锐的部队相比”,血战台儿庄更有其身影,八百勇士在淞沪会战中80%将校军官战死不屈;抗战时期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美国将军史迪威说过:广西士兵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在国内战争时期,中共刘伯承元帅曾经在大别山制订了歼敌顺序是:“先打最弱之保安队,次打较强之中央军,最后打最强之桂军。”;粟裕等相当多的解放军将领在解放战争时期对国民党军曾经有过这样的话:“要分清国民党军中那些是精锐部队,一要看装备,美式装备的肯定是精锐部队;二要看口音,广西口音的部队一定也是精锐部队。如果是既有美式装备又有广西口音,那绝对是国民党军中最精锐的。” 史实胜于雄辩,就抵抗外国侵略、为国捐躯而言,军队没有强弱之分,只要出现在抵抗外国侵略的战场上,不管是川、湘、桂,都是有血性的军队,但就军队战斗力而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军队的战斗力是由多方面因素组成的,就民国时代表现而言,川军不入绝境很难激发出自己的斗志,湘军善于治军,有“无湘不成军的说法”,而桂军属于另类,虎狼之师,三者的关系非常像战国时代这么一句话: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