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国演义》中曹操最实在的一句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01-20 18:4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三国演义>>曹操最实在的一句话



三国演义第四回,曹操刺杀董卓不成,被董卓通缉,幸为陈宫所救,寄宿于曹操的义伯父吕伯奢家.吕氏外出打酒,曹操在吕家误杀吕氏八口.曹操陈宫策马出逃,路遇吕伯奢,”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好心的吕伯奢拼着全家性命收留了曹操,曹在误杀吕氏家人之后,又恩将仇报,知而故杀,害了吕伯奢的命.做了这等十恶不赦的坏事之后,曹操不仅不知改悔,反而说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极端自私自利的话来.世人称曹操为奸雄并非没有道理.


但容我们反过来想一下.在中外历史上,误杀可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曹操以其大文学家的才能,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说服实心眼儿陈宫,应如”探囊取物耳”.曹操却选择了说实话,把自己内心最肮脏,最见不得人的东西全盘摊在了世人面前,这难道不是一种勇敢和老实吗?我痛恨曹操的自私和残暴,但我佩服他敢于讲真话的勇气.


在世界文学史上,有三个人写过名叫”忏悔录”的书.他们分别是古罗马的奥古斯丁,法国的大思想家卢梭和俄国的大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卢梭的”忏悔录”写的最深刻,成了经典著作.所谓”忏悔录”,就是把自己以前做的见不得人的事公告天下.决心不再做伪君子,宁肯当个真小人.对世间几乎所有的人来讲,走出这一步,都要经过极艰难的心路历程.这三本”忏悔录”感动了全世界的人,因此流传至今.我们的大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却有着比以上三人大得多的勇气.他从来就敢于以自己真小人的面孔示众,决不拖泥带水!他在这一点上,难道不应该赢得我们的尊重吗?


在历史上,先杀吕伯奢一家,再杀吕伯奢的大有人在,但有曹操般的勇气讲真话的人却寥寥无几.


明崇祯冤杀袁崇焕是恶例之一.崇祯所以杀袁崇焕,并不只是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那么简单。如果是出于一时误信,可说他只是愚蠢。《三国演义》写曹操误中周瑜反间计,听信蒋干的密报,立刻就杀了水军都督蔡瑁、张允,等到两人的首级献到帐下,曹操登时就省悟了,自言自语:“我中计了!”那只是片刻之间的事。


崇祯二年十二月初,袁崇焕下狱,到崇祯三年八月十六才被处死,其间崇祯有八个半月时间深思熟虑。他曾几次想放了袁崇焕,要他再去守辽,因此有“守辽非蛮子不可”的话,从宫中传到外朝来。既然有这样的话,崇祯当然已充分明白皇太极的反间计。然而为什么终于杀了他?显然,崇祯不肯认错,不肯承认当时误中反间计的愚蠢。杀袁崇焕(如同杀吕伯奢),只不过要以永远的卑鄙来掩饰一时的愚蠢!


曹操给吕伯奢的是一剑之苦,并承认冤杀.崇祯给袁崇焕的却是八个半月的冤狱,奸细的骂名和千刀万剐的极刑!自毁长城的亡国之君崇祯,临死仍以”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的话替自己遮丑,岂不谬哉!


附:曹操冤杀吕伯奢一家

节自:-三国演义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

操与宫坐久,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操曰:“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二人潜步入草堂后,但闻人语曰:“缚而杀之,何如?”操曰:“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遂与宫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搜至厨下,却见缚一猪欲杀。宫曰:“孟德心多,误杀好人矣!”急出庄上马而行。行不到二里,只见伯奢驴鞍前鞒悬酒二瓶,手携果菜而来,叫曰:“贤侄与使君何故便去?”操曰:“被罪之人,不敢久住。”伯奢曰:“吾已分付家人宰一猪相款,贤侄、使君何憎一宿?速请转骑。”操不顾,策马便行。行不数步,忽拔剑复回,叫伯奢曰:“此来者何人?”伯奢回头看时,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宫大惊曰:“适才误耳,今何为也?”操曰:“伯奢到家,见杀死多人,安肯干休?若率众来追,必遭其祸矣。”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默然。


当夜,行数里,月明中敲开客店门投宿。喂饱了马,曹操先睡。陈宫寻思:“我将谓曹操是好人,弃官跟他;原来是个狼心之徒!今日留之,必为后患。”便欲拔剑来杀曹操。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