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县东)之战,发生在公元222年,起因是蜀吴双方争夺荆州,结果 吴胜蜀败。一般认为夷陵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也是一次歼灭战。强弱 的主要标志是蜀方兵多,吴方兵少。本文论述这次战争并非以少胜多。
夷陵之战中,吴方兵力《三国志·吴书·陆逊传》有具体记载:“黄武元年(222年) ,刘备率大众来向西界。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督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 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在此之前,孙权于延康元年(220年)遣步骘将交州义士万人 出长沙,后来又移兵益阳。刘备东下时,曾遣马良入武陵招纳五溪蛮夷,“诸县及五溪民 皆反为蜀”。据《后汉书·郡国志》及《宋书·荆雍州蛮传》,五溪蛮居住在流经临沅县 (今湖南长德市)的沅水的五条支流地区。益阳和临沅相邻,不难看出,孙权命步骘到益 阳,目的就是镇压五溪蛮,支援陆逊。那么夷陵之战中,吴方出动的兵力,有据可查者是 六万。主力五万,由陆逊节制;偏师万人,由步骘率领。
蜀方兵力,只是在《三国志·魏书》裴松之注中留下了两条出入极大的材料。其一, 《文帝记》注引《魏书》曰:“癸亥,孙权上书,说:‘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 归,请往扫扑,以克捷为效’”。其二,《刘晔传》注引《傅子》曰:“权将陆议(陆逊本名 议)打败刘备,杀其兵八万余人,备仅以身免。”两条材料在谈到夷陵之战中刘备的兵力上 ,竟相差一倍多。
按《傅子》的记载,有两条是明确的。一是刘备全军覆没,只身逃命。二是蜀兵被杀八 万多,如果加上黄权率领的江北兵,那么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动用的兵力已超过了八万。《 资治通鉴》记述夷陵之战,对蜀方兵力采四万之说。在蜀方被歼人数上则采《陆逊传》记 载的万人之说,完全摈弃了《傅子》的记载.我认为司马光这个选择是有道理的。
《傅子》中刘备全军覆没的记载,与《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的记载一致:“黄武元 年```蜀军分据险地,前后五十余营,逊随轻重以兵应拒。自正月至闰月(这一年阴历闰六 月),大破之,临阵所斩及投兵降首数万人。刘备奔走,仅以身免”。这条材料与《傅子》 的差异只是在蜀方损失的兵力上。其实陆逊在夷陵之战中不过是打了一个击溃战,刘备没 有全军覆没。这个问题不详细论述了,只谈刘备方面的兵力。
在夷陵之战中,刘备究竟投入多少兵力,关键要看蜀汉有多少兵力,能出动多少兵力。刘 备在占有益州和荆州一部分时,兵力是比较多的。但吕蒙偷袭关羽,“荆州覆败,大臣失 节,百无一还。”说明他在荆州的兵力是全部丧失了。这样,在夷陵之战中,刘备能动用 的兵力,只是益州地区的。
益州能动员多少兵力呢?刘备入益州前,庞统极言益州富庶,也只能说“户口百万” ,实际数字当远在百万以下。刘禅降魏时,只有二十八万户,九十四万口。从这个数字可以 看出,益州地区养不起太多的兵。诸葛亮驻守祁山,“守在险要,十二更下,在者八万。” 刘禅投降时,“带甲将士十万二千”,这说明蜀汉的兵力基本上一直维持在十万左右。诸 葛亮首出祁山时,刘禅曾发布诸葛亮“统领步骑二十万众”之类的檄文,但这完全是虚张 声势,诸葛亮从来没有用过这么多兵,蜀汉也决不能有这么多兵。三个割据集团中,曹操 占地最大,人口最多,力量最强,但在他统一北方以后,也不过养兵二十余万。夷陵之战 在诸葛亮秉权以前,这时的蜀汉既没有取得南中地区,也没有实行屯田,养兵十万左右, 实在是不少了。
夷陵之战时,魏延扼守汉中。汉中是益州的门户,刘备对镇守汉中的人选十分重视, 最后看上了魏延。魏延受命时曾说:“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 ,请为大王吞之。”若非重兵在握,何能出此大言。王平镇守汉中,魏兵压境,由于当时 “汉中守兵不满三万”而大为恐慌,说明魏延镇守汉中时兵力不会少于三万。
赵云坚决反对用兵东吴,因此夷陵之战时,他留驻江州(今四川重庆市)。“先主失利于 秭归,云进兵至永安,吴军已退。”可见并非赵云个人留下,他统率的部队亦没有参战。 刘备东下前,曾命张飞率部万人为前锋,那么赵云所统率的部队也该在五千人左右。
综上所述,刘备所能动用的最大兵力也只是四万左右。刘备从益州抽调的兵力是四万左 右,但在夷陵之战中,蜀方的兵力又略超于四万,这是由于他进到秭归后,得到了一部分 居住在武陵地区的少数民族首领的响应和支持。武陵郡地面颇大,确是丘陵地带,土地贫 瘠,因此在东汉户口全胜时期,只有四万六千六百七十二户,二十五万零九百三十人。汉 末战乱,难免有人户逃避入山,但在全国人口锐减,成为避难所在的荆、扬、益等州户口 都在减少的情况下,这里也不会例外。西晋时,武陵地区仅一万四千余户。刘备的前锋只 达夷道(今湖北省宜昌县东),它在建平郡的东南端,到武陵还有相当的距离,因此武陵郡 少数民族响应者虽多,参与者甚少。刘备致力招诱的五溪蛮,他们的人数史无明文,直到 南朝刘宋王朝时还说“户口不可知也”,可见人数也不太多,当然出动不了多少兵马。极 而言之,刘备取得武陵郡的全部兵马,五溪蛮都全部出动,也不过万人左右。因此,夷陵 之战中,双方的兵力大体相当,陆逊的兵力还可能稍多于刘备。
注释:
1. 张习孔、曹增祥编著的《在古战场上》(中国青年出版社1962年版)提出夷陵之战中吴 方出兵五万,蜀方刘备“亲率全国军队,据说有七十万人。”李赓序著《夷陵之战》(中华 书局1965及1978年版)提出吴方兵力为五万,刘备“调动全国大部分军队共几十万人”。另 :拙稿《由户口变动看蜀汉时期巴蜀地区的地主经济》(《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78年第 二期亦曾提出蜀方出兵六七万人之说)
2. 文中引文若不标明出处,则皆引自《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3. 《三国志·吴书》卷2《吴主传》。
4. 《三国志·蜀书》卷10《刘封传》注引《魏书》。
5. 《三国志·蜀书》卷7《庞统传》注引《九州春秋》。
6. 《三国志·蜀书》卷5《诸葛亮传》注引《郭冲五事》。
7. 《三国志·蜀书》卷3《后主传》注引王隐《蜀记》。
8. 《三国志·蜀书》卷3《后主传》注引《诸葛亮集》。
9. 《晋书》卷1《宣帝记》。
10. 《三国志·蜀书》卷10《魏延传》。
11. 《三国志·蜀书》卷13《王平传》。
12. 《三国志·蜀书》卷6《赵云传》注引《云别传》。
13. 《后汉书》志22《郡国四》。
14. 《晋书》志四《地理下》。
|
|