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920|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操只能统兵十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01-22 10:5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曾经的一个很著名的故事:刘邦问韩信,我能统兵多少?韩信不加思索的回答,陛下统兵不过十万而。刘邦问他自己能统兵多少时,韩信回答的是,臣多多益善也!

现在进入本文主题:曹操的统兵极限是多少?我认为就是十万。不可否认曹操是一名优秀的军事家,但他距离韩信、吴起这样真正的军事天才还是有差距的。纵观曹操的军事生涯,呈现出前强后弱的趋势,以万余兵马白手起家,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而克袁绍,每次战斗带兵都不过十万。而在平定北方后,曹操挟百万大军挥师南下,结果惨败于周郎,此后屡次南征,败于汉中、和于濡须、合肥,每次出征均是四十万以上的阵容,却是一胜难求,倾全国之力对付西凉军,仍是惨胜而已。对孙刘集团唯有的两次胜利,一是靠合肥的张辽破孙权,一是靠荆州的徐晃破关羽,没有曹操任何事。

曹操为什么带十万兵时表现很好,而一旦超过十万则战绩如此差确实是一个很奇怪的问题。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也很少有在乱世中某个强势诸侯占领了全国三分之二的地盘还无法统一天下的。也许这真的是因为各人的带兵极限不同,曹操就是不能统帅十万以上规模的部队。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8-04-30 07:38:00 | 只看该作者

肤浅致极!

对于楼主的智商只能报以同情!

一笑而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08-04-30 07:40:00 | 只看该作者

敢问同时代的还有谁带兵能比曹操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08-04-30 16:23:00 | 只看该作者
诸葛亮,统和曹操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05-02 02:13: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知操在2008-4-30 7:38:00的发言:

肤浅致极!

对于楼主的智商只能报以同情!

一笑而过!

本人对楼主的相貌那是倾慕之至

[em02][em02]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05-05 16:42: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你的裤子破了,该去换件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05-06 16:35:0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大曹是带将的人哦,当然不能带兵!

大曹没能统一中国,与他带兵多少并不是直接关系(否则如何解释刘邦只能将十万士兵却能一统华夏),本人认为有三条主要原因:

1、虽然曹魏集团人才济济,但是同时代的江东孙吴集团、西蜀刘汉集团也都是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堪称碰到了对手。三个集团都具备开国之象,可惜生在同一时代,因此短时间里难决高下,这很正常。但,战争拖到后面、打到最后,就要拼经济拼政治了,在这些方面:曹魏无疑是做的最好的、孙吴次之、蜀汉最差。所以,最后的结局也是如此,司马家族拿着曹魏的经济底子逐步干掉蜀汉、东吴,终于一统天下。老罗在《三国演义》里极力褒扬的西蜀,其实是老百姓过得最苦的国家,加上孔明常年穷兵黩武,其实立国治国方针最为不智,亡的早不是偶然。东吴策略对头:连蜀抗魏,加之属地先天经济条件好,因此,扛到蜀汉灭亡之后,亡国于与晋的实力对比,并不难堪,也是必然。

2、大曹手下不乏或文或武或政治都很顶尖的专业人才,但他缺乏一个文韬武略齐备的帅才,缺一个真正能帮助他独立开拓一个方向局面的人才,正如韩信之与刘邦、诸葛亮之与刘备、朱德彭德怀林彪之与毛泽东、朱可夫之与斯大林,所以,每到关键之役大曹都只能亲征。可是,人的状态有好坏,精力也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百战百胜,因此,成就事业难度加大也再所难免。如果,诸葛亮能辅佐大曹,又或者司马懿早出生早成名几十年,也许历史就将重写了。

3、大曹的身体状况不好。由于有上述两条原因,决定了大曹必须进行持久战。但是他的身体却不支持他这样,英年早逝,50来岁就死于疾病(史书记载症状来看,应该是属于脑瘤或者临时中风之类问题)。实在可惜,否则以曹魏之经济基础,配合曹操的雄才大略,再坚持几年应该最后的天下就是他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05-06 17:11: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kelvinsqj在2008-5-6 16:35:00的发言:

呵呵,大曹是带将的人哦,当然不能带兵!

大曹没能统一中国,与他带兵多少并不是直接关系(否则如何解释刘邦只能将十万士兵却能一统华夏),本人认为有三条主要原因:

1、虽然曹魏集团人才济济,但是同时代的江东孙吴集团、西蜀刘汉集团也都是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堪称碰到了对手。三个集团都具备开国之象,可惜生在同一时代,因此短时间里难决高下,这很正常。但,战争拖到后面、打到最后,就要拼经济拼政治了,在这些方面:曹魏无疑是做的最好的、孙吴次之、蜀汉最差。所以,最后的结局也是如此,司马家族拿着曹魏的经济底子逐步干掉蜀汉、东吴,终于一统天下。老罗在《三国演义》里极力褒扬的西蜀,其实是老百姓过得最苦的国家,加上孔明常年穷兵黩武,其实立国治国方针最为不智,亡的早不是偶然。东吴策略对头:连蜀抗魏,加之属地先天经济条件好,因此,扛到蜀汉灭亡之后,亡国于与晋的实力对比,并不难堪,也是必然。

2、大曹手下不乏或文或武或政治都很顶尖的专业人才,但他缺乏一个文韬武略齐备的帅才,缺一个真正能帮助他独立开拓一个方向局面的人才,正如韩信之与刘邦、诸葛亮之与刘备、朱德彭德怀林彪之与毛泽东、朱可夫之与斯大林,所以,每到关键之役大曹都只能亲征。可是,人的状态有好坏,精力也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百战百胜,因此,成就事业难度加大也再所难免。如果,诸葛亮能辅佐大曹,又或者司马懿早出生早成名几十年,也许历史就将重写了。

3、大曹的身体状况不好。由于有上述两条原因,决定了大曹必须进行持久战。但是他的身体却不支持他这样,英年早逝,50来岁就死于疾病(史书记载症状来看,应该是属于脑瘤或者临时中风之类问题)。实在可惜,否则以曹魏之经济基础,配合曹操的雄才大略,再坚持几年应该最后的天下就是他的。

分析的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05-07 08:13:00 | 只看该作者
真不要脸,自己表扬自己!分析地好是谁说地?这么不开眼?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09-24 23:11: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在2008-1-22 10:52:00的发言:

曾经的一个很著名的故事:刘邦问韩信,我能统兵多少?韩信不加思索的回答,陛下统兵不过十万而。刘邦问他自己能统兵多少时,韩信回答的是,臣多多益善也!

现在进入本文主题:曹操的统兵极限是多少?我认为就是十万。不可否认曹操是一名优秀的军事家,但他距离韩信、吴起这样真正的军事天才还是有差距的。纵观曹操的军事生涯,呈现出前强后弱的趋势,以万余兵马白手起家,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而克袁绍,每次战斗带兵都不过十万。而在平定北方后,曹操挟百万大军挥师南下,结果惨败于周郎,此后屡次南征,败于汉中、和于濡须、合肥,每次出征均是四十万以上的阵容,却是一胜难求,倾全国之力对付西凉军,仍是惨胜而已。对孙刘集团唯有的两次胜利,一是靠合肥的张辽破孙权,一是靠荆州的徐晃破关羽,没有曹操任何事。

曹操为什么带十万兵时表现很好,而一旦超过十万则战绩如此差确实是一个很奇怪的问题。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也很少有在乱世中某个强势诸侯占领了全国三分之二的地盘还无法统一天下的。也许这真的是因为各人的带兵极限不同,曹操就是不能统帅十万以上规模的部队。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