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8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隆中对到底对不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05-25 11:3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汉末建安十二年(207),当时依附荆州牧刘表、屯兵新野的刘备三顾茅庐,向年仅二十七岁的诸葛亮请教。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大势,为刘备制定了先占荆、益二州,形成三分鼎立之势,外结孙权,内修政治,待时机成熟,再分兵两路北伐,攻取中原,以成霸业的战略方针。在刘备的恳切敦促下,诸葛亮出山辅佐。从此,这条“卧龙”冲天而起,在历史的舞台上夭矫腾飞,大展宏图,而《隆中对》也成为刘备集团发展的战略蓝图。
千百年来,人们对《隆中对》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它正确地预见了政局的基本走向,堪称刘备集团的最佳发展战略。年仅二十七岁(虚岁)的诸葛亮能作出如此英明的决策,实在令人惊叹。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便情不自禁地赞颂道:“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万古之人不及也!”(嘉靖元年本、周曰校本、李卓吾评本;毛本末句作“真万古之人不及也!”)
不过,历代也有人对《隆中对》不以为然,有人批评诸葛亮“不能与曹氏争天下,委弃荆州,退入巴蜀……此策之下者。”然而,这其实是对《隆中对》的歪曲。诸葛亮说得很清楚:当时曹操已经统一北方,且有“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政治优势;孙权据有江东(扬州大部),根基已经稳固。在此形势下,要寄人篱下、势单力薄的刘备盲目地“与曹氏争天下”,实属迂腐之见;刘备首先需要拥有自己的地盘,才能与曹操、孙权鼎足而立,进而联合孙权,讨伐曹操。而综观天下版图,全国十三州,尚未被曹、孙两家控制者,仅剩荆、益、交三州(张鲁割据的汉中本是益州的一个郡)。其中交州远在荆州、扬州之南,刘备无法夺取(建安十五年,孙权控制了交州),剩下的就只有荆州和益州了。所以诸葛亮向刘备明确提出“两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先夺荆州,再取益州,形成天下三分。第二步,等时机成熟,从荆、益两州分兵北伐:一路“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夺取东汉首都洛阳;另一路由刘备亲自“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夺取西京长安和整个关中地区。应该说,这是对当时形势最正确、最可行的判断。至于何时夺荆州,怎样夺取,这当然要看机会。三顾茅庐的次年(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刘表病死,其子刘琮向曹操请降,诸葛亮就劝刘备攻打刘琮,一举夺取荆州;可惜刘备未能采纳,错过了大好时机;直到赤壁大战后,刘备才夺得荆州江南四郡。当然,在诸葛亮看来,由于地理环境不同,益州比荆州更适于立国建都。这是总结了汉高祖刘邦以巴、蜀、汉中为根据地,打败项羽,终成大业的历史经验,而且是许多杰出人物的共识。例如庞统后来也曾对刘备提出:“荆州……东有吴孙(指孙权),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于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三国志·蜀书·庞统传》注引《九州春秋》)刘备入蜀时,以庞统随行辅佐,诸葛亮留镇荆州;只是当庞统在雒城(今四川广汉)中流箭而死后,诸葛亮才率兵入蜀增援,而留头号大将关羽镇守荆州,可见他对荆州始终是重视的。而作为刘备的股肱之臣,刘备后来称王称帝,诸葛亮也必须在其身边辅佐,只能让其他得力人员镇守荆州,这哪里是要“委弃荆州”呢?
现代有的学者因为《隆中对》提出的两路北伐的目标未能实现,便怀疑诸葛亮的整个战略规划行不通;有的学者认为“跨有荆、益”与“结好孙权”这两大原则之间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只有等孙权夺得荆州,刘蜀方面承认既成事实,才能与孙权重新修好,因而《隆中对》的基本国策是错误的。我认为,这些看法是片面的。刘备在“三顾茅庐”之前,奋斗半生而屡遭挫折,此后忠实执行《隆中对》,仅仅用了七年时间,即到建安十九年(214),便完成了由没有立足之地到“跨有荆、益”的巨大转折,形成了三分鼎立局面,实现了第一步战略目标;建安二十四年(219)夏又夺取汉中,其势力达到鼎盛。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证明《隆中对》完全符合当时的实际。至于第二步战略目标未能实现,那是由于后来荆州失守,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能因此认为当初的规划不对。古今中外,重大的战略规划,在执行过程中往往需要随时调整,甚至发生重大改变,这是稍微熟悉历史的人都应该懂得的,如果因后来情况的变化而否定当初的设想或规划,其实是“马后炮”式的看法。诚然,夺取荆州,全据长江,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乃是孙吴集团的建国方略,这与刘蜀集团的利益确有冲突。但是,这种冲突是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的。建安二十年(215),孙、刘两家以湘水为界,中分荆州,已经形成了战略平衡。这种平衡,既可以维持相当长的时期,也随时可能被打破,就看三分鼎立的大局如何演变,孙刘双方如何处置了。如果关羽忠实执行“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方针,使曹操难以拉拢孙权而偷袭关羽之后;如果关羽善于安抚和激励部下,使镇守江陵的麋芳、镇守公安的士仁(《三国演义》误作“傅士仁”)忠于职守,不怀二心;如果刘备诸葛亮在关羽北伐襄阳时能够及时配合和支援,那么,荆州未必失守。而在刘蜀集团牢牢控制自己那部分荆州的情况下,承认既成事实的就该是孙权了;面对曹操这个强敌,双方既需要、也完全可能继续联手。由此可见,荆州之失系由多种因素导致,绝非命中注定,它恰恰从反面证明了《隆中对》战略构想之正确。因此,我赞同罗贯中的评价:“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万古之人不及也!”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7-05-29 15:50:00 | 只看该作者
9494,,,,,,,,,,,,,,,,,,,,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07-06-03 11:35: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07-06-04 20:50: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06-25 20:5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dvethen在2007-5-25 11:30:00的发言:
汉末建安十二年(207),当时依附荆州牧刘表、屯兵新野的刘备三顾茅庐,向年仅二十七岁的诸葛亮请教。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大势,为刘备制定了先占荆、益二州,形成三分鼎立之势,外结孙权,内修政治,待时机成熟,再分兵两路北伐,攻取中原,以成霸业的战略方针。在刘备的恳切敦促下,诸葛亮出山辅佐。从此,这条“卧龙”冲天而起,在历史的舞台上夭矫腾飞,大展宏图,而《隆中对》也成为刘备集团发展的战略蓝图。
千百年来,人们对《隆中对》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它正确地预见了政局的基本走向,堪称刘备集团的最佳发展战略。年仅二十七岁(虚岁)的诸葛亮能作出如此英明的决策,实在令人惊叹。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便情不自禁地赞颂道:“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万古之人不及也!”(嘉靖元年本、周曰校本、李卓吾评本;毛本末句作“真万古之人不及也!”)
不过,历代也有人对《隆中对》不以为然,有人批评诸葛亮“不能与曹氏争天下,委弃荆州,退入巴蜀……此策之下者。”然而,这其实是对《隆中对》的歪曲。诸葛亮说得很清楚:当时曹操已经统一北方,且有“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政治优势;孙权据有江东(扬州大部),根基已经稳固。在此形势下,要寄人篱下、势单力薄的刘备盲目地“与曹氏争天下”,实属迂腐之见;刘备首先需要拥有自己的地盘,才能与曹操、孙权鼎足而立,进而联合孙权,讨伐曹操。而综观天下版图,全国十三州,尚未被曹、孙两家控制者,仅剩荆、益、交三州(张鲁割据的汉中本是益州的一个郡)。其中交州远在荆州、扬州之南,刘备无法夺取(建安十五年,孙权控制了交州),剩下的就只有荆州和益州了。所以诸葛亮向刘备明确提出“两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先夺荆州,再取益州,形成天下三分。第二步,等时机成熟,从荆、益两州分兵北伐:一路“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夺取东汉首都洛阳;另一路由刘备亲自“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夺取西京长安和整个关中地区。应该说,这是对当时形势最正确、最可行的判断。至于何时夺荆州,怎样夺取,这当然要看机会。三顾茅庐的次年(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刘表病死,其子刘琮向曹操请降,诸葛亮就劝刘备攻打刘琮,一举夺取荆州;可惜刘备未能采纳,错过了大好时机;直到赤壁大战后,刘备才夺得荆州江南四郡。当然,在诸葛亮看来,由于地理环境不同,益州比荆州更适于立国建都。这是总结了汉高祖刘邦以巴、蜀、汉中为根据地,打败项羽,终成大业的历史经验,而且是许多杰出人物的共识。例如庞统后来也曾对刘备提出:“荆州……东有吴孙(指孙权),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于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三国志·蜀书·庞统传》注引《九州春秋》)刘备入蜀时,以庞统随行辅佐,诸葛亮留镇荆州;只是当庞统在雒城(今四川广汉)中流箭而死后,诸葛亮才率兵入蜀增援,而留头号大将关羽镇守荆州,可见他对荆州始终是重视的。而作为刘备的股肱之臣,刘备后来称王称帝,诸葛亮也必须在其身边辅佐,只能让其他得力人员镇守荆州,这哪里是要“委弃荆州”呢?
现代有的学者因为《隆中对》提出的两路北伐的目标未能实现,便怀疑诸葛亮的整个战略规划行不通;有的学者认为“跨有荆、益”与“结好孙权”这两大原则之间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只有等孙权夺得荆州,刘蜀方面承认既成事实,才能与孙权重新修好,因而《隆中对》的基本国策是错误的。我认为,这些看法是片面的。刘备在“三顾茅庐”之前,奋斗半生而屡遭挫折,此后忠实执行《隆中对》,仅仅用了七年时间,即到建安十九年(214),便完成了由没有立足之地到“跨有荆、益”的巨大转折,形成了三分鼎立局面,实现了第一步战略目标;建安二十四年(219)夏又夺取汉中,其势力达到鼎盛。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证明《隆中对》完全符合当时的实际。至于第二步战略目标未能实现,那是由于后来荆州失守,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能因此认为当初的规划不对。古今中外,重大的战略规划,在执行过程中往往需要随时调整,甚至发生重大改变,这是稍微熟悉历史的人都应该懂得的,如果因后来情况的变化而否定当初的设想或规划,其实是“马后炮”式的看法。诚然,夺取荆州,全据长江,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乃是孙吴集团的建国方略,这与刘蜀集团的利益确有冲突。但是,这种冲突是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的。建安二十年(215),孙、刘两家以湘水为界,中分荆州,已经形成了战略平衡。这种平衡,既可以维持相当长的时期,也随时可能被打破,就看三分鼎立的大局如何演变,孙刘双方如何处置了。如果关羽忠实执行“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方针,使曹操难以拉拢孙权而偷袭关羽之后;如果关羽善于安抚和激励部下,使镇守江陵的麋芳、镇守公安的士仁(《三国演义》误作“傅士仁”)忠于职守,不怀二心;如果刘备诸葛亮在关羽北伐襄阳时能够及时配合和支援,那么,荆州未必失守。而在刘蜀集团牢牢控制自己那部分荆州的情况下,承认既成事实的就该是孙权了;面对曹操这个强敌,双方既需要、也完全可能继续联手。由此可见,荆州之失系由多种因素导致,绝非命中注定,它恰恰从反面证明了《隆中对》战略构想之正确。因此,我赞同罗贯中的评价:“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万古之人不及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07-07 12:07:00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你的说法 但是有些细点楼主没注意:

1:关羽出兵是为了牵制曹仁 以利于刘备诸葛夺取汉中 因此刘备诸葛不可能支援关羽 实际上关羽当时不过3W人马 所以并未想关羽能下襄阳

2:孙权在夺荆州以前一直支持鲁肃的联合刘备观点 并不支持吕蒙 所以孙权一直以来进攻的首先地方就是合肥 蜀按隆中对策略发动该场战役之时 吴当时面临两个选择 魏国汉中以丢襄阳告急 吴要么进攻合肥 呼应蜀瓜分魏 然后与蜀争夺天下 要么乘机夺取荆州继续保持三国鼎立的局面以待时机 前一个选择需要一个稳定的后方 这就是孙权要求联姻关羽的原因 以关羽之女为质保证后方的安全 关羽应该看穿了这点 舍不得女儿 但是遗憾的是关羽并没有发现 拒绝联姻的同时 他的后方已经不再那么安全了 其实也是关羽拒绝联姻而导致孙权只有第二个选择可走

北拒曹操 东和孙权 七年前诸葛的那句话 估计关羽早扔到脑后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07-07 13:1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wj19995202在2007-6-25 20:59:00的发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07-10 09:32:00 | 只看该作者

隆中对在当时的局面来说是没有错的!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替刘备规化了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这种很长远的战略规化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楼主对诸葛亮的隆中对的肯定和赞赏我很支持!

不过隆中对的着重点在于诸葛亮所说的待天下有变,再分兵两路东取孙吴北伐曹魏!不是楼主所说的待时机成熟!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